赵道华:我要让家乡的土地长“黄金”

2017-03-23 16:32马莉莎曾令旗
民主与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洪湖养鱼乡亲们

马莉莎+曾令旗

赵道华有个梦想,就是要让家乡的土地长“黄金”。

这个梦,他做了将近30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的赵道华返回家乡洪湖,他种过田,但是种田不赚钱,只能赚个口粮;看到别人养鱼赚钱,他挖了鱼塘养鱼,结果钱难赚,时赚时亏。养鱼的风险特别大,因为气候变幻莫测,遇到年成不好,出现鱼泛塘,甚至连本都要赔进去。随着养鱼的人多了,鱼的市场行情越来越差,看到乡亲们的鱼都卖不出去,赵道华就去帮他们跑销路。通过这样,他赚了点小钱,但同时也弄懂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农民要想发家致富,光靠种田和养鱼是不行的。怎样才能帮农民发家致富,对于当时的赵道华来说,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995年,赵道华来到浙江南浔闯荡,从最开始经营地板砖生意,到创建自己的“安心地板”品牌,再到将“安心地板”品牌推到全国前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全国拥有两千多家专卖店。然而在赵道华的心底,牵挂的依旧是贫穷的家乡和生活尚不富裕的乡亲。尤其是每年过春节回家,看到家乡跟当初自己离开时并没多大的变化,他的心里愈加不是滋味。如何才能让家乡富起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赵道华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答案。

根据多年的商界打拼经验,赵道华深知,要想洪湖发展,不但要打造出一个能发挥地方优势的品牌,还要创办一个能把这个品牌推出去的企业。洪湖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水资源丰富,当地也不乏做水产品加工的小企业。然而,这些小企业基本上都是作坊式生产,今天鱼赚钱了就做点小鱼,明天虾赚钱了就做点小虾,不但产品类型随意,配方也没标准。由于口味、口感不稳定,食品安全没保障,这些产品连洪湖都走不出去,更谈不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农民种田不赚钱,养鱼风险大,要想让洪湖的土里长“黄金”,必须寻找一条新路。

2006年,在经营地板生意的同时,赵道华在洪湖成立了华贵公司,该公司以开发试验水生新产品为主,期望通过种植优良品种帮助农民致富。2012年,洪湖市政府到浙江招商引资,主要是将外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找回来,为地方做贡献,这与赵道华回报家乡的夙愿一拍即合。与此同时,华贵公司通过与武汉市水生蔬菜研究所几年的合作,终于选育出了适合洪湖老鱼池种植的藕带产品“华贵1号”。该产品亩产藕带可以达到1200斤以上,产值达到7000元以上,同传统藕带亩产300斤、产值1000多元相比,经济效益颇高。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赵道华实现梦想的路径日渐清晰,那就是利用洪湖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三年之内打造全国最大的水生蔬菜产业园,5年内帮助一万农户实现百万收入的梦想,10年内帮助一千名员工实现百万富翁的梦想”。

“你签了协议他都不会放心,你把钱给了他,他认为是骗局,你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原来那种思想就是他们现在那种思想。”

要想让农民真正实现脱贫,不仅要脱物质的“贫”,更要脱观念的“贫”。在沿海一带打拼的20余年间,赵道华收获最大的,不是赚的钱有多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洪湖是一个革命老区,由于长期以来经济落后,农民思想相对保守。“华贵1号”研制成功后,在向农民推广种植的过程中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新品种,乡亲们发出一连串的质疑:万一产量没有达到预想怎么办?我种出来后公司不收怎么办?卖不上价又怎么办?农民出身的赵道华深知,要想转变农民的观念,光靠嘴说没有用,必须用事实、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感化他们。为此,他在洪湖投资了六七个亿,最主要的就是用于引导农民转化思想。

首先便是建厂。有了厂房,农民的心里也就有了底儿。2012年2月,公司才奠基建厂房,而6月初必须顺利投产,因为农民的藕带6月初就会大量上市。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要完成4500万的投资,要在一块农田上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好多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不影响农民的种植热情,赵道华的团队铆足劲儿,大刀阔斧地干着。华贵总经理梅大佐脚上磨出了血泡,许多员工不回家就住在厂区的工棚里。每个人的肩上都似乎顶着千斤重担,整个公司飞速运转。投产成功后,赵道华问他们年初是什么心态,觉得有压力吗?觉得干的成吗?员工们告诉他,压力肯定是有的,“能不能按期投产”这个问题倒没有想过,当时的念头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能误农民朋友的事,这個事必须干成”!

与此同时,华贵还创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这个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农民没有风险,农民只管种,公司保证收。在推广过程中,公司专门聘请农业专家和教授为农民讲课,让他们转变思想。通过培训,使农民充分意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科学种田,产品才能增值。为了让农民放心种植新产品,公司实行“三保”,即保产量、保价格、保效益。农户在种植时,只要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操作,保证能够达到1000斤以上的亩产量;而收购价格则会执行5.5元的保底价,当藕带的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按保底价收购,当藕带价格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收购。这样,市场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确保农民有种植积极性,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这个模式在推广之初,农户普遍心存疑虑,到底种藕带有没有养鱼强?赚钱能否持久?通过三点保障,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公司在地方上开农企合作会议的时候,依靠这三点承诺,当时就有300多家农户同公司签订了协议。

“公司的管理层好多都不是农民出身,但是我对我们的管理层有个要求,虽说你们不是农民,但是你们必须要懂农民,如果不懂农民,那么我们公司设在农村的工厂就不可能带动农民致富。”

在赵道华看来,在农村办企业、干工作,不是农民出身可以,但不懂农民、不理解农民,这是绝对行不通的。第一年收购藕带时,有些农户送来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收购员指出后,他就说,“你当时说了五块五,为什么五块五不接受我的?”实际上,公司要求这个质量是不能收购的。当时赵道华就跟收购员讲,农民朋友拿来的产品,即便是不过关也必须收,收了之后公司再按照次品处理掉;在收的过程中,还要跟农民朋友讲,“你希不希望我们企业在这里长久,如果你希望我们长久,你必须按照我们的要求种植好的产品,在种植的过程中尽量优化,尽量减少次品。我们是带动大家,如果说我们企业没有了的话,你们的产品根本卖不出去,也就没法赚钱了。”说是这样说,但是产品必须收,并且还不能把价格压低。农民出身的赵道华深深懂得,在农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压低了一家的价格,马上就会传遍当地,其后果便是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严重挫伤。之后的收购过程中,但凡遇到这种情况,收购员就会按照赵道华的说法同农民朋友讲道理。

一次,镇上的一位书记在下乡走访时,遇到一位农民正在挑藕带,他把品相稍差一点的藕带全部都挑了出去。书记问他:“为什么要把这些藕带择出去呢,夹在里面不是能多卖些钱吗?”这位农民朋友回答说,“这样的夹在里面会把公司搞垮的,公司垮了,我们也赚不了钱的。”赵道华听说这件事后,倍感欣慰。正是通过公司上下的齐心努力,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使农民朋友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华贵把老乡视为亲人,老乡也把华贵当作自家人。在设身处地地为乡亲们着想、予以他们理解与包容的同时,换取的也正是他们的真诚与信任。2012年,藕带收购结束后,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农户没有达到5000元的收益。当时,华贵公司挨家挨户走访,想要为他们补足5000元,但都被拒绝了。“以前我们种田从来没有这么高的收益,公司给我们最高的利润,跟我们签订协议,我们虽然没有达到5000块钱,但是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我们不可能再去拿公司补我们的几百块钱。”老乡朴实的话语,让今天的赵道华在谈及此事时,依旧为之动容。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我没有別人想象的这么伟大,但是我有能力为乡亲们做点事,哪怕一点点小事情,一点点小贡献,我自己感到很欣慰。”

2013年4月,华贵公司召开新一届的农企合作会,有几位老乡在公司门口扯出了一条横幅,“跟着华贵走,致富不用愁”。看到横幅的那一刻,赵道华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今天,在洪湖当地,这句口号更是妇孺皆知。

洪湖的老百姓之所以认可华贵,是因为通过华贵的带动,他们实实在在赚到了钱。与华贵合作的这几年,乡亲们的收入从原来每亩几百元提高到现在每亩纯收入5000元以上。除此以外,华贵的诚信和服务精神已深入人心:乡亲们的藕带款说什么时候结就什么时候结,绝不拖欠;公司技术员免费为乡亲们提供藕带种植管理技术服务,定期到田间地头指导。

洪湖是个革命老区,贫困人口较多。以前,赵道华大都利用春节的机会去慰问贫困的乡亲,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从建立起华贵农业合作联社后,赵道华帮扶贫困乡亲的程度和范围大了很多。经济困难但有劳动力的,如果条件允许,华贵就为他们免费提供藕种和技术指导;缺发展资金的,公司就在农商行为他们担保贷款,帮助他们彻底脱贫;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却缺乏藕带种植条件的,就安排他们在厂里上班,有个保底工资;对于没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员,赵道华尽量把他们安排在合作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理菜、洗藕带等,让他们有收入。

2016年初,种植藕带的农户多了,往年卖五六块钱的藕带,今年只卖三块多钱,农户都很着急。赵道华听说这个情况后,马上从浙江赶回来,把藕带价格拉到五块钱以上,加班加点生产。这样下来,公司一天就要多付一百多万元。同行都说赵道华傻,他们哪里知道,赵道华创业的初心,并不是为了自己赚钱,而是为了帮助农民致富。

经过5年的发展,到今天,赵道华的华贵公司本着“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理念,“洪湖农家”“华贵”两个品牌,淡水鱼加工、水生蔬菜加工、饮品加工三大系列产品,销售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内贸外贸同步进行、生产白天黑夜同步进行、产业发展春夏秋冬常年进行的四大做法,形成省级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唯一参与标准制作的企业、湖北水生蔬菜保鲜加工工程中心等五大亮点,其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产值超过10个亿,使洪湖的农民真正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赵道华常说,“是洪湖这方水土滋养了我,它给了我智慧和力量,也给了我责任与担当,我想带着我的家乡父老共同致富。”华贵发展到今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赵道华并不满足于此,他接下来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引进优良品种、科学种植,让农民每亩地收入逐步提高到2~3万元,让家乡的土地长出“黄金”。

猜你喜欢
洪湖养鱼乡亲们
《猎人海力布》五问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养鱼记
养鱼
瞻仰洪湖烈士纪念碑
洪湖 “八个一”掀起学习十九大精神热潮
理发
理发
老张回家记
在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