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

2017-03-23 21:01高志超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策略

高志超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三中学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成绩卓著,并以其独特的美感成为古今文学作品中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成为语文教师所探讨的教学问题。因而,本文主要立足于提高古典诗词教学质量,探索并总结出了古典诗词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策略

古典诗词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词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词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单一

诗词教学方法的过于单一,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是讲授法,对教材不加斟酌处理,照搬照抄教参教案,缺少创新精神,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词都把它当作一般的文章来教,像流水作业线一样:先是介绍作者和背景材料,然后是读诗文,接着是讲解内容和分析中心思想,最后是总结艺术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按照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学生只是跟着记、读、背。这样把原本生动精彩的古典诗词公式化、程序化,显得极为单调枯燥。

2.教学局限于教材本身

古典诗词的教学,其灵活性应该说是非常大的,不论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还是教材选择方面,都有很大的自由选择空间。但是我们现在不少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的选择和处理上,存在着以讲授讲透课本知识为原则的现象,不对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内容作相比较的分析阅读,缺少必要的知识拓展和延伸,也就是纯粹的“教课本”,而不是“用课本”。

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不能一味地以文本为中心,不能过分局限于教材内容,它还需要注重调动读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课本以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丰厚的积累过程中,提升认知与感悟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发掘出文本本身的多重内涵。

3.对文本解读能力还需全面科学

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或者全面解读古典诗词的幼稚之举在教学中时有发生,部分语文老师对所教古典诗词作品的理解不够到位,往往采取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主观臆造,所以,在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力,成为专家学者型的老师。

二、加强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策略

1.掌握诗词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对于诗词而言,在这样短短的几句话中要想呈现出大量的形象和情感要素是需要一定的创作功底的,这就要求诗词创作者能够巧妙地将外显的信息化作潜在的内涵信息,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诗词从其潜在信息的含量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般情况下,诗词内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①形象信息;②情感信息。诗词所描述的东西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也都是以人、物、景等对象,但有所不同的是诗词在对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其语言十分简练,内容较为紧凑,因此,诗词的显性描述中包含了大量的潜在涵义。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词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呜叫的山鸟,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

2.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词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词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词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词,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词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词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词。教师可以在诗词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词的兴趣。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词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词中无限的意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词的点评,针对诗词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词的养份。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3.指导学生感受诗词的优美意境

找出意象,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是感受诗词意境的有效途径。首先是找出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词。其次是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词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火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从诗词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竞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

4.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教学

中国古典诗词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境为解读者营造的其实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老师需要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去欣赏这幅图画,多媒体无疑是教师用来展现诗词图画的最好手段。当教师讲授一首诗词的时候,多媒体可以伴着教师的讲述播放优美的音乐,在这种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可以将他们直观的感受同自己熟知的场景、知识和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结合起来,进行再次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词的美妙,审美能力也随之提高。多媒体帮助学生在解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远的意义。

三、结束语

古典诗词鉴赏一直是教学和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感受能力,陶冶他们美好的情操,讓他们负担起继承和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丰厚遗产的重任,这是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终极目的。从高考出发,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是现代高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Passage Four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