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工作的探讨

2017-03-23 10:37王佳崔志平
科学与财富 2016年3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王佳+崔志平

(1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 401147;2重庆汇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1147)

摘 要:在当前日益注重环保的今天,环评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掌握目前的环境情况,并通过环境报道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和决策的支持。而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又是环评工作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注重这一工作的开展。因而本文主要就如何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不断的促进这一工作得到高效的开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工作;探讨

由于大气预测工作是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所在,所以我们只有切实做好这一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环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现在环评工作开展的需要。以下笔者就此展开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预测工作的内容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首先就必须对工作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主要是采取大气模型对模拟污染物在地面分布的情况进行计算,并对环境因子的变化量、空间、和环境因子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可能性。在大气预测工作中,主要是结合技术评价导则,对评价工作进行分析,对评价范围进行确定,调查现有的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对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并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更好地促进环评工作的开展[1]。

2.做好大气预测工作的几点对策

上述我们已经对大气预测工作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一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我们应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2.1切实加强技术评价导则的内容,为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由于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需要,首先必须掌握技术评价导则的内容,就当前来看,主要是书序由2009年修订的(HJ 2.2-2008)《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大气环境》(以下简称技术评价导则),从而更好地掌握其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和措施,并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模型开展大气预测工作,常见的模型有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多源叠加高斯模型、箱式模型、面源模型等,其中大气污染扩散模型又包含了多个子模型,例如NAQPMS(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CAPPS、MEPPS、MM5、CMAQ等模型,这些模型在大气预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结合实际需要,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为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夯实大气预测工作的成效

由于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在具体的预测工作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开展大气预测工作。以下笔者以大气污染扩散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由于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空气中各种污染物质在各地受体结果上作用,所以其形成及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受体浓度以及时间来决定。所以在大气预测过程中,主要是采取大气扩散模型来对污染物的输送扩散进行模拟,也就是将污染源和气象条件以及下垫面条件的空气污染过程变得更加模式化,从而对这一模式中的技术参数进行研究,采取模式结算的方式得出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物理模型与数学表达方式及一定的处理方法,并在初始條件与边界条件一定时,通过模拟分析和定量的对空气污染物分布的情况进行科学的估算,进而达到预测大气质量的目的[2]。

2.3切实注重下列问题的处理,切实提高大气预测工作的质量

在大气预测工作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大气预测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大气预测时还应切实注重以下问题的处理,才能更好地促进问题的处理和优化。

一是特定区域内最大落地浓度能否超标。因为在不同的行业,尤其是大型的行业,其往往在排放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所以更多的时候是无组织的排放,因而其最大浓度值往往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在厂界周边及其内部往往是最大浓度值所在地,因而在对其进行预测时,若需要对最大值不超标进行预测,往往由于预测不科学而导致所测得的污染物与实际排放的情况和扩散的情况不符。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问题的处理,首先必须对厂界浓度达标与否进行计算,若计算后的结果不达标,则应将污染源的强度降低,亦或是对厂的平面布置图进行调整。若厂界达标,就应对大气防护距离进行计算。其次是结合排放源的强度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优化,同时应做好等值线图的绘制,对其超标的位置和程度进行分析,得出预测值具体的超标频率以及最大的超标持续时间,并对超标的程度和范围以及频率等进行评价,最后将其与环境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和优化。

二是就预测结果给环境保护目标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主要是结合预测目标所得的浓度,若其明显的大于标准值,那么就需要对其能否作为评价的依据进行分析。一般而言,预测值的占标率低于10%时,那么说明其带来的影响较小,而预测值的占标率在10%到20%时,其会带来的影响也较小,但是若这一数值在20%到50%时,其将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若这一数值超过50%,那么说明其所带来的影响较大。在具体的预测过程中,由于预测值的持续时间和出现频率均较小,所以必须以技术评价导则为指导,对叠加背景值进行预测,并对其能否与环境质量标准相符作为其评价的最终根据。

三是科学合理设定的大气防护距离。在大气防护过程中,防护距离的确定十分重要。所以在确定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首先就应确保其能符合厂界的排放标准,并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强化对其的处理。若该行业有行业标准则应确保行业标准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对于有效的行业没有行业标准时,则应按照无组织排放,对大气防护距离进行计算,若在评价范围内不存在超标点,那么就不用设定防护距离。例如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尤其是氟化物和苯的工厂,其厂界的无组织监控浓度必须低于环境质量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进行防护距离的设计,并结合区域的实际,加强对其的执行,从而确保所设置的防护距离更加科学,但是就当前来看,具体的防护距离设置的科学性还有待实践进行总结,才能更好地促进大气预测工作成效的提升和优化,需要整个行业的成员一道不断的努力[3]。

3.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大气预测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对预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必须切实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并将其与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这一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峰,李时蓓,赵晓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编写及技术复核要点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06:65-68.

[2]孙璐,蔡娟.AERMOD与EIAA大气预测模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比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10:92-95.

[3]王栋成,林国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技术方法探讨[J].环境工程,2010,04:105-110.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
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探析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刘策
互联网+时代以项目引导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烟尘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