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大乐”研究

2017-03-23 02:37袁静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折桂鼓乐抄本

袁静芳

西安鼓乐“大乐”研究

袁静芳

文章以李石根的《西安鼓乐全书》为主要研究资源,将论著中的42首大乐结构进行了梳理分类,并对其中10首大乐译谱作了分析。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一,大乐是西安鼓乐诸多大型体裁中最古老的一个艺术品种,其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堪称西安鼓乐三大支柱之一;二,大乐结构中的两部性思维特征对西安鼓乐坐乐全套前部、后部布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三,大乐中遗存了许多“拍曲”及诸多“鼓段曲”,在西安鼓乐其他体裁中已不存,是十分珍贵的文献遗产;四,西安鼓乐除了以笛主奏的宫调体系外,在大乐演奏中,应考虑以筚篥主奏宫调体系的应用。此外,大乐中“换头”与“一曲多变”的创曲手法,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西安鼓乐;西安鼓乐全书;大乐;拍曲;鼓段曲

⓪李石根的《西安鼓乐全书》①李石根:《西安鼓乐全书》五卷,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是我国第一部专论某一传统乐种的“音乐百科全书”。他以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无限热爱与忠诚,用其一生抢救、收集、整理了这部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宝藏,他的精神与品格令人敬佩。

根据《西安鼓乐全书》记载,西安鼓乐录载的中国传统音乐体裁有20余种。这20余种音乐体裁,从纵向看,它累积了厚重的中国传统音乐历史;从横向看,它吸收包容了中国传统音乐诸多艺术之精髓。西安鼓乐体裁形式多样,音乐资源丰富,艺术风格独特,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锐意创新,终成体系,直至走向辉煌。在全国众多乐种体系中,出类拔萃,首屈一指。

西安鼓乐“大乐”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②《礼记·乐记》,“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指古代掌管礼乐的太常寺的下属机构。③褚历:《西安鼓乐中的大乐》,《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2期,第94-102页。秦、汉时称为“太(大)乐”;晋代称“太乐乐府”;北齐以降,隋、唐、元称“大乐署”;宋代称“大乐局”。“大乐”作为具体音乐类别的名称,始于辽、宋时期。宋代,宫廷中称雅乐为“大乐”,到了辽代,《辽史·乐志》载,其宫廷音乐中“别于雅乐者,谓之大乐。”即指宫廷中之俗乐、燕乐。

辽国宫廷音乐有国乐、雅乐、大乐、散乐、鼓吹乐、横吹乐等。④伊鸿书:《中国古代音乐史》,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国乐,即契丹族的传统音乐。

雅乐,据《辽史·乐志》载,“雅乐者在其器雅,其音亦西云”。说明辽国的雅乐只是在乐器上仿唐,音乐并未完全沿袭唐代雅乐。

大乐,即唐代的宫廷音乐,辽国称之为“大乐”。契丹从后晋那里得到唐燕乐,但只有唐乐坐部伎的燕乐——《景云乐》《庆善乐》《破阵乐》《承天乐》四部,以及唐歌舞大曲中的“曲破”等。大乐宫调采用隋、唐俗乐的四旦二十八调,根据河北宣化《乐舞壁画》中对大乐乐队的描绘,其乐队11人,有大鼓、杖鼓(2)、筚篥(2)、横笛(2)、排箫、笙、琵琶、拍板。

当今西安鼓乐中之“大乐”,无论是古代历朝“大乐”之遗存,还是后人仿古之作,其由来都与历史传承的宫廷“大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西安鼓乐中的“大乐”

《西安鼓乐全书》第一卷⑤载《西安鼓乐全书》第一卷,第一部西安鼓乐概论,第二编西安鼓乐资料汇编,第二章西安鼓乐俗字谱辑览。,在十部乐谱中记录了42首大乐乐目及结构框架(其中第29-35首为“小大乐”)。现将各乐谱的大乐曲目、结构框架、曲目类别以及石根目前的译谱情况,归总如下。

(一)西安鼓乐大乐现存曲目

(详见表1)

(二)西安鼓乐中的大乐类别

西安鼓乐中的大乐类别,笔者根据其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无“拍”标记大乐与有“拍”标记大乐两大类。

第一类无“拍”标记的大乐

该类别根据大曲曲牌组合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

1.身部曲牌组织的第一种类型

其中一部分正身佚名可能是[朝天子]。这类大乐有10首。每首曲牌结构模式基本相同。

NO.1《六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

NO.2《上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

NO.3《尺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

NO.4《五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

NO.5《五字调大乐》南院门抄本

NO.6《六字调大乐》《鼓段全本》城隍庙乐社抄本

这一部分的代表性曲目为NO.1《六字调大乐》。其结构基本组合模式为:

起目[正身](佚名)、[醉花红]、[出队子]、[雁儿落]、[石榴花]、[一枝花]、[叠断桥]、[油葫芦]、[朝元歌]、[得胜令]、[好花儿]、[好花儿](冷灯乍)、[锦庭乐]、[滴滴金](冷灯乍)。

其它曲目在此基础上曲牌(或曲目)略有增减。如:

NO.39《尺字调朝天子大乐》何家营乐社抄本

NO.40《上字调朝天子大乐》何家营乐社抄本

NO.41《五字调朝天子大乐》何家营乐社抄本

NO.42《六字调朝天子大乐》何家营乐社抄本

2.身部曲牌组合的第二种类型

该类型乐曲只有1首。

如:NO.16《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基本结构组合模式为:

[天下乐]、[剔银灯]、[出队子]、[不是路]、[感皇恩]、[千秋岁]、[万岁乐]、[得胜令]。⑥⑦

3.身部曲牌组合的第三种类型

该身部为一段或一段乐曲的变奏组成。这一部分属于“小大乐”共有7首。

NO.35《六字调大乐》共四段:[天下乐]、二段、三段、四段。

NO.29《六字调大乐》,换头。(一段加换头)

NO.30《尺字调大乐》,换头。(一段加换头)

NO.31《上字调大乐》(一段)

NO.32《五字调大乐》(一段)

NO.33《大乐》(一段)

NO.34《上字调大乐》(一段)

第二类有“拍”标记的大乐

该类别根据大曲“拍”记的不同,可以划为:

表1 《西安鼓乐全书》中“大乐”曲目及结构框架一览表

表1 (续1)

表1 (续2)

表1 (续3)⑧

1.单拍类大乐⑧曲中部分牌名(曲名)更改注释,其中大部分是《西安鼓乐全书》中的标注,一部分是笔者的标注。六字调(原文为“刘字调”、“流字调”);尺子调(原文为“平调”);上字调(原文为“商字调”);五字调(原文为“吴字调”);锦庭乐(原文为“紧庭落”);滴滴金(原文为“滴滴紧”);大乐(原文为“大药”、“大约”);梧叶儿(原文为“吾叶儿”);夹竹桃(原文为“加竹桃”);剔银灯(原文为“提银灯”、“点银灯”);劝君杯(原文为“劝君”);出队子(原文为“出对子”);满庭芳(原文为“满庭房”);双七拍(原文为“双七”);双八拍(原文为“双八”);双九拍(原文为“双九”);叠断桥(原文为“迭断桥”);朝元歌(原文为“朝元阁”);初更天(原文为“出更天”)不是路(原文为“不事”);朝山子(应为“朝天子”的又一体);醉红花、醉花红(可能是同一曲名的误写)。

该类大乐有6首。每首曲牌结构模式基本相同。

NO.8《六字调大乐》⑨注:NO.8、NO.10、NO.12、NO.14四曲,在抄本上写来标注“八拍”二字。但在同一抄本中,与NO.20、NO.21曲牌组合完全相同,且均与《双九拍折桂令》相接演奏,应为“八拍”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0《尺字调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2《上字调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4《五字调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20《上调八拍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22《五调八拍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基本结构模式为:

NO.20《上调八拍大乐》曲牌组合模式

[正身朝天子]、[升龙位]、[朝鼓响]、[天下乐]、[剔银灯]、[出队子]、[劝君杯]、[千秋岁]、[感皇恩]、[万岁乐]、[得胜令]。

2.双拍类大乐

(1)[双七拍]共2首。两首曲牌结构模式基本相同。如:

NO.26《上字调双七拍大乐》《北词全部》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7《上字调双七拍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NO.26):

[正身]、[游花园]、[瑞香花]、[茉莉花]、[芙蓉花](滚鼓)、[出花园]。

(2)[双八拍]共两首。每首曲牌结构模式均不相同。如:

NO.24《六字调双八拍大乐》《北词全部》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圣药王]、[会中乐]、[好凉景]、[满天星]、[初更天]、[金盃酒]、[中秋节]、[月团圆]、[百事顺]、[得胜令];[起木]、换头、[剔银灯]、[钟声静]、[入梨园]、[更三点]、[出梨园]、[五更天](鼓)。

NO.27《六字调双八拍大乐》《鼓段·赚·小曲本俱全》西仓永丰乐社抄本(1689)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起煞]、[正身朝天子]、换头、又、三回尾;[清擂·醉太平]、[乐子·引驾行]、[半回清擂·出队子]、[半回乐子·满庭芳]、[四合分]、[花分·一枝梅]、[清分·天下乐]、又、[磊鼓·庆元中]、[鬼曲]。

(3)[双九拍]共11首。可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的曲牌结构模式。

第一种类型,1首乐曲。NO.18《尺字调双九拍大乐》《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朝天子]、[升龙位]、[朝鼓响]、[天下乐]、[剔银灯]、[出队子]、[劝君杯]、[千秋岁]、[感皇恩]、[万岁乐]、[得胜令]。

该大乐与NO.20《上调八拍大乐》曲牌组合相同,但宫调不同,拍数不同。

第二种类型,1首乐曲。NO.25《六字调双九拍大乐》《北词全部》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正身]、[风前笛]、[月下箫]、一换头,[金鱼儿]、二换头,[银鱼儿]、三换头,[流星伴月]、[云似锦]、[东升]、[西坠];[起木]、[金乌夜]、[合子灯]、[月夜天]、[入宫廷]、[沽美酒]、[出宫廷]、[笑哈哈]。

第三种类型,1首乐曲。NO.28《工调双九拍大乐》《鼓段·赚·小曲本俱全》西仓永丰乐社抄本(1689)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起煞]、[正身垂杨柳]、换头、又、[正身]、[清擂·唤花令]、[扫曲];[乐子·夹竹桃]、[半回清擂·流星伴月]、[半回乐子·梧叶儿]、[四合分]、[花分·解金带]、[清擂·醉花风流]、[清擂·唤花令]。

(以下同前)正身垂杨柳……(略)

第四种类型,8首乐曲。有两种乐曲曲牌结构模式:

第一种模式,如:

NO.9《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1《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为:

[折桂令]、[小梁州]、[昼夜乐]、换头、[贺圣朝]、换头、[清江引]、换头、[流星伴月]、换头、[迎仙客]、换头。

第二种模式,如:

NO.13《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5《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7《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19《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21《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NO.23《双九拍折桂令》《乐器本》西仓永丰乐社抄本

其结构基本模式NO.13为:

[折桂令]、[小梁州]、[昼夜乐]、换头、[贺圣朝]、换头、[清江引]、换头、[流星伴月]、换头、[迎仙客]、换头、[朝天子]、换头、[满庭芳]、[游声]、换头、[剔银灯]、[引驾行]、[太清歌](滚鼓)。

[双九拍]3首乐曲,只有1首乐曲有牌名。如:

NO.36《上字调朝天子双八九大乐》《尺工五六四调古乐》何家营乐社抄本(717)

NO.37《尺字调朝天子双八九大乐》(有段,与上字调同,无牌名)

NO.38《五字调朝天子双八九大乐》(有段,与上字调同,无牌名)

《上字调朝天子双八九大乐》曲牌结构模式:

[正身朝天子]、[醉红花]、[出队子]、[雁儿落]、[石榴花]、[一枝花]、[千秋岁]、[叠断桥]、[油葫芦]、[得胜令]、[催花令]、[滴滴金]、[锦庭乐]。

该曲牌组合与《梅管俱全记》、西仓《乐器本》、南院门抄本、何家营乐社所传大乐、六、上、尺、五、四调结构相同,但“拍”标记不同。

(三)西安鼓乐大乐现有译谱

目前由李石根整理、记录的大乐乐谱共有10首(其中有3首为小大乐)。其结构框架与抄本略有出入(详见表2)。

二、西安鼓乐中的“大乐”研究与思考

(一)珍贵的“拍曲”遗存

“拍曲”,是西安鼓乐的艺术精髓,目前主要用于坐乐前部与行乐高把鼓两种体裁形式之中。其与唐代崔令钦《教坊记》中所载唐乐曲目《八拍子》《八拍蛮》有着古老的渊源关系。根据《西安鼓乐全书》中“拍曲”的曲目及译谱,记载了三拍至十九拍半21种不同拍式的曲目,共有180余首(其中包括三拍至十八拍无曲牌名的拍曲各1首,共16首)。译谱中的八拍、九拍、十拍乐曲数量最多⑩其它,十一拍乐曲1首,十二拍乐曲9首(含十二拍半乐曲1首),十三拍、十三拍半乐曲各1首,十四拍乐曲5首,十五拍乐曲2首,十六拍乐曲3首,十七拍乐曲4首(含十七拍乐曲1首),十八拍乐曲1首,十九拍半乐曲5首。,如八拍乐曲,有《朝天子》《剔银灯》《梧叶儿》《满庭芳》《折桂令》《醉太平》等66首(含八拍半乐曲5首);九拍乐曲有《太清歌》《出队子》《喜迁莺》等17首(含九拍半乐曲5首);十拍乐曲有《芦花荡》《月儿高》《新水令》《望江南》等35首(含十拍半乐曲13首)。总计118首,占拍曲总数的70%强。标志着八拍、十拍、九拍乐曲,是西安鼓乐中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拍曲。

《西安鼓乐全书》所载大乐的拍曲,从乐曲的标题上就可以看到“拍”的概念与应用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在曲名上有“拍”名及实际应用中的拍曲,有24首。除去7首小大乐,占大乐曲目近70%,而且在相当数目的乐曲中所传承的拍曲,不见于西安鼓乐其他体裁,这一点是十分值得重视与珍惜的。

大乐的拍曲从曲名上分析,它有单拍与双拍两种类型。

1.单拍类乐曲

西安鼓乐中大乐的单拍类乐曲,只有“八拍”一种。

标记有“八拍”的大乐曲目有:NO.20《上字调八拍大乐》、NO.22《五字调八拍大乐》、NO.8《六字调大乐》、NO.10《尺字调大乐》、NO.12《上字调大乐》、NO.14《五字调大乐》。共计6首。

其中NO.8、NO.10、NO.12、NO.14四首乐曲,标题上虽未标注“八拍”二字,但乐曲的曲牌组合模式与NO.20、NO.22是完全一样的(仅有少数曲牌在排列顺序上有差异),这4首四调的大乐曲目,应该也是“八拍”类乐曲。

2.双拍类乐曲

西安鼓乐中大乐的双拍类乐曲,分别有“双七拍”、“双八拍”、“双九拍”及“双八九”四种。

标记有“双七拍”的大乐曲目有:NO.7《双七拍大乐》(上字调)、NO.26《双七拍乐》(六字调),共计2首。

标记有“双八拍”的大乐曲目有:NO.24《双八拍大乐》(六字调)、NO.27《双八拍大乐》(六字调),共计2首。

表2 西安鼓乐大乐译谱曲目及结构模式一览表(3 首小大乐除外)

表2 (续)

标记有“双九拍”的大乐曲目有:《双九拍折桂令》8首(NO.9、NO.11、NO.13、NO.15、NO.17、NO.19、NO.21、NO.23);另有NO.25《双九拍大乐》(六字调)、NO.28《双九拍大乐垂杨柳》(工调)、NO.18《双九拍大乐》(尺字调),总计11首。

标记有“双八九”的大乐曲目有:NO.36《朝天子双八九大乐》(上字调)、NO.37《朝天子双八九大乐》(尺字调)、NO.38《朝天子双八九大乐》(五字调),共计3首。

关于大乐中的拍曲,石根在《西安鼓乐全书》中谈到大乐的乐谱中“拍”名与曲乐“拍”数许多地方不符合的问题。笔者认为:目前所传西安鼓乐中42首大乐译出乐谱的只有10首(其中有3首是小大乐),大量大乐乐谱还没有译出,也未见原抄本,为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西安鼓乐大乐带来一定局限。如果在资源上不能穷尽研究对象,往往会产生在判断上的错觉。其次,从目前石根在译谱的10首大曲所载,其大乐中有相当一部分曲牌“拍”名与“拍”数是相符合的,说明传谱的属实性(见下文所列谱例);再者,当一个古老的音乐艺术品种,从鼎盛时期逐渐走向衰弱时,特别是在西安鼓乐坐乐与行乐已从萌生发展到成熟阶段,大乐被冷落是必然的,由于传承上的衰微,抄本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是这一历史背景中的必然反映。在今天,大乐已经鲜有乐社去挖掘与演奏,这些抄本与曲目能够传承下来已属不易,而西仓、东仓、何家营、南集贤等乐社的乐师们将这些已趋向衰微、鲜为演奏的古老乐曲抄录下来,不使其消失与衰亡,其贡献是重要且珍贵的。

从大乐曲目上来看,除了“八拍”乐曲在西安鼓乐特别是坐乐中得到高度发展外,“双七拍”、“双八拍”、“双九拍”、“八九拍”这四类拍曲,在西安鼓乐中都未见记载。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大乐为我们留下来的辉煌历史与文化宝藏。

现根据石根的译谱,将大乐中拍曲名实相符的曲谱,选录部分如下,包括八拍类曲牌、双八拍类曲牌、九拍类曲牌、双九拍类曲牌四种。由于“双七拍”、“双八九拍”曲牌因为目前没有译谱,也无原抄本,暂时无法研究。

谱1 NO.35,大乐《天下乐》(一)六字调(六=宫=C)⑪

1.关于“八拍类”曲牌(八拍,16小节)(见谱1)。

“八拍类”曲牌还有《双八拍大乐朝天子》(NO.27)中的[清擂·醉太平]②见《鼓段·赚·小曲本俱全》,西仓乐社抄本,大清二十八年六月吉日立(1689),石根1960年译谱。(八拍,16小节)、[半回清擂·出对子](六字调)、[半回乐子·满庭芳](五字调)、[四合分](上字调)、[花分·一枝梅](六字调)、[四合分](八拍)(尺字调);《双九拍大乐》(NO.25)[正身]③参见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82年译谱。抄本中乐曲标题为《双九拍大乐》,实际曲谱均为“八拍”,可能乐曲标题有误。(八拍,16小节,六字调)。

2.“双八拍”曲牌(双八拍,32小节)(见谱2)。

谱2 NO.27《双八拍大乐朝天子》[清分·天下乐](二),六字调(六=宫=C)⑭

“双八拍”曲牌还有NO.27《双八拍大乐朝天子》[擂鼓·庆元中](双八拍,32小节,六字调)⑤参见《鼓段·赚·小曲本俱全》,石根1960年译谱。、NO.27《双八拍大乐》[好凉景](双八拍,32小节)⑥⑥参见《北词全部》,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82年译谱,原曲未标调名。。

3.关于九拍类乐曲(九拍,18小节)(见谱3)。

谱3 NO.28《双九拍大乐垂杨柳》[半回清擂·流星伴月],上调(上=宫=F)⑦

4.“双九拍”曲牌(双九拍,36小节)(见谱4)。

谱4 NO.28《双九拍大乐垂杨柳》[正身·垂杨柳],工调(工=宫=A)⑧

NO.21《双九拍折桂令》[剔银灯](滚鼓后),全曲结束部分双九拍的组合特点(按4小节为一拍)(见谱5)。

谱5 NO.21《双九拍折桂令》[剔银灯](滚鼓后),尺调(尺=宫=G)⑨

谱6 [太清歌]

全曲结束时,这三首曲牌的尾曲都增加了一个乐、鼓相接段落,各段落均为六拍,三个段落共计是十八拍,即“双九拍”。

即[剔银灯]后接六拍鼓曲;

[引驾行]后接六拍鼓曲;

[太清歌]后接六拍鼓曲;

尾部曲牌与拍曲演奏、共计18拍。即《双九拍》鼓段曲之变化应用。

这种手法不仅用《双九拍折桂令》(该套曲在大乐乐谱中出现5次);而且在NO:24《双八拍大乐》(西仓乐社抄本)的结束部分也有应用。

(二)大乐曲牌组合的多种类型

1.单牌体大乐及其变体

单牌体大乐即由一首曲牌(或乐曲)独立演奏或变化演奏的大乐。

这种体裁形式最早见于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NO.31《上调大乐》、NO.32《五调大乐》、NO.33《大乐》、NO.34《上调大乐》,及南集贤西村乐社抄本NO.35《六字调大乐天下乐》。其组合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单牌独立演奏,如NO.31《上调大乐》;二是单牌后加“换头”,如NO.29《六字调大乐》、NO.30《尺调大乐》;三是大乐正身的变奏,如NO.35《天下乐》,正身变化出现三次,构成四段曲式结构。这种形式仅见于南集贤西村乐社抄本。这种体裁形式多称其为“小大乐”。“小大乐”在抄本中的存在,说明“大乐”的体裁形式并不完全是单指结构庞大的套曲形式,“大乐”指的是一个音乐品种。

2.联牌体大乐及其变体

联牌体的大乐多为6个以上曲牌(或乐曲)的联缀构成。

该类曲目比较多,如见于何家营乐社抄本记载的大乐有4首:NO.39、NO.40、NO.41、NO.42,其曲目分别是尺字调、上字调、五字调、六字调《朝天子大乐》;见于东仓乐社抄本的《梅管俱全记》(1845)记载的大乐有4首:NO.1、NO.2、NO.3、NO.4,其曲目分别是六字调、上字调、尺字调、五字调《大乐》;见于西仓乐社抄本《乐器本》记载的大乐有4首:NO.8、NO.10、NO.12、NO.14,其曲目分别是六字调、尺字调、上字调、五字调《大乐》;另有南院的抄本NO.5《六字调大乐》、福寿堂《鼓段全部》抄本中的NO.6《六字调大乐》西仓乐社抄本《北词全部》的NO.25上调《双七拍大乐》等。共计15首。

这类大乐结构模式包括“起、正身、尾”三个部分。“起”为散板;“正身”基本上是[朝天子]后续5-8个曲牌构成;“尾”部多为[得胜令](主要包括[得胜令]、[锦庭乐]、[滴滴金]三曲,个别乐曲尾部亦有所不同)。这类联牌大乐多用四调移宫变奏手法演奏,它是大乐《朝天子》套曲的一种重要变化形式。联牌大乐除移宫调体外,还表现在对“换头”的应用上。如在西仓乐社抄本《乐器本》中,“换头”的演奏在联牌体套曲中很有特点,如NO.9、NO.11、NO.13、NO.15,NO.17、NO.19、NO.21、NO.23、NO.25《双九拍折桂令》中,“换头”在各曲牌之间有规律的频繁出现,使乐曲结构具有回旋性或两曲互迎的艺术效果。以NO.9《双九拍折桂令》的曲牌联组合为例:

[折桂令]—[小梁州]—[昼夜乐]—换头

[贺圣朝]—换头

[清江引]—换头

[流星伴月]—换头

[迎仙客]—换头

全曲所有的“换头”旋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其旋律取材于[折桂令]的最后一个乐句之变化。([昼夜乐]换头变化较大),使正身[折桂令]的旋律贯穿于全曲,起到统一、协调全曲的作用。

3.两部性联牌的大乐

两部性联牌大乐是在联牌体大乐基础上的发展,关键是一个整体套曲在结构组织上具有前、后两大段的思维与布局。它有两种组合形态。

第一种形态,一般联牌体大乐只在曲首安排“起”,曲尾安排尾曲[得胜令]。而两部性联牌大乐在全曲连贯演奏中出现两次“起”(或“起木”、“游声”)及两次结尾。这部分的变化均出现在《双九拍折桂令》中。如NO.13:在前12段[折桂令]、[小梁州],直至[迎仙客]、换头之后,从第13段开始至20段,出现了[朝山子]([朝天子]的变体和发展)、换头、[满庭芳]、[游声]、换头、[剔银灯]、[引驾行]、[太清歌],这样一个具有独立性的部分。而前12首曲牌的组合形式,又在NO.9、NO.11的《双九拍折桂令》中独立出现,更显示出该乐曲由一般联牌体衍变为两部性联牌的变化。

与此情况基本相同的还有NO.15、NO.17、NO.19、NO.21、NO.23大乐乐曲。而两部性联牌最典型的两首大乐是载于西仓乐社抄本《北词全部》中的NO.24、NO.25。

如NO.24六调《双八拍大乐》,前一部分是从[圣药王]开始至结束曲[得胜令]为止,共10小段;后一部分是从[起木]、换头开始,后续[点银灯]、[钟声静]、[入梨园]、[更三点]、[出梨园]、[五更天](击鼓结束),共8小段。NO.25前一部分从[正身]开始至[东升]、[西坠]为止,共12小段;后一部分从[起木]开始,后续[金乌夜]、[合子灯]、[月夜天]、[入宫廷]、[沽美酒]、[出宫廷]、[笑哈哈]结束,共8小段。

以上几首大乐无论从听觉上和结构上,他已超越一般传统联牌的基本的特性,展示了一个新的转折和变化。特别是NO.25大乐的前一部分,在[月下箫]、[金鱼儿]、[银鱼儿]之后分别出现了标注为“一换头”、“二换头”、“三换头”的段落不应该看作是偶然。联牌大乐两部性结构理念的萌生以及前部三曲、三换头的安排,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西安鼓乐坐乐全套前部、后部的结构布局及前部“三匣”结构形成之影响或渊源关系。

第二种形态,是以两类不同体裁的联缀演奏所形成的两部性联牌曲式结构特点。如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所载二曲。

NO.27六调《双八拍大乐》,前部为[起煞]、[正身朝天子]、换头、又、三回尾与小段组成;后部全部为“鼓段曲”的联缀:[清擂·醉太平]⑩“清擂”、“乐子”、“半回清擂”、“四合分”、“花分”、“清分”均为大乐中的“鼓段”曲名。、[乐子·引驾行]、[半回清擂·出队子]、[半回乐子·满庭芳]、[四合分]、[花分·一枝梅]、[清分·天下乐]又、[磊鼓·庆元中]、[鬼曲]①石根认为此处可能是结束曲“扫曲”的误写。。后半部分除尾曲[鬼曲]外,全部为鼓段,而且是当今多已失传的鼓段。同一套曲中两种不同体裁形式的并置,更清晰和鲜明显露出套曲中两部性的结构思维特点与艺术特征。

又见NO.28工调《双九拍垂杨柳》,前部为[起煞]、[正身垂杨柳]、换头、又、[清擂·唤花令]、[扫曲]6小段组成;后部全部为鼓段曲的联缀:[乐子·夹竹桃]、[半回清擂·流星伴月]、[半回乐子·梧叶儿]、[四合分]、[半回清擂·醉花风流](清擂同前)。

两种不同体裁形式与品类,集中出现在全曲的前、后两部分,具有鲜明的分割感、段落感,从而形成另一种具有两部性联牌大乐形式。这类大乐不仅体裁形式不同,而且在艺术效果上大量“鼓段曲”的应用,更凸显出西安鼓乐“拍曲”的宽广领域与艺术特点。

4.叠套性大乐,同一首套曲叠奏一次。

如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中记载的工调《双九拍垂杨柳》大乐,抄谱中明确记载[清擂·唤花令]后,重复演奏正身[垂杨柳](套曲叠奏时不再奏“起煞”)。

5.复套性大乐,是两首不同的大乐约定成俗的连续演奏。

如西仓乐社抄本《乐器本》:

NO.8《六字调大乐》与NO.9《双九拍折桂令》;

NO.10《尺字调大乐》与NO.11《双九拍折桂令》;

NO.12《上字调大乐》与NO.13《双九拍折桂令》;

NO.14《五字调大乐》与NO.15《双九拍折桂令》;

NO.16《大乐》与NO.17《双九拍折桂令》;

NO.18《尺字调双九拍大乐》与NO.19《尺字调双九拍大乐》;

NO.20《上调八拍大乐》与NO.21《双九拍折桂令》;

NO.22《五调八拍大乐》与NO.23《双九拍折桂令》。

西仓乐社抄本共记载了八套这种类型的套曲。

前四套中,NO.8、NO.10、NO.12、NO.14四首大乐结构框架基本相同,但宫调不同;尾随的NO.9、NO.11、NO.13、NO.15四首有两种结构框架,如:NO.9、NO.10两首套曲是联牌体结构,NO.13、NO.15两首套曲为两部性联牌结构。根据NO.18与NO.19标记的“尺字调”字样,说明《双九拍折桂令》演奏的宫调是追随前曲《大乐》的宫调变化,两曲联缀演奏时,其宫调是一致的。

另外,后四套乐谱亦出自西仓乐社抄本,其NO.18、NO.20、NO.22结构框架基本相同,除宫调外,还标记了拍数,与前四套有区别;其NO.17、NO.19、NO.21、NO.23结构框架亦基本一致,均为两部性联牌体结构。与前四首套曲有所不同,NO.19《尺字调双九拍大乐》特意标明了宫调,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该曲宫调变化的强调和追随。如果不是两套曲联奏,是没有必要这样抄录的。

(三)大乐宫调的艺术特征

1.关于大乐主奏乐器与相关宫调体系的探索

从目前遗存的大乐曲目与乐谱来看,它除了沿用西安鼓乐坐乐、行乐以笛子主奏(亦是其定律乐器)的四宫(六、尺、上、五)体系之外,在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中所载工调《双九拍大乐垂杨柳》,其正身部分应用了工调,同时还应用了尺、上、五三调。《双九拍大乐垂杨柳》的宫调应用与全曲曲牌结构布局是一致的,分为前部。

前部,完全应用了工调,它包括:

[起煞]サ(一)(二)(三)

这是该大乐的主体部分。但是以笛子主奏的四宫体系,从来不演奏也不方便演奏工调乐曲。在西安鼓乐中三种笛子的演奏情况如下:

官调笛,以演奏六调乐曲为主(第3孔作do),尺调乐曲次之(以筒音作do),上调(第6孔作do),五调(第4孔作do)很少用;

平调笛,以演奏六调乐曲为主(筒音作do),上调乐曲次之(第3孔作do),尺调(4孔作do),五调(第1孔作do)很少用;

梅管笛,以演奏尺调乐曲为主(第3孔作do),五调乐曲次之(筒音作do),不演奏六调、上调乐曲。

如上,西安鼓乐的三种笛子,运用第3孔作do和筒音作do的指法是其最主要的指法,也就是四宫体系在这三种笛子中都可以寻求其最通用、最有成效的两种指法,工调是无法演奏的。

《双九拍大乐垂杨柳》出现的宫调情况,是否可以考虑该乐曲在宫调体系上不是应用的以笛主奏的四宫体系,而是以筚篥主奏的宫调体系。根据石根对西安鼓乐传统乐队中筚篥的考察,筚篥形制为8孔(前7后1)。

第6孔为do时do=工=A

第5孔为do时do=尺=G

第4孔为do时do=上=F

第2孔为do时do=五=D

筚篥演奏中以第6.5.4.2孔作do的情况是应用得很普通的指法,而且演奏起来也是比较方便的。在《双九拍大乐垂杨柳》的第二部分,在鼓段曲联缀演奏中,运用了西安鼓乐四宫体系中的三个宫调。如:

为什么不用六调,因为六调在筚篥上演奏是第1孔作do,那么筒音就是“变宫”或“闰”了,这种指法在所有筚篥曲中,十分罕见。

因此,大乐中工调《双九拍大乐垂杨柳》的存在提示我们:西安鼓乐在历史传承中,并非只有以笛子主奏的宫调体系,还有以筚篥主奏的宫调体系。他们是不同历史时期与文化背景情况下产生的。《辽史·乐志》中明示大乐用的是四旦二十八调。目前西安鼓乐哪个宫调体系与此更靠近,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2.一曲多宫的应用

这种手法在大乐中应用较多,主要用于鼓段曲之间的对比。除《双九拍大乐垂杨柳》第二部分鼓段曲外,在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所载《双八拍大乐朝天子》亦有同样的情况。正身[朝天子]是六调,后续之鼓段曲是多宫鼓段曲交替,同一鼓段曲在不同大乐演奏时,往往也采用了不同的宫调,如鼓段曲[四合分]在[垂杨柳]中是尺调等。

如《双八拍大乐朝天子》鼓段曲多宫应用情况:

3.独具特色的清商调式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西仓乐社抄本《双九拍大乐》②该大乐的[正身]是“八拍”(缺半拍),正身后的[风前笛]是“双八拍”(缺1小节),是否标题“双九拍”有误。,在前部14个小段里,以六调、宫调式为中心,除了宫、商、角、羽调式转换应用外,在[金鱼儿]、[半月]、[云似锦]、[东升]四段中,有上二度移宫(宫音由“六”字变为“五”字)现象。[金鱼儿]落音为“润”,实合六字调的宫音;[半月]、[云似锦]、[东升]落音为“清角”,实为六字调的“徵”音。二度移宫后形成风格独特的清商音阶色彩。

如《双九拍大乐》前半部分调式布局:

[起]サ结音羽

“润”音,合“六字调”的“宫”音)(清商音阶)

根据目前西安鼓乐官调笙、平调笙、梅管笙的笙簧谱字,基本上是“上、尺、工、高凡、六、五、乙”,丢失了“勾”字。在这种情况下,六字调只宜奏新音阶,丢失了古音阶。如果演奏清商音阶,要用“下凡”。尺字调只宜奏清商音阶,丢失了新音阶。五字调只宜奏清商音阶,上字调只宜奏古音阶。

因此,六字调的新音阶,游移至上二度五字调、上五度尺字调的清商音阶是比较自然的,但是在调式色彩上产生很大变化。

(四)大乐中的“换头”

换头在西安鼓乐中,主要用于坐乐全套的前部三匣,作为鼓段曲与耍曲之间的过渡性段落,其素材构成多以“拍曲”最后两小节旋律为据。大乐中的换头,仅从目前石根译谱的5首套曲来看,无论在艺术功能方面或素材构成方面均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变化。如下例:

1.NO.21《双九拍折桂令》③参见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60年译谱。

该套曲包括前、后两部分,在前部出现的[折桂令](九拍)、[小梁州](双九拍)、[昼夜乐]、[贺圣朝]、[清江引]、[流星伴月]、[迎仙客]等7首曲牌联缀中,换头穿插出现了5次。这5次换头使用的是同一个基本素材,而这个素材来自[折桂令]最后“三拍”曲调(该旋律自[贺圣朝]后基本定型。)

《双九拍折桂令》换头的主要特点:

其一,用拍曲[折桂令]最后三拍旋律为素材构成,该换头应用于套曲前部所有曲牌之后,既有连接功能,又能在统一全曲的基础上使前部旋律结构具有回旋性或两曲互迎的变化特点。

其二,换头旋律结音全部为宫音,它除了与套曲主旋律[折桂令]、[小梁州]、[迎仙客]的结音统一呼应外,又具有与其他曲牌结音变化形成色彩对比的作用。如:

[折桂令][小梁州][昼夜乐]结音为“宫”,换头结音“宫”

[贺圣朝]结音为“羽”,换头结音“宫”

[清江引]结音为“角”,换头结音“宫”

[流星伴乐]结音为“角”,换头结音“宫”

[迎仙客]结音为“宫”,换头结音“宫”

[游声]结音为“徵、商”,换头结音“宫”

2.NO.28《双九拍大乐垂杨柳》④参见《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60年译谱。

全曲只有一个换头,用于正身[垂杨柳](九拍)与又正身[垂杨柳](双九拍)之间的过渡与衔接。但在素材上应用的是一首独立八拍乐曲。体现了大乐在换头旋律取材上的多样性特点。

3.NO.27《双八拍大乐朝天子》⑤参见《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89),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60年译谱。

套曲只有一个换头用于正身[朝天子]后,在素材上是[起煞]与正身[朝天子]的综合。套曲[起煞]部分是散板,包括三段,都是羽调式。正身[朝天子]也是三段,第一、二段也是羽调式,第三段似一个过渡,为角调式。而“换头”用于[朝天子](一)之后,为宫调式,有明显的段落区分与色彩变化。(见谱7)

结语

通过对西安鼓乐大乐的学习、分析与研究,笔者有如下心得:

其一,关于西安鼓乐基本构成的思考。

谱7 《双八拍大乐朝天子》换头旋律与“起煞”、“朝天子”旋律之比较

一般都认为行乐与坐乐全套两大部分构成西安鼓乐的主要支柱,忽略了大乐在西安鼓乐中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笔者认为构成西安鼓乐的支柱与基石,应该包括行乐、坐乐、大乐三大部分。而且在西安鼓乐诸多大型体裁形式中(如南词、北词、京套等)大乐是其中历史最悠久并可以独立演奏的古老品种。

其二,关于大乐结构上两部性思维对坐乐全套结构前部、后部形成之影响的探讨。

西安鼓乐坐乐全套,是当代西安鼓乐之精髓与典型代表。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套曲结构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结构核心主要是“三匣”与“拍曲”;后部结构多吸收宋、元以降历代音乐艺术精品(如套词、南词、北词、赚、破等等)组合而成。也就是说,在坐乐全套前部中的“三匣”与“拍曲”部分,更显露出西安鼓乐的传统特色与艺术本质。这一部分虽然出现了表现派系艺术特征的“法鼓段”与“打札子”段落,但无论是哪个派系,在演奏坐乐全套时都不能丢失“三匣”与“拍曲”这一部分(虽然各派系均有一些变化)。

在西安鼓乐大型体裁结构形式中,关于坐乐全套前部、后部的结构布局,其两部性的艺术思维早在大乐中已初见端倪。大乐体裁中表现两部性思维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在前部中以尾曲(多用《得胜令》)结束前一部分曲牌,然后以慢速的散板[起木]或[游声]开始后部若干段落旋律;另一种是在前部[正身](有时接若干曲牌)之后,联缀演奏多首“鼓段曲”为后部而结束全曲。这种套曲中两部性布局思维,应该对坐乐全套有一定启示与影响力。

特别是坐乐全套前部中之“三匣”与“拍曲”,类似“三匣”布局的思维,在大乐NO.25六调《双九拍大乐》中,有一段启发性的段落,即在正身之后,出现有[月下箫]接“一换头”、[金鱼儿]接“二换头”、[银鱼儿]接“三换头”,此处是大乐全部换头中唯一标记“一、二、三”数字的地方,发人深思,有如“三匣”之雏形。

其三,关于西安鼓乐的“拍曲”与“鼓段曲”的继承。

西安鼓乐的“拍曲”虽然从三拍至十九拍半,180余首。但应用于坐乐全套的主要是“八拍”与“九拍”,在大乐中,除“八拍”、“九拍”多处应用外,还有《双七拍》《双八拍》《双九拍》《八九拍》等拍曲,今日在西安鼓乐其他体裁中,已难寻此拍曲,这些更赋予西安古乐艺术本质与特色的各种类型的“拍曲”,目前只传承于大乐之中。这一历史遗存是应该十分珍惜与重视的。至于“鼓段曲”,大乐中所存不少均有其名,演奏上已经失传。如在NO.27《双八拍大乐朝天子》中,前部是[朝天子](一)(二)(三)(落音角)包括大量“八拍”、“双八拍”鼓段曲的遗存,以及在宫调音高与调式上的变化,可为精品。后部是非常精彩的鼓段曲:

(一)(双八拍),落音商。

(二)(双八拍),落音商。

其四,大乐中的“换头”形式与应用功能的多样化令人关注。

在应用功能方面:

(1)作为单牌体结构[正身]之尾部;

(2)作为联牌体结构各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3)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贯穿全套各曲牌之间,起到协调全曲或宫调对比的艺术效果;

(4)作为各曲牌之间有序的穿插进行,形成套曲内回旋性与两曲互迎的效果。在应用素材方面,除采用[正身]部分旋律外,也以“拍曲”形式独立出现。

其五,关于宫调体系遗留给我们的思考。

大乐的演奏应该考虑是以筚篥为主奏的宫调体系。这不仅仅是个艺术形式问题,他涉及到西安鼓乐在发展过程中与西域及北方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思考与重视。

其六,值得关注的“一曲多变”。

大乐中的一曲多变,不仅仅是一曲四调移宫。在这方面有很生动的实例等待我们去挖掘。如[朝天子]套曲,从何家营乐社抄本《尺工五六四调古乐》(717),到东仓乐社抄本《梅管俱全记》(1845)、西仓乐社抄本《鼓段·赚·小曲本俱全》(1698)记载中,共有20余套。这20余首套曲的“一套多变”不仅表现在四调移宫方面,还表现在多种“拍曲”的变化方面(如《八拍朝天子大乐》《双八拍朝天子大乐》《双八九朝天子大乐》,以及套曲本身曲牌组合结构变化方面,以及大乐中的“套曲叠奏”、“套曲联奏”),“一曲多变”是我国传统音乐发展手法之精髓,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安鼓乐大乐[朝天子]又为我们提供了这么有价值的抄本资源,都有待于我们去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作者附言:本文是笔者根据2016年9月17日上午,在《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长安论坛·音乐分论坛——“西安鼓乐暨丝绸之路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宣讲稿整理而成。感谢何家营乐社于2016年5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继往开来学术研讨会”上的精彩演出!感谢何家营乐社、东仓乐社、西仓乐社等乐社中的民间音乐家,为我们传承濒于衰亡的有关“大乐”的珍贵文献资料!感谢石根等一代音乐家为抢救与整理西安鼓乐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

(责任编辑孙凡)

J607

:A

10.3969/j.issn1003-7721.2017.01.009

1003-7721(2017)01-0079-19

2016-10-11

袁静芳,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3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3JJD760004。

⑥ 乐谱编号,沿用《西安鼓乐全书》之排序。⑦ 乐曲编号,为了以后分析研究的方便,是笔者所标示。

⑪摘自南集贤西村乐社东抄本,石根1987年译谱。大乐《天下乐》(三),亦为八拍乐曲(16小节)。

⑭摘自《鼓段·赚·小曲本俱全》,石根1960年译谱,(双八拍,32小节)。

摘自西仓乐社抄本,石根1960年译谱。

猜你喜欢
折桂鼓乐抄本
鼓乐节
西安鼓乐亟待“交响”
西安鼓乐八拍“拍曲”研究
重庆小丫技能奥林匹克折桂副教授级剪发工匠尊享“国贴”
月宫折桂的女子——写给西楼的《穿越白》
《元曲·折桂令》
《荷馬頌詩》中世紀抄本T研究
教学设计之“鼓乐铿锵”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所收录抄本年代上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