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个世纪的守望
——温州百岁老人寻访札记(上)

2017-03-23 05:44浙中会
养生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百岁老人

◎浙中会

穿越一个世纪的守望
——温州百岁老人寻访札记(上)

◎浙中会

俗话说,“山中易找千年树,世上难寻百岁人”。百岁老人是个宝,他们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磨砺,用自己的一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其实,每一次寻访百岁老人,如果说初衷,是为了关注、探索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从长寿老人身上找寻到那么一丝延年益寿的蛛丝马迹;探寻之旅之后,带给我们的,却超乎了工作收获之外的体会和思悟。亲见几位健在的百岁老人,摩挲他们满是老茧的手,感受他们脸上岁月洗礼后的平和之态,这是我的大幸,也希望读者的你同样受用。

姜碎凤

在浙江温州瑞安马屿镇梅底村,我们如约见到了已经108周岁的姜碎凤老人。到达时,显然她和家人已经在门口迎候了许久,老人端坐在屋前的竹椅上,穿着靛蓝布的斜襟盘扣罩衫,因为下雨,脚上穿一双擦得一尘不染的黑色雨鞋。老人话语不多,她向我们表达的热情和欢迎自然平实,只是一一端详着我们这一行陌生来客,偶尔淡淡地笑。

尽管岁月在老人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但她的精神状态尚佳,身体还算硬朗。17岁从陶山嫁到马屿的姜碎凤,经历过丈夫患病早逝,独自抚养5个子女的艰苦岁月。现在孩子都成家了,加上儿孙满堂,尤其是过年过节时,一大家子总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姜碎凤感到很幸福。老人的小孙子吴显明告诉我们,奶奶操劳了一辈子,到现在也是闲不住。前年之前还经常上山采药,或自己去田里摘点亲自种的蔬菜,因去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家人也不放心,再三劝阻下,这两年老人才不再单独外出。吴显明说,今年自己女儿的孩子也出生了,家里已经是五世同堂了。

如今,姜碎凤仍然独居在小孙子家后院的一间小屋子里,生活基本还能自理,烧菜、做饭、洗衣……根本不用晚辈帮忙。在家人的带领下,我们见到了老人日常起居的小屋。房子很简易,后院空地上养着几只肥硕的母鸡,床铺上摆着一个手电筒,家人介绍说,就怕老人晚上起夜时摔跤,特意放在这的。床边一张木桌,用罩子罩着老人吃过的饭菜,进门处是一方土灶台,老人平日里就是在这做饭的。这样一间简单不过一应俱全的小屋,几乎包含了老人一整天的生活。

当我们好奇地问起老人有什么长寿秘诀的时候,姜碎凤的孙媳笑笑说:“应该也没什么特别的,可能因为奶奶的父亲以前是土郎中,开有中药铺,老人自然也懂些中草药。很少生病,几乎没进过医院,即使有点什么不舒服的,她也只是到田间自己采些草药泡水喝。”于是我们猜测,姜碎凤老人的长寿或许与她得家传知晓草药的特性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即将告别时,我附身握了握老人的手,没想到姜碎凤老人抬头看看我,伸出另一只手,双手很用力地反握住我。老人的嘴里喃喃地说着方言,我并没听懂,但是那一刻,心里有点涩涩的,这样的百岁老人,阅尽世间一切沧桑,又让人如此平静安和。

吴宽成

在寻访的几位百岁老人中,吴宽成是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位。出生于1914的吴宽成今年103周岁,家住陶山镇山下村。当我们见到他的时候,说实话,心里都有些小小的诧异。与吴宽成老人一起在院中等我们前往的两位村医大概是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解释说,吴宽成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脸上长疮之类的,因为没钱医治,放任其发展,最后,病了几个月,身体是恢复了,可惜因此导致颜面疤痕,所以老人的脸有些许扭曲。

此外,我们还得知,老人终生未娶,自然也膝下无子。至于是何原因使得吴宽成没有结婚,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尽管如此,这位老寿星眼不花耳不聋,和街坊邻里也关系甚好。老人的兄弟因为解放前被抓壮丁打仗过世,弟弟的儿子过继给他,日前和侄子以及侄媳妇同住。在村子里生活了一辈子,吴宽成老人几乎还认得周边的每一个人。吃完饭得空,他就坐在家门口,或者出去走走看看。附近的村民都爱和健谈的吴老聊天,不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吴宽成总能和他们说到一块儿。

市场在12月27日的大幅冲高回落后,笔者预期市场进入到了底部转折阶段,在未来的7个交易日内,随时会进行向上的转折。具体的落点在哪一天,笔者有答案,但希望大家不要大仓位的按预测的来,而应该学会分批次的来进行操作。所以,元旦之后第一周,就是做好操作应对策略、耐心等待向上转折确认出现的时间。

陪同的村委告诉我们——“老人家能活这么大岁数,与他的侄子和侄媳有很大关系。”78岁的吴永清和75岁的胡彩苹几十年来对吴宽成老人悉心照料,虽然经济条件一般,但是他们把吴老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看待。“自从父亲走了之后,就由我们照顾叔叔了。”吴宽成的侄子在一旁说道,“老人家特爱干净,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要用热水给自己擦身子,才会舒服。”胡彩苹说,现在,她每天都会给老人准备三壶热水,并帮老人擦背。

吴永清夫妇照顾吴宽成老人已有50年之久。前段时间,老人肠胃不好,吴永清跑遍了全村才找到良方。吴永清笑称道:“为了老人身体健康,我现在都是半个医生了!”

闲谈之余,老人的侄子开始和我们道家常,在他的引领之下,我们来到吴宽成老人平如里吃饭的小屋,桌上放着一碗水煮豆腐、一叠豆腐乳,以及一块还未烹煮完整的像是佯装的咸肉。“这是我们兄弟几个手写的‘危旧房拆改建申请信’,叔叔和我们夫妻同住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过于潮湿,我们不求别的,就希望村里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时,能优先考虑到我们……”说话间,不难发现,灶房比对的墙壁大开,直通后山,目光所及的岩石上长满了苔藓,阴暗潮湿。

我不知道此时,吴宽成老人是否在门口听清了我们的对话,再看老人时,他依旧如下车,我们初见他一般对着前方憨憨地笑,我们心里五味杂陈。老人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能住上几天新房子。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是否能如愿以偿,我们不知道。但当与他告别时,老人的眼眶含着泪水,我不确定此时此景,是老人有感而发,还是因为我们的到来,给吴宽成老人带来了些许感动,只是希冀:老人一切安好。

包进源

“年高而不老,寿高而不衰”,以这十个字来形容包进源老人,恰如其分。住在苍南桥墩镇的包进源出生于1914年,今年正好103周岁。初见老人时,他的精气神折服了我们所有人。一身笔挺干净的中山装,配一双擦得油光发亮的黑色皮鞋小方头皮鞋,鼻梁上架一副黑框茶色眼镜,看上去就是文化人。

包老在儿子和村委的介绍下,一一和我们打招呼,之后款款落座,颇有见过世面的知识分子派头。与其他几位百岁老人不同的是,包进源之前并未有过多少务农经历。通过包老的儿子转述,老人生动的一生娓娓道来。

17岁,尚青春年少的包进源便到了温州新街口的一家药店做起了学徒工。老人一生信奉基督教,几年后回到老家原平阳县山门区山村,经人介绍,与同样虔诚信教的女子结婚。包老的丈人在镇上开药店,大儿子出生后,经丈人和妻子的劝说,举家搬到如今生活的桥墩镇开起了一个小药铺。后因药铺合伙人中途撤资,包进源又一直对照相有兴趣,于是关了药铺从事起更为洋派的照相馆工作。此举几乎影响了整个家族。包老的小儿子说,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们五兄弟在成年后皆子承父业,在镇上和县城开了多家照相馆,以此为生。

至此,我们终于得知,老人的气宇轩昂从何而来,原是年轻时便造就的“艺术范儿”。当我们提出想看看老人的身份证时,他不疾不徐地从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小叠包裹齐整的塑料小袋,将银行卡、医保卡、身份证等一一排列展示。

包进源老人的居所是一栋简而干净的两层小楼,楼上便是老人的卧室和一间起居室。房间小方桌上摆放着几个收纳盒、闹钟以及一个黑色手拎包,有些年头的简易的木床上铺着草席和叠放整齐的两床薄被褥;而楼梯另一侧的起居室里,最起眼的莫过于挂在墙上的用塑料袋分别包好的中草药。老人的儿子解释说,父亲不太生病,平时喜欢喝点草药泡的茶水。在我们参观感概的当下,只见包老也身手矫捷地单手抓着根从房顶悬下的绳子上了楼梯,加入到我们中来。

包进源的儿子说,平日里父亲独居,生活完全自理,不过几兄弟会常来看望,闲暇时陪他说说话,抑或陪父亲一起祈祷。此时,老人起身从身后的竹制书架上拿出一本用了多年但是保存完好的《圣经》,递与我们,扉页以钢笔书写——“包进源敬读”,整本圣经,老人均用红笔划了重点甚至做了标注。当肖会长好奇地问老人平时都祈祷什么时,他若有所思,“国家平安,幸福安康,这些就够了……这几天在为长江沉船事件祷告。”也许,活过百年,再无更多杂事纷扰,与世无争,博爱便是大爱。

张香梅

张香梅老人,是我们此次寻访的最年长的百岁老人,据统计,也是目前的“浙江省最长寿老人”。沿路山水皆风景,只是路途太远,感觉绕了个把小时的环山公路,还是在路上。同行的肖鲁伟会长笑言,“最长寿老人怎么能这么轻易被你们访见呢。”

直到都快把沿途景色自动回放成全景模式,终于被告知——到了。下车,眼前是一幢乡间常见的小洋楼,高大的金属门,屋里简单空旷。一入门便是一块屏风性质的木头挡板,老人的小儿子陈仁年说,母亲就住在这里。因为刚下过雨,天气有些阴暗,待我们自然放轻脚步走近,看到挡板旁围着蚊帐的床上端正坐着的老人,我在心里惊叹了声——这就是现今健在的全省最长寿老人了。

老寿星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皱纹,但看得出精神还不错,只是有些怯生。不过活到今天,老人什么场面没见过,想必,是我们的突然造访,打扰了老人习惯的清净。

在张香梅老人的小儿子以及陪同村委叙述的碎片中,老人的一生在我们面前脉络分明地铺陈开来……

1900年10月,张香梅出生于凤阳乡鹤峰村一户农民家庭,让她从小就眼勤手勤,是干农活的好手,已包揽了家务。25岁时她嫁到凤阳乡鹤峰村,张香梅的勤俭持家深得婆家喜欢。凤阳乡是畲族之乡,山里条件艰苦,因家庭困难,老人的3个女儿在解放前不得已卖给了别人。30多年前丈夫的病逝给了她沉重的打击,从此一家重担落在张香梅肩上,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开荒种菜,养猪养鸡,采茶砍柴,艰苦的日子磨炼了她的意志,也练就了她强壮的身体。后来3个儿子又相继因病去世,唯一陪在老人身边的小儿子陈仁年如今已66岁,却因家境贫穷也一直未娶,和老人相依相持。

据当地的村委说,张老的家曾三度搬迁,早年居鹤峰村深山茅草房,后来房子坍塌后搬迁到娘家园林村的简易棚。近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移民至山下,搬迁至老人现在居住的赤溪镇北岙村,终于住上了宽敞的新房。

老人平时很爱干净,勤换衣物,家里虽然家具甚少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在了解老人的饮食起居情况时,张老的小儿子说,老人从来没得过大病,小病小痛也不多,前几年还能自己做饭洗碗、料理家务。近来身体不如从前好了,稍显虚弱,消瘦了些。平时大多静坐休息,或者屋前屋后散散步,唯一的家务活就是偶尔缝补些衣物。

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晚上七八点睡,早上六七点起床,食量也还不错,素食为主,喜吃点甜食,有时还喜欢喝点小米酒。

在与老人小儿子和邻居们的交谈过程中,我们感觉到张香梅老人的生活条件近乎贫穷,她的高寿要得益于家族的基因,据说老人的几位兄弟都活到百岁上下。此外,老人一生为人厚道,心胸豁达,待人和气,从不与人争吵,也是老人长寿的原因吧。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供稿)

猜你喜欢
百岁老人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上)
百岁老人吴大昌谈养生(下)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密
北京百岁老人突破千人
百岁老人
《吉祥三宝》歌者布仁巴雅尔:用镜头记录百位百岁老人
点点淡渍皆华章——百岁老人郭汉城剧作漫议
江苏省如皋市百岁老人385位
百岁老人变竹子
乡村退休教师、百岁老人张庭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