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两种疗法对比

2017-03-23 14:28李育霖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小徐来访者疗法

李育霖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精神卫生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两种疗法对比

李育霖

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本文对一例患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来访者进行两种不同心理咨询疗法的治疗,对缺乏经验的咨询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咨询;一般心理问题;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

1 资料

1.1 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小徐,女,17 岁,宝鸡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躯体检查未见异常。

1.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小徐,家中四人,上有一哥哥系省内某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小徐本人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常以他们俩兄妹为豪。经询问,家族无精神疾病史,小徐性情温顺内向,自尊心强,不善于交际,但学习成绩优秀。2007 年小徐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本市的一所重点高中。

1.3 目前精神状态

来访者小徐感觉、知觉、记忆及思维正常,复习很难集中注意力;情绪紧张焦虑,精神恍惚。

1.4 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SAS) 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分数50,标准分数62.5 分,正常40分。

抑郁(SDS) 自评量表:测验结果:总分数30 分,标准分37.5 分,正常分40 分。

2 来访者主诉

我在高中之前一直都是班上的佼佼者,深受老师的喜爱和同学的肯定,父母也引我为豪。可是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明显增大,能考进来的学生,都是本市的优等生,我的成绩很快被同学超越,给我造成了很大压力,特别是接连来三次月考,我的学习成绩不进反退,父母严肃的批评了我,让我感到很沮丧,思想包袱也很重,所以暗自给自己施压,期中考试一定把成绩赶上来,可是越接近考试,我心理就越慌张,生怕考得不理想,白天上课走神,晚上睡觉紧张失眠,精神状态恍惚。数学本来我的强项,但我拿到试卷以后,出现心慌、难受,手指发抖、紧张、害怕,结果一场考试下来,有一半的题没答完。过几天就要期中考试了,我心理特别紧张,头绷地紧紧的。

3 观察和他人反映

母亲主诉:我们是军人家庭,家规比较严格,对孩子要求比较高。最近,我发现,这孩子好像刻意躲着我们,我们问她话,特别是问道她学习成绩时,她要么故意绕开话题,要么答非所问,直到前一阵子,我发现听到她在书房压着声音哭泣,我们慢慢做她的思想工作,她才告诉了我们实情。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小徐在母亲的陪同下来接受心理咨询,衣着整洁,进门时有些犹豫,在和小徐的沟通中发现她有礼貌,思维清晰,叙述情况条理清楚,语调适中,但当问道学习状态时明显而流露出痛苦、焦虑的表情,主动求医,希望能消除其症状。

4 诊断

理由:小徐的主、客观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当医生问及心理问题时,有主动求医的行为;表现问题有一定的诱因(考试);小徐知情意是统一的,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该求助者的问题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主要有:小徐的心理问题是由担心考试失败引起的,且为近期发生,其反应强度是可以理解的,不良情绪持续时间为三个月,且只在期中考试前出现,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愿望,因此陈某的问题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 原因分析

①生物原因:小徐 为女性,17 岁,正处于青春期。此时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对外界的评价非常敏感。自我意识还不是很稳定。无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问题显示。

②社会原因:小徐 为了不让家人及老师失望,努力把每次考试考好,给自己造成了不少的压力。

③心理原因:小徐 因为班上优等生给自己的优异成绩形成了威胁,而担心自己一贯以来的优秀形象造成影响;情绪方面,受考前紧张焦虑的情绪困扰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不善于交际,凡是追求完美,认为每次考试必须考好才是好学生等。

6 两种疗法

6.1 精神分析:动力学的原理

小徐产生焦虑的原因:弗洛伊德将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当本我与超我出现矛盾是,自我会动用一系列的防御机制去对抗之间的竞争。心理动力学认为,焦虑发生于自我和超我之间发生冲突时,而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在此例子中:

小徐的超我意识是: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很高,考试时超长的发挥,考取优异的成绩,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考取好的大学才是我最终的出路。一定不能让父母失望。

小徐的自我意识:我一定要考好,但是我身边成绩优异的学生太多,我能正常发挥吗?父母的严格管教,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太大,导致心身疲劳,根本没办法好好集中精力学习,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苦恼上面,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

治疗方案:

患者能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或对早年经验的再体验。如果让患者重新在心理上体验过去的挫折,并把潜抑的感情宣泄出来,患者就有了认识它、克服它的可能性。焦虑的根源是因为父母的要求特别严格,父母的批判才导致焦虑的产生,从而可以运用催眠的方法让来访者的意识回到小时候,去探讨孩子与父母童年时的关系和相处模式。从而找到症状的根源,进行深度的剖析,进而完善小徐的人格。以解除焦虑的所在。通过分析,使患者意识到症状的真正隐意而达到领悟,并要求从理智上感情上都能接受。

6.2 认知行为疗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行为治疗的医生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治疗焦虑症。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与某些确定的情境有关,那么,医生通过运用“情境分析”,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来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是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医生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患者的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也就是不与某种特定环境有特殊的关系,那么医生就会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另外,由于焦虑症患者经常表现出无助感,所以治疗者会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直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的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技术:

(1)首先采用放松训练:对小徐同学进行精神上的放松。

(2)采取系统脱敏的方法:首先对焦虑等级进行划分,其次对被试进行放松训练。然后要求求治者在放松的情况下,按某一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进行脱敏治疗。最后达到治疗的目的。

(3)让父母多对小徐采取正向强化的方法,对小徐更多的的鼓励和奖赏,而不是用惩罚的方式来督促她的学习。

(4)最后用认知疗法,逐步加强小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小徐充满自信,快乐的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猜你喜欢
小徐来访者疗法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要命的手环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苦命人徐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