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2017-03-23 15:08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实验小学黎永香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德育小学生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实验小学 黎永香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江苏省高邮市周山镇实验小学 黎永香

德育的落实,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促进语文教学发挥德育功能,能够让语文教学的价值得以提升,更能促进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挖掘语文教学素材中的德育内容,采取有助于德育内容渗透的教学方式,是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表现。

一、挖掘语文教材德育内容,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德育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师的教学任务。在最新发布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中,有很多因素都与小学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突出小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出发,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从中发现蕴含德育元素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统一的重要性。本着认可德育工作落实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思想品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环境的优化。其次,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环节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发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价值,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完成德育任务。

比如,在讲解《我叫“神舟号”》时,文章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小故事,利用拟人的手法促进嫦娥与神舟号对话,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也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神州号科学成果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科技力量的壮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也能利用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嫦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当代习惯。又如在讲解《司马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有关于司马光的小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聪明伶俐、乐于助人的精神,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德育作为出发点去分析语文教学内容,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并向学生传递多元化的教学信息,有助于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吸收正确的人格与品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实现学生道德素质水平提升的目标。

二、灵活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的丰富以及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丰富的教学环节支持下落实德育教育,能够让小学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观点,形成正确的个人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文字是教学的载体,在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情感与浓厚的韵味。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也具有文化性。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人文学作品做思维运动,获得情感体验的知识,也能够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良好的教学素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但教师有灵活且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让教学素材的优势发挥出来。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小学生与阅读文章互动,与作者互动。通过心理换位,让学生了解作者或者主人公当时的处境,当时的情感感受,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换位思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转变个人陈旧思想,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全新的观点。比如在讲解《青蛙看海》这篇文章时,文章涉及青蛙、苍鹰和松鼠三个主要角色。通过苍鹰和松鼠不同方式的引导,青蛙在完成个人“想要看海”这个愿望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站在苍鹰的角度给青蛙提出意见,站在青蛙的角度去思考苍鹰所给意见的可行性。再分析苍鹰和松鼠所给意见的不同之处,帮助小学生理解青蛙看海这个故事的内涵。促进小学生多多建立属于自己的可以完成的小目标,逐渐完成大目标,改变“一口吃一个胖子”“快捷成功”的想法。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的方法,解决教学难点,落实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中有的描写较为抽象、复杂,在学生初次阅读时难以理解这些描写所要表达的感悟。教师利用情形创设的方式,借助教具、实物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工具,帮助小学生营造更加直观、生动的语文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文学习体验,快速学懂课文,了解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像《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其中“粗布衣”“石头房”“舂米推磨”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易理解,教师利用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勾践之苦,吸收其中“大丈夫能屈能伸”“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的共同实现。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找到德育的切入点,渗透具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能够帮助小学生正确拒绝身边的诱惑,抵御不良习惯。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走出生活误区,避免陷入学习陷阱,才能让德育功能快速显现出来。教师在强化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同时,要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因素,将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转移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利用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提出适应生活与学习活动建议,有助于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个人成长观念。

比如,在讲解《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文章故事有关于诚信与守规则,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选择“说谎”问题,利用阅读文章的讲解让学生分享说谎经历,促进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观念。用一节语文课,帮助学生推翻头脑中错误的道德观点,有助于语文教学意义的扩大。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促进语文教学与德育融为一体,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更能促进语文知识的全面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个人人格,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促进育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德育小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小学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