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

2017-03-23 23:52迟晓雪义如格勒图赵育国呼斯勒高显颖
草原与草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饲草料饲草

迟晓雪,义如格勒图,赵育国,呼斯勒,高显颖

(1.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内蒙古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

迟晓雪1,义如格勒图1,赵育国2,呼斯勒1,高显颖1

(1.呼伦贝尔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2.呼伦贝尔市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文章分析了呼伦贝尔草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在人工草地面积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发展草产业带动畜牧业发展提出新思路。

呼伦贝尔;牧草产业;发展分析

1 草产业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在国家、自治区草原保护建设政策和项目的引导和支持下,尤其是2011年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牧草良种补贴项目”和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呼伦贝尔市牧草产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1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地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据统计,2016年呼伦贝尔市人工饲草地建设面积30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64万亩,多年生牧草新建面积15万亩,补播种草69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152万亩。人工草地种植结构逐步优化,苜蓿种植比例明显增加。一是以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稳步增长。2012年在国家启动“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的同时,自治区实施了“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推动了呼伦贝尔市苜蓿产业的发展。目前,呼伦贝尔市苜蓿人工草地面积近30万亩。从总体上看,相对集中种植的3 000亩苜蓿有38个片区,形成了以农垦集团、鄂温克旗、额尔古纳为核心的苜蓿种植区,有效缓解了优质蛋白饲料短缺的局面,促进了草产业发展。二是青饲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6年种植青饲玉米150万亩,产量在300万吨以上,其中青贮下窖占30%,青干储占70%。今年由于遇到严重旱灾,农区将青饲玉米销往牧区,即减少了农民损失,又缓解了牧区缺饲料问题。三是天然草场生态保护得到改善。这几年在国家禁牧和草畜平衡补奖政策引领下,加之雨水条件较好,整体亩产干草有所上升,据统计,呼伦贝尔市天然草原核心区,亩产干草达100公斤以上。常年全市打贮草达130万吨左右,前两年在雨水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打草量均已突破了150万吨,并向周边地区和外地销售剩余的饲草达到50万吨。

呼伦贝尔市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天然草、苜蓿草、青贮玉米三大主导产品类型和以青干草、青贮、草颗粒(块)、鲜草及种子五大类草产品为支撑的草产业发展格局。

1.2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呼伦贝尔市将牧草种子纳入畜牧种业发展目标,牧草种子工程的实施是实现草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草产业化综合水平的重要举措,为增加草牧业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强适应性强的呼伦贝尔杂花苜蓿、黄花苜蓿等本地培育的优质苜蓿原种基地建设。在鄂温克旗、陈巴尔虎旗、阿荣旗、扎兰屯市等适宜地区落实苜蓿原种基地2.23万亩,预计产杂花苜蓿种子25万公斤。提升了呼伦贝尔市优质苜蓿种子的生产能力,缓解高纬度地区苜蓿种子紧缺的状况。

1.3草产业生产销售企业发展较快

目前,呼伦贝尔市本地草产品开发和加工企业有呼伦贝尔英伦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呼伦贝尔腾格里草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呼伦贝尔辉腾畜牧业发展公司和鄂温克绿禾草业有限公司、阳波畜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域外大型牧草企业蒙草生态、草都等也已在呼伦贝尔市牧区布局,呼伦贝尔市的草产业育种、生产、加工、销售链已现雏形。

1.4饲草储备能力不断增强

近两年,市政府主导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后续产业扶持资金中安排1.056亿元,用于饲草料储备库建设,并重点向传统牧业旗倾斜,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饲草料储备库,面积在1 000平米的饲草料储备库达176座,牧区苏木级全覆盖,嘎查级90%以上都实现了饲草储备能力,应急储备饲草能力在20万吨以上。

2 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传统靠天养畜观念根深蒂固,科学养畜水平低

传统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观念根深蒂固,要想改变非常困难。根据调查,呼伦贝尔鄂温克旗阳波畜牧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起共种植苜蓿1.2万亩,亩产约500公斤,年产约6 000吨,考虑到外销成本高,希望在当地牧户销售,但牧民对苜蓿草不接受,认为价格比天然牧草高,阳波公司采用免费试用的方式,但牧民试用后购买欲还是不强。其主要有原因是在于苜蓿草价格是平年天然牧草价格3~5倍,再加上普通牧民对苜蓿草的优良特性认识不足,使得苜蓿在当地牧户不受青睐。

2.2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草原生态环境是草产业发展的基础,草原受气温、降雨量等因素影响明显,草原抵御自然影响能力较弱,草原生态环境依然脆弱,2016年呼伦贝尔市遭遇严重干旱,牧区牧草产量不足往年的一半,饲草不足导致牲畜越冬度春成本成倍增加,牲畜不得已大面积出栏,成交价格大幅降低,牧民损失严重。一方面外购饲草,一方面加紧出栏,保证基础母畜和必要的种公畜安全越冬春,但外调饲草路途远成本高,政府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开通牧民贷款绿色通道,大额度的贷款养畜致使普通的牧户难以承受,畜牧业发展似乎陷入了瓶颈,拥有上亿亩天然草原的呼伦贝尔在大旱面前显得很脆弱,这是对畜牧业发展敲响的警钟。虽然,通过草原补奖政策落实、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草原退化沙化的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但个别地区草原超载过牧现象还时有发生,草牧场流转后掠夺式经营问题存在,对草原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3打草方式不合理

科学的打草方法是提高草原利用率,保证草原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有些地区天然打草场年年打草不休闲,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造成草的营养成分逐年降低。同时违背牧草自然生长规律打草,提前打草时间,不采用科学的带状轮休轮割制打草,致使草场退化,产草量下降。

2.4饲草浪费较为严重,年季间供应极其不平衡

一是牧户存在丰年浪费牧草,2013-2015年,雨水充沛,饲草储备过剩,牧户除了储足自用饲草外,还有大量剩余,丰年剩余饲草大部分露天储存,损失量占到10%以上。欠年投入资金购草的现象,2016年,遭遇严重干旱,饲草严重短缺,年季间饲草供应极其不平衡。二是牧民普遍缺乏长草短喂、饲料粉碎、草料搭配的科学饲养经验,造成了较大的饲草料资源浪费。

2.5产业化水平偏低

一是呼伦贝尔市草产业虽已逐渐起步发展,但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龙头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经营和专业化生产,草粉、草颗粒、草块深加工以及添加各类营养元素的科学配方饲草料生产较少。三是草产品生产者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造成田间管理不到位,刈割时间不准,晾晒时间过长,柔嫩部分脱落,使草产品产量和质量降低。四是草产品市场化程度低,草交易市场不够健全,网络销售、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到位。

2.6饲料种植比例过低

2016年,呼伦贝尔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 388.3万亩,经济作物301.2万亩,饲料作物94.3万亩,粮经饲比为85.8∶10.8∶3.4。按照藏粮于地,引草入田,改良土壤,提高地利和有机质的总要求,结合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化,积极推进人工种草工程,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实现人工种草100万亩。进一步扩大全珠玉米饲料的种植,实现粮经饲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3 草产业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

3.1发展人工草地应以农牧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带动畜牧业发展为目标

呼伦贝尔属高寒高纬度地区,苜蓿每年可以刈割两茬,亩产约500公斤,而赤峰、河北等地苜蓿每年可以刈割3-4茬,亩产可达700-1 000公斤,若从市场前景来讲,并无竞争优势。发展苜蓿产业应以调整地方农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为目标。建立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的优势苜蓿带生产苜蓿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做好苜蓿产业与畜牧业的对接和实现种养结合,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好的产品,才能提高种植效益。与工业产品相比,苜蓿产品的运输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运输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种植企业的收益。只种植苜蓿卖草而不关心畜牧养殖,就很难有较好的收益。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有学者提出“为养而种,为牧而农”,无疑把畜牧业发展放到了极其重要位置,表明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决心。受经济发展水平驱动,人们对草食动物的需求逐渐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是要吃好。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草牧业”这一概念,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这是符合中国国情,改善民生的根本举措。畜牧业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度重视人工草地发展,如加拿大天然草原1 530万hm2,人工草地1 240万hm2,新西兰可利用草地面积1 333万hm2,人工草地1 000多万hm2,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比例近1∶1。尽管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如此之大,但大部分人工草地主要用于发展当地畜牧业,小部分出口国外,美国90%以上的牧草以农(牧)场家畜自用为主,仅10%左右的牧草作为商品草进行销售,约2.5%的牧草用于出口〔1~3〕。因中国属出口型国家,货船返港多是空船,所以苜蓿从美国运往中国运输费很低,甚至低于国内之间的运输费〔1〕。尽管有如此优势,但美国出口苜蓿份额也是如此之小,人工草地发展的趋势是以农牧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带动畜牧业发展为目标,这也是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借鉴。将苜蓿优势产业带建设与畜牧业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是降低苜蓿产品到达需求手中所需的费用,提高苜蓿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3.2转变传统靠天养畜观念,推广示范是关键、价格亲民是基础

推广应用人工草地,有效利用草产业推动畜牧业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奶牛养殖场和大型的合作社进行示范推广应用,在奶牛场户中推广以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提高当地奶牛养殖厂对苜蓿的使用率及普及率,提高当地奶业生产质量及生产水平,示范带动周边牧民对苜蓿的认知度。第二饲草种植企业也要转变观念,转变苜蓿是饲草中的“奢侈品”的观念,苜蓿虽然蛋白含量是天然牧草的近三倍,但目前国际上评价牧草品质是通常用相对饲用价值(RFV),而RFV是基于牧草的ADF和NDF计算得来的,虽然此法评价饲草品质有不足之处,每年也有新的饲料分析法出台,但饲草品质评价不仅仅是由蛋白含量决定是一定的〔4~6〕。随着人工草地种植面积的加大,苜蓿的价格会慢慢趋于平价,这是牧民接受的基础,也是发达畜牧业发展的必然。应把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渐转变成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把规模养殖场和农牧民带到科学养畜之路。

3.3产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

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种经营模式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因此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由于中国的农业用地属集体所有,因此形成了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生产为特征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由于集中连片种植的少,靠人工收割和匝捆,农民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产品的技术、需求信息成本高,流通成本高,种植效益低,产品质量和均一性差,很难达到市场对产品的要求〔1,7,8〕。近年来,通过政府支持,一些大的苜蓿种植企业尝试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种植合作社等方式,并在种植管理技术等方面提供服务,既提高了产业化水平和企业收益,也提高了收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

3.4苜蓿产业发展应与饲草储备、加工配套设施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以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除了满足欠年饲草需求,更多的应该考虑到平年和丰年饲草的出路,防止资源性产品过剩造成价格迅速下降带来的冲击。虽然近几年呼伦贝尔市加大投入力度,增加饲草储备库建设,特别是应急饲草储备库建设,但在丰年和欠年依然收效甚微。应继续加大防灾应急饲草库数量建设力度,有效改变丰年浪费、欠年短缺的饲草生产不良循环现象。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建立“饲草储备银行”,把丰年饲草进行储备,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收取一定的饲草储备金,以达到平衡丰欠年饲草需求,同时申请建立饲草加工企业,积极引进现代化的饲草料加工设备,建立饲草料加工贸易企业,把剩余的饲草料加工成草饼和草颗粒,便于储存和运输,以市场化运作,拉长饲草产业链条,从而达到平衡丰欠年的储草量,稳定本地畜牧业,同时向其它地区运送优质的天然有机牧草。

〔1〕张英俊等,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84 Zhang Yingjun,etal.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M〕.China Agriculture Press,2015:84

〔2〕SarzeaudP,PflimlinA,PerrotC,et al.2008.Diversity of beef farming systems andgrassland use in Europe.Grassland Science in Europe,13:693-706

〔3〕StypinskiP,HejdukS,SvobodaM,et al.2009.Development,current stateand changes in grassland in the past year〔J〕.Grassland Science in Europe,14:1-11

〔4〕张军,陈有才等.不同刈割高度的两种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畜牧与兽医,2016,48(5):73-75 Zhang Jun,ChenYoucai,etal.Analysis of two kinds of forage nutritive and feeding value of different cutting height〔J〕.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2016,48(5):73-75

〔5〕陈玲玲,乌艳红等.主要栽培牧草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J〕.饲料研究,2013(2):74-76 Chen Lingling,WuYanhong,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ain cultivated forage feeding value〔J〕.Feed research, 2013(2):74-76

〔6〕年芳,高寒草地部分牧草和灌木饲用价值的评定与方法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2002 NianFang,Study on the evaluation and method of alpine grassland grazing andShrub Forage Value of the part〔J〕.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02

〔7〕陈连芳,中国苜蓿草市场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乳业,2013(1):32-33 Chen LianFang,Analy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Alfalfa market in China〔J〕.China Dairy,2013(1):32-33

〔8〕韩清芳,贾志宽,王俊鹏,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草业科学,2005,22(3):22-25 Han QingFang,JiaZhikuan,WangJunPeng,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alfalfa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J〕.Grassland Science.2005,22(3):22-25

S-1

C

2095—5952(2017)03—0011—04

2017-01-10

迟晓雪(1986- ),女,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作,E-mail:chixiaoxue.333@163.com。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市饲草料饲草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卡伦敖包清理
丰收会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清丰县奶牛饲草料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城市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