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采用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

2017-03-23 20:47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知溪小学梁绍领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丘车夫鲁迅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知溪小学 梁绍领

如何采用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

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知溪小学 梁绍领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学情,采取递进式的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 学情 清障 重点 巩固感悟 诵读

诵读是古人十分推崇的读书方式,为传统的私塾教育所采用。在当下的语文学习中,“多读书”已成为老师们的共识,但如何让小学生走进文本,读出内涵,还需要我们多尝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学情,采取切实可行的阅读策略,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简单高效。

一、清障式阅读

阅读理解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扫清文字障碍,结合课文中的注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再有读不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把正确的字音标注在课文里。消灭了不认识的字,掌握了停顿,同学们才可以较通顺地把课文读出来,才可以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识记生字的字形,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开始我们要鼓励学生自由读,不刻意强调朗读速度,给他们较充分地熟悉课文的时间。接着鼓励学生读给同学们听,我们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出他的优缺点,让同学们借鉴吸收或引以为戒。

比如,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倒数第二自然段:“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我先让同学们勾画带注音的词语,横贯、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还有同学们容易读错的字,比如“犹如”的“犹”,“飞奔”的“奔”,让同学们查字典,把正确的读音标注在课文上。接着让学生朗读这些词语,读上几遍就比较熟悉了,然后再通读整个自然段,在朗读课文中记忆字音,在消灭阅读障碍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二、重点式阅读

阅读课文绝不是蜻蜓点水,要透过语言文字,读出文字的意思,读出文字的内涵,为此,不要像小和尚念书一样,有口无心,要反复品味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抓住要点,字斟句酌,感悟其中蕴含的东西。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诵读、听读、评读和背诵,从阅读能力、听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1.抓住重点词语去感悟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引导学生从关键词生发开去,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去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去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比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谈碰壁”一段如此写到:“‘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要理解这句话,关键要理解“四周黑洞洞的”和“碰壁”两个词语。鲁迅先生说“四周黑洞洞的”,不是因为下雨下雪,天色不好;不是因为是夜晚,漆黑一片。这种黑暗,是政治上的黑暗,是指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是说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明,老百姓一点儿自由也没有。“碰壁”,也不是说天黑看不到路,鲁迅先生不小心,把鼻子碰扁了。这里是说鲁迅先生和黑暗势力在作斗争,受到了迫害,受到了打击,受到了挫折。透过这些词语,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态度。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奋不顾身的斗士,他在用自己的笔,像投枪一样的笔,狠狠地向黑暗势力投去,这是血的战斗,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再有,“救助车夫”一段这样写到:“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去,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出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脚里的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其中,有一系列的动作,“扶、蹲、半跪、拿、夹、拿、洗、敷、扎”,这些动作准确描写了鲁迅兄弟俩救治受伤车夫的情景。鲁迅兄弟俩和车夫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亲戚,不是朋友,但他们对车夫关爱有加,亲如兄弟,这说明了什么?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深的爱。

朗读这两部分,我们要根据具体内容,读出对旧势力的痛恨,读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理解了这些词语,才能读得感情充沛,读得有声有色,读得淋漓尽致。

2.抓住优美的语句去感悟

一篇优秀的文章,都会有优美的段落,优美的语句。我们要抓住这些,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去欣赏优美的画面,去学习优秀的表达方法。

比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这一部分:“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段话语言简洁,如诗似画。你看,草原多么广阔呀!到处都是绿的,一点儿也不模糊。草原上高低起伏,小丘也是绿的呀!草原上的羊群,就像白色的大花镶嵌在绿毯一般的草原上,我看到的是草原么?简直就是一幅中国画呀!那绿色都要流下来了,都要流到天边去了。在作者的眼中,草原就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真的美不胜收!为什么?因为他太喜欢草原了。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作者忍不住还要高歌一曲呢!作者采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给文章增色不少。

学习这一段话,我注重让学生诵读,读出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读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诵读这一段话,简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我要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这些优美的语言还原成一幅幅绚丽的图画。让他们熟读成诵,一个个熟记在心。

三、巩固式阅读

巩固式阅读,就是让小学生反复诵读。让小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课文。诵读,可以是老师指定的篇目或片段,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喜欢的篇目或片段。不仅在课上诵读,还要在课下去诵读,要把诵读当做一件终身大事。诵读的魅力,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体验的,诵读是最简单的阅读方法,也是最重要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课的重要一环,是需要小学生静下心来做的。阅读,要循序渐进,不急不躁;要遵循规律,研究技巧;要坚持始终,悟情悟道。阅读,是小学生采撷知识、个性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万万不可忽视。

【1】李希贵.学生第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李虹霞.创造一间幸福教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6)

首先要扫清语言障碍,再就是要抓住关键语句或段落开展有重点的阅读,最后要强化诵读,巩固阅读成果。

猜你喜欢
小丘车夫鲁迅
“学教评”一体化:把握评价导向,把脉阅读教学
晏子的车夫
鲁迅,好可爱一爹
人力车夫
胡适笔下的“人力车夫”
森林商店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加速度降落
你是第几个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