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一佛一道一疯僧

2017-03-25 01:54☉幸
家庭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照壁天台县天台山

☉幸 鹏

天台山:一佛一道一疯僧

☉幸 鹏

台州在浙江。台州有个天台县。天台县有个天台山。台州和天台里的“台”字,都念“tāi”(音胎)。 台州因天台山得名。而天台山得名则因上应28星宿之“台宿”得名。古人做事大多乐意符合天相,此乃大吉,或是上天之意。虽然古人的意思今人参悟不透,但从流传下来的名字便知天台山自古就是不寻常之所。

天台有茶,是中华茶道的重要起源,流传日本,形成后来的日本茶道;

天台有药,名为乌药,是著名的“长生不老药”;

天台有佛,是第一个汉传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天台有道,道教南宗正统发源于此;

天台有僧,济公大和尚名震天下,老家天台;

天台有仙,和合二仙文化孕育之所,寒山、拾得谁人不晓?

汉代葛玄在天台山采药炼仙丹,王羲之在天台山求法于白云道长,和天台有关的名人多得不寻常。当然不寻常,否则著名的徐霞客才不会一连三次来到这里,写下两篇文章,《徐霞客游记》里第一篇便是《游天台山日记》。

1400年风雨国清寺

声名赫赫的国清寺,始于隋代。国清寺建于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创立者为智者大师。大师生平造寺36所,入灭(圆寂)后,晋王——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依其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建佛刹,定名“国清寺”。这名字一叫就是1400多年。

千年历史,风云变幻,政权更迭,从唐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几度毁于兵火,摧于风暴,屡毁屡建,屡建屡毁。到20世纪60年代动荡时期,国清寺又一次被毁,直到1973年,周恩来总理下令敦促在两年完成国清寺修复,并拨款30万元,从北京调运大量珍贵的佛像、法器到该寺。1984年重新复办了天台宗佛学研究社(如今的天台山佛学院),国清寺复又辉煌。

走到木鱼山下,便近国清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溪水,溪水盘一片农田生机勃勃,远可见隋塔。隋塔是国清寺的标志性建筑,此塔六面九级,高近60米,原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塔内有《法华经》石刻碑和线刻佛像石碑,现已移入国清寺内三圣殿的东西厢房,镶嵌在墙上加以保护。

隋塔不远处,有过街式的亭子名为寒拾亭,是为了纪念唐代在国清寺隐修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而命名的。寒拾亭的前后亭额上分别题写“五峰胜境”和“万松源处”。拾得亭畔,红花绿树,小桥流水,美得像幅画。

见绿树黄墙,上写“隋代古刹”4个大字的照壁,便是国清寺到了。寺前有一石拱桥,叫“丰干桥”,是纪念丰干禅师而命名。历史上的丰干禅师与寒山、拾得二僧并成为“国清三隐”。据说名僧拾得就是丰干禅师在赤城山下“拾得”的。丰干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宋高僧传》或有记载。

走过丰干桥,绕过照壁,才见国清寺门。寺门向东开,藏在浓荫绿柳中,茂林修竹间,不绕过照壁是看不见的。古寺黄墙斑驳,色彩温和不失庄严,在参天古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净幽深。看门僧清瘦高挑,低眉垂目,谦逊有礼,颇有古寺风范。

远见国清寺三字,便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映入眼帘。石狮由整块汉白玉精雕而成,清代珍贵文物,1973年重修国清寺时,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从北京选送过来。

寺内香火鼎盛,游客众多,却不觉喧闹。寺内有古树无数,两株唐代香樟已逾千年,中有隋梅一株,更为珍贵。

寺院是礼佛的场所,是一处与尘世相对隔离、能纯洁心灵的场所。世俗中人剃度出家进入其中,按照佛教的方式生活与修行,对于真心学佛者,那是他们理想的精神乐园。

猜你喜欢
照壁天台县天台山
探访崇因寺残存一字琉璃照壁
灵秀俊逸的照壁山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寒山和合环线】
雨中寻访天台山
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照壁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竭诚铸关爱:记浙江省天台县关工委主任杨明教
3女孩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