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科学院派员参加“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2016年度项目进展交流会暨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2017-03-26 21:02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源区特邀科学院

长江科学院派员参加“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2016年度项目进展交流会暨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2017年1月8—10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西南河流源区径流变化和适应性利用”(以下简称“重大研究计划”)2016年度项目进展交流会暨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该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管理工作组、特邀专家和项目组。指导专家组由胡春宏院士、王光谦院士、张建云院士、王超院士、姚檀栋院士、郑春苗教授和倪广恒教授等组成;管理工作者主要由基金委工作人员组成;特邀专家为马洪琪院士、Ximing Cai教授、Chongxuan Liu教授以及云南水文局和西藏水文局的有关专家;项目组则为2015年和2016年获批的重点支持项目与培育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会议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2015年度重点支持项目进展汇报;第2部分为特邀报告;第3部分为2015年度培育项目进展汇报;第4部分为2015年度和2016年度所有项目研究进展的墙报展示。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周银军博士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王永强博士作为2016年度培育项目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分别进行了“澜沧江源区历史径流泥沙序列重构研究”和“澜沧江水资源利用机制研究”的墙报展示。

与会期间,长江科学院2位代表与多名参会学者就其中感兴趣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交流,也得到了项目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的进一步指导,这些都将促进长江科学院承担的相关项目的工作开展。

(摘自:长江水利科技网)

猜你喜欢
源区特邀科学院
特邀主编
本期特邀执行主编简介
受焦化影响的下风向城区臭氧污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特邀作品
安徽沿江地区早白垩世侵入岩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冬小麦蒸散源区代表性分析
特邀主编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