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及应用的研究
——以委属六所高校创新创业微信平台为例

2017-03-27 07:03吴家宝张子健侯庆秋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用户

■文/ 吴家宝 张子健 杜 婉 侯庆秋

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及应用的研究
——以委属六所高校创新创业微信平台为例

■文/ 吴家宝 张子健 杜 婉 侯庆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近几年的经济水平正在进行着全面提升。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地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们国家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及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而各种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与各种APP的上线,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乐趣。微信作为一种现阶段常见的聊天软件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普及。藉此,本文立足于委属六所高校创新创业微信平台为例,对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及应用进行了研究。

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平台应用

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在步入21世纪之后,综合国力有了全面的提升。信息化时代在给各个领域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与“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方式。各种APP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交流与交友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微信作为一个新型的交流平台,一经出现便得以迅速地普及,并且在短时间内拥有较大的用户量。因此,对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及应用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研究的意义

微信是一种现阶段较为普遍的社交软件,自2011年上线以来,便很快地占据了社交软件市场。成为了众多社交软件的新宠。就微信本身而言,其并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社交软件,在其内部还存在着一些其它类型的公共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等。这些功能的使用量都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对其进行深究我们将会发现,这种“不正常”使用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用户的体验行为决定的。而研究微信平台对于用户的影响因素不仅仅是软件运营商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也是微信公众号上面各个团队需要考虑的问题[1]。

用户体验指的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感受。虽然每一个人的审美及本身爱好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且这种主观感受也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却可以通过寻找其共性,来实现这种差异化的通用性。微信用户体验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微信用户的心理,是促进微信平台更好发展的方法之一[2]。

2.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研究

为更好地研究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并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应用微信,委属六所高校在原有的独立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微信创新创业平台。藉此,本文将会以委属六所建立的统一高校创新创业微信平台为例,基于民族高校校园环境,随机选择了2014年-2015年12月份的520名学生样本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生样本人数为312人,占样本人数的60%。女生样本人数为208人,占样本人数的40%。研究的主要形式为问卷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微信使用的时间、阅读微信推文的数量、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时间、阅读公众号的内容等。以上几大调研方向的选择,基本包括了常见的微信使用方面,接下来,笔者将会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的使用时间与阅读意向的数据信息,分析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

2.1 微信使用的时间

微信的使用时间将会直接决定微信平台的整体使用情况,并且微信的使用时间将会从侧面对用户的体验行为做出表征。而简单地来说,用户对于微信的使用时间越长,则用户的体验效果越好。在对52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对其数据进行总结得知,使用时间在一小时以下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7.69%,在五小时以上的占了28.85%。这一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微信使用时间集中于一小时以上。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微信在其生活中占有的比重还是蛮大的。而微信的用户体验虽然不能说是极好,但是也可以界定为优秀。

2.2 阅读微信推文的数量

在阅读微信推文的数量调查当中,有46.15%的学生每天的推文阅读数量在1-3篇。这一比重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而从这一数据当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于推文的阅读量并不大,一方面可能是时间与习惯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推文质量与类型的问题。

2.3 什么时间阅读微信公众号

在阅读微信公众号的时间调查当中,我们将其系统划分为七个时间段。在这七个时间段当中,大部分学生的阅读时间集中于20:00-00:00。而这也就表示了学生用户体验集中于这一个时间,那么微信平台的内容更新时间就可以按照这一数据进行调整。

2.4 阅读哪些公众号的文章

对于阅读哪些公众号文章的研究对于用户体验的发掘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这将会是用户体验的直接反应。本文立足于委属六所高校创新创业微信平台之上,对于学生阅读哪些公众号的文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因为标题吸引人而产生阅读兴趣的比例占了82.69%,逐条去看的仅有5.77%。笔者分析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微信及其它APP在移动终端的作用之下只可以显示文章的标题。另一方面是因为要浏览的信息过多,一个一个地仔细浏览显然是不可能的,加之学生的时间并不多,所要处理的生活琐事及其它外部环境因素致使其更加习惯于通过标题判断阅读[3]。

表一 公众号的文章阅读种类

3.民族高校微信平台应用的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开放性与实时性,笔者认为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想要创业的学生来说,微信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平台。为了使微信平台可以更好地被应用,则应该基于用户体验行为对订阅号与公众号等其它公众平台进行设计。

3.1 创业平台的应用研究

无论是哪种开放性的平台首先涉及到用户体验的就是版面。例如其中的界面颜色、版式、画风、基本内容等,都是增加用户体验极为重要的环节。并且要想使微信平台更好地受到社会各界或是学校群体的关注,这些方面将会是基础。例如,对于版式是否只使用含有民族特色图片或少数民族文字的排版。首先对于版面来说,创业平台的版面应该具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并且其基本格式应该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在公众平台的首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元素:创业基地的名称、基本业务内容与服务内容,团队或是集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常说的口号、内部的文化、团队规模等。对于一些正在招揽人才的新平台,还应该具有明显的招聘意向与联系方式。其次,对于平台内部所要更新的内容来说,其文章标题应该善于设置悬念,立足于学生本位思想,选择学生喜欢与关心的字眼。再次,对于文章的更新时间结合本文以上基本行为论述来说,应该集中于晚上8.00之后,而为了更好地扩大宣传范围,可以在校园的论坛或是其他公共平台之上进行宣传,或是借助于其他已经成功的校园创业平台与非创业平台进行介绍,从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3.2 非创业平台的应用研究

对于非创业平台的应用,其一些基本的内容在此将不做过多的概述,与创业平台的应用基本方法相近。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差异,那就是,创业平台的版式或是内容将会趋近于规范化与科学化,而非创业平台,类似于一些兴趣爱好的微信平台则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但是在应用过程当中也应该注意个性的设计内容应该与主题相互连接,并且要注意设计的影响,不能过度得恐怖与血腥,不能带有明显的低俗词汇,无论是哪种个性平台都应该以传播正能量为主。例如恐怖平台的内容与图片没有必要一味地恐怖与血腥。Q版的恶魔将会更加容易被接受[5]。

4.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正在不断地改变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移动终端的普及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随着微信的不断更新,其内部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完善,并且逐渐地变得更加适应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对民族高校微信平台用户体验行为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当然论文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论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微信的作用

[1]周帅阁. 体育院校大学生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信息状况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

[2]季海菊.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王芳.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在微信上的传播模式初探.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安徽省第七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12.

[4]白波. 高校图书馆微信用户接受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5.

[5]吴越. 青年用户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G434

A

1671-0134(2017)12-106-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7.01.031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用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微信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