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女性创业帮扶机制研究∗

2017-03-27 21:14范一斐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杭州市

◎ 范一斐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全球有32%~39%的私有企业为女性所拥有,女性创业者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全球创业观察 (GEM)每年发布的创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创业者增加的速度令人吃惊,一个崭新的 “她时代”正在崛起。

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让杭州站上了世界的舞台。峰会达成了包括二十国集团 《创新行动计划》 《妇女会议公报》等在内的重要成果,多次强调要支持女性通过创新、创业对就业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创业女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调查显示,2015年,全球仅有15个国际女性创业组织,全球只有5%的知名企业由女性担任CEO。GEM报告显示,创业女性未能获得充分的权利或支持以投入创业活动中,原因可能涉及文化、社会态度、可获得资源和机会等各方面。2016年《二十国集团妇女会议 (W20)公报》指出,性别包容和性别平等是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必不可少的要素。后峰会时期,如何引导杭州创业女性抓住机遇,顺应趋势,实践峰会形成的共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需要充分认识到女性的巨大潜力,为女性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社会态度改变,提供培训、支持和鼓励女性创业的政策,改善社会的包容性,推动女性创业的发展,并关注如何为创业女性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

一 杭州女性创业的现状

杭州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浙江省的政治中心,是一座有着肥沃创业土壤的城市。中国 (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建立,为杭州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极大地激发了杭州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增强了全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两个国家战略支持让政策叠加形成1+1>2的优势,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更大的空间,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

(一)杭州创业女性的基本情况

杭州是女性创业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女性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和能力也较高。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浙江省近90万家企业中,女性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等企业高管的达38万家,占42.2%,越来越多的女企业家跻身 “风云浙商”“风云杭商”行列,成为领军人物。但和男性主导的企业相比,女性创办的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占领先地位的不多。大部分创业女性对自己的工作状态比较满意,认为自己能胜任本企业的领导工作,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还是会继续选择创业之路。

杭州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意向调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创业主要涉及文化创意、电子商务、贸易等产业,行业分布逐步扩展。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不强,与男性相比,女大学生更安于现状,怕承担风险,怕吃苦受累,更难迈出创业的第一步,而创业资金、创业项目、创业团队对她们来说更难形成集群效应。此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家长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独生女儿自主创业,这也压制了女大学生创业的热情。总体来说,相比其他几类女性创业群体,女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潜力还有待开发。

(二)杭州女性创业的障碍

W20公报指出,与男性相比,女性创业时在获得土地、资金、信贷、市场和其他生产资源方面依然面临更多障碍。女企业家难以获取必要的市场信息和金融信息、经营技能等服务支持。杭州市妇联课题组曾对杭州女性创业者开展个案访谈与问卷调查,在被问及 “女性创业的劣势在哪里”时,几乎所有的女性创业者都提到了市场被男性垄断。社会以较为苛刻的评判标准评价女性,对女性创业者有着 “妖魔化”的刻板印象,女领导的个性关键词常常包括强势、较真、记仇、敏感、缺乏魄力……要扭转这些印象极为不易,女性往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女性在创业中遇到有意无意的性别歧视几乎不可避免。“除了与他人正常竞争,我还需要强大的内心,时时面对因性别而带来的挫败。”一位IT孵化器管理企业的创业女性这样说。信息、资金、社会网络、技术等创业所需的一些资源对女性来说更难获得。其产生原因是落后的性别文化,这是传统社会为女性创业者设下的 “玻璃天花板”。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家庭、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值大大提高,要求她们在家庭和社会职场中全面协调发展。对于创业女性而言,无法协调、转换 “社会角色”与 “家庭角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冲突给她们的身心、事业、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都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几乎所有的创业女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事业与家庭问题。女性的家庭负担重于男性,“如果家庭没有管好,女人就是失败的”这样的传统主流思想依然压制着现代女性。即使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创业过程中,也会因照顾不好家庭而心怀愧疚。女性这种多重角色的冲突和矛盾随着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尖锐,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她们的创业热情。国内外大量关于女性创业的研究文献中也常常会提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除了创业女性共同面对的困难,在早期创业活动阶段的女性更是困惑重重。杭州市妇联开展的针对这一人群的调查显示,首先,76%的女性认为资金短缺是其创业的主要困难之一。新创业者的个人能力相对有限,交际范围较窄,很难顺利地筹措到资金。其次,大部分早期创业者缺少企业管理经验和社会经验,不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而创业女性必须过好的第一关就是选择一个既适合自己又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再次,好的合作伙伴非常难寻,很难遇到志同道合、完美搭配的创业团队。在实施创业的过程中,60%的女性表示对杭州市促进创业的相关政策 “不了解”,20%的女性表示 “了解一点”,“非常了解”和 “比较了解”的仅占20%。最后,20%的创业女大学生表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性别歧视,表现为合伙人、家人和社会对女性的不信任。

(三)杭州女性对创业帮扶的需求

麦肯锡2010年报告 《女性至关重要:亚洲视角》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双重负担”现象 (女性兼顾工作与家庭)、缺乏照顾家庭的公共政策、没有女性的角色典范是阻碍女性走向领导高层排名前三位的原因[1]。可见,营造适合女性创业的环境、制定有助于女性照顾家庭的公共政策以及树立更多优秀创业女性典型是女性对创业帮扶的三大需求。

杭州市妇联的调查显示,创业女性最希望获得的创业相关服务是 “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92%)、“专业培训”(54%),以及 “开展年轻创业者座谈”“提供成功者创业指导”“举办高端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86%的女性表示创业前最好能参加创业指导培训,培训形式首选 “面对面咨询”,其次为 “集中培训”,少数选择 “网络指导” “电话指导”。需要的创业指导课程内容依次为人际沟通技巧、创业政策辅导、创业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心理辅导、市场营销、成功者现身说法等。

二 杭州市帮扶女性创业情况

在 “互联网+”时代,国务院出台支持发展 “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了新的平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在 “单独二孩”的政策背景下,女性面对的就业挑战日益严峻,更多女性放弃就业选择创业,随之而来的困难比男性更为艰辛。近年来,杭州市也做了不少努力,积极扶持女性创业。

(一)现有帮扶措施

1.积极营造适合女性创业的舆论环境

1995年中国正式将 “男女平等”纳入基本国策以来,杭州市妇联始终坚持通过各类媒体渠道宣传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15年,杭州市政府承诺将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融入政府决策中,并鼓励企业、社会加入 “他为她”行动中,展示了政府对性别平等的关注。优化女性创业的舆论环境,在媒体开辟专栏专版,宣传女性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推荐优秀女企业家成为政协委员,为创业女性发声。推荐创业女性获得 “全国三八红旗手”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充分展示了杭城创业女性的魅力风采。

2.开展分层培训提升创业技能

针对女大学生、农村创业女性和女企业家的差异性,杭州市妇联建立了多种不同层次的培训扶持体系。分析显示,创业培训使学员企业在收入提升、带动就业、改善创业条件、提升自信心等方面都显著受益,还对其他女性和学员企业所在地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

3.建立多重平台帮扶女性创业

杭州市妇联长期致力于搭建多维创业创富平台,先后建立杭州市女企业家协会、来料加工经纪人协会等创业女性交流平台。依托 “一半天”网站搭建杭州女性创业成果精品展示区、跨境电子商务体验区 “伊创客CLUB”,联合杭州君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长三角地区首个女性众创空间 “伊创荟”,为创业女性提供完整的创业服务体系。

4.引入社会资本谋求合作共赢

杭州市一直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促进女性创业能力提高的项目。由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 “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主要探讨互联网给商业世界和女性创业带来的机遇与发展空间,以及女性给未来社会和商业文明带来的改变。通过参加 “Vow” (誓愿)行动、高盛集团 “巾帼圆梦”计划等创业项目,优秀的创业女性获得了一个集知识、技能和社会资源整合于一体的平台,不少企业在加入项目后得以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了长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目前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W20公报指出,应支持创业精神,设立专门项目,帮助妇女克服创业障碍,通过贸易等方式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帮助妇女获取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为妇女提供相关培训以及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2]。在帮扶女性创业方面,杭州做了很多努力,但这并不代表帮扶工作已做到完美。事实上,和国外先进经验相比,杭州市对女性创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1.性别意识仍旧淡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

在中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虽然我们以为男女相当平等,甚至已经 “女强男弱”,但其实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媒体人缺乏性别平等自觉的观念,体现在传播内容里就是对女性的不尊重,传播到社会上就是对性别歧视的助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媒体在报道成功女性时,会给她们冠以 “女强人”的称号,并强调她们对家庭的歉疚;“妇孺皆知”这样明显带有女性歧视的词语经常会被用到……在男权仍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呼吁男女平等会被贴上 “女权主义”的标签,而媒体显然并不愿意与传统思想相对抗。

舆论对男女平等的宣传和对优秀创业女性的报道多集中在 “三八节”等特定时间,且由妇联主导,很少有其他部门参与支持,而妇联作为群众团体,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来支撑宣传战线长期作战,导致帮扶女性创业的舆论呼声一直较为微弱。尽管杭州市对帮扶女性创业做了许多努力,但总体来说,很多好的平台、好的活动鲜为人知,如 “一半天”网站搭建了来料加工网上接单平台,却很少有人使用。而杭州市妇联打造的 “伊创客CLUB”线下跨境电子商务体验区,虽然喝上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头口水,人流量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的宣传。

2.政策出台缺乏评估,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政府出台各类政策之前缺乏足够的性别平等评估,政策制定者在决策的过程中缺乏性别意识。从1997年联合国提出在政府层面将性别观念纳入决策主流至今已近20年,但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律政策顶层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尚未充分体现性别平等。如 “二孩”政策一经推出,便迅速带来了 “蝴蝶效应”,在相关政策配套不完善的情况下,女性在职场上的竞争力降低,让不少正处于事业奋斗期的创业女性陷入两难境地。

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看,在对女性创业扶持方面,政策制定相对滞后且约束效力较弱。有些是纸上谈兵,缺乏政策实践,虽然这一点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进步空间。另外,政策执行力有待提升,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无法普惠创业者。现有的政策评估也还停留在对单一政策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的检测上,或是对政府行为的检测上,很少涉及更深层面的政策影响的评估。

3.课程设计期待多样,跟踪反馈有待加强

从培训层面看,女性创业的培训基本由杭州市妇联重点牵头实施。对女大学生和下岗弱势群体更为关注,相应的投入、创业培训和政策设计力度也较大。对创业者来说,对政策了解不够充分、及时是创业过程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现如今关于创业的政策频繁出台,解读却跟不上节奏;技术日新月异,技能培训却跟不上步伐。对女性创业者的教育培训虽多,但大多只重视过程,对结果及后续跟进力度不够,针对性也不是特别强,培训所能带来的提升也有限。

在访谈杭州市女大学生创业训练营的学员时,她们对此次培训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提出了不少建议。如希望能增加后期跟进,建立QQ群、微信群实现长期交流;希望与投资人结对,增加企业管理、运营实战模拟、贷款流程等更实际的课程,获得更多的项目信息。还有学员提到,因为与学业冲突,很多课程无法参与,这也暴露了女大学生创业与学业之间的冲突问题。创业者如何处理好此类矛盾,是否应该在学业尚未完成时就开始创业,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各自为政参差不齐,缺乏机制未成系统

杭州市女企业家协会曾组织10余位中小微企业的女企业家代表参加由浙江省纪委行风评议检查组召开的座谈会。女企业家们通过切身体会和实际案例,既肯定了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也提出了希望进一步加大扶持女性创业力度、提高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流程等方面的期盼和要求。有几位女企业家在回忆自己创业贷款阶段遇到的坎坷时,禁不住潸然泪下,这说明女性在融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不少困难。

在杭州,社会对女性创业有着较高的包容度,各方也愿意为女性创业提供扶持,但除了杭州市妇联,其他组织对创业女性的帮扶都各自为政,时有时无,有的领域一片空白,有时又相互重复,培训、活动质量参差不齐,让创业女性无所适从,既想扩大人脉,多参与各类活动,又怕活动质量低下,白白浪费时间。对创业女性的帮扶,缺乏一个系统的机制。

三 建立杭州市女性创业帮扶机制

对于众多创业女性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后峰会时期,各种机会扑面而来,但又充满危机。互联网降低了创业的初始成本,却增大了企业盈利甚至存活的难度。目前在电商、微商领域,女性从业者数量虽然占了一定的优势,但相当多的女性只是开网店,她们没有长远的目标、冷静的分析,可能只是盲目地随波逐流,这还远未达到 “创业”的门槛。在 “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对女性创业的支持不仅是鼓励更多的女性加入创业行列,更重要的是帮助更多的女性企业存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这就需要有足够专业的团队,为创业女性提供专业的帮扶。

在我国,妇女联合会是党领导的群众团体,既承担党委政府布置的任务,也肩负公共组织的使命,扮演着广大妇女群众和党委政府之间 “中间人”的角色,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党的群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杭州市妇联更要站在科学前沿的角度,把握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对妇女带来的深刻影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群众优势,顺应妇女需求,牵头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女性创业帮扶机制,做好 “女性创业+”,打通媒体、政府、高校、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等维度,从营造舆论氛围、落实政府政策、连通高校资源、搭建交流平台、解决资金难题等方面 “多点开花”,激活女性的创业创新潜能,培育和孵化创业女性。

(一)女性创业+舆论,加强宣传,普惠创业女性

杭州市在倡导男女平等方面总的来说走在全国前列,但我们希望女性在社会舞台上的能见度更高,在社会经济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出彩机会,需要社会环境和公共舆论以更加友好的心态来拥抱女性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通道,媒体在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参与、树立模范榜样、监测环境风险以及匡扶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可在营造女性创业的舆论氛围方面有更大作为。

1.宣传男女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

真正实现性别平等的关键在于扭转对女性的刻板印象,重要的途径之一在于传播性别平等的正确信息。首先,媒体人应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在传播内容中摒弃封建落后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思想,真正使传播性别平等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其次,媒体应加强对社会性别歧视的监督。保持媒体力量对男女平等的价值认同和真正践行,揭露和鞭挞性别歧视的典型案例,承担起传播、渗透性别平等的文化、观念和内容的社会责任。最后,逐步改变以男性为主导的两性文化。更多地彰显女性在社会领域、公共领域的职业价值,而不仅仅是青春貌美、窈窕身材、生育功能等,要给予女性创业者更多的人文关怀。

2.树立更多的创业女性典范

发挥媒体传播公平与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充分肯定女性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中的价值和作用,倡导女性以为社会做贡献为荣,营造支持女性创业兴业、敢于创新的良好风尚,多出一些强调 “四自”精神的女性题材作品,提升女性活力和形象的社会影响力,引导社会文化朝着健康、公平、和谐的趋势发展。同时,建议政府适当增加宣传经费的投入,对有利于女性创业的政策、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受惠。

(二)女性创业+政策,优化制定,重视监控

有研究者认为,政府应制定专门支持女性创业的政策,实现对创业女性的扶持。而在查阅了大量国外案例,并采访了杭州市妇联两位对口女性创业部门负责人后总结认为,对女性创业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是必要的,但制定专门的政策,容易引发另一种不公平,并变相承认女性的弱势地位,不合适也非必要。建议从优化政策制定、强化政策执行、完善政策评估和监督等方面扶持女性创业。

1.优化政策制定

制定照顾家庭的公共政策,全面 “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创业成为不少女性的新选择。全国妇联已经在呼吁完善 “二孩”政策配套措施,发展0~3岁公共托幼设施,推行男女共享带薪育儿假。积极采取措施倡导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女性。有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在推行,以帮助女性去除家庭原因的劣势,为她们能与男性平等地参与创业活动创造条件。制定相关干预政策,鼓励女性进入创业领域,最大化重置创业领域内的女性资源。促进女性企业进入供应链。成为大型企业的供应商是女性企业打开市场的绝佳机会,建议政府要求大型企业发展多元化供应商,同等条件下对女性企业等特定团体有所倾斜,并给予供应链多元化的企业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供应链政策方面对女性所有企业予以支持,支持女性企业 “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的资源配置。

2.强化政策执行

创业扶持政策应具有连续性,要加大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相关政策的宣传指导力度,常设政策咨询中心,进企业提供指导服务;要在执行过程中强化服务意识,对区、县 (市)加强统一指导,重视性别平等,消除人为的限制和性别歧视,避免让好的政策成为 “橱窗里的风景”。

3.完善政策评估和监督

积极推动 “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在杭州全面落地,从源头上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将社会性别平等理念纳入决策主流,纳入法律和公共决策体系,消除政策因素对女性创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性别主流化纳入宏观经济政策,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纳入性别视角,开展并倡导性别预算。正确行使政策监控权,紧跟时代,及时向政府提出政策调整意见,适时提出有利于促进女性创业的建议。

(三)女性创业+培训,健全网络,注重跟踪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加快,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策略,利用信息化完成企业流程再造。在各类培训中,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培训可谓最具针对性,建议与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女性企业参加其供应商培训,鼓励有实力的女性企业成为其供应商,实力不足的,先成为二级供应商,在大型企业的引领下逐步提升企业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注重再学习、整体素质高是杭州市女企业家的特点之一。为她们不断地提供更高、更新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是当务之急。创业技能培训在课程设置上要更 “接地气”。目前,杭州市妇联关于女性创业的培训课程已较为丰富,培训对象涵盖女大学生、农村女性及女企业家。除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创业女性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外,建议从不同创业阶段女性的不同需求着手,健全女性创业培训网络,为其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支持。

1.针对创业起步期的女性

万事开头难,大部分女性在创业初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万众创业的环境下,创业者很容易迷失自己,可能在学习期间读过几本立志成功学或人物传记,便觉得成功之路可以复制,没有充分地考量便加入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中。其实,在创业领域存在大量的 “幸存者偏差”,对于刚起步的创业者来说,创业技能培训重点在于引导她们选择一个合适的创业方向。新创业者必须客观评估自己的创业内容,了解行业趋势,抓住市场需要,寻找到市场规模大、自己又擅长的项目。从职业背景上看,如果女性创业之前的职业背景与其所选择的创业领域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工作经验可以显著提高创业成功的机会,因此,鼓励新创业女性积累工作经验,侧重对她们商业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创业基地的作用,鼓励优秀的女企业家与新创业女性结对,在 “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创业。女企业家的人脉、经验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值得新创业者用心学习。

2.针对创业中期的女性

女性创办的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对于已有雏形的小微企业,创业技能扶持可以落在政策辅导上,探讨如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详细解读政府政策,引导创业女性用好政策,可以使其在创业道路上事半功倍。部分杭州女性在创业时,缺乏对经济形势、行业动向的研判,又不重视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容易走弯路,这时可由政府引导,为女性创业者提供战略咨询服务,智囊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

3.针对创业已较为成功的女性

目前已具规模的女性主导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白手起家的 “创一代”;另一类是从父辈接手企业的 “创二代”。无论哪一种,到这一阶段,创业女性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管理,以及如何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据成功创业女性的成长路径,建议探索怎样利用女性的才能和创新力培养更多的女性领袖,鼓励她们在业务上追求终身学习;加大对她们事迹的宣传,树立成为创业女性的成功典范,并引导她们更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成功女性创业者,杭州市女企业家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社会责任,为男女平等呼吁,为慈善事业助力,做新创业女性的导师,带领她们走过创业最艰难的时期。

除了个性化课程,在创业培训时也应该提供一些共性化培训,如指导创业女性掌握与家人的沟通技巧,以获得家庭更大程度的支持和理解;开设与时俱进的金融类课程,指导创业女性寻找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少走一些弯路;提供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增强法律意识,规避风险;为创业女性提供心理疏导,缓解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向国际组织吸取经验,在项目初期开展规范、严格的基线调查,在学员结业之后进行长期跟踪反馈。调查提供的数据可用以对培训项目的效果进行可靠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便于及时了解学员的创业动态,为她们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四)女性创业+平台,畅通渠道,多元合作

参加各类培训、会议和论坛是女性拓展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些平台,创业女性的社会网络逐渐由狭窄的家庭关系网络拓宽到朋友、同事、生意伙伴等家庭外关系网络,并进一步拓宽到行业协会、工商联、妇联等社团关系网络,也可以借机发现更多的创业机遇。

国际女性企业联盟是由全球多家知名跨国公司联合成立的国际性非营利组织,活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女性企业建立了与具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合作的机会,同时也为全球女性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助、共同成长的平台,提升了女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建议引入国际女性企业联盟的优质资源,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抓住创业中最关键也是最艰难的两个环节,让 “人才”与 “资本”无缝对接。

1.升级现有平台

在女性创业平台搭建方面,杭州市妇联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建议借助杭州人才和技术集聚的优势,在 “伊创客” “伊创荟”成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引入合作共建联盟,搭建科研院所、女科技人员与女企业家、农村女能手的产学研对接平台;整合服务女性创业的融资平台,多渠道帮助女性提高创业融资能力,降低贷款风险;建立服务对接机制,协调金融界提高初创期女性企业的债务融资及股本融资能力,并在持续落实女性创业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政策的基础上,争取建立扶持女性创业专项基金;鼓励女性企业参加行业展览会,并降低其参展成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女性创业服务领域,挖掘知识女性的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女性创新与企业发展、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本有效衔接。

2.畅通反馈渠道

作为妇女群众的 “代言人”,杭州市妇联应畅通渠道,让创业女性能及时反馈创业中面临的问题,并与她们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让政府了解企业的需要,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合适的协助。向政府展示女性是愿意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制造问题的。给予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来自政府或社会阻力的女性必要的关怀,并提供公关支持,以贴心的后续服务尽力消除她们的障碍。引领女性实现诚信经营、创新进取、跨界合作、反哺社会,助力智慧经济发展。发展妇女联合会和专业组织以及妇女基层组织,加大妇女组织参与、监督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力度。

3.善用社会资源

对于女性创业的扶持,政府或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单边作战,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是最有效的途径。高盛集团 “巾帼圆梦”项目为如何在中国支持创业女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尝试。该项目建立了多元合作的机制,在同类项目中相当罕见,引进和推动更多的类似计划,将有助于形成并发展出扶持女性创业的生态系统。正如高盛集团副董事长兼亚太区董事长马克·史华兹所强调的,高盛集团本身无法帮助女性建立企业,但通过 “巾帼圆梦”这样的项目,通过新的IFC信贷项目,很多的年轻中国女性获得了贷款,获得了帮助、指导,并找到了合适的渠道。杭州市妇联可利用自身优势,帮助更多的杭州女性创业者赢得此类项目支持。

(五)女性创业+互联网,勇当时代弄潮儿

在当前国际产业变革新趋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和商业模式创新浪潮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更加 “公开透明、平等分享”的创业新时代,也为女性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和无限可能。在互联网1.0的IT时代,各地政府顺应潮流,纷纷搭建网络平台,将线下工作拓展到线上服务,积极主动扶持女性创业。如今,杭州率先进入创新2.0的DT时代,互联网技术给女性创业带来的帮助不可估量。建议开展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和劳动权益影响的性别分析,实施有利于女性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创业就业的政策。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评估当前行业环境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创业女性进入高附加值或高成长性的行业中,以发挥她们的优势。

1.走入DT时代,享受 “数据红利”

数据是资源,是财富,在DT时代,“数据为王”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现实。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升了女性自身的发展能力和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为她们创业创新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数字差距也进一步制约了女性在数字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拉大了在劳动力市场参与和财富创造方面的性别差距,女性充分平等地参与数字经济仍面临障碍。为了让更多创业女性享受 “数据红利”,应倡导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精神,投资于提高女性参与数字经济的权能,鼓励公共和私有部门投资于女性领导的数字企业。建议联合阿里巴巴、网易等拥有大数据分析实力的企业以提供更多资源,并对创业女性进行数据分析培训,吸引女大学生、女科技人员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创业,掌握大数据应用,挖掘不同数据、事物之间的关联性,用大数据指导企业发展方向。

2.借势互联网金融,创新融资渠道

强化共创共享、共融共赢的创业创新战略思维和合作理念。通过调整监管框架,拓宽融资渠道,为处于早期创业阶段的女性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包括私人投资、非正式投资、天使投资、专项资金、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等。转变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由之前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银行贷款模式向更为便捷的融资方式转化。众筹、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民间银行等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风险隐患。因此,应同时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适时进行风险提示,引导创业女性避免融资过程中的 “雷区”。

3.利用跨境电商,拓展海外版图

在占尽跨境电商发展 “天时、地利、人和”的杭州,跨境电商已经形成了集聚效应。后峰会时期,杭州的知名度、影响力已大大提升,借此东风趁势而上,联合跨境电商综试办、高校、跨境电商企业等,探索网络化、实训式电子商务培养模式,对女大学生、创业女性、家庭成员等不同群体开展跨境电商、外贸领域技能等方面的公益培训,增加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培训课程,大力培养女性创业创新带头人,鼓励农村女能人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女性创富新空间,打造女性电商人才 “蓄水池”。鼓励创业女性 “走出去”,聚合社会智慧和创意,更新产品的设计研发,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引导她们突破跨境B2B业务上线经营,利用优势做大规模,将销售渠道拓展到海外。

近年来,杭州市走在 “互联网+”时代的前沿,杭州市女性的创业热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逐步提高,创业领域不断拓宽,但女性创业企业还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杭州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融资提供了保护和支持,对女性创业者来说有一定的帮助。但这并不代表杭州对女性创业扶持工作已做到完美,事实上,随着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杭州市对女性创业的帮扶力度还有待加大。课题组通过对女企业家、女大学生、市妇联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开展的访谈、问卷调查,结合杭州市整体创业环境、杭州市女性的创业情况及帮扶需求,分析杭州市政府目前帮扶措施的不足,并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女性创业帮扶机制。

G20峰会杭州公报指出,二十国集团支持采取有关政策,确保企业特别是女性领导的企业和中小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能从全球价值链中受益。 《创新行动计划》承诺采取促进创新的战略和政策,支持科技创新投资,支持科技创新技能培训 (包括为更多女性进入上述领域提供支持),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这些都为创业女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女性是促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这不仅关系其自身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GEM报告显示,女性创业者往往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她们在主观幸福感和工作-生活平衡度方面的分值很高。因此,鼓励更多优秀的女性人才投入创业活动,让创业活动有一个更为平衡的性别比例,不仅有助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营造和谐的 “工作-生活”氛围。当前创业领域尚有许多不利于女性发展的坚冰,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来打破。政府和社会对女性创业的日益重视将给予女性越来越多的机会,杭州的创业女性也必定会以满意的成绩回报社会,不辜负时代寄予的厚望。

注 释

[1] 麦肯锡公司:《女性至关重要: 亚洲视角》,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7708312783358.html。

[2] 《2016 年二十国集团妇女会议公报》, G20 峰会官网, http://www.g20.org/hywj/dncgwj/201606/t2016 0628_2343.html。

邓子娟:《国内近10年女性创业研究述评》,《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第1期。

葛美云、祝吉芳:《欧盟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女性创业发展的启迪——性别意识应纳入我国中小企业的决策之中》,《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胡怀敏、朱雪忠:《女性创业政策分析——欧盟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经济观察》2007年第5期。

贾志科、祝西冰、许荣漫:《女性创业的促进对策与服务机制》,《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6期。

居凌云:《女性创业的现状与促进对策研究——以镇江市为例》,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生校、王华锋:《女性创业中的性别歧视根源及其影响》,《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马延波:《我国公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与妇女发展》,《理论学刊》2004年第5期。

王飞绒:《国内女性创业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王国华:《日本农村妇女创业及支持政策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魏颖主编 《杭州妇女发展报告 (2014):女性就业与创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谢亚萍、周芳:《女性创业特征及其促进策略——基于福建省女性创业者的实证研究》,《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巾帼众创空间:引领杭州女性创业创新》,中华女性网,2015年7月17日,http://www.cnwomen.com.cn/2015 -07 /17 /content_73307.htm。

猜你喜欢
杭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玻璃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首届杭州市硬笔书法大展征稿启事
杭州市土地储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杭州市城乡协调发展的薄弱环节与深化举措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杭州市启动“非遗公益传承”行动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