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忘初心”的理解、深化和落实

2017-03-28 20:58查建友
党政干部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民不忘初心落实

查建友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不忘初心”诠释了党的奋斗历史和新时期的责任担当。本文从理解、深化、落实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忘初心”:把握丰富内涵,注意层次性;推进理论发展,注意时代性;突出核心层次,注意人民性。

[关键词]“不忘初心”;人民;落实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3-0004-06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围绕党的历史和未来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用八个“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诠释了新时期我们党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等重大问题上的责任和担当。此后,“不忘初心”迅速成为生活中的一个热词和学术界的话语。对“不忘初心”这一重要话语,应准确理解,不断深化,认真落实,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对“不忘初心”的理解:把握丰富内涵,注意层次性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具体说来,中国共产党在建党时,其政治立场、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本着这个初心,党带领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新中国、建设了新中国,并还将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但是,无论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在讲话中,习近平从八个方面讲我们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赋予了“不忘初心”以丰富的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1]具体说来,这八个方面可理解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坚持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改革开放、一切为了人民、和平发展、加强党的建设。

在这八个方面里,既讲了短期目标,如“两个一百年”;又讲了长远目标,如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既谈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又谈了人类(世界)的发展;既回顾了党的艰难曲折的历史,又憧憬了未来人民幸福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实现的美好愿景;既强调了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主体、依靠人民,又肯定了共产党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民获得幸福,等等。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矛盾分析方法来看,这八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了一个大的系统,反映了当前我们要努力达成的各种目标。但是,这八个部分并非同等重要,而是像其他一切系统一样,也是分层次的,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目的层次和手段层次。目的层次是核心,处于首要地位;手段层次服务于目的层次,处于次要地位。其中,“一切为了人民”是目的层次;其他的七个方面都可看作手段层次。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实践,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得以顺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短期来看,表现为实现“兩个一百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从长远来看,表现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其次,在“两个一百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过程中,改革开放、党的建设都是手段,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服务的。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理想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党是实现理想的领导者,只有把党建设好,才能更好地带领人民不断向理想迈进。再次,人类(世界)的和平发展,讲的是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是为实现理想服务的。只有和平的外部环境,才能集中精力谋发展。最后,不论是“两个一百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还是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实现,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在每个人的身上,本质上是为了人,一切为了人民。

手段服务于目的。“一切为了人民”是根本目的,其余的方面都是手段层次,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纵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人民利益一直是我们各项活动的目的。马克思充分肯定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118-119,“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103-104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是异化的,不自由的。无产阶级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断改造世界,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革命战争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发展了马克思的人民观,认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131,认为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说:“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4]257“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5]128

二、对“不忘初心”的深化:推进理论发展,注意时代性

对“不忘初心”的理解,要随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化和发展,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原因在于,时代在变化,实际情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具体分析现实问题。对“不忘初心”的深化,就是要把握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其内涵的差异性。依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把握不同历史阶段“不忘初心”的时代特点,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在风雨飘摇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里,人民朝不保夕,共产党要实现的“初心”是把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经过中国人民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内一穷二白,国际上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封锁,共产党要实现的“初心”是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在党的带领下,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老百姓基本上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形势,共产党要实现的“初心”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显著变化,“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后的六十多年的“进京赶考”时间里,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是,成绩属于过去,未来还须努力。当前,全球化、信息化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也主动地融入这一发展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去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充分利用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还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另一方面,解决了温饱问题的老百姓,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诚如郭强教授所言:“人民的需要不再停留在物质文化需要的层次,而是有了政治和社会权利等更高层次权利的需求。比如公民财产权利得不到尊重,就导致了经济的移民现象、资本外逃现象;城郊居民土地财产权利得不到保障,就会发生最激烈的死磕级的对抗;比如公民权利第一条讲人和人平等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尤其是农民工的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平等权利得不到尊重,就会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因此,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公民社会权利得不到尊重,所以产生了大量的社会矛盾。”[6]158由此,当前乃至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共产党要落实的“初心”是满足人民政治和社会权利等更高层次权利的需求。如邓小平所言:“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5]322当前,这些反映人民更高层次权利需求的观念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文献中也有了反映,关键是进一步落实的问题。如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7]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及党的十八大一再强调的,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显然,党和国家已经越来越意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人们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人民对更高层次权利的追求和满足是今后共产党要努力落实的“初心”。

三、对“不忘初心”的落实:突出核心层次,注意人民性

马克思说过,“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9]在“不忘初心”的理解、深化的基础上,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在于落实。“不忘初心”的八个方面里,落实的关键在于突出其核心层次,即上述所说的目的层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核心层次,是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他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一切為了人民”,简单说来就是注意“人民性”。“不忘初心”的落实,落脚点就在“人民性”上。只有深刻理解了“人民性”,才能真正把“不忘初心”落到实处。本质上说,“人民性”是指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注意“人民性”,就是党要摆正党与人民的关系,在落实中做好如下三个方面:党的基础——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立场——党代表人民;党的目的——党做的一切是为了人民。

首先,明确党的基础,党的根基在人民,党员是人民的一部分。

党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0]在这样的基础上,党和人民的关系,好比鱼与水的关系,鱼不能没有水,没有水鱼就不能存活;党不能离开人民,没有人民就没有共产党,这种关系是不能颠倒的。正如邓小平所言,“我是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服从人民的意愿。”[11]

由此,共产党必须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一员,从人民的立场上来观察、考虑、处理问题;时刻保持自己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明确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党只有依靠人民并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自己的领导,才能够保障党的事业的胜利推进。相反,如果离开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将一事无成。只有时刻明确党的根基,牢记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从人民的立场上来观察、考虑、处理问题,才能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向前推进,否则,就会给党、国家、人民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腐败分子之一,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曾深刻剖析自己堕落的原因,“因为自己从十几岁就希望能够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加入党组织,在党组织里边,在党的领导下,能够为社会进步,为人民幸福多做有益的事情,最后就因为自己没有打牢这个根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错在我自己,我真的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那些跟着我把工作当事业追求,当学问去研究的成都的干部群众,我是要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我干的这些事情,这算什么?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12]其反思中最重要的信息是:脱离了人民这个根基,忘记了“为社会进步,为人民幸福多做有益的事情”,以至于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坚定党的立场,党代表人民,是人民的工具。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上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发挥重要作用其关键也在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3]

为了更好地行使权力,管理国家,人民委托党代表人民,把党作为管理国家的工具。如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4]218党是工具,人民是使用工具的主人。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党必须进一步摆正自己与人民的关系,即服务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如1956年邓小平指出的:“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确认这个关于党的观念,就是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4]218另一方面,党必须自觉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必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取向。具体说来,就是要根据现实情况变化,不断改造现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从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党做的就是要把人民从被压迫剥削的苦难状态中解救出来,让人民站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党要努力做的是,让人民有尊严地、体面地生活。

再次,党的目的和一切工作是为了人民,以人民的需要为准绳。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標准。“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14]

从理论依据来看,马克思主义者历来肯定党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人民,强调以人民的利益来衡量我们的工作。马克思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列宁认为,“决定历史结局的是广大群众,而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只是少数人,如果这些少数人不中群众的意,群众有时就会对他们不太客气。”[16]毛泽东认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3]138我们的党“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居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17]邓小平认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4]80,党的工作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标准,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衡量一切言行“对不对”、“当不当”的最高标准?熏并以此标准来检验党的领导和作风。由此,“领导就是服务。”[11]121“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每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4]217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在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他反复强调每个党员和干部都要“时刻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群众的宗旨、时刻不忘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警惕脱离群众的倾向;强调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强调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一致性;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8]胡锦涛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9]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认为,“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2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1]

从现实来看,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马克思说,“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2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502

当前最重大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公平,如北京大学调查公布的“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23]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围绕这一重大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老百姓极度关注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安、司法执法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老百姓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在于他们占有的社会财富过低,无力承担和消费诸如教育、医疗、住房等的费用。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是与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息息相关的。而这些具体问题得不到切实的解决,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中心主任龚维斌教授通过观察,将当前社会矛盾归结为八种类型,比较有代表性。“一是劳资矛盾;二是干群矛盾或者官民矛盾;三是民商矛盾,就是老百姓跟开发商的矛盾,比如物业管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四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比如城管与小贩之间的矛盾;五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矛盾,如医患矛盾,老师、家长、学生、学校之间的矛盾;六是新旧社交矛盾,在同一个行当里面不同群体、新旧群体、职业群体之间的冲突,如互联网专车跟出租车司机的冲突;七是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八是民族之间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种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6]154由此,从当前现实来看,我们党应采取相应措施,切实解决上述人民最关切的重大现实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所言:“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24]

参考文献:

[1]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陈玉娟,杜楠.当前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学术研讨[J].科学社会主义,2016,(4).

[7]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EB/OL]http?押//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9/29/c_134670377.htm

[8]胡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参见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反腐警示纪录片《永远在路上》.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8.

[14]参见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

[16]列宁.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熏1995:679.

[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4.

[18]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81.

[19]参见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20]参见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1]参见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5.

[23]参见2014年7月25日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

[24]参见2016年12月31日习近平同志的“2017年新年贺词”.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彭 坤

猜你喜欢
人民不忘初心落实
“不忘初心”的由来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