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2017-03-28 09:05陈玲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3期
关键词:激趣导入识字

陈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巧借多媒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语文课堂,开阔学生视野,还能在更深层次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激趣;导入;识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04-02

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分神等特点,教师若能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让课堂充满活力。但巧妙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对多媒体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利于教师的有效运用。

一、巧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苦役。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下课时的那种兴奋状态之中,并没有马上因为上课铃声的响起便能专注到课堂学习上来。此时,如果教师生硬地进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若教师巧用多媒体,加上丰富灵动的语言,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教学《日月潭》时,学生对台湾并不了解,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用轻松、欢快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秀丽。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北京、黄山等地方,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多媒体出示画外音:小朋友欢迎你到台湾来)那里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就是其中一处。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可是,我们想要观赏日月潭美景,首先得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完成了识记生字的学习任务,这时多媒体再次出示画外音:“太棒了!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课件出示门票)让我们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快去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吧。”……这样教学,使学生仍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利于进行下一环节的课文学习。

一般而言,学生对新授课容易产生新鲜感,能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中,可是到了期末复习阶段,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内容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对复习课的导入多下工夫,可通过多媒体激趣导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期末复习阶段,教师一般会根据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复习。例如,在《量词复习与巩固》一课中,教师创设“探险救人”的情境导入复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卡通形象喜爱至极,所以教师接着出示“小灰灰被困”的图片,让学生参加“量词王国大探险”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喜不自胜,一节复习课下来,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促进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为两千多个常用的汉字要求在一二年级就必须掌握,可见识字学习任务的重要。加上汉字字形复杂、字义宽广、字音多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掌握。

1.设计游戏环节识字

注意力等于记忆力,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再怎么认真讲都是徒劳的。为了能保持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专注力,教师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要不断地变换形式,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注意力。识字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在識字课上设计游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识字,而且能让学生牢牢记住所要学的字,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课堂上出示字宝宝时,教师可以运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把字宝宝从宝箱中拖拽出来,不断产生惊喜,使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又如,“摘苹果”“采蘑菇”“送字宝宝回家”“登山”等游戏都是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趣味横生的直观情境中高度保持注意力,除了认字外,还达到了巩固识字的效果。

2.借助字形演变识字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生字中有许多是象形字,在识字环节中,教师不妨穿插字形演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生字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例如,《数星星的孩子》中的“勺”字,由课件演示“勺”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再到标准宋体,教师边演示边解说:“汉字发展到现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变化。汉字的祖先是甲骨文,就像画出来的一样,可有意思了。这个‘勺字,甲骨文像长柄的盛具,盛具上的圆圈是指示符号,表示盛具上盛舀的食物,金文则形象地画出了巨匙盛物状,之后的每种字体都有所变形,渐渐地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勺字。”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看到了“勺”字的演变过程,而且深深地理解“勺”字的意思是用餐具舀食物。这里,教师从追溯字源出发,通过对图形和文字进行比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细化了对具体笔画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识字欲望。

3.根据引导自主识字

识字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有了多媒体的帮助,识字的空间随之得到拓展。教学中除了教师的讲授外,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自主识字,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识字的方法。尤其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的思维愈发活跃,记忆牢固。

例如,在教学“脸、腰、肚、脑”“打、扔、拖、扫”“跑、跳、趴”“睛、睁”“蜻、蜓、蝴、蝶”等字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用不同颜色分别把这几组生字投影出来,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字都具有相同的偏旁。接着,教师示意字宝宝里面还存有秘密,学生观察后说出虫字旁的字都跟昆虫有关,目字旁的字跟眼睛有关,足字旁的字跟脚的动作有关,提手旁的字则跟手的动作有关。剩下月字旁的字,学生都沉默了,怎么都说不出来。这时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可爱的小娃娃,然后在它的相应部位出示生字。有聪明的学生马上举手说:“月字旁的字原来跟身体部位有关。”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睛”“蜻”的偏旁不同,但右边都是“青”字,不同偏旁的字意思也不一样,并延伸出几个右边是“青”的生字,如晴、请、清等。接着,教师点击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让学生看图填字:天气( )朗,河水( )。小小( )蛙大眼( ),做了不少好事( ),请你保护小( )蛙,它是庄稼好卫兵!对这几个形近字进行复习巩固后,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小青蛙的感谢声。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兴致勃勃,活跃了课堂气氛。

4.平心静气,以观促写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写字能力的培养需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进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让学生平心静气,掌握好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渐渐养成写好字、爱写字的习惯,真正感受到写字带来的快乐。对学生的写字进行指导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进行范写、展示,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图中人物的写字坐姿和握笔姿势,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笔顺笔画,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的书写。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帮助下,我经常利用它的淡入功能,让学生代表上台点击笔顺,检查同学对生字笔顺笔画的把握。交互式电子白板还具有页面记录功能,清晰地把要写的字的每一笔画顺序展现出来,让学生更直观地觀察生字的正确笔顺。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辅助教学,使动态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的知识化难为简。同时,在展示环节中,教师可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然后进行生生评议、师生评议,提高学生的认知。另外,在每周的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中,学生既感觉到教师的重视,又体验到了学习写字的快乐,从而加倍努力。

三、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生活体验不丰富,对事物的认知不深刻,对于课本里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教学重、难点,需要教师去重新组织,再传授给学生。而刚入学的拼音教学则是打好语文基础的第一关,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如果教师不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学起来更难。为了能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突破拼音这个教学重、难点,我先利用音频,把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和字母歌都变成歌曲让他们感知,使学生不再畏惧枯燥的字母学习。在学生对拼音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再来引导学生细化每一个知识点,促使学生学得轻松。这个方法很有效,在量词学习课上,我也运用了同样的教学方式,即利用音频资料把量词变成歌曲,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了量词的运用。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朗读教学

朗读是学生心口并用的一种阅读体验活动,对学生巩固字词、理解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积累过程。首先,学生要掌握字词的音;其次,掌握句子的义。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理解过程,若教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可将这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意境轻松地转换为学生喜爱的、可以接受的直观感受。

例如,学习《荷叶圆圆》中“小水珠是怎样和荷叶一起玩耍”这一段落时,学生不理解“摇篮”“躺”“眨”这几个字词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他们才能进行朗读体验,进而深刻理解课文。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摇篮”“躺”“眨”以及婴儿摇篮、水珠躺在荷叶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并提问:“你会在摇篮里做什么?小水珠躺在摇篮里干什么?”在学生思考后,教师进行朗读指导:“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现在我们就是那一颗颗漂亮的小水珠,躺在这绿绿的、圆圆的荷叶上。这时候,风姐姐轻轻一吹,我们就随着风摇啊摇,像躺在摇篮里。(停顿)什么感觉?谁愿意来读一读小水珠这段话?瞧,多可爱的小水珠啊!大家也一起来当一当小水珠吧!”这个时候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尝试朗读,看着屏幕上的段落,学生试读了几次就体会到了文中的意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课文的字、词、句也逐步理解,达到本环节的教学目标。

随着近几年教材教法的改革,巧用多媒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日益增加,笔者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信息技术的引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在更深层次上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对教学研究,还是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有效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都是必要的,并且具有重大的意义。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激趣导入识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