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2017-03-28 09:08季茂富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个性阅读兴趣

季茂富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

[关键词]阅读;兴趣;能力;个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08-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刚刚起步,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小培养学生爱阅读、好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感受阅读快乐,激发阅读兴趣

新语文教材的特点是“新”,即新理念、新选文、新思路、新体系、新结构,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文本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1.听听唱唱,轻松愉快。如教学《春天的手》这篇诗歌时,教师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歌,让学生感受春天是温暖轻柔的,从而对春天产生一种向往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他们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从而很好地表现文本。

2.玩玩学学,其乐融融。如教学《大家都快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学边玩,将枯燥的课堂变成充满欢乐的游戏乐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说说演演,真情感悟。如教学《水乡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水乡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又如,教学《快乐的小公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演一演”中带给别人快乐,领悟到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快乐。

4.剪剪画画,增添乐趣。如教学《小山村》《大熊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为诗配画,为文章配插图。这样既可以从图画中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乐趣。

5.说说写写,尝试创新。如教学《看花灯》《小山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或者写一写,尝试进行创新,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朗读,促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读”落到实处呢?

1.要明确“读”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朗读就是用普通话把文章准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朗读按其熟练程度和教学进程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确,要求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二是流畅,准确把握语调、语气连贯;三是传神,能熟练地把握神情,展现出文章的风格和神采,变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由于要求不可能一次就能达到,所以教师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文体的特点,对总要求进行分解并明确地告诉学生,以便有效落实。

2.要注重“读”的引导,实施分步提高。学生阅读由读不通顺到读得流畅,再到有感情地朗读乃至诵读,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耐心的指导与范读。范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用普通话正确范读课文,还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朗读停顿方法。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把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声有色地表达出来。

三、重视个体差异,实现个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例如,对于《元宵节》《看花灯》《老樹的故事》《长歌行》等儿歌、儿童诗或古诗,由于句式简洁,充满情趣,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韵律,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个体感受。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指导学生诵读,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获得体验、增强语感。而对于《一粒种子》《拔苗助长》《这个办法好》等童话、寓言、故事,由于富有情节、生动有趣,学生读起来能够唤起他们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所以,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在“读”中关注文中的人物、情节和事件,对感兴趣的人物与事件提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总之,有效、创新、个性化的阅读,可以同时实现求知、开智、立德、审美等多重功能。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责编 蓝祝丹)

猜你喜欢
个性阅读兴趣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