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声 笔墨中调和“矛盾”

2017-03-28 21:13李雪
投资北京 2017年3期
关键词:临帖徐渭石涛

李雪

天津书画家胡振声,字叔镛,别署四正山人,自幼酷爱书法绘画,诗书画印均有涉猎。

胡振声最初钟情楷书,研习“颜柳欧赵”,后来沉醉于狂草,先后苦學怀素、张旭等。近几年,他将魏碑的厚重与方笔用于自己的草书,丰富用笔,方圆并用,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此外,他还画文人画,他的山水画多雅逸,笔下的梅兰竹菊寥寥几笔,非常文气雅静。

对于书法,他强调临帖跟古人“合上拍子”,把所学到的东西记在心里,消化掉,再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绘画同样如此,他很欣赏清朝的石涛和明朝的徐渭。直到现在,仍然在临摹,学习古人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创作。

在他看来,书法每一个字的发挥都会影响下一个字的处理,创作是一个调和的过程。绘画也是同理,比如兰花,长短、浓淡、粗细、向背、开合、聚散就是矛盾,在文人画每一笔的创作中要不断调和矛盾。对他来说,创作就是创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

临帖要“合上拍子”

胡振声的书法,楷、行、草、隶、篆均有涉猎。

他最早接触书法,是由于小学时的语文老师,直到现在他仍然记得当时自己语文老师的板书很美,自己在写作业的时候不自觉地模仿这位老师。后来他开始研习书法时才知道这位老师写的是宋代黄庭坚的书体。

工作之后,胡振声开始正式研习书法,利用自己的工资买笔墨纸砚去临帖和学习。后来他跟天津著名书法家范润华习狂草,与顾志新先生习篆隶。直到今天,他进行书法创作已经 40多年。

书法的研习离不开临帖,胡振声临过很多的书帖。他说,有些帖子只要自己喜欢,哪怕只写一遍也要写。比如习草书,他从汉代张芝一直写到明清。1986年,天津市举办临书大展,他的作品“节临自叙帖”,获二等奖,是唯一的狂草临作,并在天津日报登载。

“临写古人的书法,真正要临好,不是蘸一点墨写一笔就可以,古人不是那样写的。”对于临帖,胡振声强调书写节奏,用唱歌为比喻分享自己的心得:“比如我临帖的时候跟唱歌一样,能合上拍子它就不跑调,真正把它理解透了,就知道,古人当时是这样写的,我现在也在这样写。”

胡振声最初钟情楷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后来出于自己的性格和审美的原因,沉醉于狂草,先后苦学怀素、张旭、黄山谷、黄道周、张瑞图、徐渭、王铎等。近几年,他突破自己原有的书法风格,大量研习汉隶北碑,将魏碑的厚重与方笔用于自己的草书,丰富用笔,方圆并用,中锋侧锋结合,以增加作品的厚重。

他认为,在临写古代书家的基础上,所学的东西要记在心里,边学习边把所学的东西消化掉。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去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学画之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胡振声开始进行绘画创作,山水画主要学石涛、倪云林、黄公望等,以秀逸清新典雅为个人审美取向,花鸟画主要学习徐渭、陈白阳、石涛、八大山人等。

在这其中,胡振声很欣赏清朝的石涛和明朝的徐渭。

在采访过程中,他对石涛和徐渭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石涛是扬州画派的奠基人,“前几年我临了很多石涛的作品,打心里喜欢他的笔、墨、精神”。至于徐渭,他则说:“徐渭这一生很惨、很苦,不过他特别有才华,我很喜欢‘青藤白阳(徐渭自号‘青藤居士、陈淳自号‘白阳山人)是中国文人画的创始者。很多的花鸟画家都在学习他们。”

直到现在,胡振声仍然在临摹这些古代文人作品,他认为,学书画一开始必须要认真,包括古人的布局、点画,任何细微的东西都要去理解和学习,尤其是学习古人的内涵,变成自己的东西。

除此之外,写生也很重要。

“临摹过古人的东西,到了实景,仔细看这山,看这树,就知道古人是从这里来的。”对他来说,写生一方面可以练习,把所学到的东西加深体会;此外,还可以去体会自然的气息。“当你读进去的时候,会发现石头有‘披麻皴、‘斧劈皴,颜色就是赭色的。”

创作中平衡矛盾

“我不管是山水、花鸟也好,这么多年都是遵循古代文人画的风格。”胡振声一开始进入绘画创作,就画文人画,从兰竹入门,继而画花鸟和山水。

他强调,画文人画最关键的是赋予作品的思想内涵。

比如山水画,清代张潮曾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

中国画,体现的是一种写意的精神和作者的思想。

花鸟画同样如此,自古以来,“梅兰竹菊”四君子是文人画的题材。“比如画兰花,兰花虽然是一个草,但是有一种精神。”胡振声说,在创作时,他可以任意挥洒,其实真正的兰花并非笔下的样子,而是根据兰花在心中的样子,去进行创作。

兰花寥寥几笔,但是创作永远不会重复。

比如画兰花,根据起笔的位置不一样,创作就不一样,一笔下去的长短、力度、感觉不一样,会影响下一笔如何处理,这是一个调整的过程。每一笔跟下一笔都是有关系的,关键在于应变。他认为,书和画关键在两个字:矛盾。兰花的长短、浓淡、粗细、向背、开合、聚散就是矛盾的关系,把矛盾调和就和谐了。

书法也是同理,上一个字的创作会影响下一个字的处理,在创作的过程中创造矛盾,解决矛盾。“就像平房大杂院一样,邻居们不闹矛盾、和谐的话,就关系很好,否则就乱套了。”

此外,真正好的文人画作品还要学会用减法。

“看有的古画,比如芥子园画谱,一块小石头,寥寥几笔就表现出来了。可是我们自己画的时候,用笔的位置、力度达不到的时候,可能需要八笔、十笔或者更多。不是画得越多越好,比如画兰花,我这一笔画得特别精彩的时候就能够把画面撑起来,画一叶就可以了。如果这笔没画好,那么就需要去补充,但如果一笔够了,绝不要第二笔。”胡振声说。

艺术简历

胡振声,字叔镛,别署四正山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特聘画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1995年秋,天津电视台青年大世界拍摄专辑片《青年画家—胡振声》播放于乡里。2016年4月在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天津新闻中心,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了“砚田寻梦——胡振声书画作品展”。

胡振声自幼酷爱书法绘画,凡楷、行、草、隶、篆均有涉猎,尤爱张旭、怀素颠狂之笔,下及明清诸家,绘事尤衷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山水而抒情怀。书画兼擅、书画融通是胡振声创作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胡振声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以个人的笔墨理解,不断学习探索,形成了较为强烈的个人风格。

猜你喜欢
临帖徐渭石涛
徐渭来过多次苏州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风莺图诗
石涛生卒年研究综述
徐渭南腔北调
《苍松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