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为例

2017-03-28 07:30王雪珍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办筛查心理健康

文/王雪珍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得到长足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在基础教育中被忽视,容易在学习与生活中滋生困扰,进而出现心理问题。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稳定,民办高职院校除了在办学模式、设施、结构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努力外,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关注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无论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对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2017级大一新生

(二)研究工具

工具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该量表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广泛使用,量表共96个项目,分为三级筛查,共22个筛查指标。一级筛查为严重心理问题筛查,包括幻觉等严重精神病性症状以及自杀行为与意向两个指标;二级筛查为一般心理问题筛查,主要包括了焦虑、抑郁、偏执、自卑、敏感、社交恐惧、躯体化、依赖、敌对攻击、冲动、强迫、网络成瘾、自伤行为、进食问题、睡眠困扰等15个指标;三级筛查为发展性困扰筛查,包括了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扰、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困扰5个指标。其中一级和二级筛查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筛查的核心,而三级筛查主要反映学生心理困扰的来源以及提示可能的潜在心理问题。

工具2:自编“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问卷主要包含学生适应、人际、学业、就业、恋爱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的相关问题。

(三)研究方法

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2017级新生1468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同时从筛选出来的可能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新生共299人进行 “心理健康影响因素问卷”的调查,了解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与民办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测试人员共1468人,其中1461人完成测试并且为有效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1461人中,严重心理危机人员有117人,占8.01%;一般心理问题人员有182人,占12.46%;潜在心理困扰人员294人,占20.12%;无心理困扰人员有868人,占59.41%。

从心理健康水平分布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基本无心理困扰。但是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人员也较多,一共占了20.47%,这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较大。此外,存在潜在心理困扰的人员也占了20.12%,虽然不是需要直接干预的对象,但是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关注且积极预防的对象。

三、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学校适应困难

在调查中,当问到“不适应大学生活”,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299个人中,有20.1%的人选了“比较像我”,3.1%的人选了“非常像我。当问到“不习惯大学班集体的氛围”,有26.5%的人选了“比较像我”,有5.8%的人选了“非常像我”。而对于诸如食宿条件、生活自理情况等问题的回答也是不容乐观,很多人不够满意现有生活条件,对需要自行安排生活的事情等也是没有主见,需要依赖他人。

对于大部分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来讲,适应都需要有一个过程。有些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面孔和全新的学习、生活方式,会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他们对于接下来如何生活、学习、交友常常感到不安和焦虑。尤其是一些自身适应能力原本就较差的学生来说,如何融入新环境变成他们身上很重的一个任务。

(二)人际关系困扰

在调查中,当问到“很多时候感觉不被周围人理解”,有21.6%的同学回答“比较像我”,13.3%的人选了“非常像我”;当问到“感觉不受同学欢迎”,只有47.3%的人认为“一点也不像自己”,其他人都认为“比较像”或“很像自己”。

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所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朋友圈也发生很大的改变,每天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同学与老师,这会使得一些不善交往的学生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而影响校园学习与生活。有些学生因为从未住过集体宿舍,不懂如何与室友相处,缺乏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也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如果不能妥善及时地处理,也会成为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

(三)学业压力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担心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时,有55.3%的学生选了“比较像我”,有7.9%的人表示“非常像我”;而当我们问到“感到学习有困难?” 也有近一半的学生选了“比较像我”或“非常像我”;当问到“害怕考试”,则有60%的学生选择“比较像我”,8.2%的人表示“非常像我”。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学业表示担忧,这种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因而对学习没有较多的信心。虽然当今社会非常强调大学生其他素质能力的锻炼,但是学习依然是大学生的主业。学业压力可以说是很多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压力,只是各自处理压力的方式与抗压的能力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如果学业压力过大,则会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甚至抑郁的情绪,从而导致逃避、厌学等消极行为,甚至引起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

(四)就业压力

在我们的调查中,当问到“为不知该做哪些就业准备而迷茫?”,有78.4%的学生回答“比较像我”;当问到“对自己的求职能力没有信心”时,有52.6%的人选了“比较像我”,11.2%的人选了“非常像我”;而当问到“害怕面对就业问题”时,也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做了肯定回答。可见,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即使刚进入大学,就业压力就已经扑面而来。当前社会,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竞争激烈,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身竞争能力不够自信,往往会为就业前景感到担忧,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有些学生尝试提前兼职或进行社会实践,当遇到挫折与困难的时候,容易滋生消极心理。

(五)恋爱困扰

在调查中,当问到“感觉为恋爱所累”,有11.1%的人选择“比较像我”;当问到“谈恋爱对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有21.2% 的人选择“比较像我”;而当问到“总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男/女朋友”时,有17.5%的人选了“比较像我”,有2.6%的人选择“非常像我”。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成熟、性心理的发展,这个阶段对恋爱与性有着浓厚的兴趣和需求,然而他们心理上又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处理的好,他们会获得成长,然而一旦处理不好,也有可能造成危机事件甚至是毁灭性的伤害,尤其是失恋等能量较大的负性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原因。

(六)自我意识偏差

在调查中,当问到“你了解自己的优点”,有40.2%的人选择“不太像我”,有13.5%的人选择“一点也不像我”;当问到“你清楚自己的缺点”,有67.9%的人选择“比较像我”,有19.3%的人选择“非常像我”,可见,在有严重心理危机和一般心理问题的人群中,自我意识偏差的问题较普遍,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却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缺点,因此,往往容易自怨自艾,造成自卑等心理问题。

四、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一)积极进行本校实践工作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非常多,但是其研究对象多为本科院校或者公办院校,所论述的情况和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可能有一定的差距,借鉴作用有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本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善本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本研究中,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问题上,发现学生在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两个方面的困扰情况明显多于其他诸如适应、人际、恋爱等方面,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应该尤其注意这两个方面的教育指导计划及实施。

(二)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当前,各高校都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在师资力量的投入还是高低不一,相距甚远。公办院校由于经费等有保障,不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硬件投入到位,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投入也较有保障。不仅人员配备齐全,而且对人员的培训进修等方面也能跟上工作要求,有些学校甚至能提供经费供咨询师进行个人体验,而这些都能很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极快成长。反观民办院校,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生学费,相较于教学等其他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总是排在后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个人成长的投入总是很难满足心理工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要求。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的麻烦,但是教师有时因专业水平的限制,对学生的帮助有限,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有些学生便认为,心理辅导并不能帮助自己,逐渐也让心理辅导机构门可罗雀,校方看到这种情况也认为心理咨询作用不大,就不愿意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咨询师的个人成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太少,教师也就没必要专业,学校也不愿意多花钱投入。必须打破这种循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办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三)结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等的限制,在各工作岗位的人员配备上都较紧张,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人员配备,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都是身兼数职,如果有一位专职人员,则会被学校视为已经足够重视,而这一个专职或者数个兼职的心理辅导老师,依然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在这一现况下,借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其他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如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他们中有部分人在接受辅导员业务培训的时候也有进行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学习,因此有一定的基础。在新生心理普查后,可对学生思政辅导员再进行一定的培训,连同他们一起对预警学生进行干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于心理辅导老师人员缺乏而未能及时对预警学生进行干预的状况。

[1]张丹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5):92-94

[2]王美晶.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心理导航,2017(2):181-182.

猜你喜欢
民办筛查心理健康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