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与新媒体关联

2017-03-28 18:54田连友
传播与版权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背景

田连友 赵 亮

媒介的融合需要建立起多媒体操作性的平台,并且使每一种媒体之间也建立起合作,新闻媒介中心中的融合媒介要从印刷以及音频、视频等方式上实现数字媒体组织战略和操作上的联盟。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提升新闻报道的策划能力,以此形成新时代下适应媒体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这些都成为新闻教育工作者要面临的新的问题。以下对媒介融合背景之下的电视新闻报道和策划以及新媒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和策划的特点分析

(一)多媒体联动是新闻策划的形式

在2015年年底,我国网民已经达到了7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超过了50%;手机网民已经超过6亿人,有90%以上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在网络新闻当中,年轻人已经成为新的人群,使用智能终端是关注新闻的主要方式。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使用微博和微信等方式获取新闻信息已经非常普遍,这也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有效推手。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人民日报等媒体推出了自己的客户端,以此提升自己在新闻界的竞争能力。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受众参与互动已经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内容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中,传统的新闻策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如今,策划的内容强调公众的参与程度,还关注新闻本身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其中公益性活动是新闻策划中较为常见的。例如,在2013年《南方日报》策划了“幸福厨房”活动,活动内容是在全国范围内对没有午餐条件的学校进行加热午餐。在2013年,相关集团也设立了幸福厨房的专项基金,并且开始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当年12月,幸福厨房在全国范围内已经超过了150个。

(三)新闻内容以及分众化是新闻策划的方向

在媒介融合背景当中,传统的媒介也开始尝试使用新媒体的运营方式,因此也推出了不同的介质对新闻资源进行分享。但这些都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和融合,不能让传统媒体实现真正的转型。不同介质的新闻播出方式不同,对资源的使用也不相同,很多大数据都是借助汇总介质实现受众的定位,以此让新闻内容得到分化,这些也是新闻媒体所要走的必经之路。在2013年年底,北京电视台就策划了2014年的“微行动”活动,旨在让人们关注自己的细节性活动,让微小的活动给生活带来更多美好。在该活动的在宣传的过程中,使用了视频以及图片等宣传方式,电视媒体通过微博以及微信的方式和网友之间进行了良好的互动,这样就在无形当中极大地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1]。

二、媒介融合给新闻报道策划带来的问题

(一)传统理念以及媒介融合发展不适应

在传统理念下,新闻策划主要使用书本中的技巧和理论,这存在的问题是过于理论化,和业界实践存在一定距离。在媒介融合的背景当中,新闻策划需要各种知识和能力都非常强的工作人员,突破专业性局限,与时俱进,熟练地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让文字、录音和摄影等能够在新闻媒体中得以有效的展现。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媒体的发展动态,了解业内实践案例,因此具备复合型能力的人才是当代新闻媒体新闻策划的主要需求[2]。

(二)媒体融合实践环节薄弱

在当前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很多媒体融合的学生学习实践经验不足,这对媒介融合新闻策划及报道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实践环节与新闻策划实际不适应,实践性学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跨媒体新闻策划技能的培养[3]。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的改进措施

(一)强化案例的使用,适应新媒体环境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当中,有非常多的新闻资源,并且融合的渠道也非常广泛,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传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受众在全媒体环境下有非常高的自主性。以上的这些新闻媒介特点就需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且突破传统的报道方式,让新闻策划的多样性有更多的表达。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要有自己的原则,方法也要创新。相对来讲,高校的授课教师很多缺乏新闻策划实践经验,对于案例教学也很多都是照本宣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要借鉴新的新闻媒体方式,以及策划案例,最好邀请有实践经验的新闻策划专家对案例进行讲解[4]。

(二)强化全媒体的实践应用,培养工作人员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实践是指导媒体策划的最佳方式,在此过程中不仅仅能够强化实践操作,还能让具体策划和操作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以此激发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习激情,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新闻策划工作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对编写以及评价等基本业务类型上[5]。在策划之前需要进行调研,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并且在策划基础上做好把控和调整,还要在整个工作实施之后对报告和策划进行总结。如果是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学生,每年都要开展不同的媒体融合性实践活动。一般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其掌握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使用不同的传播形式,如报纸、微信、微博以及广播等,让不同的新闻资源得到优化使用。要让社会发展与媒体之间实现对接,充分锻炼每一个人的新闻策划能力,让投入更多,收获也更加丰富[6]。

(三)媒体关联

首先,新媒体之间的多维融合。媒介融合主要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让新闻内容和新的媒介进行融合。例如电视媒体的融合,应发挥电视媒介本来应该有的优势和信息资源,更新媒介平台,通过网络融合的方式谋求电视媒体的发展。此外,可以让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等实现融合,形成全媒体融合的新闻策划环境[7]。

其次,关注媒介自身价值产业链以及自我的形象。在媒介融合的背景当中,电视媒体要想让自己的竞争能力有所提升,不仅仅要强化新技术,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链,关注品牌形象的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芒果TV以及有同名的游戏、手机APP都是自身价值的不断延伸,值得被其他媒体学习[8]。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策划与新媒体关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从媒介融合的特点开始,对新闻报道策划的变化做了叙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媒介使用以及新闻策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媒介之间的融合和联动进行多方面研究,争取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有效性,让公众也参与其中。

[1]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60-64.

[2]姚娟.论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改革的逻辑与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2(1):79-81.

[3]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J].新闻与写作,2015,22(5):22-26.

[4]史鹏程.全媒体融合生产业务和技术应用探讨[J].电视技术,2014,38(2):72-76,85.

[5]秦福贵,白洁.媒体融合视角下数据新闻的创新与未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2):107-111.

[6]付晓光.媒体融合视域下的时政新闻创新——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评析[J].中国出版,2016,12(7):44-48.

[7]李凌达,苏小平.媒体融合时代的“快新闻”与“慢新闻”[J].中国记者,2015,14(6):111-112.

[8]孙德宏.媒体融合中的传统、经典与理想[J].中国记者,2016,25(1):32-34.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策划背景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本期策划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