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常州经济发展新常态

2017-03-28 21:17李红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常州市常州供给

李红

(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常州213032)

供给侧结构改革下的常州经济发展新常态

李红

(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常州213032)

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出发点是防控目前常州经济面临的下行风险以及消除各种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威胁。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推手是有效的市场与高效的政府相结合,以改革为动力,以优化结构为使命。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在产业政策上加速淘汰过剩产能,加快并购重组;财税政策上积极支持“新经济”的成长;金融体制改革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常州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常州经济的升级版。

供给侧结构改革;创新驱动;常州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结构优化

0 引言

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指导思想上的创新思维。无论在国家宏观层面,还是在企业微观层面,实施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意义深远。所谓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的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效率。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通俗地说,就是“有质量的供给+合理的结构+有效的政府+有为的市场”,即用改革的思想和路径来实现供给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短期影响是确保2016—2020年我国GDP增长不低于6.5%的底线。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目标是,降低微观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实质性支持,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发展实力,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全面提升竞争力。

创新驱动,顾名思义,首要的是摒弃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创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小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目标和发展路径都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驱动的主体是人,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创新驱动的目的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驱动。

经济发展新常态,其含义是指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的实质是调结构、稳增长。

1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原因

1.1 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首要的是国家宏观层面上的原因

1.1.1 国内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客观上要求通过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来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众说周知,2008年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应对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稳经济、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2008年我国GDP增长为9.60%,2009年为9.20%, 2010年为10.60%。遗憾的是,之后几年我国GDP增长一直下行,2013年为7.7%,2014年7.4%,到2015年降到6.90%,而2016年为6.7%。与此同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贸易都出现增长乏力。近四年(2013—2016年),我国投资增速分别为19.6%、15.7%、10.0%、8.1%,2016年的增速创近17年新低。同期,消费增速分别为13.37%、12.0%、10.6%、9.2%;进出口贸易增长分别为7.6%、3.4%、-7%、1.9%。

这一状况告诫人们,传统的需求管理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因为当前的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如果继续采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只能进一步导致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直至出现负效益。

1.1.2 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推进全面改革的需要,通过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找到新经济增长点

当前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经济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周天勇[1]认为,是因为人口增长放缓,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刘伟[2]认为,企业经营成本高企是经济下行的重要推手。利息、物流、税费、社保等成本高企,企业负担十分沉重。樊纲[3]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环境成本的迅速提高,使得中国比较成本优势逐步丧失,经济增长放缓,出现持续的下行压力。贾康[4]认为,服务贸易的逆差是导致经济下行的重要因素。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必须面对的。

1.2 常州市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自身的具体原因

常州经济仍处于增长阶段,但增速明显放缓,且呈阶梯式下降。2013年地区GDP为4 36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率(下同)10.9%,2014年地区GDP为4 901.9亿元,增长率10.1%,2015年地区GDP为5 273.2亿元,增长率9.2%,2016年GDP为5 700亿元,增长率8.5%[5-8]。总体来看,常州经济平稳发展,逐步进入新常态。

常州经济在基本面保持良好的同时,也存在着经济的下行压力。突出地表现在: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日化等转型升级陷入困境;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动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地方国企的混合制改革成效不显著,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显著。因此,深化改革,尤其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未来常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今后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2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2.1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构建主体是政府。政府在宏观管理上应该用改革的思路和路径来实现供给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通过供给侧发力,解决当下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发展全要素生产力,释放增长红利。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实施主体是企业,在微观机制上企业应该提升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改革的切入口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2.2 常州“三去一降一补”的主要内容

2.2.1 去产能

常州的纺织业曾是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常州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的纺织服装业正逐步淘汰。常州市政府决定2016年先期淘汰纺织织布5 000万米,纺纱0.2万吨,印染3万吨,铸造20万吨等。整个“十三五”期间,纺织、印染、服装以及铸造等传统行业持续、有序地退出一批低端落后、高耗能、低效率的产能。“去产能”的主要路径是:①依法稳妥地处置“僵尸企业”;②加快企业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③扩大内需,从国内需求端加快去产能;④扩大出口和企业外迁,从外部促进去产能。

2.2.2 去库存

去库存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降低产能。当前,首要的是去房地产库存,目标是使房地产市场能够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2016年,常州市政府决定,要将全市住宅商品房存量供给周期控制在14个月以内,“十三五”中期控制在12个月以内。政府将不再大规模新建安置房、公租房,同时,积极引导,将库存商业地产改造为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鼓励、支持将存量商品房改造用于政府支持的养老、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实现“库存”资源优化配置。

2.2.3 去杠杆

去杠杆包括政府宏观上去杠杆和企业微观上去杠杆。经济学意义上的“杠杆”,简单地说,就是用较小的所有权资产支撑起较大规模的经营活动,由此带来杠杆效益。企业去杠杆就是微观主体自觉地降低资产负债率,主动控制金融风险。政府去杠杆,就是包括各级政府的宏观主体主动削减政府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常州市政府确定要坚持扩大直接融资,不断优化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到“十三五”中期,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的占比达到社会融资规模的30%左右,所有金融机构以及地方新型金融主体使用杠杆率都必须严格符合监管要求,主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2.4 降成本

产品成本的高低是企业的生命线。常州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低成本优势,尤其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加工制造业。近年来,低成本出口竞争优势正逐渐消失,因此,“降成本”也就成为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常州市政府从企业的投资成本、融资成本、税费负担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对全市4 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万家中小微企业,实施6方面41条降成本措施,以全面地、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融资成本、税费负担以及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此测算,每年将为企业直接降低成本100亿元以上,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2.2.5 补短板

短板理论指的是,木桶由多块木板共同打造构建,而盛水量是由最短的那一块决定的。只有补上短板,才能充分发挥木桶的效用。常州市领导认识到,常州整个经济要保持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设好民生政府,需要“补短板”“兜底线”。从2016年起,政府启动实施基础设施、现代农业、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五大领域的专项建设工程,“十三五”期间投资2 430亿元,重点推进115个特大、重大项目。其中,包括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沿江城际铁路常州段、通用机场等交通项目,三级航道网的建设,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以及新沟河、新孟河等水利工程和防控除涝工程等民生工程。

2.3 常州市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

当前常州市首先要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减少“僵尸企业”;

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3)开放新的经济领域,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领域,让民间投资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4)构建企业家激励机制,打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平台。

常州市供给侧结构改革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有机统一起来;把经济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较好地统一起来;将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协调统一起来;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辩证统一起来。最终目标是,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常州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常州经济的升级版。

3 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路径

3.1 产业政策上加速淘汰过剩产能,加快并购重组

常州市政府在制定新的产业政策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以创新驱动的改革为引领,以优化结构为关键,以创新发展“新经济”为抓手,着力加快产业的并购重组。一方面,常州地方政府要痛下决心,按照市场原则,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另一方面,作为有为的政府,在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前提下,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帮助企业并购重组,构建地方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规模效应,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培养新经济增长点。

3.2 财税政策上积极支持“新经济”的成长

如前所述,常州经济虽然存在着下行压力,但近年来,常州“新经济”正在快速成长。

从共性上讲,新经济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消费基础之上的经济。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二是资产投入无形化;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四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五是经济决策知识化;六是社会生活现代化。从个性上讲,常州新经济主要体现在五大优势产业上: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以光伏产业为代表)、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及医药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这五大产业的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1/2以上,成为常州经济的支柱产业。2016年,常州经济在外部环境十分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能够顶住下行压力,保持8.5%的增长速度,这与新经济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对此,财税政策要积极支持“新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常州市政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切实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发挥好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和对民生的保障作用。

3.3 金融体制改革以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成败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未来一个时期,常州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牢牢地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金融业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此,常州金融体制改革要把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改革、服务于实体经济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总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常州经济发展的推手和护航人,深化常州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关键环节。

3.4 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开启经济新周期

当前常州正在积极推进的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既不是西方供应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也不是计划经济运行方式的复辟,而是针对当前常州经济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实施的重大改革举措。对此我们认为,常州供给侧结构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要让市场机制与宏观政策机制相互协调配合,即将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形成合力。改革的目标是,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序引导供给侧过剩产能减量和结构调整,改善供给结构,以达到与需求侧相适应的新水平,使常州经济步入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轨道。

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研判常州经济发展成效的一个重要观察点。在认识和解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总的原则要求是:产业政策要准;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重点抓好“去”的同时,也要通过创新之举,在“补”的方面下大力气:尽快补齐产业集中度低的短板,以提升集群效应;尽快补齐研发投入不足的短板,以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尽快补齐品牌建设缺失、产品附加值低的短板,提升常州经济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创新驱动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将全面开启常州经济新周期,引领常州经济发展新常态。

[1]周天勇.供给侧改革与人口增长[EB/OL].(2016-03-01)[2016-12-17].http://news.ifeng.com/a/20160301/47644075_0.shtml.

[2]刘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道路问题的新希望[N].华夏时报,2016-07-02(1).

[3]樊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7-21.

[4]贾康.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党政研究,2016(4):5-8.

[5]常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常州统计年鉴:2014[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6]常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常州统计年鉴:2015[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7]常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常州统计年鉴:2016[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8]南方财富网. 2016年各城市GDP排名:2016年中国城市GDP 100强(4)[EB/OL].(2017-02-08)[2017-02-09]. http://www.southmoney.com/redianxinwen/201702/1104442_4.htm.

责任编辑:杨子立

本刊声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出音管[2003]047号),由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原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于1989年创办的国内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文献数据库,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资源建设项目,现已成为国内数据库容量最大和利用率最高的数据库之一。《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从2001年起收录期刊原文并回溯至1989年,以网络和光盘等方式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本刊已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故凡向本刊投稿者,均视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转载并上网发行;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付清,本刊不再另付其他稿酬。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投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进行适当处理。

谢谢合作!

New Normal of Changzhou Economy Under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LI 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32)

In Changzhou,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form i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downside risks the economy is facing and the potential threats brought about by uncertainties.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reform in Changzhou is to integrate efficient market with effective government to push forward reform aiming at structure optimization.The main path to accomplish the reform is to first adjust industrial policy,accelerate the elimination of excess capacity,and quicken the step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Second,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ies should greatly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conomy″.Third,th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should aim at mainly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The goal of Changzhou′s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is to drive the reform with innovation,usher in a new normal of Changzhou′s economy,and upgrade Changzhou′s economy.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innovation-driven policy;Changzhou;new normal of economy;structure optimization

10.3969/j.issn.1671- 0436.2017.02.006

2017- 02-2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ZWD001)

李红(1958— ),女,硕士,教授。

F061.2

A

1671- 0436(2017)02- 0029- 05

猜你喜欢
常州市常州供给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的早晨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