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三字诀,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2017-03-29 14:28张劲松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点拨谋划导学

张劲松

摘 要: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调控功能,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本文围绕教师的“导”“谋”“拨”三字诀,通过具体的实例,论述了“导学”“谋划”“点拨”三种教学艺术,从而为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服务。

关键詞:导学;谋划;点拨;高效课堂

小学启蒙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今后开展学习活动或适应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调控功能,关系到能否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一、“导”字诀——提升教师的导学艺术,为高效课堂铺路

1. 利用精练的问题——理清思路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出导学的功能,利用精练的数学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问”作为教师精练语言的利器,将重要知识都浓缩在问题中,让学生在问题的提示下开展探究活动,就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从而让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所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导学功能。

现以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乘法”中的“小数点搬家”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迅速弄清楚小数乘法中小数点的位置,教师直接用PPT展示出一组图片,第一张图片中,餐厅标价为4.00元,结果没有人光顾;第二张图片中,餐厅标价为0.40元,开始有客人;第三张图片中,标价为0.04元,有非常多的客人。在观察这样一组生动有趣的图片之后,教师发问:“为什么客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是怎么变化的?”通过这样精练的问题,教师将所有的信息和重要知识点都浓缩在问题中,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由此可见,教师要学会用精练的语言提出问题为学生导学,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2. 利用启发的问题——揭示本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导学中,不仅要用精练的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还需要通过精确的教学引导,揭示数学概念性知识的内涵,确保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人民币兑换”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对人民币兑换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再把所学知识引入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习题1:

小明的爸爸从美国买了两本故事书,一本是5.30美元,另一本是7.50美元,两本书折合人民币大约是多少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今日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6.83元)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两本书折合人民币大约是多少元,可以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5.30+7.50)×6.83=12.8×6.83≈87.42(元);

第二种:5.30×6.83+7.50×6.83=36.199+51.225≈87.42(元)。

答:两本书折合人民币大约是87.42元。

比较这两种解题思路,本质都是要把美元转化成为人民币,只是解决的方法有区别。一种是先求出美元之和,再转换成人民币;一种是先分别转换成人民币,再求出人民币之和。

像这样,通过教师启发性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准确地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要素,从而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谋”字诀——提升教师的谋划艺术,为高效课堂护航

1.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体验领悟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师设计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制定教学目标等,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领悟,逐步提高学生数学水平,自然而然可以实现小学高年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

如在教学完五年级“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后,出示习题2: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得出:

方法一: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空白部分三角形的面积。

[6+(8+3)]×7÷2=59.5(cm2)

6×7÷2=21(cm2)

59.5-21=38.5(cm2)

方法二:阴影部分的面积=两个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之和。

8×7÷2=28(cm2)

3×7÷2=10.5(cm2)

28+10.5=38.5(cm2)

老师及时肯定了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的正确。

由此可见,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看懂题目的意思,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其数学水平。

2.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触类旁通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重点考查对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调控功能,在教学中渗透解题技巧,通过层层剥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师在习题2的基础上再继续深挖,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个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高和底之间的关系:底不同,高相同。求面积和时,我们可以先把两个三角形的底相加,然后再乘高除以2,也就是说:8×7÷2+3×7÷2=(8+3)×7÷2=38.5(cm2),学生经过老师的提醒,发现这种解法更加简便。在此基础上,再出示习题3:

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两个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高和底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简便地计算出来?

通过教师这么一点拨,学生马上明白:底相同,可以先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高之和,然后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能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解题能力大大提高,学习也充满自信。

[?] 三、“拨”字诀——提升教师的帮学艺术,为高效课堂除障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通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充分发挥出教师的点拨功能,由教师在学生困惑不解之处指出解题的关键,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迅速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出示习题4:

学生在解这道题目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主要困惑在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需要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小空白三角形的面积,但小空白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没办法知道。这时候,教师进行点拨:两个三角形的哪一部分是共有的?除开共有部分,剩余的面积应该相等。教师“一语惊醒梦中人”,学生马上明白这道题原来这么简单: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左边空白梯形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对学习数学保持自信心,从而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提供充分的保障。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教师导、谋、拨三种功能,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平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所以,从教师本职及其功能出发,就可以实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

猜你喜欢
点拨谋划导学
强化责任勇担当 统筹谋划抓落实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谋划
谋划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