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017-03-29 01:26苏小玲
新课程·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

苏小玲

摘 要: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作了粗浅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主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巧设疑问,激发探究欲望;二是创设自主活动的机会,构筑探究桥梁;三是引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强化探究效果;四是实践运用,实施探究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合作交流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获取信息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内容更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重视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使教学变成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为教师提供了拓展创新的平台。这一切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新模式,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的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下面笔者谈一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些实施策略。

一、巧设疑问,激发探究欲望

提问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适当地设疑问难,不但能够激发学生求答的欲望,更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善于提出一些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熟悉感但又需要动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但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学《燕子专列》一文时,笔者就是抓住文中关键词“饥寒交迫”进行一系列的设问:(1)“饥寒交迫”的含义是什么?(2)燕子当时为什么会出现“饥寒交迫”?当时瑞士的天气是如何的?(3)瑞士政府得知“饥寒交迫”的燕子这一情况后,会作出怎样的应对措施?如果政府不果断采取措施,后果会怎样?(4)从“饥寒交迫”的燕子的遭遇以及优厚的“待遇”过程中,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在这一连串的思考中,逐步理解、认识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一般来说,设疑往往是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入手,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游戏、故事、图片等,只要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即可。提出疑问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不然“设疑”就没有意义,那么学生探究学习也谈不上了。

二、创设自主活动的机会,构筑探究桥梁

自主课堂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此,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要懂得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比如课堂中的问应该由学生来提出,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品读,给予每个学生讲的机会。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依然不变,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例如,学习《奇怪的石头》一课时,传统的教法是对石头的外观、来历作一一讲解,这样的课堂是典型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而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然后提出讨论问题:“石头是由哪里得来的”要求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并充分调动每位成员去进行资料的搜集,最后将结果汇合到组长手里,结果得出了合理的解释。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放手让学生探究知识,而教师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整节课氛围非常好,效果比较显著。

三、引领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强化探究效果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想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需要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由于学生的差异性,要想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就离不开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研究小组。在完成教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点后,提出供学生研究参考的课题内容,让学生分组展开探讨研究,然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协同合作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课题研究任务。例如,学完《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后,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读完这篇课文,你再去游桂林,你一定会更喜爱桂林,也一定更会欣赏那里的山水,老师和你们一样真想去桂林看看,课下让我们再去了解桂林,把书中没有介绍过的讲给大家听,然后我们进行小组展示交流。”于是课后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纷纷去图书馆查阅书籍或者和家长一起上网查阅……他们搜集了不少资料,而且都制成了幻灯片,有的小组介绍银子岩,有的小组介绍梯田,有的小组介绍漓江烟雨,有的小组介绍阳朔月亮山……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当然,在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当发现合作小组讨论内容与主题不符合,应及时引导;当合作小组在探究时出现新思维时,应给予有效的肯定;当合作小组在探究时碰到困难时,应给予有力的帮助。

四、实践運用,实施探究创新

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自主探究创新实验的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创新。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教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我带领学生搞了一次“环保校外采访调查活动”。大家首先是去观看学校旁边河流的景象:裸露的河床、泛黄的河水、漂浮的垃圾……不时传来一阵阵恶臭。接着我又带同学们采访了几位长期居住在河边的老村民们。老村民们向我们讲述了这条河美丽的过去、这条河的变迁,令人怀念和感叹。回来后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题为“我谈如何整治河水污染”的专题小文,同学们的表现十分积极。他们一方面从多个角度谈了环保的意义,另一方面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发挥自己的智慧,提出了不少有益、有创意的环保建议。由此可见,让学生认识课堂外的精彩世界,拉近了语文与生活的距离,使教材上的内容向教材外延伸,并且和充满生机的现实生活接轨,使教材的容量无限扩大,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此外还可以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诵会、讲演比赛、阅读比赛、识词默写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进行故事表演、小品节目表演、戏剧表演,举办语文讲座、听广播、看录像、听报告等活动。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去探究创新。

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和深化,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全面发展个性”的崭新教育理念。但是作为一项新的课堂模式,要真正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并积极实践,还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创设氛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的教育思想,把握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常玉芬.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探讨[J].教育革新,2005(10).

[2]李延国.语文探究性学习初探[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7).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