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258例临床分析

2017-03-29 03:55马艳辉张广舫马玉红杨淑莲刘雪露王艳艳翁志国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诱因紫癜证型

马艳辉 张广舫 马玉红 杨淑莲 刘雪露 王艳艳 翁志国

065000廊坊市中医院儿科

儿童过敏性紫癜258例临床分析

马艳辉 张广舫 马玉红 杨淑莲 刘雪露 王艳艳 翁志国

065000廊坊市中医院儿科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2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儿童过敏性紫癜常多见于秋冬两季,发病高峰6~11岁,上呼吸道感染为其主要诱因,病程大多以1个月内为主,发病早期以实证为主,血热妄行为最多见的证型。结论:应根据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案。

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中医治疗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及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临床以皮肤或黏膜出现瘀点、瘀斑为主要症状,并可累及消化道、关节和肾脏,其中以肾损害为最严重。近年来本病有增多趋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本病属于中医学“血证”“肌衄”“葡萄疫”“斑毒”“紫癜风”等范畴。2010年9月-2015年8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58例,对病例资料总结、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其中医证治规律,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实践,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5年8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258例,男140例,女118例,年龄2~18岁,平均8.1岁。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第3版中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9版《中医儿科学》过敏性紫癜之诊断标准。①风热伤络型:全身紫癜布发,尤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颜色鲜红,呈丘疹或红斑,大小形态不一,可融合成片,或有痒感,伴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红或见关节疼痛、腹痛、便血、尿血等症,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②血热妄行型:发病急骤,皮肤瘀斑密集,甚则融合成片,色泽鲜红,伴鼻衄、齿衄,或有发热,面赤,咽干而痛,心烦,渴喜冷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③湿热闭阻型:皮肤紫癜多见于关节周围,尤以膝关节、踝关节为主,关节肿胀灼痛,肢体活动不便,或伴腹痛、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④气不摄血型:病程较长,紫斑反复发作,隐约散在,色泽淡紫腹痛绵绵,神疲倦怠,面白少华,食少纳呆,头晕心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⑤阴虚火旺型:起病较缓,皮肤紫癜时发时止,瘀斑色暗红,鼻衄、齿衄或血尿,可伴见低热盗汗,心烦少寐,口燥咽干,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光红,舌苔少,脉细数。

观察指标:收集2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年龄、性别、好发季节、病程、发病诱因、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计算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和组内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发病年龄:258例患儿发病高峰6~11岁,其中年龄<6岁44例(17.06%),6~11岁179例(69.38%),>11岁35例(13.56%)。血热妄行型在不同年龄段均占较大比重,与其他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证型分布差异不大,见表1。

发病诱因:258例患儿中,发病前有明显诱发因素者155例(60.08%),无明显诱因者103例(39.92%),诱因包括感染,食用鱼、虾、蟹、酸奶等。疫苗接种(1例),蚊虫叮咬(1例),药物(口服阿司匹林1例),环境和接触异物(4例)。其中因感染诱发者最多,为130例(50.39%),感染因素中以上呼吸道感染者居多,为100例(38.76%),由食物过敏诱发者为15例(5.81%)。感染因素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西医临床分型与中医分型情况:①西医临床分型情况:258例住院患儿中,皮肤、肾脏、关节和腹部受累率分别为96.51%、15.89%、50.0%、42.64%。单纯皮肤型者61例(23.64%);单纯腹型者3例(1.16%),单纯关节型者3例(1.16%),单纯肾型者3例(1.16%),混合型者最多见,为188例(72.87%),各临床类型患病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紫癜+腹型者39例(15.12%),紫癜+关节型者64例(24.81%),紫癜+肾型者12例(4.65%),紫癜+腹型+关节型者47例(18.22%),紫癜+腹型+肾型者14例(5.43%),紫癜+关节+肾型者 5例(1.94%),紫癜+腹型+关节型+肾型者7例(2.71%)。②中医辨证分型分布情况:258例患儿中实证共219例(84.89%),以血热妄行型为多,共185例(71.71%),风热伤络型18例(6.98%),湿热闭阻型16例(6.20%),气不摄血型27例(10.47%),阴虚火旺型12例(4.64%)。血热妄行型发病率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发病季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10月~次年3月,258例患儿中,其中春季(3~5月份)53例(20.54%),夏季(6~8月份)30例(11.63%),秋季(9~11月份)76例(29.46%),冬季(12~2月份)99例(38.37%),以秋、冬、春多发,夏季较少。各季节间患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程与辨证分型情况:258例患儿中,病程<1个月者最多,并且中医辨证以血热妄行型为主,与其他证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患儿发病年龄分布(n)

表2 患者病程与辨证分型情况(n)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多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组织病理表现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有临床研究表明,过敏性紫癜发病常有一定的季节性,其中秋冬季节多见[2],在本组患儿中,患儿发病高峰6~11岁,175例(67.83%)发生在秋冬季节,与以往研究相符合。其原因考虑可能与患儿年龄小、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对感染的抵抗力较差、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感染性疾病发生率高等因素有关。

本组资料显示,2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明显发病诱因者占60.08%,无明显诱因者占39.92%。其诱因包括感染,食用鱼、虾、蟹、酸奶等,疫苗接种,蚊虫叮咬,药物,环境和接触异物,其中因感染诱发者最多见,为130例(50.39%);感染因素中以上呼吸道感染者居多,为100例(38.76%);由食物过敏诱发者为15例(5.81%)。药物、环境、疫苗接种史等仅占极少部分,还有相当部分患儿未能明确诱因,此结果与多数报道一致。

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双下肢是皮疹最常出现的部位,可伴有消化道、关节、肾脏症状等,本组258例患儿皮肤、关节、腹部和肾脏受累率分别为96.51%、50.0%、42.64%、15.89%,以混合型者最为多见,占72.87%,单纯型占比例偏少,少数患儿腹痛症状先于皮疹出现常被误诊为急腹症。本研究关节受累比例高,其次为消化道受累,最后是肾脏受累,与陈楠等报道的消化道累及率最高不尽一致[3]。以上提示本病可以累及全身性多系统,需临床仔细观察,避免漏诊误诊。

中国传统医学对于“过敏性紫癜”早就有所记述,一般以“肌衄”“葡萄疫”“斑毒”“紫癜风”“斑疹”等名称出现于各医学著作中,认为过敏性紫癜与外感邪气相关联,风热毒邪侵入腠理,深入营血,或素体阴虚,血分伏热,致使脉络受损,血溢脉外,出现紫癜[4]。《济生方·血病门》云:“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比例热之所发。”《外科正宗》:“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乃为腑症。”认为本病为感受疫疠之气而患,属热毒之属。本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是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因素,与此相一致。《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葡萄疫云:“此证多因婴儿感受疫疠之气,郁于皮肤,凝结而成,大小青紫斑点,色状若葡萄,发于遍身,惟腿胫居多。”指出本病多发于小儿,早期过敏性紫癜多以实证为主,病久由实转虚。本组临床研究显示25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实证共占84.89%,并且中医辨证以血热妄行型为主,共185例(71.71%),且病程<1个月者最多,说明本病早期与实证、热证为主,虚证偏少,与中医学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儿童过敏性紫癜常多见于秋冬两季,发病高峰6~11岁,上呼吸道感染为其主要诱因,病程大多以1月内为主,发病早期以实证为主,血热妄行为其最多见的证型。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的优势越来越突出,通过以上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其中医证型分布,希望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充分利用中药治疗紫癜提供依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Gonzalez LM,Janniger CK,Schwartz RA. Pediatric Henoch Schonleinpurpura[J].Int J Dermatol,2009,48(11):1157-1165.

[3]陈楠,张慧娟,高兴华,等.过敏性紫癜695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 (5):482-484.

[4]周海哲,李军.张学文诊治过敏性紫癜思路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9):733-735.

Clinical analysis of 258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

Ma Yanhui,Zhang Guangfang,Ma Yuhong,Yang Shulian,Liu Xuelu,Wang Yanyan,Weng Zhiguo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Langfang City 065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Methods:25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 were selected,and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In children with HSP, autumn and winter were the high seasons;the peak age of onset was 6 to 11 years old;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as the main cause;most courses were within 1 month;Shizheng was main in the early stage;Xuere Wangxing was the most common type. Conclusion:We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

Children with anaphylactoid purpura;Clinical characteristics;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32

猜你喜欢
诱因紫癜证型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说说过敏性紫癜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发病诱因及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