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7-03-29 03:55吴戴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感受器经络艾灸

吴戴云

550000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吴戴云

550000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与常规针刺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热敏灸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灸法;艾灸;椎间盘突出;热敏穴

热敏灸是一种新型艾灸方法[1],即为腧穴热敏化悬灸疗法,根据经络理论,通过艾条温和灸体表的热敏化穴,以激发患者的经络感传,使得经气能够运行至患病处,提升临床疗效。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与常规针刺治疗组,每组40例。热敏灸治疗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0.12±12.58)岁。常规针刺治疗组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82±11.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①患者有损伤史,或者是受寒史。②患者腰痛,坐骨神经痛,腹压增加时,痛感加重。③患者的腰椎侧弯与活动受限制,棘突旁有压痛,且逐渐向下肢蔓延。下肢腱反射,患者的皮肤神经支配有过敏或是迟钝的感觉,足趾背伸或跖力减弱。④患者进行直腿抬高活动时,增强试验阳性。⑤给予患者X线摄片,发现其患有其他骨病;通过患者的脊髓造影发现,患者的硬膜前伴有压迹缺损。⑥通过CT或MRI片发现,患者的椎间盘处伴有突出阴影。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判定,如果患者伴有以上①~④项症状,可诊断为此类病症,第⑤、⑥项可辅助诊断。

纳入标准:①根据诊断标准确认患者确实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②年龄l8~65岁。③可坚持完成全部疗程的所有治疗。④急性发病患者。

排除标准:①髓核突出、患有马尾神经综合征、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伴有急性发病手术指征。②术后复发腰椎间盘突出症。③合并腰椎滑脱、发育性椎管狭窄或是其他感染性疾病。④合并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等相对严重的原发性疾病、传染病等。⑤妊娠、哺乳、围产期妇女。⑥严重皮肤病或局部皮肤感染、溃疡病。

治疗方法:①热敏灸治疗组:体位采用俯卧或是侧卧,在探查热敏化穴位时,需将患者的背部、腰骶、下肢暴露出来,在与皮肤相距3cm的部位施加温和灸,若患者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艾灸局部透热、扩热等热敏,则表示此点位是热敏化穴,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便可将热敏化穴全部探查出来,最后进行相应的标记。对于热敏灸的治疗,其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首先,在各个热敏化穴上施加悬灸,直到热敏现象全部消失,是一次施灸剂量。热敏化穴位结束一次治疗剂量的施灸时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5~100min,标准为热敏化穴的透热或是感传消失,1次/d,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各个疗程之间相隔时间2 d。②常规针刺治疗组:体位采用俯卧或是侧卧,对患者施加夹脊温针灸治疗,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采用第12胸椎至第5腰椎夹脊穴、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穴。然后通过35号毫针施加针刺,平补平泻,在实施留针操作时,需在针柄上穿置1壮长的艾卷施灸,大约3cm,一旦艾条燃烧完,清除所有的灰烬,之后再取针,以完成1次治疗,1次/d,1个疗程10次,共2个疗程,各个疗程之间相隔2 d[2]。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病情加重,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病症,或是放弃本治疗方式等,则退出试验。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②显效:患者的腰痛基本消失,直腿能够抬高至50°~70°。③好转:患者的腰腿痛明显减轻,且腰部的活动大大改善。④无效: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均没有任何显著的改善状况,或者病情持续加重。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采用率(%)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热敏灸治疗组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了为期1个月的治疗之后,病症明显改善,其中有10例在治疗不足10次即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均纳入统计。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症是由于机械压迫、化学炎性刺激而诱发的一类腰神经根炎症。通过艾灸的温热效应,可加强患者自身细胞的吞噬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使得神经兴奋性能降低,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炎症的效果。热敏灸是在疾病下腧穴发生热敏变化而研发的一类新型灸法。以艾热对热敏穴进行刺激,可激发人体经络感传,促进、调理脏腑的经络气血,消炎止痛。通过相关治疗结果可知,人体的督脉主干往往处于身后正中处,且与腰椎间盘的解剖位置正相对。

督脉的某些病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类似[3]。人体经络中的十二正经中足三阴经、足三阳经都经过腰部,尤其是腰骶处的“高热敏带区”,与督脉重叠,所以,施加灸疗时,重新选取督脉,可获得意料之外的效果。部分急性发作患者通常伴有显著的肌性痉挛症状,在进行首次治疗时,基本不会发生感传,施加几分钟的轻柔手法推拿之后,再施加灸疗,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会出现感传现象,与皮肤的感受器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人体皮肤中,通常有机械、化学与温度三类感受器,皮肤的触觉感受器也可做出一定的反应。通过施加轻柔的推拿,可兴奋患者的机械感受器与温度感受器。因此,针对不同的患者,需施行不同频率的手法。例如回旋频率80~110圈/min的手法适于辨为虚证的患者。

综上所述,热敏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无不良反应的特征与优势,相比于常规针刺,能够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唐福宇,黄承军,徐敏,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J].中国康复,2010,17(25):418.

[2]熊俊,陈日新,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1,5(42):48-51.

[3]易静,迟振海,曾利元,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灸量方案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3(42):69-70.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u Daiyu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Guiyang City 5500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Methods:8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We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heat sensitive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as significant.

Moxibustion therapy;Moxibustion;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Heat sensitive point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54

猜你喜欢
感受器经络艾灸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蠋蝽生殖器及胸足化学感受器的显微结构观察*
化学感受器瘤诊治经验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经络考证
艾灸配合按摩治疗尿潴留50例
孟氏隐唇瓢虫的触角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