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延续性护理

2017-03-29 03:55王琼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期
关键词:类风湿延续性康复训练

王琼芬

400700重庆第九人民医院(北碚)

类风湿关节炎的延续性护理

王琼芬

400700重庆第九人民医院(北碚)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治疗后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后仅给予出院指导。比较两组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躯体疼痛和躯体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的总有效率95.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5%,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类风湿关节炎;延续性护理;生存质量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以30~50岁青壮年多发[1]。临床表现为手、腕、足等关节痛、肿胀和晨僵,轻者可使患者的关节骨质受到损坏,重者则会使患者丧失生活能力,对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疼痛,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其危害程度也使这种疾病得到了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2]。目前,对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根治办法,因此选择一种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命质量显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中,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所有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其病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心理、精神疾病的、糖尿病高血压等高危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28~74岁,平均(47.8±4.6)岁;病程1个月~17年,平均(10.8±3.15)年。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46.8±5.4)岁;患者病程2个月~18年,平均(10.2±3.64)年。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差异和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出院后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出院时在医院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进行对患者的健康追踪。电子档案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病情两方面,重点登记患者的多种联系方式,如电话、微信、qq、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目的是能够确保联系到患者,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应在患者所在社区医院进行登记。以便于和患者进行多渠道的有效沟通,定期追踪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出院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患者的自我护理、家人支持、康复训练、社区支持、定期复查、医护人员定期随访几个方面。①患者自我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态度,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向患者重点介绍药物的用法、剂量、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对患者强调不要随意换药,增减剂量,要按时服药。可以采用便签、闹铃或者将药物放在明显的地方来提高用药的依从性。饮食宜清淡,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②家人支持:告诉家属应该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心理上多给予疏导,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用药和功能训练方面给予监督。③康复训练:具体的康复训练的方法有运动中的动与静的关系、等长或静力性肌肉收缩训练、等张或动力性肌肉收缩训练、耐力性训练、牵伸训练、水疗运动、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作业疗法。每种康复训练方法都有其特点和效果,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教会患者每种康复训练的训练方法。由社区医护人员进一步指导和检查训练效果。④社区支持: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之后,社区工作人员会定期进行上门访视,指导患者规范用药和康复功能恢复训练,告知定期复查,医院的医护人员应多与社区医院工作人员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交流沟通。⑤定期复查:通过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复查后的各项检查指标是否正常,检查结果正常,建议回家继续进行自我护理;如果各项检查指标不正常,建议患者立即返院治疗,由医生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住院治疗和护理。⑥医护人员定期随访:医院医护人员及时定期与社区医院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如有需要,随时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

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以率形式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的总有效率为95.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前后躯体疼痛情况: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躯体疼痛得到明显的控制或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比较两组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后躯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用药依从性比较(n)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躯体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躯体疼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45 8.64±1.45 3.12±1.25对照组 45 8.58±1.62 5.40±1.65

表3 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讨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的目的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院外的场所仍然可以治疗和健康指导,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会正确进行康复训练,不断提高自己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生活质量[4]。

从研究中得出,观察组用药依从性的总有效率(95.55%)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康复训练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5.5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后,能够使患者长期地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躯体疼痛,提高整体的生命质量。因此,对慢性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5]。

[1]沈婷,万彬彬.延续性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6-29.

[2]付伟,李萍,钟银燕等.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27-30.

[3]Wang XL,Sun XJ,Wang Y,et al.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demand of continuing care for the elderly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J].China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2016,32(16):1205-1209.

[4]董玉静,尚少梅,么莉,等.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 (9):20-23.

[5]张红旭,殷洪涛,薛萍,等.我国延续性护理实施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32):3705-3706.

出生人口数据库2020年基本建成

2017年1月18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国家统计局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出生人口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生育登记、人口出生、新生儿落户等基本公共服务实名登记全覆盖,及时率和准确率明显提高;户籍管理、婚姻、死亡、人口健康等信息动态安全共享基本实现;出生人口相关数据库基本建成,覆盖率达到95%,准确率明显提高;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漏报率明显下降,0~3岁组人口信息准确率大幅提升。

《通知》指出,要强化生育登记、住院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新生儿落户等公共服务实名登记制度,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基层源头数据采集机制。建立和完善跨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户籍管理、婚姻、死亡、人口健康等信息的安全规范共享。完善人口变动调查和监测点制度,建立计划生育专项调查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全国性生育状况调查,重点评估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情况。定期开展出生人口以及总人口变动中长期预测。《通知》强调,要将出生人口信息管理工作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瞒报漏报、弄虚作假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据www.news.cn)

Continuous nursing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Wang Qiongfen
Chongqing Ninth People's Hospital(Beibei County)400700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ontinuity of car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Methods:90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wo groups on average.After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nursing care.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only given discharge guidance after discharge.We compar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the two groups after discharge from hospital,such as medication compliance,physical pain and recovery of physical func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pli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5%,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0.00%.The pai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3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55%,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continuous nursing can help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and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Rheumatoid arthritis;Continuity of care;Quality of lif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91

猜你喜欢
类风湿延续性康复训练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藏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