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古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再定位研究

2017-03-29 00:08张胜广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北沧州061001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材能力

张胜广,李 艳(沧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古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再定位研究

张胜广,李 艳
(沧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需求,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目标定位应适当作出调整和转向,为重点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说写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古籍的能力服务,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践行。

古代汉语;目标定位;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古代汉语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传统课程,自建国之初在高校开设以来,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很多前辈学者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多次研讨和定位,基本上明确了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确立了目前这种以通论为主体、结合文选讲授的教学模式。王力先生在其主编教材《古代汉语》中指出:“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1]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教材中指出:“学习古代汉语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进读者阅读古书的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推进社会主义语言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又一个重要目的。”[2]从传统教材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几乎都是定位于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郭锡良先生版本的教材中增加了一条:学习古代汉语,对于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对于推进社会主义语言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益。传统教材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是从宏观上做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目标过大,培养对象偏重于学术研究领域,而且仅仅把该门课程作为阅读古籍的工具,从工具性方面谈得比较多,反而忽视了它的实际应用性。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地方性、区域性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为了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和转向。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地方性、区域性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的,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大多也都留在本地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针对这一具体的实际情况,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由传统向新形势下的需求转变,调整为: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说写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古籍的能力等,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培养切实有用的高效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

一、通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

从近10年我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从事教育工作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大多到市县乡镇等小学从教,本科毕业生大多到初中或高中做语文老师。在初等教育中,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的语文教学,很多知识和古代汉语息息相关。从教人员必须在大学阶段语言课程的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够胜任初等教育的教学工作。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分成通论教学和文选教学两大部分,通论教学又包含文字、词汇、语法、语音、古注和修辞几个板块。其中文字、词汇和语法是教学的重点,古注和语音是教学的难点。文选教学是古代汉语教学的实践和应用,是对通论部分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

小学语文教材,河北省以人教版和冀教版为主。无论哪个版本,识字教学都是语文启蒙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会孩子们认识汉字、掌握汉字的结构、工整地书写汉字,是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因此,对于“六书”理论的了解和学习就至关重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六书”的应用就更加明显了。初中生在已认知大量汉字的基础上,需要对汉字形体的发展演变、汉字结构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古汉语课程的教学重点。我们在处理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除了系统知识的传授,还应更多地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可以发动同学们深入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了解实际汉字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鼓励同学们自己准备一节汉字教学课进行实践教学,从而培养他们的从教能力。现在很多小学都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课。我们的文选教学可适当增加一些延伸性阅读,选择《弟子规》《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古代的蒙学丛书作专节重点介绍,让同学们对这些传统经典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中学语文教材古典诗文比重越来越大。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去北京师范大学慰问时强调说:“我们的语文教材一定要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诗文,教材‘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3]中学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教学重点,也是中考、高考的重要考点,占据很大的分值。中学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常识,掌握通假字现象,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语法板块是我们高校古汉语课程的教学重点,同时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同学一提语法就头疼。我们首先要把古汉语的语法体系给大家梳理清楚,然后让大家了解古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上的不同之处。讲授语法常识时,要尽量多选取中学语文教材上文言选文的例句进行分析。语法讲完后,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取不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对全篇的语法现象做出分析研究。这样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为以后的从教奠定了基础。中学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更注重的是对诗人的了解,对诗歌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的解读,虽然对诗歌的韵律、平仄不作要求,但中学生如果能够多了解一些关于诗歌体裁形式上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感知诗歌的韵律美、音乐美,便于学生的诵读和记忆。同样,我们讲授语音板块中的《诗律》这一章节时,也要尽量选用中学语文教材中引用的古诗进行韵律、平仄分析。

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看,服务于地方性、区域性中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应该成为我们地方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相应调整。

二、文选教学应注重锻炼学生的说写能力

地方院校毕业生,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房产中介或各类销售企业,每天的工作是接触不同的客户,了解他们的需求,推销自己公司的商品。这样,语言表达能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素质。还有的学生去政府机构、各类型的中小企业、公司、教育机构等单位,在那里从事着文秘、档案管理等工作,这些工作总是离不开文字文案的撰写。简单说来,就是要具备“说”和“写”的能力。“说”和“写”成为中文专业毕业生必不可少的两项技能。“能说会道”“能说能写”都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方面。如何言简意赅地表情达意,如何写出不同文体要求的各类文书,这都是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慢慢积淀的。我们的语言课堂应该重在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尽管古代汉语课程并不要求大家会使用古代汉语这种语言,但古人在表情达意上往往言简意赅,说理透彻。古人的论说艺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学习古代汉语,对于理解现代汉语中文字、词汇的演变发展有着实际意义,对于规范使用现代汉语有重要作用。学好了古代汉语,能够让我们提高使用现代汉语的技能。

无论是起草政府公文报告,还是撰写企业规划发展文件,都需要注意语言的正确使用,要根据行业不同使用不同的语言术语,言简意赅,学会使用艺术的语言表情达意。这一点,我们从古人的文章里能够学到一些方法和技巧。《古代汉语》教材中的很多选文都非常经典,文笔犀利,有着超高的论辩艺术,如李斯的《谏逐客书》。李斯在自身被驱逐的境遇下,毫不慌乱,奋笔疾书,写下流传千古的谏书,使得本来已下定决心驱逐客卿的秦王心服口服、收回成命,不仅缓解了个人的职业危机,还帮助秦王纠正了执政上的偏颇,为秦国的发展强大奠定了基础。李斯在谏书里开门见山,直接表明观点,彰显了一名法家弟子的犀利;之后,文章通过引用历史事实,多次正反对比论证,层层铺排,最后讲得秦王心服口服。李斯的论说技巧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

在文选教学中,除了对文章字词句的翻译之外,我们更要注重学生对文章的诵读,鼓励学生多读经典,熟读经典,更好地体味古人的行文技巧、论说艺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学习和积淀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说”和“写”的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从事文字文案及销售类工作奠定基础。

三、文化知识拓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意策划类工作也是毕业生的一个就业去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量,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会有好的创意,才会在创意策划类工作中发挥优势,如鱼得水。

好的创意离不开文化本质,好的策划方案需要有一个核心文化内涵。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汉语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文明之源。现行《古代汉语》教材,无论哪一版本都从多角度彰显了我国古代灿烂多姿的传统文化。只有对传统文化了如指掌,才能在创意工作中融入文化元素,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高品质的创意文案。我们都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它的成功归功于张艺谋团队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灵活运用,这样的团队一定是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在古代汉语课堂讲到象形字时,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沧州本地一家房地产公司天成地产,曾经用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天成明月洲——鼎级住宅。”在这个案例中,首先让同学们探讨了这句广告词有没有用错字。大家一致认为,“鼎级”的“鼎”应该换成“顶”。然后,一起分析“鼎”这个字的涵义。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鼎”字就是画了一个“鼎”的样子:一只三足两耳的锅。商周时代,随着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青铜器成为这一时代的象征。青铜鼎成为国家的礼器,它象征了权利、尊贵、盛大、显赫之意。最后一起讨论这句广告语“一字之差”的妙处。前几年,房地产行业广告宣传语明令禁止诸如“至尊”“王者”等奢华炫富浮夸式的词语出现,以免误导消费者,给人造成贵贱尊卑的等级感。在这样一个语境下,天成地产的广告词将一个平凡的“顶级”换成“鼎级”,一字之差,既没有违背国家的规定,同时又彰显了该项目的高端大气。所以,这是一句非常棒的广告词,这个创意里面就暗含了很多文化的因素。

无论是通论教学中的例句选择,还是文选教学,很多都和我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发生联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把握这些文化元素,同时要引领学生一起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广告案例、文化创意等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或者让大家结合文化内涵自己做一个创意文案,这样既能很好地传授知识,提高同学们对古代汉语课的兴趣,又能培养实践中的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四、综合应用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

针对将来考研的学生,我们的课程在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还要适当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拓展深入,必要时可以推荐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及更加专业的理论文献,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课后阅读,进一步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拓展专业知识。比如讲判断句的时候,关于古代汉语判断词“是”是何时出现的,郭锡良版本教材使用了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汉代以后才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但通过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及研究,这个判断词“是”出现的时间还能往前提。讲到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时,可以和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作比较,会发现一个很大的差别在于“们”缀的有无,那么这个“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这些都可以作为知识的拓展介绍给同学们,让他们课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找到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产生好奇心,提升兴趣。

作为一所地方性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在本地就业。那么,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结合本地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加具体、明确的定位,将传统教学目标修订为: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说写能力、创新能力和阅读古籍的能力等,为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在教学实践环节,我们要结合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现状,整合课程资源,以汉语的人文性特点为轴心深化改革,以研究性学习方法为主导探索古代汉语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古代汉语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使该课程成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终生发展有益的课程。

[1] 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本报评论员.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4-09-11(1).

StudyontheTeachingTargetReorientationofAncientChineseCurriculuminLocalUniversitiesundertheModeofAppliedTalentTraining

ZHANG Sheng-guang, LI Yan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 C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Cangzhou, Hebei 061001,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goal setting of “Ancient Chinese” course in colleges should be properly adjusted and effectively carried out in teaching practice, mainly with the aim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teach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innovating, and reading ancient books.

Ancient Chinese; goal setting; teaching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ion

H109.2

A

2095-2910(2017)03-0116-04

[责任编辑尤书才]

2017-06-28

2017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再定位研究”,编号:No.2017164。

张胜广(1964-),男,河北海兴人,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学报主编,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学;

李 艳(1979-),女,山东惠民人,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汉语、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教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带一路”国家古代汉语课程调查报告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