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生辅导员的心理困境分析及调适
——以G高校为例

2017-03-29 04:15王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新生辅导员心理

王爽

(贵州大学 阳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校新生辅导员的心理困境分析及调适
——以G高校为例

王爽

(贵州大学 阳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高校大一新生面临高中到大学过渡的时期,新生辅导员由于其服务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个人角色定位、认同感等方面因素,面临多重心理困境.可通过压力管理、经验积累、认知调整和释放情绪等方式来调适和缓解压力.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高校新生;辅导员;心理困境;调适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承担着教育、管理、服务三大职能,是高校各项学生工作不可或缺的实施者.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对于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工作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辅导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会引发多重的心理压力.以G高校为例,大一新生由一个学院统一管理,实行一年通识教育1年+三年专业教育的管理模式,辅导员颠覆了四年轮换的常规形式,转为每年承担新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因此,高校新生辅导员易面临更为多样化的心理困境.

1 新生辅导员面临的心理困境

1.1 初入职场的迷茫感

教育部规定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200,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目前很多高校包括G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还达不到这样的配置.加之G高校的大一新生数量众多,新生辅导员的缺口较大,学校现有人员已无法满足,因此新生辅导员中初聘人员的比例较高.

虽然高校辅导员招聘大多有“党员、具备学生干部经历”等要求的限制,保证进入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具备一定的学生工作经验,但对于从高校学生到高校工作人员乃至管理者的角色转变,新进辅导员不可避免会产生心理压力.例如从单纯面对学习、论文到面对奖勤助贷补、党团建设、学生活动等繁杂事务,从接受教育者的传道受业解惑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等等,如何进行角色定位、如何捋清思路开展工作,如何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成为问号萦绕在每位新生辅导员的脑海里.此外,刚毕业的大学生无一例外地对未来的职业充满着美好的期许和憧憬,在面临种类繁多的工作和大一新生铺天盖地的疑问时,对于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和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也会产生“敢问路在何方”的质疑.

因此,对于“为何选择辅导员的工作”以及“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等问题的思考会引发新生辅导员产生无所适从的迷茫感.

1.2 缺乏角色认同的挫败感

以近三年的G高校为例,大一新生年龄多为“95后”,而新生辅导员的年龄也较为年轻,多为“80后”甚至“85后”.代际的显著特征以及师生年龄差距不大也易使新生辅导员面临心理困境.

“80后”的青年在父辈的影响下,仍然信奉“尊师重教”以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信条,虽不如“70后”那般踏实勤恳,但较为循规蹈矩.但是“90后”乃至“95后”受网络文化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行为崇尚标新立异,对于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嗤之以鼻,对于辅导员老师直呼其名的现象也层出不穷.加之,新生辅导员与新生之间年龄相差不大,树立较为稳固的“恩师”形象较为困难,部分学生认为辅导员不如专业教师学历高、工作难度不大,因而缺乏“尊师”的思想,使得师生关系面临尴尬的局面.

同时,由于G高校特殊的管理模式,新生辅导员对学生只具备一年的管理权限,学生更多时间是在专业学院度过,接触更多的也是大二及以后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因此,不少学生认为新生阶段的辅导员“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现象.同时,该阶段的辅导员被学生误认为只管理新生,经验不足,因而对新生辅导员的角色产生质疑和偏见.

种种原因,导致新生辅导员产生“我不具备教育者的资格”以及“我不是称职的辅导员”的挫败感.

1.3 新旧学生交替的失落感

一般而言,高校辅导员接管学生具备时间上的连续性,最常规的从大一带到大四至学生毕业,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抑或从中途某个阶段带至毕业.G高校由于其特殊的管理模式,新生辅导员每年9月迎接一批初入高校的学生,次年7月与相关专业学院完成移交后,便着手迎接下一批新生.

在此过程中,辅导员们经历了与学生由陌生到熟悉,对各项事务由亲力亲为到逐渐放手.学生干部们经过一年的磨练,也逐渐掌握了辅助老师、服务同学的诀窍.这一过程是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双重成长,两者也在磨合的过程中趋于和谐,更具默契.在大一结束的时期,无论学生干部和普通学生都已熟悉学校环境、教学设施、办公地点,对常规事务的解决流程不再盲目,即使没有完全了然于胸,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进校的时期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此时新生辅导员面临将学生移交出去的状况,无法与熟悉的学生继续磨合,见证他们进一步的成长,犹如将精心打磨的半成品“转赠”于人,而自己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循环,继续迎接下一批稚嫩的新生.

此种状况下,引导学生进步的喜悦感和中止引导的遗憾感使新生辅导员内心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失落感由此产生.

1.4 与老生辅导员交流不畅的孤独感

一般而言,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涵盖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方方面面,且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兼具普遍性和特殊性.如低年级涉及到档案整理、信息采集,而高年级更多涉及党员发展、就业指导等方面,其他的工作如学生活动、奖勤助贷则贯穿了整个大学阶段.鉴于G高校的管理模式,新生辅导员只涉及到大一阶段的工作,即以学生的入学适应为主要内容,所做的很多工作如学生干部培养、入党动员等皆为准备性的基础工作,目的是促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新生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与老生辅导员不同,前者所做的很多工作为后者作了铺垫,而对后者的具体实施不甚熟稔.甚至,后者有关就业指导、追贷、党员发展很多内容,由于前者的工作基本不涉及而较为生疏.即使有相同性质的如助学金评定、评优评奖等工作,由于前后者的服务对象(参选学生)以及辅助人员(学生干部或学生助理)的经验阅历不同,也使两者完成同样类型的工作时的流畅性和完备性大相径庭.

然而,新老生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在学校组织的学生工作相关培训交流会,辅导员沙龙以及工作交接中,两者不免对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分享互动,新生辅导员易在此过程中意识到个人工作的片面性而感到对话难以为继.同时,部分老生辅导员对新生工作的挑战性存在轻视的态度,也使新生辅导员自感“有苦说不出”,产生形影相吊的孤独感.

2 新生辅导员的心理调适方法

新生辅导员在面对工作、学生和老生辅导员时面临的心理困境,易导致内心产生难以排解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对工作的顺利开展百害无一利.除了社会、学校可采取相关措施减轻其压力,新生辅导员也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缓解压力.

2.1 学会压力管理

首先,要意识到压力存在于工作和生活的每个阶段,正确看待压力.要审视内心的压力究竟来源于哪里,是工作的难以负荷还是个人心理的畏难情绪.然后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化工作压力为工作动力,以“滴水石穿”的恒心不断努力,使压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消散.

其次,要学会分解压力.当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时,找好“抓手”,即主动运用学生干部的力量来分担.新生辅导员无需事必躬亲,而是确定工作的大致方向,明晰具体的工作要求后,细碎的工作分配学生干部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辅导员腾出时间进行深度思考,不疲于应付,另一方面使得学生干部在实践中锻炼思考、动手、协作等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并且,辅导员在此过程中可了解、熟悉学生,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有助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注重经验积累

在管理新生的工作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工作是每年大同小异的,例如迎新、入学教育、班团组织建设、档案整理、信息采集、困难认定、评优评奖等等,少部分工作如开展特色学生活动,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是具有创新性和不定性的.一方面,在面对常规工作时,新生辅导员要注重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梳理,寻找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得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在面对突发性事件,也可按事件类型做好归纳,掌握事情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致手忙脚乱.

2.3 认知调整

工作失误和负面评价往往是造成辅导员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新生辅导员要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能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过小或威慑力不足而怀疑自己,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只涉及学生由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而质疑工作的价值,妄自菲薄.要意识到学生和自身都是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大一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同时加之个人经验的积累,会以更成熟的姿态呈现在被教育者面前,不能因一时的失误或他人质疑就停滞不前.要学会横向、纵向比较,以神圣的使命感引领自身不断积极投身工作,实现职业理想.

2.4 合理释放情绪

在新生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通常会因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而焦头烂额,因为学生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而绞尽脑汁,也会因为疏导学生的心理困扰而身心俱疲.在面对接踵而至的压力时,积极解决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适当从繁重工作中抽身,转移注意力,而不能使负面情绪一味堆积,最终难以负荷.例如,可通过阅读散文、小说来达到“移情”的效果,在虚拟的环境中达到情绪的共鸣和狂欢的释放.还可通过合理运动来转移注意力,在奔跑、跳跃中以大汗淋漓的形式释放心中积压的情绪.此外,亦可通过旅游、唱歌、聚会等年轻人偏爱的方式宣泄情绪,缓解压力.

综上,新生辅导员在每年重复但充满变化的工作中面临着多重心理困境,不但影响着学生的管理效果,更制约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只有掌握合理的心理调适策略,正确面对压力,学会认知调整,合理释放情绪,才能在千头万绪的事务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好地做新生成长的引路人.

〔1〕高男.高校新任辅导员的心理调适问题[J].学理论,2015(7).

〔2〕叶祥杰.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分析及调适[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严伟剑.当前高校“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的关系困境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12(3).

〔4〕“80后”辅导员的工作倦怠及心理调适方法——谈如何应对“90后”新生[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B84;G64

A

1673-260X(2017)08-0059-02

2017-06-10

猜你喜欢
新生辅导员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重获新生 庇佑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感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