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2017-03-29 04:15李沄松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李沄松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李沄松

(赤峰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21世纪,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各个领域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演变.与此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受到这一大环境的影响,遇到了非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者,我们一定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方式的前提条件下,积极主动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改进.唯有这样,才可以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出色地完成,才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跟上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笔者实地观察了很多高校的思政课堂,对此发现绝大部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都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教学任务,按部就班而已.而大部分的学生也只是为了修完课程,得到学分,拿到毕业证顺利毕业而已.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教育,学生也没有得到任何感悟以及启迪.另外,校园所举办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也只是形式主义,根本没有一点儿的实际教育意义.接受笔者采访的学生也纷纷表示自己已经对这种传统的思想教育心生厌倦,强烈渴望具有化时代意义的教育形式以及具有特定时代气息的教育方式,可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改革,需要进行创新,才得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才得以跟进社会的步伐,才得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 目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特点

1.1 思维活跃,求异心理较强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一群思维十分活跃,求异心理较强,热爱一切新鲜事物的新新人类,他们不同于父辈的传统、守旧以及对接受新鲜事物的排斥、缓慢,这群新新人类喜欢通过新颖的手段,新潮的方式以及新奇的途径去快速获取来自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尤其是处于21世纪这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普及的时代,更是大大的激活了当代大学生心中的热情,使其在未知的蓝空中展翅翱翔,满足了他们对探索未知的心理需求.对于高科技,他们能够很好地使用并且努力去获得新技术,发现来自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新鲜事物,他们对传统的做事方式有着种种排斥的思维,他们喜欢新奇,对什么事物都常怀着一颗好奇的心,一颗求知的心,并且在他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弥漫着各种创新的气味,闪烁着各样革新的光芒,那般沁人心脾,耀眼夺目.

1.2 多元的价值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改革的持续进行,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考的方式以及价值观念也在悄然的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虽然对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发展满怀希望,但同时他们也对国家在发展的进程中所遇到的有些问题心怀芥蒂,有所不满;也有部分学生虽然认同改革开放等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但内心仍有很多疑惑而且还不能够正确地认识到它的价值所在,处于迷茫阶段;也有部分的学生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在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却频频出错;也有部分学生过分注重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过于看重物质生活,不管人民的利益也不顾社会的利益,存在着极其强烈的功利主义以及个人主义;还有部分学生在一些较大的政治事件或者政治斗争中不能明辨是非,判断对错,不能够坚持唯物主义理论,心智尚未成熟,非常容易就被有心之人蛊惑,从而上当受骗.

1.3 思想压力大,心理脆弱

由于教育产业化以及后勤社会化的出现,将大学生考上大学不用交学费,以及可以得到分配工作的局面彻底打破了,让部分家境一般的学生开始需要通过打工来赚取学费、生活费,还时常需要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顾及家庭状况,为各种琐碎的问题所缠绕,所烦恼.所以,现如今的大学生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另外,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具有较强的自我主义意思,缺乏团结合作的精神.同时,学业的紧张以及就业方面的相关问题也让他们的压力不断增大,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变得尤为脆弱.当面临困境,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应对,走不出低谷,爬不上山峰,唯有游离、迷茫,甚至很容易就陷入了极端的思想,彻底走上不归路,成为人群中的污点,社会上的败类,为世人所唾弃.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2.1 加强主流思想的教学,发挥主流思想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思想政治课程是进行思想学习以及教育的主流思想,也是主要的途径,所以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有关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积极改造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诙谐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的投入学习,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而不是一味地念着书来进行教学,那般枯燥乏味,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并且使学生能够做到动手去解决问题.尤其是要针对学生所关心、所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去进行详细的探讨,要有特定的配套措施,一定要使用讨论或者辩论之类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纪录片,或者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通过这种较为轻松愉悦的教育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形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

所谓的校园文化也即是利用高校这一个载体将文化进行传播或者交流的方式,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一种.它的传播方式是轻松愉快的,不会有硬性的约束,当然也没有纪律的束缚,它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让人的心灵在无知觉中受到净化,得到升华.可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极其“自然”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够让教育者和学生产生共鸣点,促进有效的学术交流.华中理工大学哲学系著名的教授涂又光先生曾就这个校园文化的话题提出了关于“泡菜”的理论,他觉得,泡菜水的味道也能够对在泡水中的白菜以及萝卜的味道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校的校园文化往往决定着这个学校里的学生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校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进行思想教育一定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使用多种教育形式,创新传统教学模式,去营造一个愉快的学校氛围,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利用文化自身所带有的特点,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3 利用网络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虽然网络的出现,大大便利了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龙蛇混杂,对那些意志力薄弱,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出现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这种巨大的挑战,我们不可以采取“禁网”这种愚昧的方式,这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但是任其肆意发展下去也是极其不现实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最好地方法就是要好好利用这个载体,加快“红色网站”的建设工作,快速占领网络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健康且对学生有益的网站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另外,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红色教育”网上课程以及一些促进校园文化网的活动.进而,还要对网络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为网络政治教育开阔更大的空间.除此之外,还要开通领导的电子邮箱,方便其与学生进行交流,能够及时地为学生解决难题.最后就是加快建立思想动态网络预警系统的步伐.这个预警系统是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将学生干部以及团委,党支部,以及校老师等结合在一起,从而组建的一支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反应部队”,使其在网络上能够和学生进行直接的交流,哪里出现问题,它就会出现在那里,快速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2.4 发挥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其实高校学生社团是进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当代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以往大不相同.学生社团也因其自身具有自发性、趣味性以及与大学生的心理相吻合的新奇性,又与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价值观念相吻合,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在大学生社团里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频繁的,他们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以及进行交流的想法大多都是真实的,所以情绪的波动也是极其频繁的,所以这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但这同时也是一个十分难遇的机遇.教师应该结合社团的特点,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念贯彻其中,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理论的光芒.具体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组织社团成员结合形势政策开设理论沙龙、学习讲座等进行研究交流;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组织论文评比或者演讲辩论赛等有趣的活动,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魅力,享受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进而达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

3 结语

大量的事实证明,各大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教育目标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要建立在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融入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充分展示当今时代所具有的风采.尤其是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视线,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要贴合实际,从实际出发,同时也要懂得创新,革故鼎新,唯有这样,才可以出色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才能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才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的洗礼,才能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点亮指引他们前行的路向,让他们在这苍茫、复杂的世界里不至于迷失了方向.

〔1〕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34-46.

〔2〕王海建.协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J].探索,2013(01):139-143.

〔3〕习璐.“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

G641

A

1673-260X(2017)08-0182-02

2017-03-16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