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

2017-03-29 05:21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服务

胡 赛

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角色定位与服务创新

胡 赛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7)

近年来,移动阅读的普及和移动阅读群体的日益壮大,对图书馆纸本阅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移动阅读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界应当从自身开始转变,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为移动阅读的发展做出贡献。

移动阅读;移动图书馆;角色定位;服务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阅读作为现代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移动阅读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熟悉。

一、移动阅读

什么是移动阅读?一般理解为,利用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的各种阅读行为,如利用手机浏览网站,阅读新闻、报纸、杂志等客户端、或微博微信的文章等。而狭义的移动阅读是指人们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有目的让阅读行为[1]。通常来说,有以下两种阅读的途径:一种是在移动终端如手机上安装阅读APP,另一种是使用专门的电子书阅读器,如Kindle等进行阅读。

根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移动网民人数达到6.95亿人,相较2015年年底增加了550万人,年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10%。网民中使用移动设备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增加至95.1%[2]。可见,移动设备已经取代传统的电脑成为人们的主要网络设备,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与电脑相比,移动上网设备自身的便携、不受时空限制以及成本低廉;另一方面是因为原先线上的一些应用软件以最快的速度与移动终端成功兼容,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可以进行社交活动、可以购物、可以学习,当然也可以阅读。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阅读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移动阅读带给自己的便利。移动阅读的优势不言而喻,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超过传统阅读方式,成为人们 (尤其是年轻人)阅读的主流模式。移动阅读的发展给传统阅读的相关产业及服务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便是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借呼吁革新现有资源形式和服务模式以适应移动阅读大趋势的发展,换言之,移动阅读的发展加速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变革。

二、移动阅读环境下的图书馆角色与定位

(一)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的新动向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学校的图书馆)的定位仍是印刷型文献的收藏者,是一个读者阅读的实体空间。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多媒体存贮等数据库技术革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存储和利用形式,在线阅读日益普及。同时,图书馆印刷型文献的流通量不断下降,到馆人数也逐渐减少,在线阅读将取代纸质阅读成为主流的阅读形式。一些发达国家图书馆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尽力扩充自己的电子资源,主动将数字阅读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数字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强能在移动终端进行高效利用的、适合移动终端浏览、检索、下载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适时、适当压缩纸质资源建设费用,增加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保持移动终端能利用的数字资源有计划地逐年增加。

文献资源的保存和传承是图书馆的主要职能之一,在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读者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乃至生化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图书馆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努力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在国家“互联网 + ”的战略发展中,高校图书馆应引入互联网思维,转变服务理念,做好自身服务职能的加减法,逐步减少图书编目、打包上架、传统借还等无技术含量的职能,增加知识导航、信息推送、信息素养培育阅读推广、知识服务、资源共享等职能。

(二)移动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的角色定位

一直以来,都认为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阵地,是高校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主要场所。但是现实确不尽是如此,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泛在化的兴起,使得整个图书馆行业面临扩展生存空间的挑战,图书馆日益被边缘化,主要体现在:投入高但社会认知度不高,资源丰富但影响力很弱,专业化程度高强但服务范围有限,行业地位高但与社会组织联系松散等。因此图书馆更应该突破传统职能的束缚,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笔者认为,图书馆不应仅仅是信息资源存储、组织、分享的机构,还应该是推动知识传播、引导阅读、服务创新的先锋。

1.移动阅读的引导者

大众普遍认为,图书馆应该帮助广大读者特别是学生读者开展正确的阅读活动。尽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纸质阅读收到冲击,使得图书馆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但图书馆的移动阅读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因此,图书馆可以借此机会,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参与到移动阅读的推广工作中,对读者的移动阅读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现在的年轻读者过早地接触网络,铺天盖地的无序信息可能让他们迷失方向,图书馆可以通过正确的移动阅读来指引他们,帮助读者选择合适自己的阅读。移动阅读有着较强的便捷性和随身性,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知识接受能力。

2. 有效信息的提供者

网络搜索引擎的便利之处是有目共睹。但并不是只要有网络、电子设备等,读者就能利用搜索引擎随心所欲获取文献资源,因为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资源其准确性往往有待考证。网络上的文献资源广而复杂,如何将有效的信息收集起来提供给读者,这是图书馆服务的一项重要环节。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了解读者需求,将有效的信息资源主动推送到读者面前;也可以利用专门的咨询服务平台、咨询服务人员对读者进行一对一的单独服务。

3.信息资源的推广者

资源的利用率是衡量图书馆运行效率的标准之一。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不但拥有众多优秀的信息资源,更要将这些优秀的信息资源传递给广大读者。同时,在大数据环境下,各行各业都非常重视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读者即使图书馆的用户,其在访问图书馆是留下的日志,借阅记录甚至入关馆记录等都可以为图书馆所用,例如,图书馆员可以根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分析读者的阅读类型、阅读时间、阅读方式、习惯乃至阅读效率等,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为读者量身定制阅读指导方案,推送相关信息等[3]。通过这些实际需求,图书馆可以针对不同需求的读者向他们推荐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4.服务创新的探索者

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一直都在发展和变化。除了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图书馆更应该主动出击勇于创新,做一个服务创新的探索者。图书馆服务如何创新,除了要拥有对科技、网络信息发展的敏感度,还要主动、深入地融入到读者当中,了解读者的切身需求。根据读者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同时,读者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图书馆要不断创新,才能源源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变化的阅读需求。

三、移动阅读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

随着移动阅读的深入人心,各大图书馆为了适应新的阅读趋势和环境,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服务,如,利用移动阅读引导学生在线学习,微信服务创新,构建移动阅读共享平台,打造移动图书馆联盟平台,打造移动图书馆联盟平台,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开发等。

(一)利用移动阅读引导学生在线学习

现在学生们不仅仅是从课堂上老师的授课中获取知识,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给大家各式各样的“知识”。如何利用互联网让学生重视学习、主动学习,图书馆应当好好思考。网络在线课堂现在已经不再新鲜,很多网站、高校都有提供这样的资源,但很多时候只有学生主动去寻找,这些资源才得以被利用。图书馆能否通过对在校学生的专业学习、阅读习惯分析有选择性的主动提供学习资源,利用移动阅读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联合学校任课老师,将课堂学习的知识重点推送到移动应用端,加强学生的记忆。包括授课的PPT、习题、重点知识讲解的视频等,都可以作为移动阅读资源提供给需要的学生。此外,图书馆还可以根据各个教学部门的特点和需求建立专门的教参系统,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资源支持,技术支持等教学辅助工作。例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在建立教参系统定期向代课老师和学生推送可移动阅读的教学支持材料之外,还积极参与到课程中,将文献检索等课程嵌入到一些专业课程中去,同时将这些知识编辑成视频片段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使广大师生可以体验各种新设备、新技术和图书馆相关的新服务与新内容,收到师生的好评[4]。

(二)微信服务创新

近些年来,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来进行读者服务已经是很常见的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现有的功能一般包含查看读者个人基本信息、馆藏OPAC系统的对接、图书借阅情况查询、意见反馈等。在这些已有的基础功能上,还能开发新的服务。例如,给每册图书生成一个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便能获得图书信息。也可以将读者信息编入二维码,取消读者证的使用,利用微信二维码绑定读者证号进行图书的借阅。公众号的推送内容,除了文字和图片,也可以推送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如,电影欣赏、有声读物,这些都是微信图书馆可以提供的资源。

(三)构建移动阅读共享平台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让广大读者不用来到图书馆,只要利用网络就能获取资源。但目前提供的数字资源的平台不少,图书馆需要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才能方便读者使用,而且一些资源不一定可以与现有移动终端设备相互兼容,所以图书馆有必要对资源进行整合和调整,让读者可以利用任何一种档次的移动阅读终端设备获取本馆的资源,迎合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阅读需求[5]。这个移动平台还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移动阅读终端来拉近读者之间的联系,分享读者的阅读心得等。此外,图书馆工作人员或读者都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杂志、电子课件,如学术讲座等资源,实现线上读者的交互学习和互动。在移动阅读共享平台上,除了为读者们提供对学习有益的资源,还包括一些休闲娱乐方面的阅读资源,如实时新闻、生活咨询等。

(四)打造移动图书馆联盟平台

近年来,由于图书馆的经费增长有所下降,独立购买能力有限。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大部分只能根据学校的专业教育方向、读者的需求值和实用性来购买相应的数字资源,因此,每一个图书馆的资源都不可能是至善至美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在传统服务模式下,没有哪一个图书馆可以完全满足任何一个读者的阅读需求。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了资源的共建共享,使得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解决数字资源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平台孕育而生,其本质是整合线上线下闲置的书籍或服务者,让他们以低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如CALIS馆际互借平台,使得高校之间的资源实现互通互达,尤其对于中小型高校来说特别收益,可以通过极其低廉的成本快捷的获取成员馆的资源。除文献之外,部分图书馆之间还实现了服务共享,例如,某一高校读者可使用其他高校馆员提供的学科导航与在线咨询服务等[3]。

(五)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开发

国外移动图书馆成功的重要经验是图书馆与移动技术公司、数字资源供应商、网络出版商等第三方主体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国内目前大多数移动图书馆完全借助第三方公司,市场基本被超星、书生、汇文、龙源几家公司占有,自主开发较少,各图书馆之间特色差异体现更少[6]。在这里,图书馆应该把握合作开发的主动权。建设移动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每个图书馆的特色资源,避免千篇一律的操作界面和风格,针对图书馆的特色进行产品的研发。然后要加强与数字资源供应商的合作,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为丰富。联合开发商和资源供应商,创新和提供更便捷、丰富的移动资源和移动服务。新技术的引进也是必不可少的。积极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引进优秀的互联网工具和软件。例如,上海市图书馆就和支付宝合作,利用芝麻信用、城市服务等应用来扩大图书馆的服务范围。

四、结束语

移动阅读作为一种时尚的、易为读者所接受的且日益得到普及的阅读方式,逐渐为教育界、出版界及相关行业和领域所重视和关注。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主导机构之一,需要审时度势,在移动阅读环境下重新思考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职能发展规划,勇于开拓新的业务,探寻满足读者日新月异阅读需求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努力适应移动阅读发展浪潮的要求,开创图书馆发展史上新的篇章。

[1] 百度百科.移动阅读[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 m/%E7%A7%BB%E5%8A%A8%E9%98%85%E8%AF%BB/3054515?fr=aladdin.

[2] 中国记协网.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7-08/07/c_136506155.htm

[3] 王晓毅.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角色定位探析[J].科技展望, 2016, (14):242-243.

[4] 张姣,李柯,盛兴军.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17,(2):83-88+107.

[5] 姜莉莉.移动阅读服务在国内图书馆中的开展模式及发展[J].现代情报,2016,(2):125-128.

[6] 虞敏,许凯.国外移动图书馆技术创新及其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2):85-89.

Role Definition and Service Innovation of Library Under Mobile Reading

HU Sai
(Hunan Biolog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Polytechnic ,Changsha Hunan410127)

In recent years,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reading and the growing population of mobile reading have caused great impact on the librar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mobile reading, the library should make some changes from its own, recognize their own roles, and develop new service content and service way, which can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reading.

mobile reading; mobile library; role definition; service innovation

G250

A

1671-9654(2017)04-0110-04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4.027

2017-08-08

胡赛(1981- ),女,湖南娄底人,馆员,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读者信息服务、资源建设。

[编校:杨英伟]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服务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资源回收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