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线下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7-03-29 05:21徐常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学习者

徐常娟

基于线上线下的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探讨

徐常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对占生源比例近一半的中高职衔接体制高职学生进行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开发、听力策略教学、线上听力推荐四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推动中高职衔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线上线下融合的有效开展。

中高职衔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我们推进中等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江苏省为例,50%的初中毕业生被分流到中职学校,其中90%的中职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接受高职教育,以实现技能上的提高、学历上的提升。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下,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相对普高教育体制下的学生而言比较薄弱。《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则指出英语教学要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由此,如何对占生源比例近乎一半的中高职衔接体制学生进行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对高职学习者听力技能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企业在争抢国际市场份额时其实力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语言[1]。学习者的英语交流能力(尤其英语听说能力)将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技能短板。麦肯锡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每年只有不到10%高校毕业生的英语能力可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其中1/3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应届毕业生缺乏基本的英语应用技能。为了提高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学习者亟需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尤其是听力这个初始的输入技能[2]。

现在的学习者普遍反映英语听力是一门“费时低效”的课程,他们努力练习以期提高听力技能却往往事倍功半。高职英语的课堂教学缺乏专门而训练有素的听力教师,他们对如何有效开展英语听力教学思路模糊,听力教学现状往往呈现为教师讲解单词—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教师与学生核对练习答案这样一种“听力测试”的教学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习者听的效率,如何有效开展英语听力教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尝试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资源开发、课堂听力策略教学及线上听力推荐四个方面开展中高职衔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

一、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把英语听力教学从传统的高职英语综合教学中分离出来,开设专门的听力课程,给予听力教学充足的学时支持。教师要通过听力课程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传授,引导学生借助听力技巧进行听力技能习得,从而提高听力学习的效率。鉴于听力过程要求学习者高度集中注意力,对瞬间接收到的语言输入信息进行整理、解码、编码及输出,英语听力课程对学习者脑力活动的消耗极大。因此,常规的2课时/次的英语听力课程设置是不太科学的,因为一次大量输入的效率远逊于多次少量的输入和重复。缩短每次的听力课时且增加周课时的方法也是不太可取的,它不仅会给学校的教学带来不便又会扰乱学生正常的学习安排。

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听力视频。视频图像对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习者听力习得有辅助作用,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听力水平。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英语视频,改善单调的听力课堂教学,丰富听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进行听力学习的兴趣;然后设计相关的听力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融入视频的听力课程即“视听课”,能够帮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有助于培养语言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还可以尝试以听力资源引入语言课程,听完材料后再引导学生依据听力材料进行口语、阅读、写作方面的语言技能学习。

二、课堂教学资源开发

听力课堂是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的重要场所,教师要选取适宜的教学材料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填鸭式”听力测验教学。适宜的听力教学材料选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背景下甄选有效的语言输入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现在的学生对网络的亲密感、依赖感都比原来增强。现在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新信息更加敏感,知识面也较原来宽阔,更加关注实时信息。如果教师和学生同样关注实时信息,并及时地把实时英文听力资源呈现在课堂上;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听力学习效率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听力教学资源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开阔学习者的视野,调动学习者听力技能习得的积极性。

克拉申认为有效的语言输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可理解性,趣味性,非语法程序安排,足够的输入量。互联网+环境下,听力教学材料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形式和概念上不能过于复杂。听力教学资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选取实时性的教学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以弥补教材教学资源滞后的不足。教师要合理取舍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并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支持,选择新闻、演讲、歌曲、影视片段等听力材料,灵活地嵌入到听力教学当中。

笔者尝试在听力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实时听力内容共享,学生把听力文本分享给大家并且进行听力音频/视频的播放。学生在听完音频后对于感兴趣的听力内容,能够简要说出来大概意思,证明实时听力资源确实为有效的语言输入。共享出来的实时听力内容可以引发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又会给资源共享者带来很大的满足感,极大地消除了他们语言学习上的自卑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参与热情[2]。这种课程活动的设置使得一些同学逐步养成了课间浏览实时新闻时选择中英文版本的习惯,这对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听力学习)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二)互联网+背景下甄选难易要适中的教学材料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听力材料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这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学生呈交上来的听力共享内容难以兼顾题材和语言难度。有的学生过分关注于题材的认可度,听力材料新颖、实时性强能够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但是语言难度过高、生词偏多、句子结构过于复杂,使学习者在学习中产生焦虑情绪。有的学生评估自己语言水平低,选择的语言材料又过于简单,对于学习者没有一点挑战,无法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克拉申用i表示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1表示略高于i的水平,提出了i+1的语言输入原则,强调听力材料的难度不应该超过学习者的现有学习能力,但又要略高于学习者现有能力。若听力材料全部是学习者能够理解的内容,将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但若听力材料完全超出学习者的理解范围,又会使学习者产生焦虑,阻碍听力学习的正常进行。因此,教师要选择难度适中的听力教学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共享英文实时资料”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很难控制听力材料的难度,因此教师的监督管理作用必不可少。学生在做资料共享活动前,要先把材料发给教师以确定选题有没有过于局限(比如偏向政治方面),材料中是否专有名词太多(比如医学方面),句子结构有没有太复杂(比如新闻播报中一段只有一个长句子)。经过学生选择,教师核查后的听力材料才能确保难度适中,促使听力活动顺利进行。

三、课堂听力策略教学

借助于互联网+开展的听力教学,为学生提供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有效听力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然而听力过程中的难题不是单纯依靠学习热情就可以突破解决的,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指导从而能够开展听力微技能的培训,进而提高英语听力效率[3]。听力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教师应该根据这三个策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学生听力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听力技能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元认知策略主要是学习者针对听力学习的管理,包括计划、监控、评估、选择注意、集中注意、自我管理等活动。听力活动要求学习者能够集中注意力处理瞬间接收的大量语言信息。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一旦出现分心便能够及时自我调整过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选择注意,有选择地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在听力过程当中分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的能力。通过元认知策略的学习,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就会避免仅单纯的注重听懂每个单词,尝试着从整体上去把握句子的意思、材料的框架,进而提高听力学习的效率。

认知策略主要指听力过程中对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管理,包括联想、词汇、推理、笔记等技巧。首选,学习者在听力过程中,需要通过联想技巧将接收到的输入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信息或图式联系起来。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可以通过听前提问问题,让学生展开联想、预测和讨论,帮助学生熟悉话题,最终帮助学生激活大脑中的图式(已有的信息)。如果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缺乏某方面的图式,教师应该通过背景知识介绍等活动,帮助学习者完成图式建构活动,为有效地开展听力活动做好准备。其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线索信息,对将来的听力活动进行预测和推理,并在听力过程中不断验证,修正自己的推理,这样听力活动中学生就不是一位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一位积极的建构者。再者,听力过程中大量信息瞬间涌现却又迅速消失,学习者的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致使他们很难记住听力材料的细节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做笔记重新组织听力过程中已经忘却的语言信息,适时地记下关键词或重要信息。

社会情感策略指的是学生为有效地完成听力学习任务而跟别人进行交流,或者学生控制情绪消除疑虑或不安的过程。听力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听力学习,并且鼓励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鉴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普遍会产生的焦虑问题,教师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听力活动中的表现给予更多的正面鼓励表扬。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授课风格,建立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友好的情感关系来消除学习者听力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四、线上听力推荐

听力技能的习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学习者在课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英语听力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听收看歌曲、电视剧、电影等音、视频文件;也可以精听一些资料并完成相应的听力练习。他们要充分利用便利的多媒体环境来拓展第二课堂,自主开展线上听力学习,尝试独立完成自身设定的学习任务,培养自我发展、搜索并提炼、整理海量信息的能力[4]。学习者在第二课堂听力学习中还要积极进行自我纠正、自我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找出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互联网+教育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育向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在线教育平台,线上听力课程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之外开展线上听力学习不能是放任的随意的,他们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监控。互联网上的英语听力资源丰富多样而且质量优劣不等,学生在课外听力自主学习时经常为选择什么样的听力材料而感到困惑。教师需要整合互联网上的听力资源,通过网络课堂建设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听力资源库。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比较差,尤其是听力技能更是薄弱,容易在进行听力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畏惧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听力材料,并且适时了解学生在听力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的情感障碍。英语教师在学生的课外听力自主学习中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知难而进的学习者、听力资源与信息的整合者、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者及学生心理的咨询者。

五、结束语

推动中职高职教育衔接,改进中高职衔接高职英语听力教学既符合时代的需求又遵循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特征。听力习得的过程不是听者被动参与、简单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意义建构的过程。面对语言基础更为薄弱的高职学生,高职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对中高职衔接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教学,学校要在课程设置上予以支持,教师要在教学资源、教学策略上予以指导,学生要利用网络予以自主个性化线上学习。

[1]严世清,戴军. 探索英语教学创新模式满足服务外包企业需求[J]. 职业教育研究, 2013, (11): 68-70.

[2] 龚振林. 网络“微博”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3): 78-80.

[3] 何芳,谢职安. 高校IT服务外包英语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30): 53-55.

[4] 鲁瑛.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需求的英语听说能力[J]. 外国语文, 2012,(3): 155-157.

Discussion on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Online to Aline integrated Education

XU Chang-jua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stitute of Services Outsourcing, Suzhou Jiangsu215123)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of students who account for nearly half under the secondar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ion system.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approach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etup, teaching resource development, listening strategy teaching and online listening sharing, aiming at promoting efficiently listening teaching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secondary-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nectio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H319

A

1671-9654(2017)04-0040-04

10.13829/j.cnki.issn.1671-9654.2017.04.010

2017-09-12

徐常娟(1984- ),女,山东菏泽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

本文为2015年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编号:2015025)和2016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中高职衔接职业英语听力慕课资源开发-以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为例”(编号:JG-201611)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校:杨 琴]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学习者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