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生态智慧浅探

2017-03-29 14:02赵利华赵原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荀子自然界万物

赵利华,赵原宏

(1.吕梁学院 思政系,山西 吕梁033000;2.包钢四中,内蒙古 包头,014010)

荀子生态智慧浅探

赵利华1,赵原宏2

(1.吕梁学院 思政系,山西 吕梁033000;2.包钢四中,内蒙古 包头,014010)

荀子著作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与思想,他的生态思想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即“明与天人之分”的生态哲学基础、“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实践思想,以及“大神”之治的生态社会理想。对荀子生态思想进行挖掘和梳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荀子;生态哲学;生态实践;生态社会

荀子以生存和发展为视角,认为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维度不仅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这种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学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明于天人之分”的生态哲学基础

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战国后期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对“天”的理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他吸收了道家“自然天”的思想,将天还原为自然的天;同时,他发展了儒家对“人”的理解,将人看作自然的人,承认人的生物性和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荀子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生态理念,明确了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

(一)荀子思想中的“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战国后期,农耕技术的发展、诸侯战争的频繁发生,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态环境。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敏锐地意识到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为此他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在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礼制”思想。“礼”在他的思想中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也是自然界的伦理原则。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1]礼论第十九,396指出天地是生存的本源,为万物的存在提供了可能,这也是荀子生态哲学的基础。“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1]礼论第十九,403。这里的“天”和“地”很显然就是指宇宙的天和孕育万物的大地,它们是人与自然万物存在和活动的空间场所。日月星辰、四季交替等在荀子的眼中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1]天论第十七,353。天地运转有着自身特定的规律和法则,不会因为人世间的好恶而有所改变。就如人们不喜欢寒冷,但冬季还是会来;大地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变得狭窄。这些朴素而又系统独到的见解,使荀子的自然观具有了一个结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石。

(二)荀子思想中的“人”,是主观能动的人

荀子关于人的思想沿袭了孔、孟的人本主义思想。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者,生之始也”[1]王制第九,168。虽然人和其他万物一样来源于自然界,但人是万物中最高贵的。他从哲学的角度对人作了高度的评价:“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王制第九,171,把人放在了“万物之灵”的最高层次;“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1]解蔽第二十一,470。人之所以会认识自然万物,恰是因为自然万物有着自身的运行发展规律。荀子在《天论》中还提出了一系列认识自然万物的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认为要根据已经显现的自然现象来认识天,预测未来的变化;根据万物生长的条件来认识大地,合理地安排生物的生长;根据不同节气的变化来认识四季更替,正确安排农业生产。能知的主体和可知的客观事物相结合,才可以使人们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达到主观和客观的一致,这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可能。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明确区分了自然界和人类有着不同的职责和发展规律,使他的思想建立在唯物主义可知论之上。这为他的生态实践思想提供了朴素而科学的哲学基础,既划清了人与自然的界限,又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提供了条件。

二、“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实践思想

在荀子看来,尽管天作为本源性力量创生了人和万物,是第一性的,但并没有使人完全臣服于自然界。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实践思想,把人类的生存命运自觉地与如何对待大自然联系起来,倡导人们尊重自然规律,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在今天人与自然关系极度紧张的情形下,这一朴素的生态指导思想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一)“制天命而用之”的含义

马克思曾引用比·特雷莫的话指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2]。两千年前的荀子在论述了天人职分后,就豪迈地指出:“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1]天论第十七,358在人类生存还极大地依赖自然界的情况下,荀子这一光辉思想集中地体现了他既尊重生态规律又重视生态平衡的生态实践理念。他要求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把自然界当作具体的自然物来控制、蓄养,在尊重自然季节本身的变化规律之上发挥人类自身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人是“万物之灵”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合理规划、引导、利用,杜绝不必要的浪费,使自然万物实现不断的再生繁殖,以实现自然物的永续利用。这种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肯定和彰显了人的能动性,指出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永续富足的发展。

(二)“与天地参”的实践指导原则

对于在实践中如何实现天人的不同作用,荀子提出“与天地参”的实践指导原则。“与天地参”肯定了人与天地的不同,也指出人可以积极参与到自然界的变化之中。天、地、人三者并立而存、相互联系,这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

荀子认为,宇宙是由天、地和人三要素构成的,它们虽然职能不同,但又是相互依存的。“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1]天论第十七,347-348意为天有四季的变化,地有丰富的资源,人有治理自然界和社会的能力,这叫作能够和自然界互相配合。放弃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治理,只想着和自然界争职能,那就是糊涂了。“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1]王制第九,169荀子认为君子就是天地的参赞、万物的总管,他反对不合规律的任意妄为,把不修农事称为“人祆”。在农业文明时代,人口和粮食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思想家,荀子极为关注农业发展状况,他认为农业的歉收、农田的荒芜、百姓的饥饿等是“人祆”(人为的怪事)之一;政令不明,破坏农时、不注重农业生产等行为是“人祆”之二;人伦礼仪上的混乱是“人祆”之三。“祆是生于乱,三者错,无安国。”[1]天论第十七,355可见,在人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农业时代,荀子认为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为的灾难。他要求人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参与到自然界的自身运作之中,以实现天、地、人的平等和谐发展。在他的发展理念中,万物有道、仁民爱物等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正是在重视人与自然生产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情境下,以实现富国裕民、长治久安为目的而提出的。他的实践指导原则,为实现“大神”之治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三、“大神”之治的生态社会理想

在《王制》篇中,荀子指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北海、南海、东海、西海各地均有自己独特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只要中原各国可以得到并合理利用它们,那么各种物质都会充分发挥它们的特点和效用,而且会源源不断地为各国百姓提供不同的给养。这些可利用的资源,“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1]王制第九,167这是一种持续发展、惠及百姓的生态型社会。在荀子看来,实现这样的社会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日常生活态度与德行修养问题。荀子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一)“时禁”和“天养”的生态保护思想

荀子认识到了自然界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认识到人类对待自然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状况。要想实现国富民强的社会理想,关键在于人类自身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态度。他指出:“川渊枯而龙鱼去之,山林险而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1]致士第十四,290。为此,他主张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要有最基本的原则,即“以时禁发”(根据自然万物生长规律适时耕种、适时捕猎),做到既利用又养护、既砍伐又培育。以林木为例,在春夏草木生长茂盛的季节严禁入山砍伐,到了秋冬林木凋零时节再入山砍伐,目的是实现森林资源长久有效地为人类所用。显然,荀子已将思维触角深入到如何遵循生态平衡发展规律的问题上。他将保护生态自然和有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结合起来,把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休养生息结合在一起,认识到只有使资源“不夭其生,不绝其长”,百姓才能有“余食”“余用”和“余才”。

此外,荀子让自然万物享其“天养”是其生态保护思想的重要内容。天养即自然养育,意指人们利用自然万物来养育自己。顺应人类的需要来供养人类叫“福”,违背人类的需要供养人类叫“祸”,这叫“自然政令”,即天政;与此相反的一系列行为都会带来巨大的凶险。但是,“天养”理论在荀子这里又具有宏大的视野,它不仅限于人类。“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天论第十七,348,说明荀子的“天养”也包括自然界各种生物间的互养共生。正是由于保证了自然万物的“天养”,才保证了资源的不断再生和人类自己富足的生活。因而,“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1]天论第十七,349在现实生活实践中才具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见,荀子不仅承认人具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也肯定了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体现了他尊重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

(二)“节用”和“顾后”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为了富国富民,荀子在国家宏观治理方面智慧地提出了“开源节流”思想;在个人修养方面,则提倡“节用御欲”。荀子认识到人的欲望是无限增长的,如果人类过度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因此他主张通过国家政令的引导和日常礼仪道德两条途径来使官民节约各种财用,使民有蓄积、国家富足。首先,国君要实行使百姓富裕的政策。人民富裕了,就会更加精心地耕作农田,谷物的产量自然就会增加,然后国君按照法律征税,臣民按照礼制节约使用它们。唯如此,国家的粮食才会堆积如山。此外,荀子强调加强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注重节约,这样即使发生水旱灾害也不能使人贫困;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资源,一味索取,那么就是上天也无法让人健康富裕吉祥。荀子“节用”的思想是有远见卓识的,人类离不开物质资料,但物质资料的增长又是有限的。“伐其本,竭其源,而焦天下矣”[1]富国第十,206,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因此人人做到“节用御欲”,对于实现人类健康富裕的发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荀子承认“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锈”[1]荣辱第四,62是正当的;但是如果不节制人的欲望,则“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1]荣辱第四,63。因此,治理天下的谋略,就是为天下人民从长考虑。如果人类一味贪图享受而不慎重考虑后代的发展,那么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将无以为继。恩格斯也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只有加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意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适度消费,做到“长虑顾后”“节用御欲”,将眼前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使人类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荀子的思想建立在他关于天人关系的哲学基础之上,强调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儒家对待自然的仁爱之心。虽然这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但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荀子的生态智慧告诉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应当尊重、爱护自然,对待自然万物应做到既利用又保护、既开发又畜养,既考虑自己又要兼顾子孙的长远发展;从自身做起,在日常行为和修养方面,将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界的发展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理论和实践中多方面探索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可能。如此,才会实现荀子笔下澄明纯净“万物以昌”的生态社会。

[1]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2016-08-30

赵利华(1974- ),女,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赵原宏(1969- ),男,高级教师,硕士,从事语文教育、古代文学研究。

B222.6

A

2095-7602(2017)01-0017-03

猜你喜欢
荀子自然界万物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例说“自然界的水”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