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1+1+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17-03-30 05:08周才文刘利凡
科学中国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五年制课程体系岗位

邱 娟,周才文,刘利凡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五年制高职“1+1+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实践研究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邱 娟,周才文,刘利凡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五年制高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体系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明确职业岗位(群),分析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群)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构建“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职业岗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职、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其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如何确定五年制高职“1+1+2+1”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是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重点。

一、中职、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学生对比分析

五年制高职属于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与三年制高职相同,但其教育对象起点是初中毕业生,其培养过程和模式具有特殊性。通过对比分析中职、五年制高职与三年制高职学生,旨在为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依据。具体见表1。

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年龄较小,学习习惯和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文化基础和自制能力差,职业意识淡薄,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适度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增加职业技能课程,强化基本技能训练。五年制高职学生可塑性强,应提供更多、更广的拓展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及潜能发展的要求。

二、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技能需求,将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定为一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具体岗位及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与岗位能力如图2。

三、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

根据上述五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及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与岗位能力分析,结合“能力为本”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建筑施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重点,以“知识、技能、素质”为目标设置课程,该课程体系以素质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组成。

(二)根据五年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发展需求构建“1+1+ 2+1”分段式课程体系

根据五年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发展需求,我院一直采用的是“1+1+2+1”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技能、素质、创新”作为培养原则和目标,在精细化管理和注重实践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综合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一学年学习中职文化基础课、素质拓展课、心理健康课和具有我院特色的计算机基础强化课程,第二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继续巩固文化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并适度开设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进入高职专业技能学习,加大实践课时比例,贯穿就业指导和社会实践教育,重视课程设计,注重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第五学年顶岗实习和“预就业”。

(三)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

五年制高职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以系统的、全局的观点来统筹规划五年的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职业资格要求为标准,以所需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为依据;专业基础、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业拓展等应在课程结构中充分体现,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吃苦实干、爱岗敬业、图强创新的精神,具备良好的人际交际能力、文字表达和基本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核心能力。这些专业课程的设置,能使五年制高职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适应岗位的能力及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下面是按行动领域、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设置的专业方向、专业主干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如图3)。

表1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各类学生对比

图2 岗位群与岗位能力图

四、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几种关系

(一)统筹兼顾职业定向和职业迁移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工作岗位实现“无缝”对接,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首先要培养学生在毕业时具备相应工作岗位所需技能,这样才能满足职业定向性的要求,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下的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就业不是从一而终,需要经历多次选择职业,因此职业的变迁性会更加显著。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使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某一岗位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采取“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使其能兼顾职业定向性和迁移性,处理好学生当前就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相互嵌入“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

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直接接受专业的学习,过早的学习专业可能会导致学生缺失基本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该适度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形成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相互嵌入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应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五年制高职学生一般会有就业、参军、升学、留学等不同需求。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不适合长学制而选择就业,有的学生想通过参军解决就业,还有的学生选择升学(专升本)或留学。根据这些需求,在不偏离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定位的前提下,课程体系中应渗透不同需求的教学内容,并搭建与普通高中、本科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四)根据企业对岗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内容

五年制高职学制长,企业对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会有相应变化,可能导致既定的专业岗位人才需求发生变化,因此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及时调整专业方向,根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五年制高职“1+1+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B2012063)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五年制课程体系岗位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