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2017-03-30 17:25邓尚玉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袁隆平阅读课语篇

邓尚玉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04-02

一、现状分析

阅读课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课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最重要的方面。然而,在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语法为纲,按部就班地讲授背景知识,分析讲解句子,解释语言难点,教师注重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语法、词汇与单句的分析、理解和翻译上,学生只理解了文章的字面意义,没有深入理解文章,挖掘语篇的深层含义,结果造成了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显然,这样的阅读课缺少语篇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的主动学习,这样的教学必然使文章失去原有的色彩,學生缺乏自主品味的过程和发自内心的感叹,难以领悟文章的精髓,教学效果平平。

英语阅读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笔者围绕如何设计英语阅读课来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性做出了一些尝试,旨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

二、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必修四Unit 2 Working the land中Reading部分的短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本篇课文是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传记。仔细研究了教材文本后,笔者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让学生了解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以及他对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巨大影响;②让学生学习袁隆平为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而奋斗不息的精神;③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如预测(Prediction)、跳读(Skimming)、细读(Close reading)和归纳(Summarizing)的能力,学习把握课文的语篇结构来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课堂不是教学活动和任务的杂乱无章的堆积,它需要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明晰的线索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有效提取、加工和处理(葛文山,2012)。笔者在教这一文本时,采用Top-down的整体阅读结构模式构建整体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行文线索(见下图):

Lead-in (观看视频短片)

Prediction(预测文章的主要内容outline)

skimming(找出文章的中心词outline)

Close reading(找出outline的相关细节)

Summary(根所上述细节复述课文)

Discussion(谈理想)

(一)读前活动设计

阅读前,笔者针对课文内容做了一个课前导入,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袁隆平的视频短片“梦想的种子”,激活了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用形容词来描述他并引导学生看课文的标题和文章中的图片预测文章的大意。学生都能预测出这篇课文是一篇袁隆平的人物传记。笔者接着问:If you are going to write a biography of him,what information will you introduce?学生稍加思考之后回答出his life experience,achievements,dreams,likes and dislikes,family等等,最后笔者对自传中可能会出现的内容进行了归纳。

【设计目的】预测是读者在阅读训练及阅读理解中一种自觉的参与性心理活动,它是一项有效的认知技能,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优秀的课文标题总是体现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眼睛”。上课之前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标题、插图等不同的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再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学生会满怀期待地阅读文章,努力地为自己的预测寻找证据,他们的注意力将更加集中在文中的重点内容上,这样能使阅读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交际过程。学生的预测无论正确与否,都会加深他们对原文的理解,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同时也可以降低阅读教学的难度。

(二)读中活动设计

在阅读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进行语篇分析,紧扣中心思想;二是基于主要信息,获取细节信息。主要运用的阅读方法有两种:快速阅读与细读。速读是为了抓住文章的大意,弄清文章的行文线索,引导学生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采取扫描式(Scanning)或跳跃式(Skimming)地阅读。细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具体信息及细节。

Task 1.Skimming

导入部分让学生预测了文章可能会谈到的信息,此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核查自己预测的信息与文章中的是否一致并找出各段的中心词归纳出各段的大意。这一主旨构架的形成使学生找到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篇章的文脉(outline),在脑海中建立起本篇课文的语篇模式。

【设计目的】笔者从文章的主旨大意入手,设计“主问题”,避免了阅读课中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应答式提问。“主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是能从整个篇章的角度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

Task 2.Close reading

笔者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具体的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方法有判断正误、回答问题、填空法和表格法。由于本篇文本中的四个段落刚好是四个部分,笔者分段引导学生细读文章并找出outline的具体信息。由于第二段讲的是袁博士的人生经历,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图式理论,设计表格等来帮助学生把文本形式的阅读材料转换成图表,这种形式可以通过完整的视觉表象形式将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事件的发展过程等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为之后的交际活动储存更多的有效信息。

Task 3.Summary

笔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听全文的录音,再大声朗读,最后根据快速阅读部分找出的文章的框架结构(outline)和细读部分找出的相关细节进行课文的口头复述。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化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快速阅读和精读这两个环节。

(三)读后活动设计

本节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学习袁隆平为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奋斗不息的精神。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Discussion)。由袁隆平的梦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梦想并为之奋斗。笔者设置了两个问题,学生可以任一选一个话题来说:

Whats your dream and why?

Whats yourdream and how can you realize it?

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播放英文短诗Hold fast to dreams(紧紧抓住梦想)的录音,让学生一起诵读欣赏。

【设计目的】笔者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并引导学生为了梦想要不懈努力。通过讨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牵移。同时,英语阅读教学涉及到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度地渗透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出具有国际社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

三、结束语

本节阅读课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是建立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一个文本前,要认真研读文本,分析其篇章结构、文化情感、文体特点,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使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的体验,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袁隆平阅读课语篇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