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课程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7-03-30 21:11叶丽颂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幼儿文学职业能力

叶丽颂

【摘要】行业标准和实践需求决定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功能,不能局限于幼儿文学学科视域,必须拓展到职业视域,兼具并强化幼儿教师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本文以“职业导向”为指引,重新定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功能,探索通过践行“学做一体”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幼儿文学》课程教学在培养学前师范生幼儿教师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文学 课程功能 学做一体 职业能力

Preschool education "children's Literature" cours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Yelisong

(Shanwe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Guangdong. Shanwei.516600)

【Abstract】Industry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is determined by the demand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 early childhood literature “ course function,is not limited to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discipline,must expand to the occupation view,both and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occupation quality and ability. Based on the “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doing occupation guidance” as a guide,re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 early childhood literature “ course,explor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doing “ teaching mode,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 early childhood literature “ course teaching in cultivating preschool students of preschool teachers occupation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childrens literature;curriculum function;Integration of learning and doing;vocational ability

【基金項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园校合作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编号:20120201096)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2;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39-02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功能一般定位是:通过幼儿文学基础知识和作品教学,提高学前师范生幼儿文学知识修养,提高学前师范生的幼儿文学审美素质和鉴赏与创作能力。这种“重学科、轻职业”的课程功能定位,必然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相悖,造成《幼儿文学》课程目标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视培养学前师范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总体要求脱节。因此,必须从学前师范生处于职业准备阶段的角度考量,重新定位《幼儿文学》课程功能,提高《幼儿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幼儿教师职业岗位要求的关联度,使《幼儿文学》课程成为培养幼儿师资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名副其实的“专业基础”课程。

一、重新定位《幼儿文学》课程功能的依据

以“职业导向”为指导,重新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功能,落实其培养学前师范生从事幼教事业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功能,主要依据有:

(一)行业标准的要求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提出“能力为重”的基本理念。要求在幼儿园教师的“培养”阶段,要突出学前师范生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能力的培养。

2.《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也提出“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强调“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发展实践能力”。虽然是对教育类课程的要求,对教师教育各专业的各专业课程均具指导意义。《幼儿文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理应贯彻这一精神。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应具备“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专业能力。《幼儿文学》作为承担培养学前师范生本项素质与能力最主要的课程,课程教学重视学前师范生本项素质与能力培养,责无旁贷。

(二)职业实践的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幼儿教师岗位能力调研,并在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开展优秀幼儿教师个案研究。经过深入观察和分析幼儿园教师职业活动,以及对优秀幼儿教师进行访谈与文献研究,深刻认识到:

1.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之间基于教学内容这一共同客体而展开的心智沟通过程。观察和理解幼儿行为、热爱和尊重幼儿、乐意和善于与幼儿沟通,是幼儿教师保证和提高保教工作有效性的核心素质和关键能力。

2.师幼之间的沟通,具有很强的情绪取向。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幼儿教师保教工作的有效性水平,取决于幼儿对教师及其保教行为的悦纳程度。而要赢得幼儿的“悦纳”,则取决于教师基于对幼儿心理行为的科学、准确认知基础上而采取的适切幼儿发展与需求的保教行为是否让幼儿感知和体验到教师由衷的关爱、尊重和理解。

二、《幼儿文学》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

根据学前教育行业标准和幼儿园保教实践对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学前师范生理解幼儿心理与教育理论缺少感性认识支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幼儿文学作品的赏析与体验,对学前师范生增进对幼儿成长与学习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对幼儿的关爱与尊重,无疑大有裨益。我们据此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的课程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1.提高学前师范生幼儿文学修养、审美素质和作品赏析与创作能力;

2.丰富学前师范生对幼儿行为、语言和社会性发展的感性认识,促进学前师范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核心素质与关键能力发展;

3.培养学前师范生发掘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资源能力,促进学前师范生开展幼儿园故事、活动、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发展。

上述第一项,是培养学前师范生的幼儿文学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第二和第三项,则旨在培养学前师范生的幼儿教师职业基本素质与教学能力。

三、学做一体:强化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培养

在实现《幼儿文学》课程新功能过程中,如何强化学前师范生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职业素质与教学能力?我们认为必须改革《幼儿文学》课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凸显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职业实践能力导向,推行“学做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才能实现《幼儿文学》课程新功能。

(一)改进幼儿文学作品课堂教学,培育学前师范生职业素质

尊重和热爱幼儿,乐意和善于与幼儿沟通,是幼儿园教师保证和提高保教工作有效性的核心素質和关键能力。加深对幼儿的认识和掌握幼儿语言特点是关键。

幼儿园保教活动中师幼沟通的语言,有别于其他学段,具有高度儿语化的特点。师幼之间的交谈,有如妈妈跟幼儿交谈一般,使用的是充满爱意的“妈妈语”。学前师范生在毕业顶岗实习前,仅依靠见习观摩活动,要掌握幼儿语言特点,体验师幼沟通,增进了解幼儿并进而发展喜爱幼儿之情,效果难达预期。而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采用词句简单、多停顿与重复、高度口语化的儿语,描述幼儿的生活、学习与交往活动,读来有如妈妈在跟幼儿讲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爱意。所以,加强幼儿文学作品赏析与体验教学,无疑有助于丰富对幼儿的感性认识,增进对幼儿语言特点和幼儿心理行为特征的理解与把握,并进而发展对幼儿的积极情感,促进师幼沟通能力和幼儿园教学言语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幼儿文学作品课堂教学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实践探索:

1.素质训练项目

(1)在幼儿文学作品语言教学中,通过分角色诵读体验,既间接丰富学前师范生的幼儿语言感性认识,又通过揣摩儿语词句简单、语气轻缓、语调上扬、多停顿和重复以及饱含爱意的特点,促进学前师范生教学语言的儿语化,使教学语言更易为幼儿同化与吸收,切实减少将来有效开展师幼沟通的教学语言方面的障碍,提高保教工作有效性。

(2)在幼儿文学作品故事教学中,开展故事表演活动。通过故事表演,体验用“童眼”观察世界、用“童心”感受事物、用“童言”表情达意、用“童行”待人做事,既间接丰富学前师范生对幼儿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的感性认识,增进对幼儿心理行为特点的理解,又促进学前师范生由表演过程的感同身受,激发“同理心”,实现教学心理行为的“童化”,培育喜欢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教职业的积极情感,切实减少将来有效开展师幼沟通的职业认知与职业情感方面的障碍,提高保教工作有效性。

2.组织实施

第一次课公布训练方案;将每班学生分成8个学习小组,并排定顺序;建立班级课程学习QQ群和小组微信群;从第五周开始,共安排8周,每周课前15分钟;在普通多媒体教室上课。

操作流程:诵读和表演的作品由学习小组从幼儿园教材中自行选择并在课前做好准备(每组有两次机会,诵读和表演各1次;各组安排一名同学录像)——上课时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每周2个小组,每组5分钟,教师点评5分钟)——教师评分(成绩计入课程学习平时成绩)——期末在班QQ群组织优秀视频展。

(二)发掘与利用幼儿文学资源,培养学前师范生教学能力

朱自强老师指出:“在幼儿心智发展的过程中,幼儿文学以自己的‘妈妈语、故事性思维、整体性认知以及可预测性等艺术特质,应对着幼儿的心智形态和发展规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而强大的教育功能,从而成为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我们认为,幼儿文学不单是幼儿园教学的珍贵资源,同样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前师范生职业能力的珍贵资源。可以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合其他职业能力类课程,以幼儿文学作品内容为素材,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我们在幼儿文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实践探索:

1.教学能力训练项目

(1)与游戏课程融合,通过以幼儿文学作品内容为素材,创编和实施幼儿游戏,提高学前师范生游戏课程设计能力;

(2)与活动设计课程融合,通过以幼儿文学作品内容为素材,设计主题活动和区角活动,提高学前师范生的活动课程设计能力;

(3)与美术和手工制作课程融合,通过以幼儿文学作品内容素材,用简笔画、漫画等形式创作图画书或绘本,用手工制作方法设计与制作主题模型,提高学前师范生的美术与手工教学能力;

(4)与音乐和舞蹈课程融合,通过以幼儿文学作品内容为素材,综合运用演奏、弹唱、伴奏和舞蹈等形式,创编和表演课本剧,提高学前师范生的歌舞教学能力。

2.组织实施

第一次课公布训练方案,并指定适合开展教学能力训练的幼儿文学作品4篇;学生按原分组方案;时间共安排4周,每周一次课(2课时);在学前教育综合技能实训室上课。

课堂操作流程:提前1周分配小组训练项目(每次课每个训练项目由2个小组承担,4次课不重复)并要求在课前做好课堂分享准备——上课时各组按项目顺序展示学习成果(每组7分钟)——每个项目展示完毕进行互评(各派1名代表对另一组进行点评,时间2分钟)——教师作总结点评(10分钟)——各组互相评分(成绩计入课程学习平时成绩)——期末在班QQ群组织项目优秀成果展(成果为非文本的提供图片或视频)。

四、结语

《幼儿文學》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具有培养学前师范生幼儿教师职业核心素质和教学能力综合功能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以“职业导向”重新定位课程功能,实施“教学做”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以幼儿文学作品鲜活、丰富的幼儿生活素材,支持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增进学前师范生对幼儿成长规律与学习特点的感知与理解,激发学前师范生对幼儿的关爱与尊重,培养学前师范生乐于与善于与幼儿沟通的幼儿教师职业关键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发掘幼儿文学作品的丰富教学资源,融合相关课程的专业技能教学,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训练,提升学前师范生幼儿园教学实践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文学》课程教学,通过兼顾学科学习和职业教育,强化课程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功能,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主动性和效果得到较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阳:幼儿文学:学前教育的珍贵资源[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1-15.

[2]虞雅芬: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2):21-24.

[3]王冬梅: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学生教学技能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53-154.

[4]喻晶晶: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技能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4(9):34-34.

[5]王晓阳: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融合式教学改革[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2):114-117.

猜你喜欢
幼儿文学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强化幼儿文学“二次创作”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
对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