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拓展的实践与思考

2017-03-30 17:31徐勇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高中语文教学

徐勇迪

【摘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有效拓展的实践与思考等方面来探讨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以期望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拓展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85-0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加大思维容量的同时,扩大有效信息量的传递,课文阅读与课外阅读要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在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拓展、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可见,文本的拓展教学正是具有了这一理论意义的教学方式。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笔者将从教学实践从发,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导入前拓展,未成曲调先有情

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高中的课文,有的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单纯从文本解读出发,学生是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而,最好是围绕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些背景资料一般包括“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他人评价”等等,如引导学生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时,我就引用了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以及散文《苏东坡突围》的文末的一段文字作为背景补充,作者认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经过了炼狱般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这段文字既是教学的蓄势渲染,也对人物思想与经历有了初步的了解,制造了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充分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课前依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文本特点、学生基础和学习情绪等诸方面的因素,有目的、有计划、精心设计必要的文本拓展,拓展可以分为制造悬念导入、渲染情景导入、巧设矛盾导入等,目的是引领学生在文本的解读中遨游知识海洋、感受情感世界、碰撞思维火花。

二、质疑时拓展,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同个体的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总会产生很多老师预设以外的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而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给予解答,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在《金岳霖先生》中,开篇就提到“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关于“有趣”,写了先生的一段“俗”事。有一次金先生讲《红楼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课堂上,学生长发出“咦——,这也算有趣?”甚至联想到大猩猩捉虱的画面,觉得太不讲卫生。教学过程中,自己也总觉得汪曾祺先生不会如此浅显。其实扪虱而谈背后有很深的文化意蕴和历史渊源。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王猛传》。在王猛尚未发达之时,恰逢掌握朝政的东晋雄才大司马恒温率军入关,王猛“披褐而诣之,一面谈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这就成为流芳千古的美谈“扪虱而谈”的出处。王猛这位名士,面对权贵,无所畏惧,毫无卑屈承上之态,从容而谈,令人感叹不已。在魏晋时期,虱子常常与名人联系在一起,由是虱子不仅成为寻常士人附庸风雅之物,亦从此可以看出魏晋士人身上体现出的率性洒脱的精神品质。

在此处做了拓展介绍,学生不但理解了汪曾祺先生用意,目的刻画金先生率性洒脱的精神品质。同时联系前面写闻一多,朱自清的面对权贵,无所畏惧的表现。西南联大众多有趣的教授得到印证。“一花一世界”的主题教学目标也水到渠成。

三、品读处拓展,为有源头活水来

讲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能只告诉学生“豪放派”“苏辛”等文学常识。辛弃疾出生于金人占领区,二十一岁就组织队伍起义抗金,敢于带骑兵五十直闯五万人的金营,活捉叛徒。二十六岁向宋孝宗进奏《美芹十论》,阐述抗金主张,三十一岁撰写收复大计《九议》呈给宰相。然而,在他为官的二十二年间,南宋偏安江南,其抗金主张始终未能实现,更不说被罢官闲居的十八年痛苦岁月了。辛弃疾最后是带着深深的忧愤和未了的志愿离开人世的,临终前仍“大声杀贼数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悲剧英雄。

了解了这些,才能了解作品众多典故后蕴蓄的羡慕、失落、忧虑、悲愤、不甘之情,才能读出辛弃疾所代表的爱国者深沉的家国情怀。

四、高潮处拓展,不绝如缕余音久

在杜甫诗《登高》的教学中,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联。我首先让孩子们反复诵读这一联,涵咏吟诵,在吟诵中体会“不着一字”的“风流”。班里一開始书声琅琅,有人还学古人样摇头摆脑地读,渐渐声音就弱了下去。我静观其变,留时间让孩子们思考想象,直到诵读的声音微不可闻时,我问大家:“同学们,能描绘一下,此时此刻你脑海中的画面吗?”有人仍然沉默,但也有人举手想要发言。于是,我便先让举手的同学谈谈。有说“脑海中浮现的是整片枫树林在落叶纷纷,满地堆积,无边无际”,也有说“涛涛的长江自天边滚滚而来,又奔向天尽头”,甚至有同学站起来吟诵了《沁园春·长沙》中的“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最令人震惊的是我班的“国画剩手”(同学的戏称),他一直沉默无言地低着头,我一直没有注意到他。可突然在大家都只用语言描绘想象的时候,他站了起来,拿着他信手涂鸦的简笔画,旁边批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接过他的画,投影给全班同学看,大家一看,集体鼓掌。原来,他的画里,山高天远,一水横贯,水面涛浪极大,而岸边高石之上还有一如墨点般的人物。看大家情绪正高,于是我针对画作提问:从这幅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七嘴八舌:宏大、空旷、广阔、寂寞、孤独、凄凉、渺小、萧瑟、无助……学生大多都是用词汇来回答的,于是,我把这些词都现在黑板上,然后引导他们组织语言——空旷、广阔的是什么?有学生一下子就站起来说“空旷、广阔的是天地”,可也有同学不同意,而这位同学也是我们班阅读量最大的一位,他说:“古人常用流水来喻时间的流逝,因此,滚滚的长江水也意味着时间的恒久。”当时,我们班最活跃的一员在座位上喊了一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把我们大家都逗笑了,但也让所有的同学信服,不仅是空间的广阔,也有时间的恒久。接下去,当我手指点着“渺小”一词时,立刻有人就说:“正是因为天地空旷,时间恒久,所以人类就显得渺小了。”接着有人解释“寂寞”是因为“面对永恒的时间和广阔的天地,诗人独自一人,孤独和寂寞之感油然而生”,还有同学补充说“当时是重阳节,是与家人团圆登高的,而诗人孤身一人登高,所以寂寞”……

只要给孩子们留出想象的空间,进行“拓展”,我们这些教师存在的意义不就在此吗?

五、重难点拓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重难点处的拓展,不仅能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迎刃而解,更能让学生对文本的精心安排心领神会,进一步领会解读文本的方法与手段。拓展的方法是一种学习思路。老师的引领与方法视角会对学生解读文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通过人物分析来探究本文的主题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学生往往聚焦贝尔曼的人物形象,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等诸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其中“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这句话,我们常常熟视无睹。仅仅理解为外貌描写,写他充满艺术的形象外貌。其实不仅仅是如此。“米开朗琪罗”、“摩西”、“萨蒂尔”这三个带有西方文化含义符号的名字需要教师进行拓展,无疑对理解老贝尔曼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帮助。作为文艺复兴的巨匠,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光荣与成就属于全人类。以他超越时空的宏伟大作,在生前和后世都造成了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他经历人生坎坷和世态炎凉,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带有戏剧般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和人类的悲壮。仔细分析老贝尔曼正有米开朗琪罗的精神遗风。“摩西”在西方宗教中是先知,有著名的《摩西十诫》,其中有一条“不准崇拜金钱”,暗含了老贝尔曼、琼珊苏艾艺术家们的人生选择。“萨蒂尔”希腊神话中是被认为是帮助孤独的航行者驱逐恐怖的神。正好,贝尔曼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表明老艺术家对艺术生命的誓死捍卫。经过对西方文化人物的介绍,丰富了同学对文本的理解。不是为写外貌而写外貌,不经意的一笔是有很多意义的。人物的塑造这样才会立体与丰满。人物的行动才符合生活情感逻辑。

主题解读的方法除了从人物角度,情节角度,环境角度,还可以从意象的角度。《最后的常春藤叶》,《TheLastLeaf》,译者为何选择“常春藤叶”。通过对常春藤叶这个意象的介绍,唤醒学生对标题的富有意味的理解。“常春藤叶”在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植物,象征忠诚;在希腊神话里,“常春藤”代表酒神迪奥尼索斯,代表欢乐和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不朽和永恒的青春;而尼采又将酒神作为音乐艺术的代表。学生马上解读出本文诸多如“忠诚”“永恒的艺术”“艺术生命常青”的主题理解。

在带有传统文化,文化元素符号的字里行间中,往往要引导学生对这类丰富意蕴的内容进行重点拓展介绍。不失是一种文本解读的方法。既有知识的教授,又有方法的指导。不经意中的拓展,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六、结尾处拓展,言有尽时意无穷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限于年龄、知识、阅历等因素,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可能到达一定程度后会被束缚,这时,教师就要启发带领他们向思想更深处漫溯。或许这样的思考是永无止境的。

《桥边的老人》是海明威的作品。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采用了现代派小说常用的有限视角,第一人称的叙述,这种叙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有许多情节是隐而未现的,需要读者发挥想象,进而创造性阅读。这篇小说语言风格简洁利落,贯穿全文的是简短的对话和寥寥几笔对环境的勾勒。这和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有关,他有一个著名的创作理论即“冰山原则”:“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意思就是要读者通过小说中文字与形象的“八分之一”,感受情感和思想的“八分之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力图引导学生去感知小说的“空白点”,并通过想象、体验补充这些“空白点”,进而个性化解读,从而感受小说这种叙述艺术的审美价值,挖掘静默的叙述下巨大的情感张力,体会小说丰富的思想情感意蕴。

基于完成上述目标后,我作了如下拓展,设计了这样问题:1.海明威在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中引用了约翰·唐恩的一首诗:

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因此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敲响

读了这首小诗,你对文本有更深的感悟吗?

2.小说的主题是多元的,有人说,老人的形象是现代人内心无尽的孤独、迷惘、無奈的写照,老人的精神状态正是现代人精神处境的隐喻。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不求标准答案,但求开拓思维,引导学生关照现实,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

七、拓展实践的思考

在一节课中,抓准时机的好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会成为这节课的生命线。但过多、泛化的拓展却会削弱对文本的解读,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语文教学的拓展要有效,实在,就要遵循语文课自身的品性。

1.文本性“读文必须悟道,悟道要会读文。”“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文章写什么,还要使他们感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就道悟文,品位作品的语言美,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本分。”这些话语强调的都是研读文本的重要性。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尤其是课内的生成性拓展往往有更大的随机性,更应该立足文本,否则“出口千言,离题万里”。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许多老师图省力,就让学生看电视剧来代替文本教学,结果是学生评价人物,不着边际。教师应在设疑激趣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加强对文本自主诵读、感悟、体验,才会有新的发现和创造性评价。“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信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的主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只有注重文本性原则,才能使语文课象语文课。

2.必要性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新课程改革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密切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课堂拓展教学体现了中学语文教育原则中的“听说读写教学互相促进原则、语文训练与思维训练互相结合原则、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学习互相配合原则”,也符合新课标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和”的要求。但课程改革中的语文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二者之间并不能简单的划上等号。有些教师由于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的理解的偏差和对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一观点的断章取义,于是,便随心所欲的将文本进行任意肢解和拓展,想怎样拓(下转143页)(上接86页)展就怎样拓展,想拓展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从不考虑是否有拓展的必要,于是有些拓展就出现了画蛇添足、喧宾夺主的闹剧。有些拓展不利于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或只对少数几个学生起作用的的话就失去他的实效性,就不予考虑。因此,在进行文本拓展时,首先要考虑其必要性。

3.适度性 拓展要關注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以量多取胜。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而在于恰到好处。有效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是原有文本的延伸。有些教师把课堂的拓展当作展现自己才华的“卖点”。笔者听过一堂《赤壁怀古》的公开课,该教师介绍苏轼时从三苏名震京师讲到乌台诗案讲到被贬黄州,从得罪当权、得罪皇帝的诗篇讲到皇帝的爱才不杀洋洋洒洒讲了十几分钟,比较形象还从周瑜的年少有为带出了周瑜精通音律的万人迷的风流形象。这样的课让学生爱听,但由于教师课外知识讲的过多,对学生进行课文的研读的指导就相应减少了,导致学生对诗的内容理解不透,重点没有抓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内容和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容量是大了,但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没有什么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我与地坛》中大介绍史铁生与某国际体育明星的友谊、在《荷塘月色》中来段即兴的舞蹈表演,这样拓展虽能活跃课堂气氛,却谈不上提高语文素养。适度性原则要求课堂拓展时关注语文课本身的内涵,不必“每课必拓”,不要因追求时髦而失去文化本身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让拓展走在语文的路上》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郑玉涛.

[2]《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5A.

[3]《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王义堂、田保军等著2004年3月版.

[4]《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5]《语文拓展教学的现状及思考》崔国明《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7期.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高中语文教学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加强油田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