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2017-03-30 18:29蒋雯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深度融合中职

【摘要】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相继出台,职校教育也迎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时期,职业院的工作重点由之前的教学设施建设转向教育内涵建设。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首次提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层面分析如何能让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关键词】中职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69-02

随着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相继出台,职校教育也迎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时期,职业院的工作重点由之前的教学设施建设转向教育内涵建设。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提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方法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规划》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深度融合观念在《规划》全文中,曾先后出现达10次以上,可见其重要性。本课题中提到的“深度融合”,实质上是要求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一、国内外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英、美等国家90年代已经开始深入研究。2000年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曾经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整合的目标与意义;第二,整合的定义与内涵;第三,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这是国际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权威论述。2007年美国教授戴维·维利开发一门“开放教育导论”的在线课程,引起各国学习者的广泛参与。第一门真正意义上的MOOC是在2008年加拿大两名教授共同开发了一门“连通主义和联结知识”的在线课程。2012年以后,大量MOOC出现在网络,MOOC的产生将传统教学过程进行了拆解,运用信息技术在网上建构了新的教学流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极大冲击。

结合何克抗教授的研究,我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就是通过创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融合到学校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为特征(自主与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出来,使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二、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进展

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提升计划,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关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开发了40多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300多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开通了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向社会免费开放了1000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和1000门视频讲座,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整合了3万多门继续教育课程,湖南、广东、山东、辽宁等省也建设了网络学习空间和数字化资源库,初步实现了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一)数字化资源和管理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全国已建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高等职业教育示

范(骨干)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了国家级网站和20多个省级网站互为补充的职业教育骨干网络。

(二)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部连续举办了四届信息化教学大赛,累计参赛教师5000多人次,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地区—学校四级赛事体系。大赛提升了参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推動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施策略

(一)积极完善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融合的前提条件。校园网等基础设施(硬件)的薄弱阻碍了教学信息化建设进程,我校会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大力宣传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的优势,不断提升学生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二)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标准与规范,形成教学信息化制度体系。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融合中合理运用会创造出许多教育教学优势。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推进与实施,我们根据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特点,重新调整学科教育教学结构,重新制定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与规范,完善信息技术运用教学过程中的奖惩、监督和激励机制,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监控,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师资、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健全保障体系,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与机制,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平台,提高融合的力度和使用效果。

(三)进一步深化教改,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生接受的都是被动接受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弱化了学习激情。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与丰富教学信息资源,而且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组织环节,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学习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真正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在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产生影响。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专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充分认识与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使其主动采取信息技术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作者简介:

蒋雯1982年10月女汉湖北武汉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讲师工学学士主要研究通信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深度融合中职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