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合工匠精神做好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

2017-03-30 19:06李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育

李超

【摘要】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职业教育。文章结合工匠精神对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其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工匠精神 技工院校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225-01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即既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还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其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二、面向市场,规范技术工种设置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生产过程复杂程度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当前我国共有45个行业,4700多个工种,较1999年新增13个工种。作为技工院校,我们在专业工种设置上尽可能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在专业工种的培养上尽可能细化,逐渐适应“大工业+互联网”的时代要求。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技术工种分类问题的研究,这不仅是国家对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及政策研究的前提,同时也是对从业者进行统一管理的需要,有助于在全社会建立起合理的职业结构和职工配制体系。“术业有专攻”,一旦技工院校学生或社会从业者选定一个专业工种,就会一门心思潜心研究,不断探索,最终会成为行业的“领头羊”,为今后成为“大国工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就业的层面来讲,选择工种的确定性,将会给择业带来更大的便捷。比如,焊工和金属热处理都属于金属热加工专业,都有与之对应的技术工种,焊工就是对工件进行焊接或切割成型的操作人员,进一步细分还有电焊工、气焊工、手工气割工和等离子切割工,等等。金属热处理工则是改善金属工件性能的人员。由此看出技术工种的确定,会给从业人员一个学习、努力的方向,并不断促进专业领域的纵深学习,为个人技能的拓展创造出广阔的空间。

三、实现技工院校学生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

技工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训练学生用来谋生的一技之长,培养各类高素质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上,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在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上,打造一支专业门类齐全、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技能人才的培养除了专业技术之外,还有职业素养的培养。数据显示,大部分企业对新招员工的要求除了上岗必需的职业技能外,更重视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因此学校应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贯穿始终,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四、注重结合,持续渗透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和德育课、专业课、专业实训、校企合作紧密结合,在强调技能为本位的同时,更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和职业素养的提升。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教育全过程。由于专业课教学是技工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培育工匠精神应以专业课为主阵地。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将“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招”的理念渗入到教学实践中,融入到教学目标、内容和考核体系中。要完善实训体系,加强“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多让学生参加专业实训。

如笔者学校为加强技术基本素养培育体系建设,合理设置素质教育模块,以“1+2+3”(技能为核心+具备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具备职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六大素质能力教育活动为主线,贯穿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培育体系;编制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分年级、分阶段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动态素养评价等。

为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工作氛围和浓厚的企业文化,学校通过建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委员会,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在校企“无缝对接”中培育工匠精神,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这一职业素养在未来职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

五、行为育人

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还应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形象阐释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技工学院的学生大多为普教升学的失败者,在唯分数论的初中阶段被漠视、被边缘化,从而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比率较大。所以,行为育人应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中之重。学校应事无巨细,为学生制定学习生活细则,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以身作则,在言传身教中对学生渗透“工匠精神”,摒弃浮躁,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比如实习课,从安全防护的细节、到工具的有序摆放、加工过程的追求极致、实习结束后的工具归位等细微处,让学生体会到享受过程的“工匠精神”,从而逐步养成精细的习惯,形成追求精确、完美的“工匠素养”。

六、加强素质教育的实施

国家要通过立法等形式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国家要制定学校民主自治制度,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切实推进教师、学生民主治校。国家要通过具体制度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树立立德树人、能力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让教育少点考试评比,少点急功近利,少点冰冷教条,多点静心干实事,多点恒心谋长远,多点爱心养灵魂。让师生感受到学习的自由、尊严、快乐,让师生敢说话、敢实践、敢创新,让师生自觉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之,要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要让能工巧匠在技工院校有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把全部精力和所有智慧聚集到教育管理上,使一届届的学生都成为我们的骄傲!

参考文献:

[1]高婷.浅析技工院校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J].职业2016年09期.

[2]邓丽萍.加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实效的思考与建议[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14期.

[3]贾新华.技工院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S1期.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