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小水囊扩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2017-03-30 00:54徐珩陈力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囊米索宫素

徐珩 陈力

足月妊娠引产是目前临床上处理产科高危妊娠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主要操作是在自然临产前采用各种人为手段启动产程,从而发挥促进分娩作用[1-2]。诸多研究认为,宫颈成熟与否是影响足月妊娠引产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传统临床常采用药物方法促进宫颈成熟,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非药物方法逐步应用于临床[3]。本文旨在探讨宫颈小水囊扩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足月妊娠引产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单胎妊娠;(2)胎位头位;(3)孕周为41周;(4)羊水指数>8 cm;(5)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6)无阴道分娩禁忌症。排除标准:(1)胎膜早破患者;(2)胎儿畸形患者;(3)死胎患者;(4)宫颈Bishop评分>5分;(6)合并地诺前列酮栓使用禁忌症的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二、方法

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处理前均给予阴道检查、宫颈Bishop评分。观察组应用宫颈小水囊扩张法,具体操作包括(1)给予患者膀胱截石位,通过窥阴器使子宫颈充分暴露,对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2)将16号带气囊导尿管置入子宫腔,向气囊内注入30 ml生理盐水,轻轻向外牵拉,使子宫颈内口持续得到水囊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宫缩时,宫口即会开大,此时水囊即会自然脱落,自动进入产程。(3)如果产妇在放置水囊12 h后仍未临产,即将水囊取出再给予人工破膜,1h后未见有效宫缩即给予0.5%缩宫素静脉点滴,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4)放置水囊、取出水囊后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应用地诺前列酮栓法,具体操作包括(1)在无菌操作下,将1枚地诺前列酮栓(Ferring Pharmaceuticals Ltd.生产,批准文号H20140332,规格为10毫克/枚)置于患者阴道后穹窿,嘱患者卧床2 h。(2)监测胎心、宫缩情况,如果患者出现破膜、临产、胎儿窘迫、子宫收缩过强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时,立即将地诺前列酮栓取出,否则在给药12 h后再取出。(3)酌情给予0.5%缩宫素静脉点滴,对产程进行严密监测。

2.观察指标:(1)放置时间。观察组患者记录水囊放置、取出之间的时间间隔,对照组患者记录地诺前列酮栓放置、取出之间的时间间隔。(2)第一产程时间。从间歇5~6 min的规律宫缩开始,直至子宫颈口全开之间的时间间隔[4]。(3)第二产程时间。从子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之间的时间间隔[4]。(4)总产程时间。从临产开始直至胎盘分娩出来的时间间隔[4]。(5)宫颈Bishop评分。根据《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量表》[5]进行评分。(6)发热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7)产后出血量。采用称重法进行计算,产后出血量(ml)=[有血敷料重量(g)-干敷料重量(g)]/1.05[6]。(8)新生儿Apgar评分。根据新生儿皮肤颜色、心率、弹足底或插鼻反应、肌张力、呼吸等5个指标进行评分。

3.统计学处理:应用SAS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之间放置时间、产程时间、宫颈Bishop评分、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比较采用u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宫颈Bishop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配对设计t检验,两组之间阴道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患者放置时间及产程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小水囊脱落,亦未在小水囊取出前临产。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频强宫缩,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无提前取出。观察组放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放置时间及产程时间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二、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的比较

1.组内不同时间点之间宫颈Bishop评分的横向比较:放置前、放置4 h后、放置8 h后、放置12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宫颈Bishop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放置前的宫颈Bishop评分均显著低于放置4 h后、放置8 h后、放置12 h后,两组患者放置4 h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均显著低于放置8 h后、放置12 h后,两组患者放置8 h后的宫颈Bishop评分均显著低于放置12 h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不同时间点组间宫颈Bishop评分的纵向比较:放置前、放置4 h后、放置8 h后、放置12 h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宫颈Bishop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宫颈Bishop评分的比较分)

注:两组比较,*P<0.05;每组放置前分别与放置4 h、8 h、12 h后比较,aP<0.05;每组放置4 h后分别与放置8 h、12 h后比较,bP<0.05;每组放置8 h后与放置12 h后比较,cP<0.05。

三、两组患者分娩方式等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发热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分娩方式等指标的比较

四、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

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后、5 min后的Apgar评分及体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的比较

讨 论

传统临床在足月妊娠引产过程中常采用药物方法促进宫颈成熟,目前常使用的药物有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等[7]。不同药物促宫颈成熟效果有一定的差别。范勤颖等[8]报道,地诺前列酮栓组产妇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米索前列醇组,而剖宫产率、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米索前列醇组。由此可见,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优于米索前列醇,可显著降低剖宫产率。高树芬[9]报道,米索前列醇组给药后8 h的Bishop评分、顺产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临产时间、诱发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缩宫素组。由此可见,足月妊娠引产应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优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能显著缩短临产时间、产程,并提高顺产率。

由上述可知,足月妊娠引产应用地诺前列酮栓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值得注意的是,地诺前列酮栓存在某些禁忌症,如对前列腺素过敏、胎位异常、瘢痕子宫、头盆不称、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等患者不宜使用地诺前列酮栓[10]。基于上述情况,非药物方法如宫颈小水囊扩张在临床上逐步应用于促进宫颈成熟,其机制是通过宫颈内球囊压力对宫颈管产生刺激作用,促使宫颈局部加速合成、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进一步发挥促进宫颈软化、成熟作用[11]。颉丽等[12]报道,水囊引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缩宫素引产组,由此可见,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妊娠产妇应用Feloy’s导尿管自制水囊可以有效地提高宫颈评分,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成本低的引产方法。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宫颈小水囊扩张法促进宫颈成熟,对照组应用地诺前列酮栓法促进宫颈成熟,结果显示观察组放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不同时间点宫颈Bishop评分,发热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新生儿出生

1 min后、5 min后的Apgar评分,体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足月妊娠引产应用宫颈小水囊扩张法和地诺前列酮栓法的疗效相当。尽管如此,宫颈小水囊扩张法仍然存在一定的优点,如费用低于进口药物地诺前列酮栓,其主要通过机械刺激发挥作用,因此,比地诺前列酮栓作用更为温和。综上所述,宫颈小水囊扩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确切,是临床足月妊娠引产的理想方法。

1 韩俊,覃家雅.COOK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597-600.

2 孙桂蓉.催产素联合COOK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6,31:646-648.

3 关宝星,钟沛文.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16,18:1121-1122.

4 陈亭亭.瑞芬太尼自控镇痛泵对分娩的镇痛作用及对产程的影响.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589-592.

5 何闰,杨丽娜,张虹,等.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值低待产孕妇引产的临床研究.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35-38.

6 江丽琴,周静,黄伟政.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休克指数法测定产后出血量比较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4,11:58-61.

7 樊晓然.促宫颈成熟药物对延期妊娠孕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的影响.海南医学,2014,25:1289-1291.

8 范勤颖,李灿,杜胜巧.地诺前列酮栓与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效果比较.中国药业,2015,24:145-146.

9 高树芬.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效果比较.山东医药,2014,54:106-106,107.

10 Tsikouras P,Koukouli Z,Manav B,et al.Induction of labor in post-term nulliparous and parous Women-potential advantages of misoprostol over dinoprostone.Geburtshilfe Frauenheilkd,2016,76:785-792.

11 Parkes I,Kabiri D,Hants Y,et al.The indication for induction of labor impacts the risk of cesarean delivery.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6,29:224-228.

12 颉丽,姜岩,刘亚利,等.Feloy’s导尿管自制水囊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观察.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5,26:357-358.

猜你喜欢
水囊米索宫素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波浪与水囊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疗效分析
纱布填塞与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