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职实践性教学探析

2017-03-31 00:41曾泓华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教学思政课

曾泓华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改革中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本文试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阐述高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及如何充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一些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求不断推动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应用,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 实效性

近年来,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思想理论灌输,已成为高职“思政课”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实践性教学就是高校思政课改革中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本文试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阐述高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作用及如何充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一些方式、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求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改革进一步得到推动和完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信仰等内容,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渗透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心理情感和认知的改变,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适应高职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学形式

在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高职大学生虽然视野开阔、独立意识较强,但其因年龄和阅历有限,易受网络中的不良言论的影响,其价值观尚未巩固甚至存在混乱状态。同时,高职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不再是教师讲授他们就全部接受的,特别是当面对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的事实,他们对社会主流思想理论有质疑,甚至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另外,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重专业课轻“思政课”学习的心态,对“思政课”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因材施教,注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吸引大学生参与到“思政课”教学中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是促进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高效育人形式

众所周知,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一个人具有的良好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主要是通过教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巩固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点,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性教学,除了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能够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的精神、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要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因素,并能迅速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从业者的角色转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为学生步入社会和学会做人的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社会进步与发展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人才。

二、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充分开展高职“思政课”的多元化实践性教学平台

构建高职“思政课”的多元化实践性教学平台,充分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应积极组织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内实践性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全方位的实践育人。

(一)创设项目开展实践性教学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渠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兼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大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因素,创设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性教学和校园实践性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至关重要。因为一个人思想的转变,乃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中的不断思考和慢慢积淀。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性活动项目,如围绕“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创设了实践活动项目“人生分享,共同成长”,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有效吸引了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在学习职业道德专题时,创设“访谈职场达人感悟职业精神”项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后选择一位从业者进行访谈;再推荐一名小组成员将访谈成果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无论被访谈者的职业生涯精彩与平淡,学生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对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有了切身的感悟,能自我反思和取舍,使自己的职业意识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提升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能力。

(二)创建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平台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直接和社会各阶层成员打交道,培养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能看到社会需求和自身知识、能力上存在的不足,会养成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作风,有利于完善个性品质,提高个人修养。例如我院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新農村实践活动,并与全国劳动模范夏忠晓座谈后,都发自内心认同一个人要有志向,有社会责任感,要不怕吃苦的观点。可以说,这一次实践活动的收获胜过课堂里教师“千言万语”讲道理。

三、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育人功能,就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性教学时,应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注重增强大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引导性原则

加强对各种类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指导,组织好各种活动。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正确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要用所学的原理知识去分析问题,找出原因,进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及时点拨和纠正。例如在理想漫谈互动时,有一位学生说感谢爸爸妈妈一直以来的无私付出,她的生活理想就是一直做爸爸妈妈的乖女儿,将啃老进行到底。教师要肯定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和勇于发言,给学生以激励,同时也应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感谢父母?在学生讨论发言中,大家明确了不能做“啃老族”,这种氛围对学生的触动要比教师的说理更有影响力。

(三)激励性原则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需要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以奖励为主的激励性考核,有助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广泛参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平时的纪录和合理的评价标准。

实践证明,实践性教学对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和建设性工作,因地制宜,通过丰富多彩的各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使实践性教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充分地实现育人目标,进一步提高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刚,刘刚,孙淑萍.“大思政”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30-31.

[2] 王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82-85.

[3]刘晓音,蒋晓云.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6):152-153.

[4]蓝福秀.福建省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探索——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视角[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56-60.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教学思政课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