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思考

2017-03-31 05:03吴志坚
中国军转民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向军民苏联

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思考

■ 吴志坚

很高兴能参加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的成立大会,近两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领导下,在省国防科工局各位领导的组织下,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军民融合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年前刚组织了廊坊军民融合成果展洽会,新年伊始,又举办了军民融合促进会。

很高兴能参加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的成立大会,近两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领导下,在省国防科工局各位领导的组织下,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军民融合工作做得风生水起,年前刚组织了廊坊军民融合成果展洽会,新年伊始,又举办了军民融合促进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思想写进了中央十二号文件关于《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是作为一个总的目标提出来的,在全要素中,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而且它还是推动军事革命的第一变量。

我们可以想象,美国人用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凭借三次抵消战略自己称霸世界半个多世纪,充分说明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在分析我军与美军的区别时得出:美国人是用科技的发展来设计战争,我们是本着对未来战争的认知来适应战争。正如于川信秘书长之前所讲,美国人是设计战争,我们是追随战争,适应战争。今天我围绕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199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事件——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的晚上戈尔巴乔夫把苏联的权利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当天晚上飘扬了80多年的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的楼上降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原因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它经济的发展不够平衡,军事的发展忽略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冷战结束后,苏美两国开展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军备竞赛,1989年用于军费的开支美国占GDP的5.9%,苏联占GDP的8.9%。

根据美国中情局的估计,他们的开支达到了15%-17%,苏联的官方数据是770亿卢布,如果按照中情局的数字达到了1300亿卢布,当时卢布与美元的汇率是0.7比7.1,就是2000亿美元,当时苏联生产的武器装备达到了全世界的一半,他们的军工产值占到了当年GDP的12%,占到了工业总产值的48%,美国累计花了4.5万亿美元,到现在他们还有770亿个核弹头,部署的就有2100个,运载工具约1100个,相比较而言苏联规模较小。同样是军备竞赛,苏联收效甚微,而美国经济没有遭到任何影响且越来越繁荣,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

美国在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的过程中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军用技术推向商用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带动了电子计算机、软件、电子、核能、汽车工业特别是发动机的发展,在它称霸世界的同时,同样也带动了全世界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二是共同研发阶段。技术的本身是没有属性的,当它推出新技术时,对军用和商用同时展开即同步投资、同步研发、同步收益。第三阶段是把成熟的商用技术嵌入到军事的防务平台。1998年全世界的军费开支占GDP的平均值由原来的4.7%下降到2.5%,美国下降了8%,法国下降了12%,英国下降了28%,德国下降了24%,在这种情况下,仍然维持着庞大的武器装备的采购靠原来的做法勉为其难,因此采取向用社会成熟的商用技术嵌入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平台中。

前不久,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同时支出了各自的技术清单,军民通用的重合率达到80%。2015年美国麻省理工评出了全世界十大技术,其中有一个技术就是火箭一级的回收技术,专家形容,回收精度是从帝国大厦扔出一支枪准确地落在地面一分钱的硬币上,这是革命性的影响。由此说明是否搞军民融合和军民融合的双向转移不仅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同样也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很重视军民技术双向转移,目前民营企业参军的比例占到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40%,随着军民融合的不断深入,军转民和民参军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军民产业园的发展问题

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过程中,各地普遍的做法就是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国家有关部委批的目前就有几十个,省里和市里的更多,还有一些是地方和军工企业共建的、跟军队共建的。建立开发区、产业园区、经发区、高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和有效形式。这些开发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通过对345个国家级的开发区的调研,345个开发区的产值占到了全国GDP的23.9%, 地税占到了全国的22%,出口占到了全国的39.9%。最有名的开发区在北京、上海、江苏。二是入园的好的项目和好的企业越来越稀缺。三是政府和政策已经没有空间了,我们在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区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总结前面形式多样的各种园区的经验教训。

如何走好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发展之路,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找准特色和差异化。差异化是核心竞争力、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和拷贝,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和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联系在一起,要根据国家的产业布局,包括国防科技工业核心能力的布局结合在一起。二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产业,要围绕着自己的核心产业纵向打造自身产业,形成集群效应。三是软件。

二、民参军的质量问题

目前民参军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参与本金较低。二是规模小。三是产品提供商而不是技术提供商。民参军一定不能在原有的军工产品的均量上做文章。

三、专业化

今天军民融合促进会的成立实际是一种共同体,是一种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军工企业的改革,一是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我们现在的军工企业是按照平台来设置的,具有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的特点,我们不仅仅需要武器装备的提供商,更需要跨集团、跨平台、跨领域的集成系统和作战体系的提供商,各军工单位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美国在1991年冷战结束后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美国经过十年的整顿,成为了五大军工巨头,五大军工巨头的军品收入占世界百强收入的35%。二是现代武器的制度建立,军工企业的强、优、大不但体现在它自主创新的能力上,也同样体现在调度、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上,所以现在军民融合对军工企业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机遇是在互联网+、工业制造4.0的情况下,能力更应该体现整合全社会甚至国内外的优势资源,更多的民营企业的资源来做强做大强大国防和强大军队的蛋糕。

吴志坚,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秘书长。本文为作者在河北省军民融合促进会成立大会“军民融合大讲堂”上的讲课略稿。)

猜你喜欢
双向军民苏联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完善刑事证据双向开示制度的思考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