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2017-03-31 02:11许娇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发展

许娇

(东北财经大学 投资工程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1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所谓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简单的来理解信息技术就是一门研究怎样去获取我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信息,一旦获取了这种信息,又应该如何处理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在处理之后,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向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传送信息,最终使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内涵也在得到不断的补充与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与传输信息这几个简单的方面了[1]。就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内涵作如下解释:首先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处理信息的方式,也不仅仅是对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微电子技术,互联网技术,光纤技术等的简单利用,更重要的是其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次,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调整各种经信息在经济中的利用,可以提升经济效率。比如在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利用,将基本面的信息与技术层面的分析紧密结合,从而确定各种金融产品买入好人卖出的时间,规避和化解经济风险,利用经济杠杆,扩大我国M2在我国货币总量中的比重,更好的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制定货币政策。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奠基石,是当前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迎接国际竞争的重要的动力,并对我国居民生活层次,产业结构及消费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众多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经过将近6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跻身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第二大行列。中国紧紧抓住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机遇,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仅仅在201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相比较2004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增长速度超过了百分之二十,并未将近900万人创造看就业机会,降低了我国的失业率,缓解了当前就业紧张的状况。我国伴随着信息技术产业成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这一政策的制定,我国信息技术在我国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足的作用,并取得的骄人的成绩[2]。伴随着我国在信息技术开发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被不断的扩散,并被经济发展所使用,更加系统化和产业化。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以及光电子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更过的技术和动力支持,同时信息资源的整合,存储,加工等,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特别是机器人在当前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极大的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当前对于信息技术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与解决就业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本文第二部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测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明确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我国经济更好的发展献言献策。

2 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

宏观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受到科技,文化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建立如下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和劳动力的影响,如下: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已经不仅仅是资本和劳动力这两个要素了,同时更加受到信息技术及人力资本的影响,为此我们建立如下函数:

在上述函数中A代表着一个常数,K代表着资本,H代表着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影响,T代表着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其中α,β,γ,θ分别代表着资本,劳动力及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的产出弹性,即增加一单位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信息技术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假设这四种经济要素均为外生变量,并且可以相互替代,其中α+β+θ=1。通过对函数取对数得到如下模型:

经过实证检验,我们不难发现,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和信息技术的投入都对我国经济的增长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最为显著,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本投入便可以创造0,3742个单位的经济产出,其中,信息技术对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通过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信息技术投入便可以增加0,1515个单位的经济产出,更为甚者[3],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还超越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度,这就表明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国政府要紧紧把握住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机遇,积极的走出去,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增强我国信息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个经济与技术强国,在国际市场长站稳脚跟赢得话语权。

3 相关建议

(1)重视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提供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在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更是不能被忽视,经调查显示,当前活跃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的人才知识水平依旧比较低,缺乏专业的素养,我国在信息技术发展方面依旧面临着高精尖人才缺乏的瓶颈,为此我国要不断的加大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投入,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培养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此。为此,我们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方面应当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专业培养不宽度和深度,增设信息科技,计算机及信息加工处理和信息工程等方面相关的专业。同时对于已经从事信息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要不断的增加其参与培训的机会,不断的更新其已有的知识体系,不断的培养其技术创新的能力。最后,虽然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取得的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我国依旧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显著的差距,特别是印度,其在软件开发方面的能力无人能比,我们要多增加一些国内技术人员出国访问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使其服务于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2)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宣传,使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自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当前,人们对于信息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的,仅仅认为信息信息技术就是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这种认识过于狭隘,特别是当前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通信技术,光纤技术,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层面的研究,更多的是其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发展,为此,人们需要从观念上更新对信息技术产业的认识,为此吗,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真正的将其落实到行动上来,加深对信息技术产业的认识[4]。比如可以通过宣传册,或者是一些小的视频对人们以往的认识形成冲击,认识到科技力量的伟大。另一方面,国家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于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培育中坚力量。

(3)国家要制定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针政策,不断的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并通过对信息技术规律的认识更好的指导当前我国的经济实践。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在一个平稳的轨道上稳步推行,这就要求国家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去研究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规律,有效的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当前经济政策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的发展,用信息技术带动工业化,同时工业化的发展又为信息技术提供经济支持[5]。

(4)制定信息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信息技术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概念的词组,不仅仅包括硬件和软件,互联网络及数据库,同时还包括各种系统集成服务,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并由政府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加大与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度,提升对信息技术产业的管理水平,进行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改变之前涣散的组织结构,从国家整体的奋斗目标出发,制定有系统有计划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在几年内建设处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产业群,带动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6-8]。

(5)信息技术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趋势,顺势而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互联网经济更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基础而产生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是当前信息网络化时代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方式[9]。互联网经济下所开展的电子商务,即时通讯及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为此,在当前时代下,谁掌握了最新的信息技术,谁就把握住了时代的命脉。为此我国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要牢牢把握住互联网经济这一发展机遇,顺应时代的趋势,顺势而为,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要以社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研发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产品,唯有如此,才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更大的市场,才能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动力。

总之,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经济发展尤为信息技术的创新提供物质,人力基础,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二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的将二者组合起来,要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互为支撑,为动力,积极的服务于我国的发展个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10]。

参考文献:

[1]张之光,于睿,史耀波.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分析[J].系统工程,2014,(05):75-81.

[2]刘岩.信息技术进步与扩散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效应[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何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和动态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2,(05):11-18.

[4]张红历,周勤,王成璋.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视角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10):112-123+179.

[5]谭海波,孟庆国,张楠.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政府运作机制研究——以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系统建设为例[J].社会学研究,2015,30(06):73-98+243-244.

[6]郭衎,曹一鸣,王立东. 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基于三个学区初中教师的跟踪研究[J]. 教育研究,2015,36(01):128-135.

[7]蔡旻君,芦萍萍,黄慧娟. 信息技术与教学缘何难以深度融合——兼论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时需正确处理的几组重要关系[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10):23-28+47.

[8]蔡龙权,吴维屏. 关于把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思考[J]. 外语电化教学,2014,(01):45-53.

[9]方远平,谢蔓,林彰平. 信息技术对服务业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J]. 地理学报,2013,68(08):1119-1130.

[10]张继燕,欧莹元. 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信息存储与检索》课程的研究[J]. 软件,2013,34(05):155-156.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