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塞尔文献展33问

2017-04-01 06:27唐安王娜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博伊斯卡塞尔当代艺术

唐安+王娜

2017年3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关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的展览,这是一个关于展览的展览,名为“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阿尔诺德·博德创办了卡塞尔文献展,之后由众多杰出的策展人将文献展发展成为全球当代艺术领域中最具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的展览。

图为中方策展人余丁教授和助理策展人王文婷在央美美术馆“文献展的神话”的展览现场。

要画画!

在巴黎画画!

1930年去柏林:

画画

办展览

“略有小成”

教授课程:艺术!

1933年辍笔:

不允许再画画了!

生活依然沉重,

希望“纳粹罪犯们”灭亡

1939-1945:

必须参军6年!

没有开过枪(纯属偶然)

1945年:

战争结束

仍然活着,仍然希望着——

就像一直以来那样!

继续画画,

新的开始!

回归:

回到卡塞尔(80%已被摧毁的城市)

发现一处、两处、三处遗址,

梦想着在这里举办“100天世界博物馆”

找到朋友、同事

举办了:

1955年第一届文献展

1959年第二届

1964年第三届

1968年第四届

1972年第五届

第六届即将在1977年举办,

要不要去八角形建筑?

阿尔诺德·博德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的青春正是“丢失的年代”。马丁·路德曾说,“即使明天世界毁灭,今天你也得种你的苹果树”。阿尔诺德那时想“必须为家乡卡塞尔做点什么,来抵抗消沉”。当他抱着极大的使命感着手筹办第一届文献展时已经55岁,他的思想、远见和热情使文献展成为卡塞尔的惯例展览。1977年,阿尔诺德·博德去世,但卡塞尔文献展在博德的后继者们手中延续,成为全球当代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展览。

2017年3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关于文献展的文献展,名为“文献展的神话——阿尔诺德·博德与他的后继者们”,向中国的年轻观众介绍这一重量级的展览。因为卡塞尔文献展早已成为央美研究生教学和当代艺术展览研究的重点,而大众对卡塞尔文献展却知之甚少。此次展览90%的展品都来自卡塞尔文献展资料馆。在异国的美术馆空间展示文献展的历史,这也是文献展60年历史当中的头一回。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作为中方策展人和助理策展人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讲师王文婷,一起回答了我们的33问文献展,试图拉近这个最具学术价值的展览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让我们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问吧。

第1问 第一次听到“卡塞尔”的人会问卡塞尔是什么?

卡塞尔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在德国版图的中心部位。这个城市在二战的时候被炸毁,因为它是德国的军工重地。今天的卡塞尔以它的当代艺术文献展闻名于世。

第2问 文献展只有文献资料吗?

“文献展”并不是展览文献资料,它展览的全是艺术原作。“Documenta”(德语文献一词)具有“记录”、“记载”的意思。文献展是想“记录”艺术在社会里如何流变更迭。

第3问 德国这个非常强调理性的国家,为什么会喜欢艺术?艺术并不实用……

理性是一种对思想自由的追求,艺术的根本就是自由,艺术是理性的一个结果,德国人当然喜欢艺术。在第五届文献展的观展说明中有这样一段话“请您谨记,艺术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种类:用眼睛欣赏的艺术和用理解力欣赏的艺术,注意不要将两种艺术混淆”。

第4问 卡塞尔文献展有多重要?

世界有三大当代艺术展览: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双年展,前三位的是这三个。卡塞尔文献展不是很快地反映当下,而是经过了整理研究,记录过去五年来当代艺术的发展,它更具有学术的权威性。卡塞尔文献展在当代艺术的学术领域里面应该是世界第一的,许多学者都这样看待。

第5问 什么样的艺术家能被选上?

完全由艺术总监决定。从阿尔诺德·博德时代开始,到后来每一届文献展,都有一个艺术总监,艺术总监一旦被选定,他就有全权决定展什么、以什么方式展,谁都不能插手干预,政府不能,媒体不能,谁都不能,绝对的自由。

第6问 那谁来选这位艺术总监?

他们有一套机制,有监事会,監事会会请全世界的专家,这个领域的学者和专家组成评委会。首先他们要开会决定下一届文献展选择艺术总监的标准是什么,每届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讨论出标准后再提名,提名后再经过几轮的选择,可能一开始提名60个,然后减到30个,再减到6个,再去联系这6个人,让他们出方案,出方案后再从中选择3个来到卡塞尔陈述、答辩,最后选定一个。

第7问 去参观的人很多吗?

上一届文献展是2012年的第十三届文献展,有90多万人去参观。卡塞尔市本身只有20万人口,但要迎接90万的游客,每次的组织都是一个考验。今年马上要迎来第14届文献展,游客应该会超过100万。

第8问 展览期间,艺术作品会遍布卡塞尔整个城市吗,还是只在固定的场馆?

到上一届文献展的时候,文献展几乎覆盖了卡塞尔整座城市。但依文献展的传统有一个不变的固定展厅,叫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这个建筑本身就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博物馆建筑,比卢浮宫作为博物馆开放的历史还要早。从第二届文献展开始,除了这个展厅,文献展开始蔓延出去。今年第14届文献展还将走出这座城市,在希腊雅典与卡塞尔同步举行。

第9问 这个展对当地居民影响大吗?

2012年我去卡塞尔做中国公共艺术展与当地的普通人打交道,就是普通市民、普通工人,还有给我们进行安装的小伙子们,发现他们有极高的艺术素养,高到我们难以想象。在我们公共艺术展最后结束的那一天,我跟100多个市民作了对话,他们拿出来的东西让我惊讶,他们对中国公共艺术作品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做的功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第10问 文献展是给出研究结论,还是给人们提供一次感受的机会?

是研究后的感受机会。他们筹备一个展览花5年,策展过程和组织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研究过程。它不会像其他双年展一样把认可的作品直接拿过来展览,而是策展人与艺术家讨论非常多详细的方案,也就是说所有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为这个文献展定制的,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文献展选的是艺术家,而作品是根据这一届的主题和研究重新创作,艺术家要提供详细的展览报告和展览方案。

第11问 每届策展人的思路会有怎样的不同?比如说……

比如说,1992年第9届文献展,想想那时柏林墙刚拆毁不久。那一届的艺术总监是比利时人杨·荷特,第9届文献展就像一场壮观的庆典,刻意避免任何概念或者理论展示,那一届他的想法是发挥艺术的社交、娱乐潜质,实现令人大开眼界的艺术项目,第九届文献展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届文献展。

但狂欢之后,紧随而来的是不确定、反思。寻找平衡的时代开始了。第10届文献展正临近20和21世纪的交接处。理论书写、艺术科学化、话语、文本和讲座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

上一届文献展,第13届文献展,美国人卡洛琳·克里斯托夫·巴卡捷夫将卡塞尔城的毁灭与重建同阿富汗和中东战争相联系,创造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献展障碍赛跑”,反思美学与政治。这是一次全球作家、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参与的文献展。

第12问 文献展是场“障碍赛跑”,这是什么意思?

实际上很简单,第一它是一个各种力量相互角力的发生场,在这里一切现象是不可预知的。第二它是一个游乐场,在这里一切都可以被尝试,艺术家和观众的身份也不明确,可以一起玩。第三在这里人们会遇到很多挑衅,遇到很多没见过的东西,疑问这是什么,这是艺术吗,我应该怎么面对它,会抛出一系列挑衅,一些问题的场景,所以有障碍的成分。那些让人感到迷惑、愤怒或震惊的作品倒很有可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

第13问 办展的钱从哪来?

文献展是非营利性质的展览。它的资金主要是政府拨款,民间赞助和捐赠三部分组成。政府部门的拨款又分三级,就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市政府三级拨款。他们的经费还包括了门票和衍生品的收入。举个例子,今年第14届文献展的总预算是4300万欧元,政府拨款占到50%,就是说这4300万欧元有2150万是三级政府拨款,剩下的就靠门票收入,靠衍生品,还靠捐赠和赞助。它是这样的一个体制。

第14问 中国买家去了卡塞尔,能买下看中的作品吗?

文献展是一个展览,不是一个博览会,所以不卖作品。而且它跟商业画廊没有合作,威尼斯双年展和商业画廊是有深度合作的,可以买卖。而卡塞尔文献展有一套机制来保证它的学术自由和艺术自由。跟威尼斯双年展相比,卡塞尔文献展的去商业化程度要高得多。

第15问 现在的艺术为什么常常看不懂?

看不懂有两方面的原因吧。我们整体的审美素质、艺术修养这方面比较弱。我们的基础美术教育、艺术教育跟不上,可以说我们国民整体的审美素质在全世界来说都不是高的,是比较低的。第二个方面,某些个别的当代艺术讲究新奇,缺乏在艺术史上的一种文脉。

此外,有两条可以参考的建议:如果看到有些作品一上来就很喜欢,觉得适合挂在家里,请对它们保持怀疑的心态。请不要以寻找那些可以“美化家宅”的装饰品为目标,而是去仔细发掘那些具有创造力、能给人思想启迪的作品。第二不要问这个作品在“进述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领会到它提出来的疑问。

第16问 “问题”为什么在衡量一件艺术作品时很重要?

如果说传统的、古典的艺术重要的是在审美部分,当代艺术更多的是要直面这个世界的、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要向这个世界提问,或者在艺术的层面上解决、回答这些问题。这个是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同的地方。有一句话“打一颗钉子,才能挂东西。”问题好比是钉子,之后的思考挂在其上。

第17问 怎样的看法会显得比较专业?

卡塞尔文献展可以比喻为“反映和表达时代趋势的晴雨表”。看文献展可以看它的艺术品,这是一种看法,也可以纵观十四届文献展就看出一部当代艺术史,此外,也可看每届文献展的策展形式,它的策展本身也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称之为“次级艺术”(art of second order),因為每一位艺术总监的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每次的展览形式也成为看点。

第18问 当代艺术史大概从哪开始?

1964年的第三届文献展,其实已经可以看到博物馆风格的终结。博德特别推崇把展览办成“事件”性质(eventcharacter)。在第四届文献展上,年轻的当代艺术尝试着摆脱权威的束缚、挑战现代主义艺术的地位。过程为导向(open-process-oriented)的艺术取代了展厅里的画作和雕塑。随着60年代的社会、政治、文化冲突,西方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完全改变,这个阶段被看作是西方的文化革命。前卫艺术、跨学科艺术、偶发艺术、观念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导致了新的展示方式的出现。所有封闭、有限的空间、机构式的、审美式的空间都在艺术的冲击下瓦解。1968年的第四届卡塞尔文献展就是这场艺术和社会变革的转折点和起点。

第19问 听起来好耳熟,好像中国当下的艺术正在经历这些观念变革,这么算起来都相差了50年。有没有可能50年以后,我们走到西方今天的思考程度?

社会的发展总有一些阶段性和类似性,我们现在的文化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美国70年代到80年代非常类似。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总体上落后,我不同意用先进和落后来评价当下的文化,因为文化的概念中,不存在先进和落后的问题。

第20问 “博物馆风格的终结”是什么意思?那我们现在去博物馆应该看什么?

比如说,第四届文献展在氛围和展示方式上更像一场艺术节,类似于美国早期的摇滚音乐节(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现场。这更接近于“事件”性质,是动态地在发生,观众也参与到过程中,而不再是博物馆中对绘画和雕塑的观看。再比如说,博伊斯的艺术被称为“社会雕塑”,代表一种反权威的立场,他的“7000棵橡树”已经远超出了博物馆的范围。他的作品被称为“社会雕塑”,要激发人潜在的创造力,即,人人都是艺术家。

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的是文化遗产。西方观众从17世纪就已经有了博物馆教育,就已经有了传统形态的审美教育,而中国这部分是缺失的。所以我们需要补课。

第21问 怎么理解展览是一个“事件”?

文献展不再只是一种媒介,而是一个社会事件,所有人参与其中。奥格维·恩维佐是第十一届的艺术总监,也是文献展第一位非洲裔总监,在第11届文献展开办的前一年,他首次以全球范围的数场公众“调查”形式开展文献工作。一个跨越大洲的对话网络覆盖了维也纳、柏林、印度新德里、加勒比圣卢西亚和尼日利亚拉格斯。恩维佐的策展角色类似于对话主持人和网络缔结者。每位策展人呈现出不同展览形式,文献展先是越来越倾向于提供体验和事件空间,而后越来越倾向于讲座和话语空间。

第22问 这个文献展出现过什么有趣的作品?

比如1968年,克里斯托的“5600立方米的包裹”。当时的人非常疑惑,说这是艺术吗?这怎么能叫艺术呢?

地下1000米也挺有意思的,它可能是最大的一个装置。有句话说“地球毁灭了,但它可能还在”,因为它被打到了地下1000米。还有,博伊斯在文献展里有很多作品,都很好玩。博伊斯对文献展的影响是过去60年的1500位参展艺术家中无人能比的。

第23问 博伊斯为什么在卡塞尔文献展中那么重要?

博伊斯所处的70年代也是文献展转型的一个年代,从现代主义转到当代。到了八十年代“一切皆可”的阶段,整个西方艺术开始实验,加上现代主义那套东西被打破,就宣布现代主义艺术的死亡。博伊斯在这两个部分都出现了。可以说博伊斯是整个西方当代艺术转型过程中的精神领袖。

第24问 7000棵橡树和我们的植树造林有什么区别?它为什么能算为艺术?

这个事件本身,或者是這个过程是一个艺术作品,7000棵橡树是这个事件的一个结果。植树造林都会得到绿化,但博伊斯的这个事件让人们的自我意识觉醒,直到今天还作用于卡塞尔市民的心灵,他们对于作为卡塞尔人的自豪感,对这个城市的责任感以及如何让这个城市的品质变得更好都有明确的自觉。

第25问 人人都是艺术家,不就等于没有艺术家吗?

博伊斯就是这个观念,艺术本来就是要渗透到每个人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普及教育和素质教育,传统的观念中,艺术家是高高在上的,是精英阶层,如果每个人的素养都能达到这个程度,世界不是很美好吗?联想到这一观念提出的七十年代,越战、冷战,社会整个的动荡,这不是艺术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吗?

第26问 中国艺术家会参加这个展吗?

目前为止有十几位中国艺术家参加过。第一次是1997年的第10届,有冯梦波的《我的私人照相薄》和汪建伟的《生产》。之后几乎每一届都有,11届是冯梦波和杨福东;12届人数相对多一些,13届是颜磊和宋冬。

12届的时候有一件中国作品《童话》,艺术家带了1000个中国人去卡塞尔,忽然间卡塞尔街道上有了1000个中国人,那一次他们才认识到什么叫“中国人”,之前见到的都是零星的中国人,但是没见到1000个中国人同时出现,这个作品就是一个事件,卡塞尔人从此对“中国人”深有感触。

第27问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卡塞尔文献展进入到全球语境,是什么意思?

全球化的状态造成西方中心主义的消失,逐渐被多元文化所取代。从九十年代开始卡塞尔文献展上出现越来越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异质性的文化。

第28问 中国是不是相对封闭?很少在中国见到东南亚或者非洲,或者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

这是我们的短板,中国在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也做一些交流,但是中国的思想界,艺术界,文化界还没有放下大国的心态,就是说我们有点大国沙文主义,不重视对这些周边亚洲国家和小国的研究。

第29问 文献展会不会有很高的知识门槛,看不懂怎么办?

不会,其实并没有这一说,不同的人看的东西不一样。当代艺术是有很学术的一面,特别是2000年以后大家比较强调学术话语,但它也有非常亲民和好玩的一面。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感受、体验、获得自己的艺术经验。

第30问 为什么这一届的文献展同时要在雅典举办呢?这还能叫卡塞尔文献展吗?

当卡塞尔的居民听说文献展将前往雅典的时候,他们并不开心,他们说“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我们能向雅典借鉴什么?”说到借鉴雅典的时候人们都笑起来了,卡塞尔市长很有压力,人们说“拜托,你不能允许这么做”,市长说 “不是我允许的,艺术总监可以做任何事情,他是独立的,这是规则的一部分”。但事实上主要展览还是在卡塞尔,因为预算85%给卡塞尔,只有15%给雅典。大家猜测这届文献展会和政治有很强的联系,关于全球化对贫穷国家经济的负面影响,南北对抗,富裕北方是指北欧,贫穷的南方以希腊为代表。可能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反欧洲中心论的视角,从南方看待世界和艺术的视角,但这都只是猜想。在每届文献展开幕之前,一切都是秘密。

第31问 文献展周边还有什么?如果我去卡塞尔还能顺便去哪?

它离法兰克福为1小时的火车车程,离柏林两小时,卡塞尔属于德国正中心的位置,所以去哪都挺方便。

第32问 这一届的开幕时间是什么?

第十四届文献展在卡塞尔的展期是2017年6月10日至9月17日,雅典是4月8日至7月17日,都是100天,卡塞尔文献展也叫“百日博物馆”。

第33问 去一趟费用大概要多少钱?

北京往返法兰克福的机票在8000人民币左右,卡塞尔距离法兰克福是1小时的火车车程。德国吃、住、交通都很便宜。文献展的门票在20欧元左右。

约瑟夫·博伊斯 自由国际大学 Fre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1997

作为第六届(1977)和第七届(1982)文献展的一部分,由约瑟夫·博伊斯和克劳斯·史戴克等人创立的“自由国际大学”(FIU 或“创新与跨学科研究的自由国际大学”)举办了很多具有媒体和公众影响力的活动,包括将沙皇的皇冠复制品重新熔铸成金兔子、 发起抗议动物实验的行动等。

以“以扩展的艺术概念作为固有的资本概念”为主题,他们策划了关于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的各种讲座和讨论。1982 年,博伊斯的景觀艺术项目“7000 棵橡树”成立了 一个合作办公室。该办公室也属于 FIU 的一部分,其主要的职能是进行融资(收购和捐赠),同卡塞尔市合作(获得树木种植的程序批准),以及规划与执行橡树的种植工作。

自由国际大学是一个非营利的支持性组织,作为一个研究、工作和交流的组织机构旨在反思当代社会的未来,作为一所自由的大学而对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补充。该组织于1988年,即博伊斯去世两年后解散,但其倡导的理念却得到传承和发扬(主要通过博伊斯的学生们)。

约瑟夫·博伊斯 “7000 棵橡树” 第七届文献展,1982

Joseph Beuys "7000 Eichen" ("7000 Oaks") documenta 7, 1982

没有其他的艺术行为比“7000 棵橡树”对卡塞尔市的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事实上,这可能是史上规模最大的艺术项目。

当博伊斯提出“以城市绿化代替城市管理”这一口号,在弗里德里希广场上按楔型摆出 7000 根玄武岩柱时,反对声十分强烈。每根石柱象征着将要在城里种下的一棵树。随着石柱的减少,种植活动逐步展开,艺术家参与到了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来。任何人捐赠 500 马克都可以从广场上移走一根石柱,在另一个指定地点种下一棵橡树。通过这种方式,整个街道变成了树木林立的林荫大道。

该项目是一项伟大的艺术环境实践,旨在用行动改变城市环境。博伊斯生前没能亲自见证这个项目的完成,他的儿子文策尔在第八届文献展(1987)期间种下最后一棵树。

博伊斯的一生中共亲自种下 5500 棵橡树。

猜你喜欢
博伊斯卡塞尔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看得懂
“毛毡与油脂”
——论博伊斯作品中材料语言的隐喻性及运用
从自我救赎到涅槃重生
“巫师”艺术家——博伊斯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萨姆·卡塞尔 灵魂毒药
一个亲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