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花草描写之统计分类研究

2017-04-02 00:36喻晓玲万蕙倩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363000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商学院江苏南京0000
关键词:判词花草红楼梦

喻晓玲,万蕙倩(.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京 0000)

《红楼梦》花草描写之统计分类研究

喻晓玲1,万蕙倩2
(1.闽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红楼梦》中的花草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非一般小说可以比肩。其中参与到具体情节中,并为刻画人物、渲染环境、表达情感等服务的花草种类多达93种,其中,太虚幻境中涉及到的花草有22种,与红楼众女儿的命运直接相关联;贾府中栽种和提及的花草有72种,多出现在不同的居所中,暗示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诗词文赋中的花草有55种,在展现人物才情的同时,暗示了人物特质及家族命运。把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花草描写对照起来看,无论从数量还是其所兼具的文学功能来看,后四十回都远逊于前八十回。《红楼梦》中的花草描写是《红楼梦》熠熠生辉的一道风景,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草文化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红楼梦》;花草;统计;分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精粹,这部巅峰之作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原稿几经流转,后多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嘉庆初年,此书始盛行。嗣后遍于海内,家家喜阅,处处争购,故《京师竹枝词》有云:‘开口不谈《红楼梦》,此公缺典正糊涂。’时尚若此,亦可想见世态之颠。”[1]

《红楼梦》之所以能够让大众争相传阅、谈论,以至于研究它成为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不仅是因为小说中宝黛二人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更是因为作者以其广博、惊人的才学而展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文化世界,它们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去探寻其中的胡奥。诚如王希廉所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制艺尺牍、爰书戏曲,以及对联匾额、酒令灯谜、说书笑话,无不精善;技艺则琴棋书画、医卜星象,及匠作构造、栽种花果、畜养禽鱼、针黹烹调,巨细无遗……可谓包罗万象,囊括无疑,岂别部小说所能望其项背?”[2]的确,《红楼梦》涉猎门类之广博,每一门类内涵之精深,已非一般以炫才为目的的小说可以比肩,其中对于花草的描写与运用更可堪称古往今来的集大成者。

一、《红楼梦》花草描写统计

《红楼梦》不存在一个最终完成的定稿,其抄本之多,梓版之繁,实为罕见。就目前来看,较为权威的版本是由冯其庸先生领衔,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专家集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专家十余年编校,历经三次修订,在1982年3月初版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红楼梦》。本文正是参照这一版本来对《红楼梦》中的花草进行统计和分类的。

《红楼梦》中植物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引起了广大植物学家的高度重视,他们对《红楼梦》中植物的数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台湾植物学家潘富俊博士统计:“《红楼梦》书中总计谈到237种植物。”[3]湖南吉首大学刘世彪教授进行了更加精细的统计:“从作品描写和涉及的现实中的植物,到引用古籍中的植物和虚构或杜撰的植物,共有244种,仅大观园中栽培和提及的植物就有80余种。”[4]本文立足于文学领域的研究,文学领域的研究与植物学领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区隔,植物学家在进行统计时,往往注重数量上的齐全以及对植物属性的清晰阐释,而文学研究在求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其文学功用。

在潘富俊先生和刘世彪先生对《红楼梦》中的花草进行植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红楼梦》中的花草进行了文学视角上的反复阅读和筛选,得出了如下分析结论:《红楼梦》中参与到具体情节中,并为刻画人物、渲染环境、表达情感等服务的花草种类多达93种,其中,太虚幻境中涉及到的花草有22种,贾府中栽种和提及的花草有72种,与人物相关的花草有49种,诗词文赋中的花草有55种。这些花草涵盖四季,存在于仙人两界,大多是现实生活中真是存在的,也有作者匠心虚拟的,有些虽是真实存在的花草,但作者有时也对其植物属性进行巧妙的虚构,借以表达曲折隐微的情感态度。总之,《红楼梦》中的花草不仅数量多、种类繁,而且在作者曹雪芹的匠心独运下,形成了一个摇曳多姿、梦幻灵动、异彩纷呈、文学意蕴丰厚的世界。

二、《红楼梦》花草分类

(一)太虚幻境中的花草

《红楼梦》全书在太虚幻境中共有22种花草,分别为:莲、竹、柳、桃、桂、梅、松、杏、兰、菱、李、榴、菊、枫、荆、榛、樱、婆娑、长生果、香橼、蜜青果、绛珠草。它们较为集中地体现在第1回和第5回,并且主要以诗谶(群钗判词、《红楼梦》十二支曲)、图谶、诗赋以及环境描的形式出现。这些花草绝对不是作者信手拈来,随意编排在小说中,而是隐含了作者的苦心孤诣,它们往往直接与红楼众女儿相关联。

林黛玉——绛珠草、蜜青果、柳絮。第1回中出现的食蜜青果为膳、饮灌愁海水为汤的绛珠草,无疑就是林黛玉的前身。蜜青果和绛珠草这两种草木是作者笔下首先出现的意象。“蜜青”与“觅情”是谐音,绛珠草的本质是柔弱的草木,暗红虽是其颜色,但却让人与血发生联想,故蜜青果和绛珠草在“还泪”的预设下,构成了林黛玉以草木之躯,一生寻觅、追求真情,并且穷尽了毕生的血泪,还报灌溉之情的悲剧宿命。第5回判词中的柳絮,一方面表现了她的才华,另一方面柳絮的轻盈飘荡,又暗示了她孤单无依的凄凉身世。

袭人——桂、兰。第5回袭人的判词这样写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5]“枉自”、“空云”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惋惜之意,可见,把袭人比作香气馥郁的桂花和清新淡雅的兰花,是对其品行的一种赞美,这样一个桂馥兰香般的女子,最终与一个优伶成就了一段姻缘。

香菱——莲、藕、荷花、(桂花)。第5回香菱的图谶中出现了桂花和莲、藕,判词中出现了荷花。莲、荷、菱、藕是一体,在这一体系中与夏金桂的代表花桂花分属善恶的两端。这个本应有着清白的出身,却陷入污秽的环境,而又始终不卑不亢,散发着淡淡芳香的女子,在夏金桂的摧残下,最终落得“莲枯藕败”的悲惨结局。

贾元春——香橼、榴花。元妃的图谶上画的的一张弓上挂着香橼,“弓”和“宫”是谐音,“橼”与“缘”是谐音,暗指贾元春进宫被选为皇妃。判词中的榴花可以看作是其明艳身份的象征,更代表了贾府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盛极一时的状态。

贾迎春——柳。贾元春的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之[喜冤家]都强调了她蒲柳般纤弱、柔嫩的特质,这个本该受尽万千呵护的女子在离开大观园的庇护后,遭到了“中山狼”孙绍祖的无情摧残,最终化为一缕荡悠悠的芳魂。

李纨——兰、(桃)、(李)。她有过夭桃秾李般的美满婚姻,可怜春去也,太匆匆!如今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寂寞岁月,唯有守着独子贾兰,寄希望于他有朝一日功成名就,以慰藉自己逝去的年华。

贾惜春——婆娑、长生果、(桃)、(柳)、(杏)、(杨)、(枫)。《红楼梦》十二支曲之[虚花悟]是对惜春一生的写照。十二钗几乎人人都有过自己人生的春天,可这个贾府最小的孙女,似乎与桃红柳绿、杏花春雨这些明媚的春花春景并无关联,或许,对于人生的了悟和年龄并无关系,一心遁入空门的她早已勘破了世间的枯荣兴衰,悟彻了人生的真谛。

除了这些以个体形象出现的花草外,太虚幻境中还出现了“遣香洞”、“群芳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等以“香”、“芳”、“红”、“艳”等为代表的花草群像。在作者有意识的构筑之下,太虚幻境形成了一个仙花馥郁、异草芬芳的神仙境地。

(二)贾府中的花草

《红楼梦》全书故事的主要演出地点就在贾府中,这里共出现了72种花草,分别为:芙蓉、竹、柳、桃、梅、桂花、海棠、杏、兰、芭蕉、牡丹、菱、梨、荼蘼、芍药、李、芦苇、榴、并蒂花、梧桐、菊、玫瑰、蔷薇、杜若、蘅芜、茝、玉蕗藤、薜荔、藤萝、清葛、金草、芷、藿蒳、姜荨、纶组、紫绛、水松、扶留、风莲、石帆、绿荑、蘼芜、丹椒、枫、榆、榛、蕙、艾、松、桑、杨、柏、柘、槿、木香、宝相、月季、姐妹花、合欢花、茉莉花、紫芸、凤仙花、美人蕉、星星翠、夫妻蕙、荇、水仙、蓼、苔藓、茅、通草、佛手。与太虚幻境中类似的是,大观园(贾府)中也出现了诸如“天香楼”、“会芳园”、“沁芳桥”、“翠烟桥”等以“香”、“芳”、“翠”为代表的花草群像,但更多的个体花草形象则根据小说中地点和情节环境的变化出现在不同的居所中。

怡红院——西府海棠、芭蕉、竹、柳、松、桃花、玫瑰、蔷薇、宝相等。怡红院是贾宝玉的住所,是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一个雍容华贵、富丽奢华的院落。院子初名红香绿玉,后改名怡红快绿,简称怡红院。院子里的西府海棠、桃花、玫瑰、蔷薇等都是为了凸显“红”这一特点,也很好地突出了宝玉爱红的癖好。再者,宝玉的前身是居住在赤霞宫的神瑛侍者,后来也把自己居住的地方题名“绛芸轩”,又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赤”与“绛”无不与“红”相照应,且林黛玉的前身是一株绛珠仙草,暗示了两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旁点缀的芭蕉、竹、柳、松等植物又与院名中的“绿”照应,整个怡红院笼罩在一派红情绿意的氛围之中。

潇湘馆——竹、梨花、芭蕉、苔藓、水仙。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竿竿翠竹是这里的标志,地上阴暗处的苔痕深深浅浅,后院种有芭蕉和梨花,唯一一盆单瓣水仙花还是薛宝琴送给她的。这里以翠绿色为主色调,处处透露出主人孤洁恬静、清幽高雅的性格。

蘅芜苑——薜荔、藤萝、杜若、蘅芜、茝兰、金草、紫芸、藿蒳、姜荨、纶组、扶留、绿荑、风莲等。蘅芜苑是薛宝钗的住所,苑中无一株花木,全由各类香草配置点缀,虽无馥郁花香,但却传来阵阵清冷的异香,与满眼的冷绿配合,照应着主人为人低调,克己复礼的性格与人生态度。

稻香村——杏花、桑树、榆树、木槿、柘树。李纨居住的稻香村,墙外是喷火蒸霞的百株杏花,院内是数间茅屋,用桑树、榆树、木槿、柘树编成的篱笆围在房外,甚至还模仿村舍酒肆种上蔬菜,养些鸡鸭,挑个酒幌,嫣然一副农家田园风光。这里暗合了主人内心青春的涌动,却在礼教束缚下,安于一种“竹篱茅舍自甘心”[5]的矛盾人生态度。

秋爽斋——梧桐、芭蕉。秋爽斋是探春的居所。探春爱芭蕉,自称“蕉下客”,大家都喊她蕉丫头,梧桐是高贵的象征,暗示其命运。如果说蘅芜苑的绿是冷绿,潇湘馆的绿是翠绿,那秋爽斋的绿无疑带着一种朗阔和温热,这与探春豪爽阔达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紫菱洲(缀锦楼)——蓼、芦苇、荇、菱、荷。缀锦楼是紫菱洲上的一处庭院,是迎春的居所。小说中并未花太多的笔墨描写,只在迎春出嫁后,宝玉频频到紫菱洲徘徊回想时,对其略做了一番描述,从地名看,此处是水上的一小块陆地,池上翠荇香菱,岸上蓼花苇叶,一派凄惨寥落之景。迎春是庶出,老实无能、懦弱怕事,被他的父亲以抵债的方式,卖给了“中山狼”孙绍祖,出嫁不久就被虐待而死。这正与她居所中寥落残败的苇叶蓼花相照应,草木亦有情。

蓼风轩(藕香榭、暖香坞)——荷花、柳、茉莉花、桂花。惜春住在蓼风轩中的暖香坞,藕香榭是盖在水池中的敞厅,四面邻水,水中种有荷花,故名藕香榭,附近遍植芙蓉、菱、荷、垂柳、桂花、茉莉花等。惜春是贾敬之女,贾珍的胞妹,其判词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5]她的住所周围遍植了春、夏、秋三季的花草,但这些花草无论多么盛极一时,终究躲不过冬天凌厉的寒风,作者用三季的花草反衬出严冬到来时刻的萧索和惜春看破红尘后的冷清孤寂。

栊翠庵——红梅、苔藓。栊翠庵是妙玉的居所。这里冬天红梅簇簇,其余三季绿意盎然、花木繁盛,符合妙玉独自修行的环境需求,胭脂般的红梅也隐微地表现出其想要冲破藩篱、心恋红尘的微妙心理。

省亲别墅——松、玉兰。省亲别墅是大观园的正殿,是供元妃省亲用的建筑。这里青松拂檐,玉兰绕砌,是皇家威严的象征。

梨香苑——梨花。梨香苑是荣国公暮年静养之所,是宝钗初入贾府时的居所,后改为戏班教习所在,戏班被遣散后,空置过一段时间,后尤二姐自尽停灵在此处,最后被贾琏在正墙上开了门,直通大街。这里密植梨树,故名梨香苑。

芦雪庵——芦苇、木槿。芦雪庵盖在河滩之上,四面芦苇、木槿掩覆。红楼众儿女在此即景联诗吃鹿肉。

贾府(大观园)中的花草出现在各个院落,这些花草的特点与其院落的主人紧密相连。把太虚幻境中的花草和贾府大观园中的花草对照起来看,无论是个体花草形象还是花草群像,均出现在太虚幻境和贾府大观园中,可以说,贾府大观园中的花草是太虚幻境中的花草在人间的投射,它与太虚幻境中的花草相互映衬,构成《红楼梦》花草系统,正如元春在游幸大观园时所题:“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5]

(三)诗词文赋中的花草

自唐传奇开始,小说的作者开始有意识地把诗词文赋加入到创作中,形成了所谓的“文备众体”,但这些诗词大都是可有可无的闲文,增删之后并不影响小说内容的表达,《红楼梦》则不然,《红楼梦》中的诗词文赋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若略过不读,就会对小说的理解产生巨大的障碍,这一点,脂砚斋在批书时也给予了提醒,他在一篇看似是小说惯用套头的赞赋《警幻仙姑赋》前这样评论道:“按此书凡例本无赞赋闲文,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不得不用此套。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故见其妙。此赋则不见长,然亦无不可无者也。”[6]可见,哪怕是一篇看似闲文的赞赋,也别有深意,不可等闲视之。

笔者对蔡义江先生主编的《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中收录的《红楼梦》诗词韵文进行统计后发现,《红楼梦》中的诗词文赋共235篇,数量相当庞大。这些诗词文赋中共出现了55种花草,分别为:芙蓉、竹、柳、桃、梅、桂花、海棠、杏、樱、兰、芭蕉、牡丹、菱、梨、荼蘼、芍药、李、芦苇、苔藓、榴、并蒂花、菊、杜若、蘅芜、茝、芷、枫、榆、黄荆、榛、蕙、蓬、艾、薋、葹、棘、楸、菩提、松、桑、蘼芜、杨、婆娑、长生果、荇、蓼、茅、芹、荳蔻、蓑、丁香、蘩、蕴、藻、怀梦草。其中,《芙蓉女儿诔》提到的花草数量最多,据刘世彪先生统计,“这里提到的植物及以植物作比的词语共计44个。”[2]集中彰显了作者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内涵。

1.文学创作中的花草展现人物才情

曹雪芹开篇明旨,“使闺阁昭传”、使后人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人”[5]故小说全篇都在表现红楼裙钗们的诗情与诗性。《红楼梦》中人物的文学创作分为“封建家长式命题创作、个人文学创作、宴集娱乐游戏及其文学创作和雅集(结社)及其延伸的即兴创作四类”。[7]无论哪一类文学创作中,都涉及到花草描写,有些雅集结社或诗歌甚至直接以某类花草命名,作者按照裙钗们不同的特点,“按头制帽,诗即其人”[8],展现了众女儿别具一格的才情。

在海棠诗社中,众人以白海棠为吟咏对象,探春、宝钗、宝玉、黛玉各一首,湘云依韵和了两首,共6首,湘云的两首压卷。第三十八回中众人赏菊花,吃螃蟹,作《菊花诗》《螃蟹咏》,宝钗《忆菊》《画菊》;宝玉《访菊》《种菊》;湘云《对菊》《供菊》《菊影》;黛玉《咏菊》《问菊》《菊梦》;探春《簪菊》《残菊》。共12首,黛玉诗居首。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各有一首《螃蟹咏》,宝钗诗被誉为“食螃蟹绝唱”。可见作者没有偏袒任何一个人,而是借助这些花草以及大观园的众多雅集活动,让每个人的诗性、才情得以发挥,也让读者领略到了红楼儿女无与伦比的风采。

2.诗谶中的花草暗示人物特质及家族命运

红楼裙钗乃至整个贾府的最终结局是悲剧,这是作者在创作之前的预设。所以小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暗示这种悲剧结局,诗谶就是其中的一种。无论是人们较为熟悉的第5回判词、红楼梦十二支曲,还是红楼儿女的创作,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花草的外形特质来展现人物特质,用花草最终的摇落飘零来暗示悲剧结局。

把第一回癞头和尚《嘲甄士隐》诗和第五回香菱的判词结合起来,英莲,也就是香菱的命运就已经非常清楚了。癞头和尚道:“娇生惯养笑你痴,菱花空对雪丝丝。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5]香菱判词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枯木,致使香魂返故乡。”[5]“菱花”指的就是香菱,“雪”和“薛”是谐音,指的是薛蟠。果然在后面的情节中,英莲在元宵节被拐子拐走,几经辗转做了薛蟠的小妾,改名香菱,对自己的名字、父母、故乡没有了印象。这样的经历已经让人唏嘘不已了,但是薛蟠在有了香菱这个貌美小妾后,很快就厌倦了,判词中的“自从两地生枯木”用拆字法,是一个“桂”字。薛蟠娶了“河东狮”夏金桂,开始了家无宁日的生活,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香菱,判词暗示了香菱最终在夏金桂的毒害下,香消玉殒的悲惨结局。而在高鹗的续作中,香菱不仅没有死,反而被扶正,有了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这明显和曹雪芹的本意相背离。

三、《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花草描写比较

今本《红楼梦》分属于不同的作者,在红学界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学者们普遍认为,后40回的《红楼梦》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都远远逊色于前80回。仅从前后的花草描写看,续作也无法与前80回相提并论。

潘富俊先生对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中每个四十回出现的植物进行了细致的统计:“第一个四十回共有165种植物,第二个四十回有161种,其中有70种前四十回未曾出现过,两者植物数仅差4种。第三个四十回所提到的植物只有61种,和第一、第二个四十回相差百种以上。”[3]可见仅从数量上看,前80回与后40回花草描写的云泥之别。笔者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将《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出现的花草进行了统计对比,亦发现了前后差别悬殊。

从种类上看,《红楼梦》前80回,出现的花草多达94种,而后40回仅出现15种,前后相差6倍之多。

从文学功能上看,续作中出现的花草描写,大都可有可无,似乎仅仅是为了与前80回扯上一丝半点的关系,并不能够掩盖续书作者与曹雪芹之间在花草文化素养上的巨大差距,难免有穿凿附会之嫌。这15种花草与小说本身的情节发展或人物命运关系不大,仅海棠花承载了一定的内涵,但其内涵与之前截然不同,“由‘草木知运’到海棠‘花妖’”[7],完全破坏了曹雪芹赋予海棠花的美感,也与曹雪芹的本意相违背。

无论从花草数量还是花草所兼具的文学功能来看,后40回的花草描写与前80回绝对不可同日而语,前80回花草描写以其种类的多样性和文学内涵的丰富性,成为了《红楼梦》中熠熠生辉的一道风景,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草文化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1]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红楼梦》评论组编.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1975:240.

[2][清]曹雪芹著,[清]高鹗著,[清]王希廉评.新评绣像红楼梦全传[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5.

[3]潘富俊.红楼梦植物图鉴[M].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4:5.

[4]刘世彪.红楼梦植物文化赏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前言.

[5][清]曹雪芹、高鹗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75.

[6][清]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红楼梦脂汇本[M].长沙:岳麓书社,2016:59.

[7]蔡培青.红楼梦雅集及其文学创作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5:9.

[8]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1:7.

Study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lower Descriptions inADreamofRedMansions

Yu Xiaoling1, Wan Huiqian2

(1.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in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gzhou, 363000, China; 2.College of Business, Jinling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The descriptions of flowers and plants inADreamofRedMansionsare numerous. There are about 93 types of flowers and plants described in the novel which were involved in the specific plots and serv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aracters, render the environment, and to express emotions and feelings. Among them, 22 kinds of flowers and plants appeared in illusory territory and used to describe the fates of girls in the Red Mansions; 72 species appeared in Jiafu and mostly appeared in different dwellings, suggesting that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and fate; 55 species appeared in the text of poetry showing the talent of charact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suggesting their traits and the overall family fate. The first eighty chapters and the last forty chapter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flowers and plants descriptions. The last forty chapters are far less than the previous eighty ones. The descriptions of flowers and plants served as unique scener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nd they also rendered fresh vitality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lowers and plants culture in return.

ADreamofRedMansions; flowers and plants; statistics; classification

2017-04-12

喻晓玲(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专业元明清方向。

2095-0365(2017)02-0050-05

H15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7.02.09

本文信息:喻晓玲,万蕙倩.《红楼梦》花草描写之统计分类研究 [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2):50-54.

猜你喜欢
判词花草红楼梦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汉诗和译的文体研究——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为例
爱护花草
勿摘花草
别样解读《红楼梦》
千红一窟(哭) 万艳同杯(悲)换一曲浅斟低唱
——浅谈《红楼梦》中的判词
花草春夏
沉睡的花草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