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罪行及给我们的警示

2017-04-02 08:06庞引巧王晶晶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民日本文化

□谢 嘉,庞引巧,王晶晶

(河北医科大学 社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 )

二战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罪行及给我们的警示

□谢 嘉,庞引巧,王晶晶

(河北医科大学 社科部,河北 石家庄 050017 )

二战,日本军政府为泯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在中国广泛普及日语,组建汉奸组织“新民会”,灌输日本的“天皇观”,大造美化侵略的舆论。日本文化侵略给我们深刻警醒,必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力,必须提高识别敌人阴谋的能力,做好充分的军事和精神准备,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文化侵略;日本军国主义;台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战,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中国发动了惨绝人寰的侵略战争。如果说日本的武装侵略是消灭人的躯体,那么文化侵略就是泯灭人的灵魂。日本军国主义为了侵占中国、统治中国,必然文武两手兼具,中国人民也必然同时在两个战场上对敌作战。文化侵略与反文化侵略是不见硝烟的战斗,但同样异常激烈,残酷无情。

一、日本对华进行文化侵略的罪恶活动

日本的文化侵略早有侵略文化在先。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后,经济、军事获得很快发展,实现了“脱亚入欧”的梦想。这一成功促进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逐渐放开,胃口越来越大。与此前后,日本文人学者杜撰的侵略有理论,比如对外战争“自卫论”、“解放论”以及“大日本膨胀论”等等,极力掩盖、美化对外侵略扩张的动机和野心。他们宣称,日本是神之国,天皇是神的后裔,实现“八纮一宇”是神皇的意志,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但未曾料到“速战速决”的计划失算了,从此改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方针。日本人认为,中国人不理解日本的善意,这是对华战局被动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华思想战要加强火力。所谓“思想战”就是宣传战,日本决心发动大规模的宣传舆论攻势,确定思想战的重点是鼓吹中国人要作日本的“新民”。强制树立“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灭共亲日”、建设“王道社会”的思想意识。

什么是“新民”?日本驻军在“华北地区思想战指导纲要”中说,当前的目标是“根除共产党势力,宣扬新民精神,建设王道社会”。这里清楚地表明,日本所指的“新民”是经过给华北民众洗脑,做具有“亲日反共”思想的新民,做日本所谓“王道社会”的顺民、奴隶。“新民精神”也就是让华北民众老老实实屈从于日本的“王”天下,接受日本法西斯专制统治。所以,“新民精神”的本质就是泯灭华北民众的抗日爱国之心,放弃中华民族独立的思想意识,甘心情愿做日本驱使的亡国奴。

日伪政府和新民会还替日本美化侵略行径,极力宣传中日“同文同种”,日军到中国是为“解放”中国人而来,以实现中日“共存共荣”等等。对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政府则发文严正批驳说:明明是自己对人家亡国灭种,却说为了防共建立共存共荣;明明是奴役太平洋诸弱小民族的战争,却说是大东亚的解放战争。[1]

日本文化侵略的形式多种、手段多样,新闻广播、报纸书籍、演讲征文、大字标语、电影映画等等不一而足,以此向中国民众灌输大东亚圣战、灭共亲日的思想。在他们的宣传对象中,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对中国青少年的奴化思想教育。

奴化教育是日本通过普及日语、用日式学校的教育思想同化中国学生,以消除中国青年对日本的仇恨,改而亲善日本,最终使中国学生与日本人有一样的“圣战”观,有一样的崇拜天皇的思想意识。奴化教育的另一面是对中国师生的思想控制,用发誓、相互检举、窃听等方法监督师生活动,并强制学生在晨操时朝拜天皇、唱日本国歌、听日本音乐、看日本电影、读淫秽小说来腐化、毒化学生的思想,泯灭中国青少年的民族思想意识。如果日本军国主义的阴谋得逞,中国的未来堪忧,亡国灭种不再是天方夜谭。在民族危亡之际,无论沦陷区、国统区还是抗日根据地的中国师生,以不同方式进行了反奴化教育的斗争,以发展本国本土教育事业的突出成就给日本奴化教育以有力的回击。

文化侵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最高指挥官是驻华北日军特务机构,负责指导、监督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文化教育宣传工作。日本人认为用中国面孔做宣传更容易被接受,于是中国汉奸民间组织伪新民会和伪政府一起成为日本进行文化侵略的帮凶。这一小撮丧失民族气节的败类,依仗日本主子干尽了坏事,他们得不到严惩,中国就有亡国之痛。

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古典文化遗产进行了疯狂的破坏和掠夺。珍贵的古籍文献、文物被焚、抢,难计其数。他们有时打着文人学者的旗号对中国文化古迹进行盗掘,如:云冈石窟、五台山佛寺等。对王爱召庙、云居寺、避暑山庄等著名文化建筑、遗迹进行掠夺,手段卑鄙可耻。由于日本野蛮的侵略战争,“北京人”头骨化石下落不明,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反人类罪恶的战争。武力侵略也好、文化侵略也罢,两种形式一个本质,即日本妄图长期统治中国。文化侵略的特点也从精神上瓦解人的思想灵魂,改变原有的民族意识,顺从日本的战略预期。揭露日本文化侵略的阴谋和罪行,时至今日,仍是中国坚守的原则立场和责任担当。

二、美化侵略给善良人的警示

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种种罪行,一再证明:泯灭中华民族之魂,灭亡中国是其根本目的。这一图谋虽未得逞,却给我们以深刻的警示。

(一)提高民族自信意识,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思想理念

日本用尽了文化侵略的手段,大肆鼓吹“新民精神”,诱骗中国人民接受日本的“新民观”,泯灭中华民族之魂,引入亡国灭种的陷阱,其用心十分恶毒。历史证明,“恶有恶报”,日本军国主义者最终反倒成了阶下囚,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

为了保卫中国神圣的主权,不让灾难历史重演,中国人民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即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坚定学习、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有了这个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就会“魂有所定、行有所归”,民族自信、国家强大,任何武装到牙齿的来犯之敌都会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二)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敌友

在沦陷区,日本对中国青少年广泛普及日语,并实施崇拜“天皇”的日式教育。对中国成年知识分子也极尽拉拢、收买之能事。在不见硝烟的文化战场上,对阵双方激烈展开了奴化与反奴化的斗争,这是心灵生死战,是争夺中国青少年思想灵魂之战。

日本右翼反动势力至今亡我之心不死,斗争尚未烟消云散。2006年,当时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数字信息学院讲话说,日本要开展“文化外交新设想”,推行“动漫外交”,他感谢学院做了政府做不到的事,用动漫征服了包括中国青年人在内的许多国家青年人的心。麻生太郎的软性外交就是利用动漫这个“秘密武器”,一对大眼睛、戴头盔的可爱动漫形象让世界的儿童认识了日本,喜欢了日本。他说,通俗文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像当年美国用通俗文化征服了日本的心一样。 麻生太郎的“动漫外交”显示日本右翼政府亡我之心不死的图谋,昭然若揭。

现时,外来文化以各种形式铺天盖地涌进中国,提高人民的鉴别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家长、老师都要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更要学会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武器,揭穿一切“两面人”。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郑重表示,要体现中国精神,反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去中国化”等错误观念,他主张文艺作品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习主席这些深刻的思想都是我们“提高识别能力,分清敌友”的明确指针。

(三)让民族败类无藏身之处,落得可耻下场

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出现一批厚颜无耻的汉奸走狗。然而,至今阴魂不散,居然有人公开宣扬“殖民高级论”,说日本统治时期,地方繁荣发达了。更有甚者,现台湾当局领导人为实现“台独”,极力亲美媚日,公然参加了日本老兵秋祭活动,还为日军亡灵之碑题字。“台独”分子颂扬日本侵略历史,以日本“皇民”身份看待历史,活生生的民族败类的形象。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地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会答应。”[3]

对日本在中国台湾的“皇民”余孽搞什么“文化台独”、“法理台独”的言行,我们决不能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必须还以他们严厉的批判,毫不留情地给予严惩,否则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历史证明,民族败类都没有好下场,必须处之而后快。

(四)缅怀革命先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各地都有革命烈士陵园,那是缅怀先烈的地方。想当年,他们高扬民族正气,誓杀日寇,甘洒热血,浩然之气贯长虹。时下,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狂獗,面对二战犯下的罪行,不承认、不道歉,还美化所谓的“积极的和平主义”政策。对此,善良的人们要提高警惕,军国主义有可能在日本复活,这不是耸人听闻,历史已经证明搞“绥靖”政策就是养虎遗患。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发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感召。缅怀先烈就意味着继承先烈的遗志,意味着感恩先烈,知道感恩先烈的这个民族才有未来。

应牢记,只有对敌保持高度警惕、斗志和戒备,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现在,日本右翼政府仍然拒不承认二战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侵略罪行,还依靠美日同盟关系企图变成所谓正常军事大国,并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对此,中国人民一定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爱国精神,增强斗志,为维护中国的主权,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1]中央党史馆.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反对敌伪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的指示[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7-7(2).

本文责编:赵凤媛

The Crimes of Japanese Cultural Invasion Policy to China and Its Caution

Xie Jia, Pang Yinqiao, Wang Jingjing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17)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Japanese Militarism government launched an invading war to China. The Japanese invaders pursued a series of enslaving practice so as to consume the anti-Japanese spirit among Chinese people and vainly attempt to rein China in a long term. Nowadays Japanese government still denies its crimes committed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We Chinese people must raise our vigilance and strengthen ou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e have to enhance our capacity of judging conspiracy and entrench our anti-aggression spirits. We shall be fully prepared both martially and mentally in order to resist the revival of Japanese Militarism.

cultural invasion; Japanese Militarism; Taiwan independence; socialist core values

2017—03—02

谢 嘉(1967—),女,北京人,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教授,硕士; 庞引巧(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硕士; 王晶晶(1986—),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实习研究员,硕士。

E296.93

A

1008—8350(2017)02—0080—03

猜你喜欢
新民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