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研究综述

2017-04-02 08:06郤二梅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信息网络用户服务

□郤二梅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 太原 030012 )

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研究综述

□郤二梅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山西 太原 030012 )

以近几年我国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基础就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研究做一综述,通过对比国内外档案网络服务的主要研究内容,从意义、策略、技术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档案;网络服务;综述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服务已逐渐成为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趋势,近些年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在逐年增多。国外关于档案网络化服务的研究侧重实践方面,而国内则偏重理论研究,本文以近几年我国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基础就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研究做一综述,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的主要研究内容,归纳目前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信息服务主要明确的观点,并提出网络环境下我国档案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国外档案网络服务主要的研究内容

欧美等国家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工作开展得比较早,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服务部门,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实现数据库的建立,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档案信息导航系统(NAIL)在90年代中期就已建立,从而在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中实现国内数字化档案资源的接纳,人们网上集成化检索、查询以及利用全国数字化档案资源得以实现。此外,澳大利亚PANDORA项目解决了澳大利亚网络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问题,存储和管理网络文献是法国BnF网络的保存计划,从而为未来提供相应时期极具价值的档案资料,欧洲NEDIJB的计划、瑞典国家图书馆Kulturarw项目以及奥地利AOLA试验项目也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对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理论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档案网络服务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比国外实践方面的重视,国内更加注重档案网络服务理论上的研究,档案网站的建设相对于欧美等国起步晚。在笔者研究的几篇文献中,具体研究问题大致归纳为:

(一)网络对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

徐辛酉等人指出,档案信息网络服务是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部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从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查询、展览与利用的服务,其目标是借助网络平台为档案用户提供开放的档案服务,以满足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1]。樊如霞提出网络媒介主要特点有:信息组织的超链接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和多媒体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与广泛性[2]。与之相对应,罗雷鸣认为,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的特点包括档案用户群体范围的广泛化与社会化,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与精品化,多样化和全方位化[3]。从服务本身的角度而言,王崇等人认为网络媒介对档案服务的影响包括档案服务特征的变化与档案服务形式的变化[4]。前者意味着向广大用户提供的服务更倾向于个人化与差异化,服务形式也为之多元化,不仅用户个人意志更能得到体现,还能通过与微博等新技术的结合而实现档案机构新职能、新角色的转变。后者指依托网络便捷的优势和新型的服务理念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模式,实现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从网络对档案传播参与者的影响角度而言,樊如霞、徐舒柯[5]认为:第一,对传播者及受众地位有影响:信息渠道多元化改变了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不再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第二,对档案信息传播者思维方式有影响,包括针对不同受众选择不同的档案信息传播方式和内容,以及归整繁杂无序的信息,向用户提供有效的档案信息知识服务。第三,对档案信息传播模式有影响,网络媒介可极大地延伸传统档案信息传播的时间与空间,其多媒体性为档案信息产品收集、加工、传播提供了便捷、丰富的手段,其交互性又增强了传、受双方的互动交流。

(二)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创新之处及意义

赵屹、宋晓颖[6]提出档案网络服务的创新之处有服务思想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法创新,服务方式创新这五个方面,洪秋[7]率先提出了实现网络档案信息有偿服务的意义:第一,方便利用者,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第二,减少对档案原件的损耗,延长档案原件寿命;第三,补充档案机构经费,解决档案信息化面临的资金问题。与此同时,高洪山[8]侧重于对人事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意义加以研究:首先,人事档案网络化能够使人事信息的真实度提升, 信息源是经过人事部门制作出来的数据库,具有权威性,且具可复制性,不再担心丢失或损坏;第二,人事档案信息共享便于社会各方面对人事档案的利用, 通过建立人事档案信息中心,用人单位可以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第三,对于人事档案网络化来说,它可以使人才能力得到真正体现,纸质档案袋大小不再会对其产生任何限制,在进行扩充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内容的时候可以便捷地进行;第四,使得向本人开放人事档案相关信息不再是梦,突破了人事档案内向型、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第五,为所有公民建立人事档案,彰显社会公平,农民工等也可通过人事档案证明自己过去的经历和业绩,真正体现了为全体公民服务;第六,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网络的强大功能进行存贮、检索和利用,不受地域限制,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三)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必然性、可行性及影响因素

孙艳丽的观点是,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它的完成是由宏观影响因素比如服务理念、网络环境以及法规标准等和微观影响因素如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人才、服务手段及用户需求等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以及相互协调来实现的[9]。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的产生既是档案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叶幼霞[10]提出,其必然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档案种类与载体的转变,要求提供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电子文件的产生使档案实现了从实体到虚拟的转换,对于档案管理的方法以及档案来讲,由于这种档案更新变化种类与载体的原因,所以要不断创新提供利用的方式,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第二,获取信息方式的转变,要求提供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的普及使居民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数量和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因而档案部门也要全面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档案网络信息服务。洪秋[11]在其文章中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有偿信息服务,电子支付系统,版权保护系统,在线物流系统这五个关键技术也为档案网络信息服务创造了条件。

(四)档案网络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实践仍比国外落后许多,毛凌翔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12]:首先,许多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经费来源不足,以至无法长期保存,需要政府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做好系统规划,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合理分担费用压力等。其次,没有完善的网络档案工作的组织机构,如国家网络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完善的业务指导、行政管理以及资源提供的组织机构亟待形成。其三,对于网络信息存档权来说,没有确立它的正当性,如何实现网络信息存档中的版权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的前提。对于跨国的网络信息资源来说,相关国际法还需要制订,从而做到网络采集版权相关问题的应对。第四,要加大“非结构化信息”的重视力度,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分散的网页等相关信息消失会很快,假如保存不采取档案化方式,就不可能开发和利用其隐藏的具有价值的相关信息。第五,采集选择性的不当,导致数据价值在采集后对于网络档案化的要求不能满足。第六,服务方式存在欠缺,尚未实现由档案保存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

(五)运用网络加强档案信息服务的策略

对于提升网络档案信息服务质量的对策,孙艳丽[13]概括的较为全面,第一,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服务要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广泛性、针对性;第二,系统开发、科学组织信息资源,对信息结构加以调整,信息质量予以优化,使得服务效率获得提升;第三,对网络服务平台以及档案管理系统予以建立,档案信息的网络服务体系加以构建;第四,横向联合促进网络信息共享,通过加强档案馆之间与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以及档案界与图书、情报界的强强联合,发挥整体优势,建成全国高校系统档案目录中心;第五,开发检索咨询系统实现在线服务,拓展服务渠道与内容,真正做到跨类型、跨载体、跨时空;第六,注重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提高服务人员素质,保证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顺利开展。王威对技术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拓展,他认为建设档案网络信息保障体系要实现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用户安全等方面。具体要求包括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及一个可靠的档案信息传输通道、严格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完善密码和密码设备的协调机制、创造综合管理档案信息的工作环境等[14]。毛凌翔[15]提出了另外一些同样具有实践价值的观点:第一,开创网络档案学这门科目,将其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引起更多人的重视;第二,从法律上保证网络档案化的合法性,促进我国档案网络服务事业获得良好发展;第三,对网络档案信息采集的相关范围加以明确;第四,确立合理的采集和存储方式,这两点共同保证了网络档案服务的质量。在他们的基础上,罗雷鸣还从用户自身和整体网络环境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的对策,即强化用户的网络意识,提高信息能力以及加速网络信息环境硬件和软件的建设[16]。除此之外,陈姝还提出了加强对利用者需求的调查和预测[17], 广泛搜集各行业、各部门信息需求的内容,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将成为信息服务的核心。对于档案部门来说,应以用户是上帝为理念,对服务内容加以不断地创新,拓宽服务模式,畅通利用者参与渠道,必要时借助外部社会力量,对个性化、多样化、广泛化以及社会化的档案信息网络服务方法加以探索,使档案服务质量获得提升,最终使档案利用价值上个档次。同时我们也应适当拓宽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而可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档案网络用户权益的保障及其教育、档案信息共享的路径、机制与产权保护以及档案馆如何与网络环境协同共进等问题的重视,多开展实证性研究,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档案网络服务经验的借鉴、总结,以扩展研究视域,丰富研究层次。

[1]徐辛酉,魏扣,王毅.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研究—Kano 模型分析的结果[J].档案学通讯,2015(2):60-64.

[2][5]樊如霞,徐舒柯.网络媒介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与服务策略[J].档案学通讯,2011(5):68-71.

[3][16]罗雷鸣.浅谈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需求和档案信息服务[J]. 速读(中旬),2014(10):245.

[4]王崇,高洪波,杨帆.信息时代网络媒介对档案服务的影响研究[J].兰台世界,2014(32):24-25.

[6]赵屹,宋晓颖.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利用服务创新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3(7):10-22.

[7][11]洪秋.实现网络档案信息有偿服务的意义及关键技术[J].黑龙江史志,2015(8):70.

[8]高洪山.人事档案网络信息服务建设探析[J].现代情报,2010(11):72-74.

[9][13]孙艳丽.档案信息网络服务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与服务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12(12):1807-1811.

[10]叶幼霞.档案利用工作的新方式——档案网络信息服务[J].兰台世界,2014(S6):57.

[12][15]毛凌翔.网络信息资源档案化及其服务的探讨[J].档案学研究,2012(2):50-55.

[14]王威.浅析档案网络信息保障体系的建设[J].赤子,2015(4):160.

[17]陈姝. 档案网络信息服务的新实践[J]. 北京档案,2001(1):32.

本文责编:董 娜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Network Service

Xi Ermei

(Shanxi Coal Mine Safety Supervision Bureau, Taiyuan, Shanxi, 030012 )

Based on the related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is a summary to make a research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servic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y comparing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rchives network service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meaning, strategy, technology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research field, which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search of the network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service in our country.

archives; network service; summarize

2017—03—21

郤二梅(1960—),女,山西五台人,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高级经济师。

G270.7

A

1008—8350(2017)02—0099—03

猜你喜欢
信息网络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教义学展开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关注用户
网络共享背景下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关注用户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若干问题探究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