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2017-04-03 03:11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护水土保持流域

吴 博

(浮山县水利局)

浮山县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

吴 博

(浮山县水利局)

浮山县土地总面积940.6 km2,水土流失面积760 km2,占80.8%;年均输沙量400.2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6 t/km2,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特别是近三年的重点治理,治理度达到72.9%。总结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与经验,提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浮山县

1 水土流失概况

浮山县地处太岳山南麓的临汾盆地东缘,北靠古县,南临翼城,东连安泽、沁水,西接临汾市。县域东西长51.7 km,南北宽31.8 km,总面积940.6 km2。地势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 550 m,最低海拔650 m,相对高差900 m。东部属沁河流域,以土石山区为主;西部属汾河流域,以丘陵阶地为主。境内山岭起伏,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76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8%,年均输沙量400.2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5 266 t/km2。

2 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

多年来,浮山县把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截止2016年底,全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4 km2,治理度达72.9%。其中,建设基本农田18 180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31 320 hm2,封山育林5 900 hm2。

2014-2016年间,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共建设重点工程8处,其中,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4处(2014年为槐埝和下角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为东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为英雄圪塔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水土流失重点小流域工程1处(后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3处(2014年为南安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15年为孔家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16年为驼腰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69.9 km2,其中,建设基本农田715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1 312.1 hm2,封山育林4 962.9 hm2。完成总投资3 11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 143万元。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其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改善了人居环境。通过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坡沟梁峁川综合治理,大大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降低了土壤侵蚀强度,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对改善当地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促进了百姓增收。浮山县大多数区域属于水土流失区,土地贫瘠,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生活贫困。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发展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是培育了主导产业。在水土保持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注重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发展拳头产品,建成了一批经济林果基地,形成了优势产业带,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3 综合治理经验与做法

浮山县在水土保持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积累了丰富经验。

3.1 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领导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总指挥,发改、水利、财政、林业、农业、国土、环保及治理区所在地乡镇政府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在县水利局设立领导组办公室,形成了以“政府统一领导、水利部门组织、多部门协作、广大群众参与”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领导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水土保持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的新局面。县水利局组建了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政治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对水土保持项目的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廉政管理等进行全程督导,确保了工程质量、实施进度与资金安全。

3.2 狠抓前期工作,提高编制质量

在规划、可研、实施方案编制等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中,坚持以小流域或片区为单元,治坡与治沟相结合,工程、植物、封育保护三大措施相结合,按照“山脊林草戴帽,中部梯田缠腰,沟底库坝裹脚”的模式,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规模化建设。在浮山县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重点县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迅速编制了《浮山县“十三五”水土保持规划》《浮山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2013-2017)》《浮山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规划(2014-2016)》《浮山县水土保持扶贫规划》,为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的新浮山绘制了蓝图。

3.3 提早动手不等靠,动员群众齐参与

在前期工作完成后,对确定了要上马的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在相关批复未下达之前,我们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做好准备,提早动手组织实施。为了动员项目区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县水利局与收益村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明确责任,并进行项目公示。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确保了收益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3.4 优惠政策显威力,整合项目大推进

为了调动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建设热情,县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对有经济效益的措施,坚持“谁建设,谁拥有,谁受益”,允许继承和转让。为了充分发挥部门合力,在县政府统一协调下,将水利建设、农业开发、国土整治等项目整合,资金倾斜集中用于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区,扩大了工程规模,推进了建设进度,提高了综合效益。

3.5 多渠道筹措资金,全社会关注治理

治理水土流失所需资金较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投入。我们在充分利用国家水土保持项目专项资金的同时,实施项目带动,采取国家投一点、县上筹一点、群众集一点的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荒山荒坡开发治理。目前,全县社会、企业投资建设的水土保持工程已达15处,投资2 35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 km2,形成了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全社会关注水土保持的新局面。

3.6 创新建管新模式,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实践中,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并不断创新,摸索出了一套工程建管新模式。一是坚持“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二是严把“四关”,即质量监督关、分级责任关、项目验收关和工程安全关;三是落实管护责任,在工程完工验收后,统一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签订交付协议和管护合同,以保证新建水土保持工程的正常运行。

4 目前存在的问题

浮山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虽然成绩显著,但也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在今后努力解决,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的新浮山做出新贡献。

4.1 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依然艰巨

从治理程度来看,浮山县还有近30%的水土流失面积尚未治理,剩余的水土流失面积,全是难以治理的硬骨头工程,需要的投入很大。从已治理的区域来看,部分治理措施标准较低,综合效益较差,需要深化治理、提高标准、巩固提升。另外,开发建设项目所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仍较严重,需要加强监管,恢复治理。由此来看,水土流失治理任重而道远。

4.2 水土保持工程单位面积投资不足

近几年来,国家大幅度提高了水土保持项目中央投资比例,但随着物价上涨,苗木费、人工费都在大幅提高,加上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加大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成本,建设资金仍显不足,影响治理标准提高和预期效益发挥。

4.3 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

浮山县属贫困县,地方财政拮据,落实水土保持工程配套资金确有困难,常常难以足额到位,对水土流失治理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4.4 重建轻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重建设轻管理,特别是忽视对治理成果的管护,是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由于管护投入、管护技术、管护政策、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往往造成治理成果保存率低,治理效益不能正常发挥。

S157.2

C

1008-0120(2017)03-0034-02

2017-07-18

吴 博(1972-):男,工程师,水保站长;通讯地址:山西省浮山县,042600

猜你喜欢
管护水土保持流域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