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1例临床报告

2017-04-03 05:33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脱皮川崎复查

(1.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2.厦门市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0)

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1例临床报告

江 平1,洪 山2

(1.孝感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孝感 432000;2.厦门市五医院,福建 厦门 361100)

婴儿;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报告

1 病例摘要

患儿,男,1月7 d。因“发热5天”于2012年10月7日入院。患儿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以上,无畏寒及出疹,无明显咳嗽,无呼吸困难及发绀,无呕吐腹泻,无明显哭闹,在外院住院治疗,查血常规WBC10.41×109/L,N67.1%,N6.99×109/L,RBC3.55×1012/L,HB119g/L,PLT130×109/L,CRP49 mg/L.胸片示支气管炎,肺炎支原体阴性,予夫西地酸钠90 mg静滴3 d,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0.45 g 2次/日,2 d,仍发热,门诊以“支气管炎”收入院。既往史:生后半个月出现吼喘。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结核病接触史。入院查体:T37.3℃,P140次/min,R32次/min,体重4.5 kg,前囟平软,面容正常,双眼结膜无充血,口唇发红,无皲裂,无草莓舌,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粗糙,无罗音,心音有力,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右肋下1 cm,质软,脾左肋下未扪及,手足无肿胀及脱皮。阴囊和腹股沟皮肤潮红。卡疤处皮肤发红。入院辅检:血常规(2012.10.7)WBC13.50×109/L,HB98.7 g/L,PLT406×109/L。超敏CRP144.5 mg/L。ESR89 mm/h。ALT10 U/L,总蛋白58.2 g/L,白蛋白30.2 g/L。心脏彩超: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无明显异常。尿常规尿WBC12个/高倍视野,尿培养:阴沟肠杆菌生长。血培养无异常。入院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地嗪钠抗感染,护肝护心等对症治疗。10月9日体温降至正常,双手指末梢出现少许脱皮,肛周无脱皮。10月12日复查血常规WBC20.5×109/L,HB89.1 g/L,PLT594×109/L。超敏CRP61.7 mg/L。ESR90 mm/h。考虑不完全性川崎病,加用阿司匹林及潘生丁口服。10月16日查血常规WBC10.2×109/L,L59.8% HB89.4 g/L,PLT519×109/L。超敏CRP11.3 mg/L。ESR55 mm/h。尿常规无白细胞。2012.10.17出院时口唇无发红,卡疤不红,双手指末梢无脱皮。出院诊断:a)不完全性川崎病,b)菌血症。出院后嘱患儿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片,半月后复查血常规WBC9.7×109/L, HB123 g/L,PLT378×109/L。超敏CRP9.7 mg/L。ESR35 mm/h。1月后血小板及血沉恢复正常。复查心脏彩超无异常。

2 讨论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61年日本医师川崎富作首先辨认为一临床新病种。1967年他报道了50例“发热性眼口腔皮肤肢端脱皮综合征,伴或不伴急性非化脓性淋巴结炎”[1]。KD目前分为3类:a)典型川崎病: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2]发热持续5 d以上伴其他5项主要临床表现中4项以上者。b)不典型川崎病:发热持续伴主要临床表现未达4项,而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存在病变,可诊断为不典型川崎病[3]。c)不完全川崎病:发热一般5 d以上,其他主要临床表现不足4项,无冠状动脉病变依据,排除其他要于川崎病鉴别的疾病,称为不完全川崎病[4]。

不完全川崎病小婴儿多见,可有如下临床表现:仅限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高度充血,但无溃疡;球结膜充血,虹膜周围环状无血管区;卡疤处皮肤发红,可有红斑及硬结;急性期阴囊和腹股沟皮肤潮红,亚急性期可见脱皮;尿道口黏膜充血;轻度虹膜睫状体或前葡萄膜炎;非冠脉中型的动脉瘤;病程中出现心脏杂音、心包积液、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5]。

不完全川崎病实验室检查:CRP大于30 mg/L;ESR大于40 mm/h;发病7 d以上PLT超过450×109/L;WBC≥15×109/L;贫血;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 g/L;无菌性脓尿,尿白细崎胞≥10个/高倍视野;ALT,AST增高。如果发病7 d以上,PLT、CRP、ESR正常,不支持川病诊断[6]。

美国心脏病协会提出:患儿不明原因发热5d及以上,仅符合2~3条川崎病主要临床特征,如果CRP≥30 mg/L,ESR≥40 mm/h,再加上3项以上如上述实验室指标,可拟诊不完全川崎病。如热退后指趾端有脱皮,可诊断为不完全KD。需行心脏彩超检查有无冠脉扩张[5]。

针对本例患儿,有如下特点:a)年龄小,仅1月7d。b)发热5d。c)入院查体:口唇发红,阴囊和腹股沟皮肤潮红,卡疤处皮肤发红。d)外院查血常规WBC10.41×109/L,N67.1%,N6.99×109/L,HB119g/L,PLT130×109/L,CRP49mg/L增高。血常规(2012.10.7)WBC13.50×109/L,HB98.7g/L,PLT406×109/L。超敏CRP144.5mg/L。ESR89mm/h。ALT10U/L,总蛋白58.2g/L,白蛋白30.2g/L。尿常规尿WBC12个/高倍视野。复查血常规(2012.10.12)WBC20.5×109/L,HB89.1g/L,PLT594×109/L。超敏CRP61.7mg/L。ESR90mm/h。可以看出,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沉都逐渐升高,热退后双手指末梢出现少许脱皮,符合不完全川崎病临床特点。加用阿司匹林及潘生丁口服,出院时查血常规WBC10.2×109/L,L59.8%HB89.4g/L,PLT519×109/L。口唇无发红,卡疤不红,双手指末梢无脱皮。超敏CRP11.3mg/L正常。ESR55mm/h,仍偏高。出院后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片,半月后复查血常规WBC9.7×109/L,HB123g/L,PLT378×109/L。超敏CRP9.7mg/L。ESR35mm/h。1月后血小板及血沉恢复正常。符合不完全KD的病程。e)该患儿未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仅用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口服,炎性反应指标CRP、ESR、PLT渐恢复正常,心脏彩超无冠脉扩张,提示患儿血管炎性反应较轻。f)该患儿尿常规尿WBC12个/高倍视野,尿培养:阴沟肠杆菌生长。于不完全KD无菌性脓尿似有不符,在此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前,不完全KD在小婴儿中也并不多见,因为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及误诊。目前诊断标准基本参照美国心脏病协会修订标准。随着该类病例的不断总结报告,我国不完全性KD临床流行特点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诊断指南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1] 杨思源.主编.小儿心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J].Circulation,2001,103(2):335-336.

[3] 覃丽君,王宏伟,程佩萱.川崎病诊治及随访的若干问题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9):557.

[4] Han RK,Sinclair B,Newman A,et al.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CMAJ,2000,162(6):807-812.

[5] Newburger JW,Takahashi M,Gerber MA,et al.Diagnosis,Treatment,and Long-term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Circulation,2004,110(17):2747-2771.

[6] Joffe A,Kabani A,Jadavji T.A Typical and Complicated Kawasaki Disease in Infants.Do we need Criteria[J]. West J Med,1995,163:322-327.

本文编辑:王知平

R725.1

B

1671-0126(2017)05-0049-02

江 平,女,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脱皮川崎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JX-BPJ新型青核桃脱皮清洗机
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手脚脱皮小偏方
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33例早期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