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

2017-04-04 19:36张明
民间文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司马炎钟会司马昭

张明

“百感交集”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无数感触交融汇集在一起,形容心情复杂,感慨无比。说起这个成语,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卫洗马初欲渡江,形神惨悴,语左右云:“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这里的“卫洗马”说的是卫玠。卫玠,字叔宝,西晋河东安邑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的祖父卫瓘是一代名人,读《三国》者,都知道卫瓘这个人。卫瓘出身于文人世家,这个人的运气好,结识了朝廷的掌权人物司马昭。当时魏室衰弱,权臣当道,魏国政归司马氏后,渐渐的司马昭掌握了大权,后来,司马昭把卫瓘视为自己的心腹。公元263年,司马昭认为统一天下的时机成熟了,就命令钟会和邓艾进攻蜀汉。他对钟会、邓艾不放心,特意派卫瓘作为监军随行,持符节统兵一千人监督邓艾、钟会的军事行动。蜀汉大将姜维在剑阁一带迎战魏军,邓艾和钟会商议,由钟会率领魏军主力在剑阁牵制姜维,邓艾率领一支人马悄悄绕过剑阁走阴平小路直逼成都。结果邓艾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此时,在剑阁前线与钟会大军对峙的蜀汉将领,得知刘禅已宣布投降,“将士咸怒,拔刀砍石”。姜维为了光复西蜀,决定利用邓艾与钟会之间的矛盾做文章,便假降了鐘会。

平蜀后,邓艾自恃功高,压根就没把钟会放在眼里。激动之下,邓艾竟居功自傲、发号施令,擅自封了蜀国降臣,这令司马昭十分不悦。钟会早有异志,得知司马昭对邓艾不满,便借机模仿邓艾的笔迹,修改他和司马昭的通信,使邓艾的上表表现得傲慢无礼,令司马昭对邓艾越发不满。钟会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于是,钟会对卫瓘说,邓艾有反状,要马上密奏司马昭。这时的卫瓘太精明了,他对钟会的意图早已心知肚明,他一方面假意迎合钟会,另一方面悄悄向司马昭通消息。接到钟会和卫瓘的密奏,魏元帝曹奂下诏监禁邓艾。司马昭让钟会捉拿邓艾,说你把他给我抓来,我要亲自审问他。

钟会想,邓艾并未谋反,如果把邓艾交给司马昭,自己的意图就全暴露了。眼下只有让卫瓘去抓邓艾。卫瓘作为监军,手上只有一千人马,邓艾是百战名将,手上又有心腹和上万的将士,卫瓘的一千人怎么抓得了,弄不好人家邓艾会把你卫瓘杀了,这样邓艾造反的罪名就成立了,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带兵杀邓艾了。这是钟会一石三鸟的计策,既借邓艾之手除了卫瓘,邓艾的谋反罪也坐实了,司马昭那边还立了功。卫瓘早就看透钟会的这点心思,所以他不和邓艾硬拼,带人连夜赶到成都,向邓艾手下的将领发出檄文,他对邓艾的部下说:“我奉诏捉捕邓艾,其余人等一概不予追究。从现在起,来我这儿向朝廷军报到的就论功行赏,爵位赏赐和之前一样;如果胆敢不出面,就诛灭他三族。”一夜间,邓艾的部下纷纷赶来卫瓘军营中,都去卫瓘那里报到了。第二天早上鸡鸣时,卫瓘带人乘着使者的车赶往邓艾的居所,来到他跟前宣读诏书,下令捉拿邓艾时,邓艾才发觉自己成了光杆司令,再想抵抗已是不可能了。父子一起被擒,邓艾仰天长叹道:“唉,我邓艾是忠臣啊!竟然会落得如此下场!从前白起所受的遭遇,在今日又见到了。”

邓艾的老部下见此情景,心说,没见咱老大要造反啊,他可是个好人呐。于是计划拦劫囚车,想把邓艾给劫回来。他们率领兵马来到卫瓘军营,卫瓘听到消息,便穿着轻装出来迎接。见到来势汹汹的邓艾部下,他不慌不忙,手上拿张纸,对那些人说,他相信邓艾将军不会干叛乱的事,说着,举起手上的纸,“大伙都看清楚了,我正在写奏章呢。”他说他要向司马昭说情,替邓将军申辩。诸将相信了他,停止了营救计划。就这样,三言两语把那些兵将糊弄过去了,卫瓘逃过一劫。

邓艾父子被擒后,钟会趁势吞并了邓艾的人马,加之姜维投降的蜀兵,此时的钟会已经有二十万人马,威名赫赫,声势大振。钟会也明白:如今蜀国已灭,自己拥兵数十万,功高盖主,即使老老实实地回到洛阳,司马昭突然翻脸也不是没有可能。与其承受司马昭的猜疑,倒不如割据成都,起兵讨伐专权欺君的司马昭,到那时魏国上下定会响应。姜维早已看出钟会的心思,在一旁极力鼓动钟会,劝说他谋反,建立自己的功业。姜维的想法是利用钟会诛杀在蜀的曹魏将领,之后,他再想法诛杀钟会,恢复蜀汉政权。景元五年正月十五日,钟会抵达成都,一看卫瓘擒住了邓艾,心说,卫瓘行啊,没想到你还真把邓氏父子捉住了。现在少了邓艾这个心腹大患,赶紧造反吧。于是钟会开始行动。

钟会太轻狂了,他心大志迂,虑事不周,本以为破蜀收缴邓艾后,威名赫赫,声势大振,自己振臂一呼,众人就会齐声响应。他没搞明白,那些将领有很多是司马氏的党羽,他们怎么会跟着你钟会谋反呢?再者,他们大多是中原人士,妻子家人都在中原,不愿冒险弄得家破人亡。现在刚刚打完大仗,将士们也是思乡心切,不愿再起战乱,只想着班师回朝,不想和钟会一起造反。钟会这个气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机先将他们囚禁起来,然后宣布正式造反。将领们都不响应他的号召,钟会有些发慌,顿时手足无措了。他犹豫起来,如果采取强硬手段,他担心会激起兵变。钟会一时没了主意,钟会和卫瓘商量此事,想先把那帮不听命令的将领杀了。卫瓘虽然不能阻止钟会造反,但让他和钟会一起造反,这事他干不出来,终究司马昭对他还是很不错的。卫瓘不同意钟会杀害将领的计划,两人开始变得互相猜忌了。

卫瓘被看得很紧,无法走出去,只好继续和钟会商议。一帮人都没造过反,这还是第一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气氛很紧张。钟会让卫瓘尽快决定,卫瓘找了个上厕所的理由偷偷溜出去了,正巧碰到了一个叫丘建的,就让他赶紧去报信。

商议了一个通宵,也没有什么结果。天亮后,城外得到消息的军队准备要进攻钟会,钟会还在里头商议呢。因为卫瓘还在里面,外面的军队迟迟没有进攻。得到有人马到来的报告,钟会便让卫瓘出去慰劳各军,让他们各自散了。卫瓘正打算趁此机脱身,便故意跟钟会说:“您是三军主帅,应您前去。”钟会说道:“叫你去你就去,你不也是监军吗?”卫瓘一听这话,赶紧出城了。

卫瓘走后,钟会又后悔了,于是立马派几十名亲信去追,把他逮回来再说。要是被逮回去肯定是死路一条,卫瓘急中生智,见到钟会的亲信,立马装作生了病的样子,一下仆倒在地上。卫瓘长得瘦弱,身体一向不好,这病也不像装的。回来的亲信向钟会报告了卫瓘生病的经过,钟会便派医生去看他,回来也说他病得很厉害,都一病不起了。钟会一听便无所忌惮,安安心心地造反去了。

等到天黑城门关闭后,卫瓘的病立马就好了,他立刻作檄文宣告诸军,倡议讨伐钟会。各军已做好准备,约定隔天一早一起进攻钟会。钟会率兵出战,城外诸军将其击败,只剩帐内数百名士兵跟随他,最后钟会和姜维被杀死。

钟会一死,邓艾手下的将领想要救出邓艾,迎接他回成都。当初向司马昭报告说邓艾谋反的人除了钟会,还有他卫瓘,邓艾还在去长安的路上,万一他到了长安反咬自己一口就麻烦了。卫瓘忙派人在半道截杀了邓艾父子。至此,叱咤风云的三位大将全都死在了卫瓘的手里,卫瓘、钟会、邓艾三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最后以卫瓘大获全胜而告终。这时候有一人冷眼旁观,看到卫瓘虽身为名士,却搅和到邓艾、钟会之间的争斗,在这场斗争中卫瓘不能以仁义免祸,反而用诈谋立功,判定卫瓘将不得善终。

益州平定后,回到京都,朝廷中议论要加封卫瓘,卫瓘说:“克蜀之功,这都是各位的功劳;而邓艾、钟会二将则是自取灭亡。”坚持不接受赏赐。司马炎建立西晋,卫瓘倍受晋武帝信任,司马炎曾评价他“征东将军卫瓘,忠允清识,有文武之才”。卫瓘在任上,政绩斐然,收降乌桓,扫除了西晋边患,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司马炎称帝后有一个问题让他十分头疼,早在晋惠帝为太子时,朝臣们都认为他纯质天真,不能亲理政事,应该另立。司马炎自己也有这个想法,但是下不了最后的决心。虽然太子无能,但是太子妃贾南风却是一个人物,她想方设法要保住丈夫的地位,自己也好过一把做皇后的瘾。其实当时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不能明说呀。都说太子很善良,很淳朴,很忠厚,很耿直,有古人圣贤之风,但是这种老实人是不适合当皇帝的,其实,太子就是个傻子。卫瓘是朝中重臣,又是太子的老师,在司马炎的眼里很有分量。在一次朝廷宴会上,卫瓘借着酒醉摸着皇帝的宝座对司马炎说:“可惜了这个好位子。”言外之意是您的儿子坐不了这个位子,您还是换人吧。这话被另一个人听到了,就是贾南风。贾南风恨恨地把这事记在了心里,日后再和你老卫算总账。这之前,太子娶贾南风的时候,司马炎就不同意,他是一心一意想让太子娶卫瓘的女儿,贾南风对卫瓘是恨之入骨。没过多久,司马炎去世,太子继位,权力掌握在了皇后贾南风手里。汝南王司马亮摄政后,见藩王老是在京都瞎晃悠,就想让他们都回到封地去。整个朝廷都不赞同这事儿,谁也不想因这事得罪人。本来嘛,人家在京都活得好好的,你非要把他们赶走,太不讲情面了。其实,司马亮不是嫌这帮人在京都常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楚王司马玮。司马玮曾进京帮过贾南风的忙,可帮完忙后就不想走了,想留下来夺权。

司马亮哪容这种事发生,于是发生了前面说的这个提案。卫瓘这时候挺身而出,力挺司马亮,说这个提议太好了,早就该這么着,一下子就把司马玮给得罪了。贾南风借机联络司马玮,二人再度携手,假传圣旨,将卫瓘免了官。司马玮连夜让人把卫瓘给杀了,祖孙被株连者九人。长子卫恒的两个儿子卫璪和卫玠,因去医生家里治病而侥幸逃脱。此时卫玠刚刚六岁。公元291年,距离晋朝统一天下仅仅十一年,这一年,太康这个刚用了一年的年号就被换成了永熙。永熙,意味着“永远兴盛光明”,是人们对和平生活充满了希望,三国战乱使人们厌恶了战争,历史书上的三言两语,不知道略过了多少人世间的生死离别。可是谁也没想到,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已经拉开了序幕。这之后,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八王之乱”爆发了。随着太尉杨骏、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皇后贾南风的一个个粉墨登场,兔死狗烹,牝鸡司晨,诸王异志,彼此间的争斗愈演愈烈,以致援引鲜卑,五胡乱华。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北方陷入空前的战乱之中,广大士民纷纷南迁,南渡的士族惶惶如丧家之犬。

永嘉四年(310年),卫玠看到天下动荡不安,想把家迁往南方,当时他的哥哥卫璪任散骑侍郎,内侍怀帝,无法离开京城。母亲不忍心一家分离,卫玠力劝母亲,最后终于说服了母亲,同意南迁。卫玠告别哥哥,离开洛阳,带着母亲和妻子一起踏上南下的路。兄弟间惨然分手,在与兄长告别时,卫玠说:“在三之义,人之所重。今日忠臣致身之远,可不勉乎?”意思是说事君、父、师三者应当始终如一。卫玠一向体弱多病,他拖着病体,带着一家人一路上餐风饮露,经受了千辛万苦,这一日到了江边。往往在动荡岁月中长大的人大都多愁善感,面对着滚滚长江,在将要渡长江的时候,卫玠的面容憔悴不堪,神色忧伤,他不无感慨地对身边的人说:“见到这白茫茫的江水,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只要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又有谁能排遣这万千的思绪和感慨呢!”国欲破,家将亡,颠沛流离,寄身他乡,此时见天宇寥廓,江水茫茫,感伤何其深广,内心的痛苦、矛盾、不忍种种情感又怎能排遣得了?

一家人先是辗转来到江夏,后到了豫章,卫玠妻子不幸死在路上。由于社会动荡,卫玠南迁也没有能够安居乐业。过江不久,他又辗转到了建康,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病逝,年仅二十七岁。

猜你喜欢
司马炎钟会司马昭
恩怨情仇
事后莫做诸葛亮,事前莫效司马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司马昭为何不称帝
司马炎“比美”
晋武帝:都躺赢了,被怼怕啥
只有上一等,没有下一等
钟会和钟毓
晋帝寡断:宽容,不是纵容
钟毓、钟会
捧杀政敌,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