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2例

2017-04-04 17:15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7期
关键词:卡压臀部上皮

唐 艳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推拿理疗科,云南 昆明 650011)

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52例

唐 艳

(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推拿理疗科,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用弹拨点按法合斜板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手法;功能锻炼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臀上皮神经在走行中受到牵拉、压迫等损伤而造成的疼痛综合征[1],属中医“筋出槽”、“伤筋”范畴。笔者用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2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男32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39岁,病程1天~6年,急性发作35例、慢性17例。

诊断要点[2]:多有急性扭伤、慢性劳损或受寒冷潮湿病史。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突发性的腰臀部疼痛,呈刺痛、酸胀痛、刀割样痛或撕裂样疼痛,患肢大腿后侧膝以上部位可有放射痛,一般不过膝关节,有时放射至腿,但疼痛较弥散,与根性定位体征不符。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限。弯腰、转体、抬腿或起坐动作时均可使疼痛症状加重。髂腰三角或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可以触及明显痛点,并可在局部软组织处触到“条索状”硬物。

腰椎后关节紊乱体征判断:①T10~L5棘旁肌肉有明显压痛;②触诊患侧棘旁肌肉较对侧有条索感、硬结感;③相应节段棘突或横突偏歪。满足①②或①③或①②③即存在腰椎后关节紊乱体征。

2 治疗方法

手法治疗:患者俯卧位,医者站其患侧,在腰臀部及患侧下肢后外侧用双手掌或单手掌自上而下做推法,反复施术3~5遍。随后行轻柔的滚、按、揉等手法约10min,使紧张痉挛的肌肉放松。然后,双手拇指或肘尖点按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居髎、环跳、殷门、委中等穴以通经止痛。再用双手分开推按骶棘肌及旋揉两侧腰三横突,点压及旋揉患侧臀中肌、梨状肌,然后沿髂棘寻找卡压点,通常指下有条索或硬结感,与肌纤维垂直方向作按揉及弹拨手法,力量由轻至重,疼痛以患者承受为度。接着用双手拇指重叠或用肘在患侧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条索状物(臀上皮神经支配区)处,作与纤维鞘垂直方向的弹拨手法,将条索状物向外向上弹拨(弹拨要由浅到深,由轻到重),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再静按1~2min。交替施术数次。然后,以理筋整复法,顺着臀上皮神经走行的方向,从上而下施术。其后嘱患者侧卧位行腰椎改良斜扳法操作[3]:①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下位下肢自然伸直,上位下肢屈膝屈髋,若病变部位在下腰段,患者上半身屈曲较大,而病变部位在上腰段则下半身屈曲较大;②站于患者正前面,一手置于患者肩前部,另一手屈肘以肘内侧置于患者髋部,拇指置于之前触到的病变节段;③两手向相反方向轻缓用力;④当腰部转到限制位时,病变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给予一短但轻巧的推冲力即可,常听到喀嚓关节弹响声。部分病例无弹响声,但医生手指感到后关节有移位,也提示调整成功。最后,嘱患者仰卧,医者站其患侧,用一手扶住患侧膝部,另一手握其踝部,做患肢的屈髋屈膝内旋牵拉法,以拉长肌纤维松解臀部及下肢后侧肌群,持续1min,反复牵拉施术3遍,结束手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每次就诊时,需检查是否存在腰椎后关节紊乱,如果征象消失,只进行卡压点手法松解即可。嘱患者避免久坐、弯腰活动、受寒等。

功能锻炼:急性期可给予适应性牵拉活动,一般以卧床休息为主。中后期:①后伸训练:患者俯卧位,双上肢支撑伸直,先抬头,再撑起上半身,腹部以下紧贴床面,做腰部向后伸展动作,尽量使脊柱腰段后伸并保持5~10s还原。②“飞燕式”锻炼:患者俯卧位,双下肢自然伸直,双手置于腰后,抬头,同时上胸部及双下肢离床,以腹部为撑点,使身体后伸成一弧线,形似“飞燕”,吸气停留3~5s后呼气还原。以上两个动作各10次为一组,每日2~3组,锻炼时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次数。锻炼后以症状不加重为度,每组最多20~30次。

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腰臀部疼痛、压痛消失,下肢放散性症状消失,功能恢复,腰臀部活动自如,无反复发作。好转:腰臀部疼痛减轻,下肢放散性症状基本消失,劳累或受凉后腰臀部仍有牵拉痛或不适感。无效:腰臀部疼痛无明显缓解,治疗前后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治愈35例,显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

5 典型病例

王某,男,35岁。2天前弯腰抬重物后出现左侧腰臀部疼痛,并放射到大腿外侧,刺痛明显,活动不利,咳嗽时尤为加重,步履艰难。自行贴膏药后未效,症状逐渐加重。查左下腰部、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腰4棘突偏歪,左髂嵴中点下3cm处触及条索状物,触压时疼痛难忍。诊为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治疗5次后症状消除,活动自如。

6 体 会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由神经的急、慢性损伤引起,与神经的局部压迫或神经缺血、神经炎相关。当腰部前屈或端坐时,腰部筋肉、皮肤紧张,使皮神经进一步牵拉刺激脊神经致疼痛加重,并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脊髓中枢,引起反射性的下肢腿痛,但疼痛不过膝。一般下达至膝部、大腿外侧或后侧,有时下达至小腿,但无根性定位体征[2]。其次,由于神经固定行径于横突背部和骶髂关节背部的骨纤维管道中,当腰椎出现小关节错位或骶髂关节错位时,神经受到杠杆力的撬动,直接在横突点造成神经张力性损伤,造成放射至臀部、股后部的疼痛症状[4]。临床发现,许多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多伴随明显的腰椎后关节紊乱体征,即多伴有患侧 L1-L4棘旁深部肌肉痉挛,用试验性神经阻滞的方法证实臀上皮神经卡压除了存在入臀点的卡压外,椎后关节紊乱可以造成脊神经后支卡压,也是造成臀上皮神经卡压的因素,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存在双卡的病理机制[5]。

推拿手法可以缓解腰背部肌肉筋膜的张力,减轻局部粘连程度,使损伤的组织恢复正常;可以促进多种活性物质的运转和降解,使血液中的镇痛物质增加,致痛物质减少,产生镇痛效应;可促进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的水仲及炎性物质吸收。弹拨手法可以松解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减少肌肉对神经的牵拉刺激,可扩大骨纤维管的容积,有利于被卡压的神经回归原位。应先从周围逐渐移至痛点上,用力由轻而重,手法柔和深沉。《素问·举痛论》说:“……按之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弹拨后进行静按可达到复原和镇痛的作用。腰椎斜扳法可以纠正关节错位,调理腰椎后关节,解除腰椎小关节嵌顿,改变臀上皮神经出发点及行程中软组织与小关节的病理状态,推动筋僵骨节的活动,使筋骨之间清利,关节嵌顿错乱得其按位,顺序复正,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症状。腰椎后伸功能训练可以矫正腰段脊柱的生理弧度,调节脊柱内源性稳定肌的紧张度,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改善椎间孔的容积,从源头上避免臀上皮神经再次粘连和卡压的可能。腰部功能锻炼能加强和巩固治疗效果,能增加腰背部肌力和改善腰腿功能,恢复和维持正常腰部活动功能,增加腰椎的稳定性,预防复发。

[1] 严隽陶.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62-163.

[2] 魏美钢,贺毅,王必胜,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62-64.

[3] 张琴明,房敏,龚利.腰椎侧位斜扳法的改良及规范操作[J].按摩与导引,2003,19(4):6-7.

[4] 王斌,易南,马虹,等.腰骶部脊神经后支行经特点及骨纤维管道解剖测量[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6,12(2):88-90.

[5] 王斌,刘卫,刘玉凤,等.应用神经阻滞方法验证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存在另一卡压点[J].中国临床康复,2003,17(7):2460-2461.

R247.549

B

1004-2814(2017)07-0829-02

2017-02-10

猜你喜欢
卡压臀部上皮
卡压式铜合金管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对称
手到病除
激活臀部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手部上皮样肉瘤1例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