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疫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

2017-04-04 18:03祁之陶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3期
关键词:痘疹畜主绵羊

祁之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乡畜牧兽医站 810601)

绵羊痘疫病的发生、诊断与防治

祁之陶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石灰窑乡畜牧兽医站 810601)

绵羊痘病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属家畜与家禽共患。主要特征是在全身皮肤和黏膜上出现丘疹和脓泡性痘疹。绵羊痘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同时也影响养羊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绵羊痘病的流行、发生、临床症状和防治方法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学

(1)本病主要是通过健康羊与病羊的直接皮肤接触经呼吸道传染。主要传染源是处在潜伏期的病羊与带毒的羊,其次与被病毒污染的物体、饲养环境、消毒不彻底的病羊尸体、皮毛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不同年龄段的羊都可传染,但羔羊较为敏感,怀孕母羊在后期会发生流产。在一般情况下,绵羊痘只能感染绵羊,使绵羊发病,山羊不会传染绵羊痘,牛、猪没有感受性。(2)绵羊痘在我国民间也称绵羊“天花”,是所有畜禽痘类病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本病在我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要流行时间集中在冬末、春初(12~3月份),这个时间段的羊由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适于病毒生存),放牧草场饲草料相对匮乏,羊只体况瘦弱,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袭造成。如羊在秋季前放牧膘肥体壮,加之过冬时能补充足够的饲草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羊群患此病的机率低,即使发生羊痘,病情也可能会轻。

2 典型病例及临床症状

2.1 典型病例 2015年2月27日,平安区石灰窑乡窑庄村的一养羊户来到畜牧兽医站寻求帮助。主诉:目前家中存栏羊70余只,从事养羊已有多年,一直未发生过大的疫情。在一周前,畜主放牧时发现,个别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误以为采食难以消化的草料或异物等东西,傍晚放牧回去时准备灌服肠胃消化类药剂时仔细检查发现,眼皮肿胀,头面部、乳房、外生殖器及四肢内侧等皮肤或无毛部位出现红斑。经1~2d后,由于畜主家中事物繁忙,饲养管理不及时导致病情发展迅速,并且在本群中快速传染,有近10只出现不同程度发病症状,此时畜主自己怀疑发生传染病,随即前来告知本站工作人员,本站人员接到畜主反映后,即刻到畜主家进行实地检查。

2.2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羊精神沉郁,测量5只病羊,平均体温升高至(40.5~41.8 )℃,呼吸和脉搏加快,眼脸肿胀,眼结膜充血,部分羊流眼泪,鼻腔有粘液性或脓性鼻汁及少量分泌物,在眼面部、嘴唇、乳房、外生殖器、尾下面及腿内侧,短毛或无毛部位出现圆形淡红色丘疹,并且突出在皮肤表面,丘疹迅速增大,变成灰白色的水泡,水泡内含有浆液,水泡周围皮肤常发红,此时病羊体温稍有下降。经2~3d,水泡内容物逐渐发展为脓性,变成脓泡。此时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需加强饲养管理,也可适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脓泡在几天内颜色逐渐变成棕色,皮变皱,变干固结痂,痂皮一般经4~5d脱落,下面有新生上皮生长,脱落后留有瘢痕。经过临床检查,根据特征性病状结合流行病学,初步诊断为绵羊痘病。由于该病发病率高,为了使疫情得到控制,给养殖户减少经济损失,经过综合考虑与分析,采取以下措施:隔离发病羊只,场地及圈舍加强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对疫病有一定防控效果。

3 病理变化

(1)对本群内发病死亡的2只羊进行病理学解剖,检查发现羊只全身被毛下面多处皮肤有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突起疹块,部分疹块结痂,少部分破溃,形成溃疡面,颜色呈灰黑色,剥离后的皮张已完全失去经济价值。在嘴唇、舌头和齿龈等黏膜处也发现大小不等的疹块。(2)呼吸道的气管,肺脏也有痘疹,同时剖开胃肠道黏膜能见到少量大小不同的灰白色痘疹,黏膜有出血性炎症。检查实质性器官;肝脏、肾脏、心脏等表面也出现米粒或黄豆大小的斑点或痘疹。肺脏表面有灰白色结节,手摸坚硬,突出肺脏表面。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基本正常,偶有水肿样,有的切面稍有出血。

4 诊断

根据特征性病状,结合流行病学和病理剖检可作出诊断。绵羊脓泡性口炎,与羊痘的丘疹化脓期有些相似,但口炎主要发生在嘴唇和鼻周围,很少发生于全身,请鉴别诊断。

5 防治措施

(1)本病无特异性疗法,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有一定效果。轻微病症的羊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一周后逐渐恢复食欲,基本康复。对皮肤上出现的痘疮、溃烂的病灶部位用 0.1%的高锰酸钾液擦洗,后用脱脂棉花擦干,涂抹2%碘酒、碘甘油或紫药水。(2)平时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圈舍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在冬春寒冷季节,饲草匮乏期适量补饲,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3)发现病羊立即隔离,对疫区内未发病的羊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病死尸体做好无害化处理,圈舍、用具、及污染的环境用2%氢氧化钠进行严格消毒。(4)坚决杜绝从疫区引进羊只,或将牲畜交易市场剩余羊只带回自家混群。对不能避免以上情况的有必要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并进行2次免疫接种。(5)加强平时疫情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周边地区疫情动态,做到“防重于治”。如羊群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准确做出诊断,并采取不同防控措施。

6 小结

导致本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殖户与贩运育肥户从外州县调运来的羊只有过混群放牧史。全群73只羊,发病46只,死亡12只(其中5月龄以下羔羊5只),发病率为63℅,死亡率16℅。本病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诊断方法确诊为绵羊痘。我国将绵羊痘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病有发病率高,感染途径多,流行范围、且无特异疗法等特点,对养羊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今后在饲养、调运时要把好检疫关,做好免疫接种,加强疫情监测和消毒灭源工作等措施,从根本上防止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S858.26

B

1007-1733(2017)03-0022-02

2016-10-22)

猜你喜欢
痘疹畜主绵羊
兽医临床问诊方法
江医家喻嘉言食疗治痘探析*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巧计得绵羊
怎样规范猪尿样采集
奶牛断角出血的治疗
基于数据挖掘宋代《小儿痘疹方论》治疗小儿痘疹用药规律探讨